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憶先賢大德

(2020-06-22 04:16:45) 下一個

近日讀了一篇網文,紀念陝西籍國民黨名將胡璉將軍。我從沒聽過這位陝西籍將軍的故事(從國民黨方麵)。

我是陝西人。我居西安四十年,關注過許多本地曆史人物及其紀念地。。。

我去陝西涇陽參觀過涇惠渠,是水利專家李儀祉於1920年代主持修建的,它的基礎是鄭國渠,

鄭國渠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修建為秦國修建的,他勸說秦王政興修水利工程,最終是秦地農業發達,成為強國,工程於公元前246年開始使用。

遠的像漢董仲舒墓,在西安東南城牆和平門內下馬陵,是漢代提倡尊崇儒學的大家,下馬陵名字的來由是董公埋於此處後,各朝各代官方要求路過此地官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尊敬,足見其影響之大。。。

我去過坐落在陝西韓城縣外黃河邊的司馬遷墓和祠,那墓和祠依山傍水而建,氣勢雄渾。關鍵是能感受到,司馬遷的風骨,,被後世萬代膜拜和景仰。。。他的作品《史記》,和“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去過文人墓之二,橫渠先生,張載,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

我知道清朝陝西大員趙舒翹 (1847~1901),男,清朝末年大臣。1899年,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繼任軍機大臣,兼管順天府(今北京市)府尹。他剛直不阿,不畏權貴,多次平反冤案,“直聲震天下”。

陝西這一片黃土地上,孕育存留過了多少大賢大德。。。

我爺爺曾經的鄰居(職位不低),陝西人,他家裏常年有貧寒的親戚孩子住讀,他資助他們直到大學畢業(若幹個)。

我大學同學的父親,是一個鄉村油漆匠(畫工),也會在田間地頭給少時的她講曆史故事。。。

我的意思陝西曆史上流傳下來的先賢大儒們,秉承“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祖訓,做過許多惠濟鄉裏的事。。。造就了陝西地方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提攜鄉裏後人,傳承著尊重文化和尊重曆史的風貌。。。

重溫曆史,令人唏噓!令人敬佩的陝西先賢!

然而,十三朝古都,三千年建城史留給陝西人的,不隻是輝煌,還有保守些的風氣。。。

因為在陝西地域建立的封建王朝多,帝王墓多,守墓人多,造成了民風保守。八百裏秦川,少有饑饉,造成陝西人不願離鄉背井出去闖天下看天下。。。

農業學大寨時,其他省份學說“老陝愛參觀,參觀回來不動彈!”

我在西安工作二十年間,去過諸多政府部門辦事,多官僚拖拉風氣,製定條條框框似限製企業的發展。。。下麵舉例說明:

我在省政府某委裏為我公司辦理一份進口設備免稅批文,前後辦了兩個多月,去委裏某辦公室跑了八趟十趟,硬硬是拿臉皮磨出來的批文。每每,我去堵那辦事員的門,去碰那辦事員人,我都是穿著幹淨漂亮,和風細雨/微笑常駐地跟他說話,希求事情早點辦下來。那辦事員,是個五六十歲左右的幹癟老先生,氣色暗黑,似吸煙很多的麵色,他應是老中專畢業多年升遷無望,會守著委裏辦實際批文的崗位直至退休的。然而,在他手裏正常拿到一份批文很困難。每次,他都有理由挑出我準備文件的問題,或者文件順利遞上去,下文就如石沉大海怎麽也了解不到。每每我想起他紹興師爺一樣的臉,心裏頗怨恨,但見他臉上永遠帶著恭敬的微笑(誰讓咱企業沒有資源,沒批資金款待此辦事員去郊外度假村轉一圈或豐厚禮品券來一張)。有時為這工作心裏急,我都有點要“投懷送抱”的想法了,但轉念一想,工作之事弄得我身心疲憊,人格受辱,這也太不地道了!(如經常性地在委裏過道上枯等一兩個小時,隻為等他開完會問他一句批文進展)因為委裏對申請批文事項有編號,他不好過於刁難我,拖延甚久,兩個月後,批文終於辦下來了!我真是大舒一口氣!

另外,某次我在某局辦公窗口辦理一份文書,前後跑了六次,都被各種由頭阻攔(都是小由頭,如申請公文寫法不合它心意,窗口又不一次性講清楚,我改了一遍,它又挑出另一處,或換一個辦事員,理解又不一樣)。某次當我在其辦公大樓門口,對我一同行加同學抱怨時,她說她有一次為辦一件業務在此窗口跑了九趟。她建議我隻要繼續按窗口要求改,總會改完過關的!我第七次辦理時終於辦妥了,都有點想哭。我那個有韌性的同行加同學,後來默默地全家移民加拿大了。估計她跟我一樣,不願意用韌性去順應體製了!那些橫生的枝節,耗去企業大量人力精力。我的許多外聯工作恰恰是打通關,想想就疲憊。挺少工作成就感,就是性子被磨平了。。。

以我的認知,實力強點兒的企業,在某局某委裏有“專門辦事員”,本企業相關業務由此“專員”疏通辦理,企業也按季按節日上供此人若幹好處。但有時也不行。我曾跟我經理為了辦“事”,請我們的“專員”吃飯(那是我吃的最難受的一頓業務飯,氣氛極尷尬),飯後,送“專員”回家,我經理下車尾隨其到家屬院大門後,努力偷偷送出一信封現金,結果被對方拒絕。一米八的大塊頭,工科學士,為了工作在昏暗天色中低頭求人的樣子,真得是讓人難過啊。

另一次,我公司因進口設備被莫須有的原因(而卡辦事員認為我進口的切割機不先進精密,即使我手裏有免稅批文,此設備赫然在目),多方設法不得。我們隻得請專業研究所出具證明信,並宴請某關相關人員。宴請那天晚上,我經理預先跟我們說好,宴請中途,我和司機出門,由領導單獨塞錢。飯局中途我接了個電話出門,電話剛說兩句,就見司機急急出來到樓道裏找地方呆著,我倆相視無言,都挺尬!公事辦成地下黨,真是尷尬。這就是當今常態,誰也左右不了.

小計此設備進口通關遇狀況花費:

1.此設備進口免稅額為五萬多人民幣;

2我要求機器工程師出文寫說明——此切割機工作原理兩次,我去辦事窗口跑了6~8次。

3.正式宴請辦事員及其主管一次,非正式宴請專業研究所相關人員一次(某副總熟人,協助開具證明書——證明設備是先進精密的)

4.騷擾兩家檢測研究所:我最初跑到大南郊一家檢測研究所(我外協委托檢驗過儀器),它的檢測室主任看了我的設備原理說明及圖片,口頭認定它是先進設備,但他不願出具證明;我公司另一副總有熟人在東郊一事業製檢測研究所,熟人情麵就給開了一份有公章的證明信。

5.還不算我們公司內部為此事的若幹次籌謀,如公司先要找某關相熟領導,他打招呼後辦事員才會同意參加飯局。在飯局之內,我才發覺對方還真的不是想“吃拿卡要”,他門就是有個“執念”覺得我的設備不先進精密需要我證明。(我心說你又不是學機械的,下起論斷來這麽堅定。估計貴關是秉承蔣公名訓“寧可錯殺一千,不能妄自放過一個”。我又不能先免稅通關提貨,開箱演示給你看。。。最妙的是對方辦事員及其主管就個人來說,還是精幹利索的人物)

6.通關遇卡到解決,前後費時約三周。

我們是實體生產企業,進行的是國家鼓勵的先進電子元器件製造。進口設備擴大生產,但遇到的阻力都是無形的。。。

也許這些不是陝西一省的問題,但本地政府辦事機構確實官僚拖遝,橫生枝節,這作風不是輕易能改變的。。。這些窗口辦事人員也大多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為陝西的發展也應該是有情懷的,但實際把起關來/操作起來,怎麽就變得讓人無語呢。。。

陝西曆史上諸多的先賢大德,流傳下來的似乎更多的是保守作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