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西安遊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談《愛情神話》

(2022-01-31 18:59:10) 下一個

也談《愛情神話》

我昨晚剛看過這部片子。

整體感覺挺好的,愛情神話也好,中年人的神話也好,有煙火氣,有智慧有中年人的計算和考量。

我隱約覺得,恐怕中國之內,隻有上海才有有這種小資--小布爾喬亞的氣場和氛圍。

1843年上海開埠,到1949年,多少外國人外國公司帶去的歐式的生活方式和思潮對那裏的人事有影響。再嫁接到1976年以後,上海有多少留洋駐洋的僑眷,多少回去的人,多少世界五百強公司在那裏設點工作。。。

綜合起來,見過也聽說過的歐式精致滲入當地民間骨髓,是多年沉澱,也是個東西方觀念雜陳的地方。。蠻有意思的。。。

如若故事背景換到歐洲某國某城市,比如一群漂泊在威尼斯混生活的中國人,中年人,還能有這樣的小撞擊和小甜蜜嗎?

若再換一下場景,歐洲某城市,如布拉格,幾個當地中年人發生這樣的婚戀小插曲,估計票房都沒有了,太平淡了。。。

所以到底是上海好小資好,國人玩了一點歐洲小資味兒,還是中年人的睿智和精明在相互吸引。。。

在這部片子中似乎兩者平分秋色。。。

其實我想國人普遍的藝術修養較低一事在其中作梗的成分不容小視(因為大多數人藝術修養夠不到,所以老卡臘有些吸引力)

舉個例子:我在美國這邊社區大學時,修了一門藝術入門課。班上三十個學生。每周有一次是實踐課,即在畫室創作東西。頭一次出創意畫小畫兒,我看了一下,班裏就五六個人比我做的差一點兒,大部分人都很自若做的東西也挺像樣。。。後來做collage拚貼 練習,我就更為難了,本地年輕同學發散思維好意象特別豐富,做出的東西高我好幾個台階。。。我自覺出是他們過去的美術素養積累比我好(我初一美術老師就離職了,初二年輕的音樂老師離職去深圳闖蕩去了。。。我小學美術老師給我的80分評分(一隻素描蘋果)我至今回憶起來小得意。。。)

我童年少年唯一聽聞的美院學生是我所住單位家屬院樓上阿姨的兒子,他為我當時七歲的妹妹畫了一幅素描(拿走了),他說我妹妹長得像阿爾巴尼亞人,做模特畫畫比較有特點。我意思是國人特別是六零後七零後能得到美育教育太少了。。。
再說音樂教育:以我家為例;我從小到大不會任何樂器,也不大識五線譜。我妹妹小學時少年宮挑去彈過一學期揚琴,僅此而已。姐姐們也不會樂器。我父親文革前上的學,在校內舞會上彈過五弦琴。文革十年完全沒沾樂器的邊兒。文革後他某次漲了級工資,高興地立馬到百貨公司買了把五弦琴。那天整個晚上,父親把他會的所有曲子都彈奏一遍,我們幾個女兒在邊上又唱又跳,高興得不得了,最後他連葬禮進行曲也彈出來了,被我母親責備才停下,那是我看到的父親少有的浪漫的一刻)。
前幾年我在美國社區大學修音樂初步時,要聽辮一些古典音樂(如考試時聽某小段是快板、慢板,什麽曲式)全都挺為難。因為聽得少,耳朵辮不出或辮錯。。。
去年我在皇後區市政廳聽過幾場免費的爵士愛好者音樂聚會,我都想不到那麽些當地普通人都玩樂器(彈奏大提琴、鋼琴、吉他,吹小號,薩克斯風等,也有唱爵士歌,和著曲子的跳踢踏舞)那個每月一度的音樂會有基礎樂隊班底大提琴手、薩克斯風手、鋼琴師,另外的愛好者們一個個交自己選定曲目,跟他們合奏,自己SOLO一段。較多都是老人家六七十歲,晚年過得那麽有質量,我真是替他們欣喜,又為自己汗顏。。。
那樂手們很多演奏起來如癡如醉,很有風采(我不自覺地思想跑毛,想他們的家庭幼時花了不少培訓費給他們。。。真幸福)特別是有個吹小號的,曲調吹得像有靈魂似的,相當感染人。。。
中場休息他們交流甚歡。他們談都熟悉的曲目,談老樂手,談音樂人。。。我聽不太懂,但很喜歡音樂愛好者那種平和友好,因興趣而聚而開心的輕鬆氣氛。。。
我意思是比較我在中國受到的音樂美術教育,和美國本地人受到的音樂美術教育,很難想象某個美國中年女性會感動於老白的一通操作。。。

再回轉到《愛情神話》這部電影,若拋掉老白會隨手畫女主人物速寫,會寫詩,會有很多老卡克臘的嗜好(飲咖啡之類)及細膩的情感關懷,這部電影剩下的是什麽?

與伍迪艾倫的電影《紐約,雨天》相比,還有些差別。。。

結論是片子看著挺好玩(有些對話有瞬間的真實感(真小人的心理,也是種勇敢了),國內片子聚焦成功人物太多,聚焦普通人生活太少。故本片搞個以市井的真實為底又加了小小編攥的東西(它裏麵的任何一個人物我都沒遇到過,其人物點滴生活經曆又仿佛是某某熟人的經曆的一段剪接而成),仿佛成了異類的文藝片,其實不是,得分稍稍偏高了吧。

貴在勇於創新,給中年人造個另類的夢!讚一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viBravo5 回複 悄悄話 片名“愛情神話”就沒有上海味道。上海嗨話裏沒有“愛情”這一詞,隻有“歡喜”不“歡喜”.
cwang28 回複 悄悄話 懷念老底子的上海。文革初期字不識幾個就偷讀我爸藏書 其中最喜愛的一本是“上海的早晨” 讀得入迷
選民 回複 悄悄話 那電影本來就是拍給上海人(及那一區域有共同生活/語言/文化/生活習俗的人)看的. 北方大老爺們覺得那電影哆哆嗦嗦, 看不懂, 不奇怪.
zqi57 回複 悄悄話 《愛情神話》從頭看到尾,屏幕上隻有一個字:房房房房房房。。。。。。
假旋球 回複 悄悄話 看了7分鍾看不下去了,什麽破玩意兒不值一看完全
Vivian32817 回複 悄悄話 其實,也沒什麽創新,不過是矮個子裏麵挑高個罷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