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丟失的記憶——記陝西籍要員

(2020-06-21 09:03:47) 下一個

丟失的記憶——記陝西籍要員

近日讀了一篇網文,紀念陝西籍國民黨名將胡璉將軍。我從沒聽過這位陝西籍將軍的故事(國民黨方麵),有些曆史總是有些模糊。。。

我是陝西人。我爺爺是陝北老紅軍。我居西安四十年,關注過許多曆史舊事,我耳熟能詳的

名字有於佑任,杜斌承,楊虎城。。。故事有“二虎守長安”“西安事變”。。。

我去陝西三原縣城參觀過《於佑任紀念館》,在類似縣文廟的三四層進深的大院內,有於大師精品展。他那蒼勁有力的書法(館藏精品之多,令人驚訝,小小的三原縣是於大師的故鄉),他提攜後人回報鄉裏的情誼多年之後依然能感受到。

杜斌承墓在西安烈士陵園內顯著位置,我少時每年清明節參加學校組織的為烈士掃墓活動,總是會看到他的事跡,印象很深。他是1920年~1947年左右活躍的陝西民主運動先驅,是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將軍的高參,1947年被殺害。

我去過西安止園飯店的紀念館,那裏有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將軍1938年臨事相機而變又初心堅守的故事,也有省政府大院(舊秦王府)的微縮模型,很震撼!

我熟悉陝西省政府大院裏的“黃樓”,西安事變時張學良指揮所。

西安大差市附近的張學良公館我也參觀過,西式小樓,深藏不露,精致優雅。

西安七賢莊的《八路軍辦事處》也參觀過,周恩來總理在西安事變時親臨西安一線斡旋的情景有照片牆佐證。

我去過長安區華嚴寺附近的《楊虎城紀念館》,他本人及他的親信隨從們,自西安事變後大多遭受了滅頂之災。他們肯定事前預見過的(中國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強大傳統,他們在1938年發動兵諫時若逼蔣將諫言絕無善終)依然頂著巨大壓力進行“西安事變”,“一片丹心照汗青”。(民主運行至今日2020年6月,台灣的高雄市長韓國諭競選總統失敗後,被執政黨策劃四十萬民眾聯名清退也是一個台灣政壇不容人/中國社會不容異己的例子)

49年前陝西籍將軍74軍軍長張靈甫的故事也知道一些。胡璉將軍曾是張靈甫的副手。

近日查“知乎”落實,發現張靈埔故事頗多版本,竟有人貼出1940~1945年間若幹國民黨機要電文原文,用以推敲佐證張參戰指揮實際情形。佩服!我也感覺時代有進步了,台灣方麵的一些曆史文件也可以見天日了!在美國後,我讀到一些張學良在台舊事,也讀到一些白崇禧將軍舊事,甚或張愛玲的舊文件。

西風東漸!何時海峽兩岸能本著尊重曆史尊重曆史研究的大義,將若幹沉涸清理疏浚,讓曆史大白於天下!別讓兩岸華人在海外遇見時,有那麽多的避諱和誤解。大陸來的和台灣來的當代人分別被不同的語境教育,對同一段曆史的描述/認知完成是相反的!尊重曆史,還原曆史,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1911到1949年的曆史,是那時四萬萬同胞共同書寫的曆史,期間四萬萬人還共同經曆了那外敵侵犯的八年抗戰,血肉築起的長城是大多數人的血肉(包括國共政府,軍隊,知識分子/中產階級,及廣大群眾)!大陸和台灣方麵真有必要真實還原曆史,為後代為中國書寫一段真實篇章!

如何實行呢·?我想到了哥大/亨特大學/哈佛各校的東亞研究院,他們或許能秉承真實公正的學術精神去解開曆史迷霧的一支力量。我能去讀個學位?搞點研究?有經費支持這研究?有人關注這些陳年往事?或許發揮民間的力量——像文學城內的退休學人做的挖掘曆史點滴的工作?大環境之下,恐怕隻能如此!

我又想起少時喜讀的一本雜誌《文史知識》,及後來喜讀的《收藏》,及每每差旅關注過的各城市縣區文史研究館/檔案館。每每我為日漸流失湮沒的曆史資料感到焦慮和遺憾。。。:

以去年回國參觀《三星堆博物館》為例:我在那裏看到梁思成先生帶弟子於1939~1941年做過田野考察的。據記載:

  “  1941 年夏天,受戴季陶先生委托,梁思成與劉致平一起,應邀到廣漢參與重修縣誌,承擔了拍攝、測繪古建築的任務,留下了廣漢縣(今四川省廣漢市)的全套影像資料——城牆、會館、文廟、武廟、公館、書院、寺廟、道觀、宗祠等,幾乎囊括了城市的所有典型建築。最令人震撼的是梁思成拍攝的從廣漢西門外去成都的大道上,前後五座魚貫相連、極為壯觀的牌樓,牌坊上裝飾精美的故事浮雕清晰可見。這些珍貴的照片一度不知所蹤。《影子之城——梁思成與1939/1941年的廣漢》首次較完整地公開了這批古建築照片,再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我在參觀《三星堆博物館》時,就看了這個圖片展,而且我興之所致,趕到廣漢城去尋覓那文廟/書院/戲台等。結果大失所望,城內除了一座有城牆圍起的仿建公園《雒城》,其他什麽也沒剩下了!梁先生1941年主持拍攝的那些精美建築,已經倒光拆光了!我覺悟過來原來1939~1941年當時的廣漢縣政府有心有力讓梁先生他們過來保存縣城曆史建築影像,但後來的政府及地方沒有能力財力保護本地這些曆史遺存。隨著戰亂/政權更迭/人口劇增,小小的廣漢縣城容不得老祖宗留下的這些遺跡了,讓它們灰飛煙滅了!像廣漢這樣的中國縣城還有三千多個,按同比放大的想象,各縣城那些老建築老曆史其經曆遭遇會多麽類同!除非有個別地方特別有政府出麵保護,還需政策平穩/經濟穩定。。。

贅述這麽多,隻是想說明,在當今的華裔世界,去偽存真有有多難得!很可能,若幹年後,我們都成了失憶的民族了!什麽也不剩,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追究推敲。想想有點可怕。混亂的前朝往事!短視的行為取向!

這些就是我從那篇《憶胡璉將軍》文想到的,與諸君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檳榔冰狼 回複 悄悄話 @xin_li_xin 匪裔你好。匪裔再見。
xin_li_xin 回複 悄悄話 我爺是渭華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DKmom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謝謝啦。
DKmom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謝謝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