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笑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正文

盧麒元:也談抗美援朝(轉貼)

(2021-10-16 19:07:45) 下一個

盧麒元:也談抗美援朝

思想大視野

作者:盧麒元,知名財經作家,沃德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北京的朋友一直希望我談抗美援朝。原因是沈誌華關於抗美援朝的言論對海內外的影響貽害甚廣,非常的糟糕。應該有人把這個事情做一個梳理。所以我做了點準備,正好借著《長津湖》這個熱度,我們聊一次抗美援朝。

談抗美援朝,必須回到它的曆史背景。

一、首先必須要談“雅爾塔體係”。

我認為雅爾塔體係是西方殖民者重新加給世界的殖民主義者的2.0的一個版本,就是殖民體係的2.0版本,它跟當年英、英法的這個早期殖民不一樣,它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它建立的一個國際新秩序。

而這個國際新秩序,特別是在遠東的部分,雅爾塔體係的遠東的安排,完全是一個殖民體係。

它尤其是對中國極為不公,所以我管它叫殖民體係的2.0版本。這才是朝鮮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或者是中國要抗美援朝的根本性的原因。

我們是反抗殖民主義者壓迫的一場戰爭,是反殖民的戰爭,這個是必須說清楚的。如果你看不懂雅爾塔體係,不能為這件事情定性的話,那就會滑入沈先生他們挖的那個邏輯陷阱之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1945年2月4號到2月11號,那是1945年年初,還很冷的時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他們到了蘇聯黑海北部的克裏米亞,在那有個雅爾塔皇宮。

在那個地方,大概是1945年2月4號。因為歐洲戰場已經大勢明了,已經毫無疑問會獲得最後的勝利了,那麽如何來處理戰後的世界的利益瓜分或者是戰後秩序的安排呢,就需要這麽一次研討。

這裏邊有著深刻的算計,因為丘吉爾呢,他雖然英國兩次大戰遭到了非常大的損耗,但是丘比爾對歐洲對他原有的殖民地還抱有極大的野心,所以他希望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爭取一些利益。

有趣的是羅斯福,就是美國。美國在兩次大戰中貌似在打德國人,其實,同時在奪取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地位,不僅僅是從經濟上美元要替代英鎊,也在政治上,特別是在領土主權和實力範圍上,它最大的剝奪方就是大英帝國,很有意思!雅爾塔這個協議。

在去雅爾塔皇宮之前,羅斯福和丘吉爾是有一個密謀的,他們這個中間的矛盾呢先放一放,雖然羅斯福並不讚同丘吉爾在歐洲和中東的一些做法,但是他們重點是要跟斯大林討論,因為一旦歐洲戰場的戰爭結束,可能會形成東西方的對峙。

所以他們希望跟斯大林關於歐洲和中東,關於遠東有一個安排。其中羅斯福非常盼望斯大林在遠東出兵,緩解一下子美軍在太平洋的壓力,因為歐洲已經明了,但是亞洲打得如火如荼,那個美國的奪島之戰極為慘烈,非常不順手。

丘吉爾的意思也很明確,讓蘇聯將戰略的重點或者是戰爭的重心東移,以減輕蘇聯對歐洲特別是對東歐和南歐的壓迫,以至於對中東的壓迫或者是對東歐、南歐以至於對中東的想法,就是將禍水東引。

斯大林內心深處早想報日俄戰爭那一箭之仇,他不會放棄日本的。另外,斯大林在遠東是有想法的,這裏邊包括了庫頁島,原來的俄羅斯占領的被日本人搶去的那些島嶼,也包括了外蒙古,也包括了對東北權益的想法。

在整個的談判過程中,為了讓斯大林少一點獲取東歐、南歐和中東的利益,所以英美采取了犧牲中國,犧牲朝鮮,犧牲日本的利益的一個做法。當然日本是戰敗國,這裏邊的犧牲,也不一定可以叫犧牲,就是切割了一部分的日本的領土給俄國作為補償,另外呢就是將朝鮮一分為二。

另外,將外蒙古劃出,雖說是蒙古沒劃入蘇聯版圖,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但實際上是蘇聯的衛星國,最糟糕的是關於東北的部分。

東北的部分包括了鐵路,就是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要求這兩條鐵路呢,由中蘇共管,實際上是蘇聯人擁有權利,擁有管理權。共管的意思就是這個主權還是中國的,但是蘇聯來管理。大連港國際化誰都可以去,意思就是跟你中國沒什麽關係,旅順變成了蘇聯的海軍基地。因為我在大連讀書,我對大連當時的狀況和旅順的狀況是知道的,對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這件事情,我也是知道的。

當然,當年滿清劃給俄國的那些中國的領土就更加沒有機會收回了,也包括了遠東的一些重要的港口,其中也包括了庫頁島和這個千島群島等等等等。

這個巨大的付出和犧牲使得中國看起來不像個二次大戰的戰勝國,倒像是個戰敗國,因為中國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了戰敗國日本的代價。

而這件事情在美、英、蘇聯手壓迫下,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接納了雅爾塔協議對中國部分、對遠東部分的安排。

到了1953年,已經是逃到台灣島的國民政府又對外蒙問題,對一係列的問題提出異議,但那個是已經是新冷戰爆發之後,那隻有姿態的意義,沒有實質的意義了。由於雅爾塔協議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所以才有了毛澤東想在這個地方用兵的考慮。

雅爾塔協議有沒有正麵的東西呢?有的,就是雅爾塔協議規範了聯合國,重新規範了聯合國,並且將這個美、蘇、英、法、中作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這都是在雅爾塔這個部分做的規劃。

雅爾塔的西方的安排,包括將德國一分為二的安排,包括整個的西方世界的安排,基本上隨著蘇聯的解體,雅爾塔體係在西方的部分已經崩塌了,不存在了。然而雅爾塔體係東方的部分,遠東的部分至今仍然存在,要知道,朝鮮半島仍然分裂、分治,台灣沒有解放。

好多人可能對當時的雅爾塔協議的遠東的部分不敏感,因為老百姓可能所知不多。另外,現狀往往使人容易時間久了會麻木。

但是作為戰略家,作為一個大政治家的毛澤東,對這個事情是耿耿於懷的,他是敏銳的、敏感的。

其實雅爾塔協議遠東的部分已經看得出來,美、蘇、英他們其實本質上是希望分裂、分治中國的,這也是蘇聯當年不允許毛澤東打過長江去的原因。但是,但是我們真的是遭遇了一個偉大的領袖啊!

中國很幸運,有了毛澤東這樣的了不起的偉大的思想家、戰略家和軍事家。所以毛澤東根本不理會美、蘇、英雅爾塔協議關於分裂分治中國的想法。

當時,1945年整個的戰爭結束之後,關於中國的未來、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上,美、蘇其實是默許共產黨在北方發展,蔣介石在長江南岸發展,形成中國分裂、分治。

但這件事情毛澤東是不幹的,所以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中國把這第一件事分治給破了,這個事情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個比抗美援朝的意義要重大的多!

第二件事情就是抗美援朝。毛澤東部分地瓦解了雅爾塔體係關於遠東中國部分的設計或者是安排,我們收回了部分的主權。

所以在討論這場戰爭的意義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請牢牢記住我今天說的話:

這是中國反對殖民主義壓迫的一場正義的戰爭,是中國自1840年之後處在半殖民狀況下的一次最猛烈的反抗。這次反抗以成功而告結束,以勝利而告結束。

二、除了雅爾塔協議,第二個背景就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因為大家在討論朝鮮戰爭或抗美援朝的時候,可能要對大的背景有一個清醒地認識,一個是《雅爾塔協議》一個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我先說一下時間,可能你們就覺得有意思了。

毛澤東1949年12月12日去的蘇聯。請記住,我國1949年10月1日建國。兩個月後,毛澤東啟程前往蘇聯,去坐的火車。其中這還有好多故事,就是毛澤東走東北的時候還遭遇一些風險。

因為我的一個好朋友的父親,當時是建國後的第一任的公安部的副部長,當時是負責毛澤東去蘇聯的安全,他們講過好多的故事聽,很有意思的。將來有時間我們可以去把這段曆史重新展現開來,鬥智鬥勇。因為當時的東北雖說解放了,但仍然不太平,並不是特別的安全,仍然有匪特,有各種各樣的勢力在那個地方的盤踞,所以當時整個的在東北方向,雖然開始恢複,但是並不安全。這件事情我們就放它一下。

毛澤東這回去蘇聯待了多長時間呢?12月12號就去了,為什麽12月12號去?因為12月21號是斯大林生日。再過幾天,就是毛澤東的生日。去過生日了,開生日party。但是到了二月還沒走,三個月的時間。

直到2月14號,毛澤東在蘇聯玩了一下蘑菇戰術,一遍一遍地跟蘇方的同誌談判,跟斯大林兩個人鬥智鬥勇,到2月14號,終於由周恩來跟蘇聯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記得時間節點。1950年2月14號簽約,1950年4月11日正式生效,有效期30年。

所以我們到了1980年4月11號的時候宣布不續約了,30年到期結束了,不續約了,那現在沒有了。

請記著時間節點,1950年6月25日開戰,朝鮮戰爭爆發。我說的不是抗美援朝,是朝鮮戰爭爆發,是6月25號。

四個月之後,人民解放軍入場。記住每一個時間節點啊,它是有意義的。4月份生效,6月份開戰,10月份入朝作戰。

戰爭的進程速度是極快的。6月25號開戰,三個月之後,9月15號美軍仁川登陸,10月3號他們已經過了三八線,10月8號,五天之後,中國正式組建誌願軍,10月19號我軍入朝參戰。

看到時間啊,我們說一下,2月14號簽約,4月11號生效,6月25號開戰,9月15號仁川登陸,我們10月8號宣戰,10月19號入朝作戰。為什麽?好多人覺得朝鮮戰爭具有偶然性。

真正懂得戰事的人,是不相信偶然性的。其實包括我,我從不相信偶然性。金日成將軍什麽時候越過三八線去打南朝鮮是他能決定的嗎?當然不是,是斯大林決定的。

斯大林為什麽跟中國簽了《中蘇友好條約》之後就鼓搗金將軍去打南韓呢?因為中國是反對這個時間節點向南韓開戰的。

因為斯大林很生氣就是2月14號這個簽約之後到4月11號生效,斯大林一直非常生氣,因為蘇聯在遠東的利益。就這樣用了三個月的泡蘑菇。

三個月的泡蘑菇的時間,被毛澤東將當年蔣介石、國民黨已經同意了的部分,主要是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大連港、旅大港,統統拿回去。

而且,最要命的是,本次談判斯大林第一次見到毛澤東,他已經意識到了這個人不好管,未來的中國不好辦。

毛澤東這個人不好管,未來中國不好辦!斯大林是偉大的戰略家,他不好動手修理你,他就要找人來修理你了。他不知道北朝鮮軍隊的能力嗎?他當然知道,打南朝鮮是夠的,因為蘇聯的坦克加上中國的三個師。

蘇聯的坦克加上中國久經戰陣的東北軍的三個師,確實是勁旅,南朝鮮軍確實在這個勁旅麵前是沒有勝算的。但是有雅爾塔條約在那個地方,有雅爾塔體係在那個地方,你難道真的認為美國和英國會坐視不理嗎?

幾乎任何一個懂國際政治的專家都會明白,美英一定會反撲,不可能讓朝鮮半島變成蘇聯的衛星國的,這件事情是不可能讓你這樣做的,這樣做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斯大林很清楚美國人會反擊,非常清楚。

但是,有意思的是斯大林同誌預想了兩種結果,他的判斷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斯大林同誌的兩種預判,一種預判就是重新打回到三八線,在那兒停火;第二種可能性是打到鴨綠江邊。

但他可能更希望打到鴨綠江邊,因為一旦美國人打到鴨綠江邊,那麽中國的東北受到威脅,中國需要蘇聯提供某種意義上的保護或者更緊密的合作,可能旅大(港)、中東鐵路、南滿鐵路都要跟蘇聯做出妥協和讓步。

事實上我看到蘇聯剛開始攛掇中國出兵,然後不提供空軍,其實斯大林非常清楚,隻要不提供海軍和空軍力量,讓裝備如此惡劣的中國陸軍或者是步兵去麵對聯合國軍,基本上是沒有勝算的啦。

所以他的兩個判斷都錯啦,斯大林的判斷是,兩個判斷的結果都是錯誤的。

然後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給了全世界一個不同凡響的答案,就是中國的抗美援朝,而且中國抗美援朝,這個在戰略上的處理是非常精到的,在戰略上的處理是非常精到的!

在某種意義上,我一直認為,朝鮮戰爭實際上是斯大林同誌玩了一個小花招。

他實際上是對東方雅爾塔協議,在某個地方給新生的新中國,特別是對毛澤東,他是有非常深刻的這種成見的。所以鼓搗金將軍南下,然後坐視,當金將軍不支的時候,美國和聯合國軍已經在仁川登陸,當金將軍希望蘇軍給予幫助的時候,這個斯大林的表態,表現讓我吃驚啊,讓我吃驚。

他要求金正日帶著朝鮮的政府和殘留的軍隊撤退到東北去,在東北辦公。

同誌們,金將軍帶領朝鮮的難民以及殘留部隊到哪裏辦公,延吉吧,我們的東北成什麽樣子啦,我們東北將如何的治理和如何的處理呢?

斯大林同誌,斯大林同誌考慮過中國人的感受嗎,考慮到我們東北的建設問題嗎?

所以整體上看完,複盤,沙盤複盤,斯大林這個人有點兒不像話啊,作為這個老大哥,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統帥。

作為社會主義陣容的總的統帥,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麵,表達的是一個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那樣的一個自私和自利。雖然他是,哎,對斯大林的評價,將來我們可以另外做評價。因為他不是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者。

可能他算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吧,但他不能算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特別是他缺少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在處理朝鮮問題,在處理中國問題,特別是遠東問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殖民主義者那張肮髒的嘴臉,不像個樣子。

所以我們才能理解毛澤東抗美援朝的偉大。

三、朝鮮戰爭,毛澤東的艱難選擇。

中國有了毛澤東,真的是一個神奇的事情,真是再神奇不過了,因為毛澤東熟讀曆史,他知道朝鮮半島對新中國意味著什麽。隋朝的滅亡就是因朝鮮半島而起,唐朝如此之強大,半島問題依舊沒有處理好。你讀唐朝史的時候,會有這個關於朝鮮半島戰爭,就是隋唐兩代都沒處理好半島問題。

其後這個地方一直是中原的一個麻煩,宋是,明朝,清更是。因為到了清的時候,日本已經豐滿,羽翼豐滿,通過占領半島,壓迫東三省之後,幾乎滅掉中國。

對曆史極為熟悉的毛澤東非常清楚朝鮮半島意味著什麽,同時,作為偉大的軍事家,他非常清楚,如果美軍壓迫到與鴨綠江邊,對北京、天津意味著什麽?難道我們遷都嗎?我們遷到西安或者是鹹陽去嗎?極為麻煩。

同時,如果我們接納金日成,接納朝鮮的同誌在中國的東北,比如吉林,來建流亡政府,那麽這個流亡政府以及龐大的朝鮮族在東北的存在,會形成整個東北建設的非常大的問題。

我們不但失去了戰略縱深,可能還會在內部形成巨大的隔閡、矛盾和問題。所以作為戰略思考的毛澤東,從曆史教訓中,他是不接受這樣一個結果的,那就是不可以到我的鴨綠江邊來,第二件事情,不希望朝鮮同誌失去自己的土地,然後到東北來吃飯,這是非常艱難的思考。

更為重要的是,毛澤東一生都不願意提起跟蘇聯的關係,特別不願意說斯大林。

其實,毛澤東那三個月在蘇聯泡蘑菇,跟斯大林接觸和交往,斯大林對毛澤東的那種疑懼,和毛澤東對斯大林的一種厭惡,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底色,作為一個戰略決策的一個底色。

斯大林想讓毛澤東做一個兒皇帝,毛澤東天生就不是一個兒皇帝。所以,其實與蘇聯的衝突不是到赫魯曉夫才開始到達高峰,而是在斯大林的時候已然埋下伏筆。

毛澤東不可能不推翻西方殖民主義給中國強加的2.0版本的雅爾塔協議的東方部分,不可能接受。此戰,幾乎在毛澤東(內心)深處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除了曆史原因,地緣政治的原因和種族和社會治理的原因之外,還有要考慮的事情。

在毛澤東艱難的選擇就是,能否一戰。

毛澤東是熟悉他的軍隊的,斯大林不熟悉,麥克阿瑟不熟悉,但是,毛澤東是熟悉他親手調教出來的這支軍隊的戰力的,他也知道中國的處境。

此時一戰,代價可能會極大。能否達成戰略目標不一定,但是代價極大。但是,毛澤東為什麽十天十夜不睡覺,他在考慮底線,做最壞打算。可能打不過,即便打不過,毛澤東也下定決心,要在朝鮮北方叢林峻嶺中,持久的開展山地遊擊戰,而不讓他們到雅江邊來。

隻不過是,那個時候中國東北的建設和中國全國的建設會受到非常巨大的幹擾和影響。但,這個決心既然下了,那麽就要打了。因為,我剛才說了時間了,四月份簽協議,六月份金日成就南下了。

九月份美國仁川登陸,中國人就要準備,要打這一仗了。說到仁川登陸的時候,應該提到一個名字(雷英夫),這是周恩來的軍事秘書,了不起的軍事參謀。他發現了仁川登陸,仁川登陸地點和登陸時間,全部精準地預見到了。

這個軍事秘書在18歲的時候,在延安的時候,聽毛主席的課,拿著小筆記本兒找毛主席簽字,就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後來他把他交給葉劍英作為軍事參謀,後來回到北京做了周恩來的軍事參謀。我們將這個信息通知了朝鮮的同誌,也通知了蘇聯,你看到了嗎?他們不做任何準備。

這場戰爭呢,毛澤東做艱難選擇,除了曆史原因,除了地緣政治原因,除了內部治理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蘇聯介入的程度,這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你不讓他介入,你沒有海、空軍很難打,你裝備也不行,你讓他深度介入,請神容易送神難,就是麻煩就在這裏。

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毛澤東決定開戰了。現在看來,這個決策極其困難,但極為正確,極為正確。

四、天才的統帥加偉大的將士。

沒有毛澤東,抗美援朝這場仗啊,真的是很難辦,很難打。打不打,如果沒有毛澤東,十有八九是不打,因為中國國內的將帥到政治家,90%以上是不同意在此時此刻開戰的。

因為,需要恢複。其中代表人物就像林彪,還有一些其他的政治家,可能在嘴上就是不反對,但是心裏邊是反對的。其中還有一些人物,像傅作義,像一些其他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還做了多種的考慮打算,首鼠兩端。但是他們真的是不了解毛澤東和他的將帥、將士。

毛澤東有很好的習慣,除了手不釋卷的讀史以外,毛澤東也是喜歡看地圖的人。一場戰爭的勝負實際上是妙算決定的,就是在戰略上麵、布局上麵,必須在戰略布局上麵全部對。

這場戰爭在戰略層麵勝了,戰役和戰術層麵才有保障。而那時間,就是毛澤東做戰略布局的最緊張的十天,他不僅僅是在思考出不出兵,而是在選擇戰場,選擇時機,選擇將士。選擇將帥和士兵。

這也是天意。我們先說時間、空間。時間,隆冬季節。隆冬季節,冰天雪地,其實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第一,在朝鮮北部苦寒之地,也不適合機械化兵團的展開。所以,毛澤東算好了天時地利。指揮,毛澤東,朝鮮半島早已經放在心裏了,預設戰場甚至長津湖的戰場的選擇,視角的選擇,伏擊的戰場位置,毛澤東全部操盤了,就是,你執行就行了。整個的戰略思考做完了之後,毛澤東還有兩樣東西,了不起的兩樣東西。

其實,這是麥克阿瑟最大的失誤,就是麥克阿瑟不知道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就是他的對手,他的對手毛澤東那個時候五十多歲,正處於一個軍事家巔峰狀態,巔峰時期。

就是毛澤東在軍事方麵,特別是在軍事戰略層麵,那個時候處在巔峰狀況,就是他最牛的時候。基本上是橫視天下的,就是在這個領域裏麵,它是橫視天下的。毛澤東非常非常了解整個北朝鮮的結構、地形。聯合國軍的情況,南韓軍隊的情況。

所以他預設完戰場排兵布陣之後,其實內心深處是有幾分勝算的。因為中國經曆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毛澤東已經將人民解放軍訓練成了全世界最頂級的輕步兵。

這個輕步兵頂級到什麽程度呢?它可能是人類戰爭史上(5000年戰爭史上)最優秀的輕步兵。雖然它沒有空軍海軍,沒有重裝備,但這支輕步兵,要知道一支百萬級別的輕步兵,百萬級別的輕步兵,渾然如一人,那是非常了不起的組織能力。

一個偉大的統帥加一個偉大的將士的組合,其實在戰役和戰術上麵是具有優勢的。這種優勢不是武器的優勢,他就像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這個武林高手,他的大腦,他的腿腳、手、力量,都是最佳狀況。可能他沒有武器,或者是武器差一點,對方可能有一口寶刀,而他什麽也沒有,但他的整體是最佳狀況的。

我們來看看對手。

第一,驕兵悍將。麥克阿瑟以及美軍,驕兵悍將。

在整個的西方,包括蘇聯在內,實在是瞧不上中國軍人和中國軍隊。他們認為,特別是美軍剛剛打完了德國和日本,在他們心目中,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的。輕敵呀,驕兵悍將,輕敵。

所以他們在,特別是麥克阿瑟,非常天才地設計了仁川登陸之後,麵對朝鮮北方的崇山峻嶺,他實際上在戰略上麵沒有做任何的深刻思考,也就是在戰略布局上他已經輸了,他已經輸了。

第一條,在戰略上不行。第二條,驕兵悍將。當然驕兵悍將和在戰略上不行是一回事。

第三條,十七國軍隊的聯軍,17國軍隊的聯軍。聯軍的總數是97萬,美軍32萬。十七國聯軍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他們如不能係統整合,就是烏合之眾。

事實證明,就是個烏合之眾,隻有美軍有戰力,但是由於他的統帥麥克阿瑟,在處理美軍與其他軍隊合作的,在戰役合作和戰術合作方麵上的安排錯了,所以真就是烏合之眾。所以其實雖然有空軍海軍武裝到牙齒,但麵對誌願軍的時候,他還真是不行。

最後一條,我軍的將軍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將。

從彭德懷開始,一直到各誌司的司令員們,以至於到各軍的軍長們,兵團首長、軍長、師長、團長、連長甚至排長,都具有極高的戰役和戰術素養,都是非常能打的。

我軍的戰士,他們非常清楚他們是去幹什麽,他們是保家衛國。那群烏合之眾,不知道他們來幹什麽。但是中國的戰士知道保家衛國,他們剛剛翻身。另外,沒有人能理解中國人1840年到1950年這110年間的屈辱。

從將軍到士兵,心裏邊都藏著火呢,都有一股火,所謂的階級仇民族恨在裏邊呢。所以這一仗,他是驕兵悍將,驕兵悍將,我們是精兵強將。所以毛澤東心裏邊還是有一定的數的。

雖然在戰略布局上,結構做完了,然後在戰役指揮上,彭德懷和誌司(誌願軍司令部)做得也非常好,戰役指揮。

在戰術上麵,雖然在長津湖,有一些需要還可以再提升的地方,但大部分的戰術動作完成得漂亮,完成的不錯。

在那個裝備那個條件之下,像38軍、39軍、40軍,都打得非常不錯。在整個的排兵布陣中呢,我說一下子整個的數字吧,聯合國軍動用的總兵力是97萬,誌願軍是135萬。

其實在兵力上麵,在結構上麵,我軍並無絕對優勢。而我們這135萬的軍隊裏邊,一半是用作後勤的,真正的作戰部隊(由於我軍沒有運輸工具),所以真正的作戰部隊可能低於聯合國軍。請記住我的數字。可能真正地投入作戰的部隊低於聯合國軍。

最終的傷亡情況也很能說明問題。因為聯軍是5.7萬的傷亡,大部分是美軍傷亡。

所以去美國,我去看朝鮮戰爭那個紀念碑,那上麵就有完整的數字和人名,他們好像是5.4萬多人吧。聯軍是死了6.2萬,韓軍是40萬。關於我方的死傷情況,說法不一,我還是用了維基解密的數字,一個籠統的數字吧。聯軍的整體傷亡是57萬,中朝兩方合計63萬。大體戰損是1比1,大體是1比1。

要知道,中國是什麽裝備?我們是什麽情況下作戰?

其實我一直強調算法高於看法,所謂的“人海戰術”,你看看戰損比你就知道,誰人海了?誰人海了?!

所以有的時候,有些人的這種故意的歪曲和這種誣陷,有的時候當麵對冰冷的數字的時候,其實他們也就該瓦解了。

這裏邊呢我這兒想做一點點的說明,說明幾句話,就是對沈先生以及和他為代表的那些汙蔑毛澤東,汙蔑誌願軍的人,應該加以深刻的批判,對他們進行駁斥。

首先,他們認為中國付出的代價和犧牲太大了

因為在統計數據上麵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同意、我大體上就接受維基百科的這個數字吧,63和57,這個犧牲說大也確實很大。但是,他的代價,你如果做第二個設想:就是我們不動,聯軍陳兵鴨綠江,朝鮮政府和朝鮮一部分難民,以及軍隊流亡東北,我們的代價是什麽呢?我們得付出的地緣政治代價,管理的代價,以至於東北整個工業化的代價。

今天我要說,從曆史的角度、地緣政治的角度和實際計算的角度,這個犧牲這個代價,都是值得的。

況且我們讓聯軍,讓美國、英國整個的聯軍,以至於讓蘇聯同時付出了他們該付出那部分代價,是值得的!

沈先生他們第二個說法就是延遲了我國的這個工業化進程。

延遲了沒有?當然是沒有延遲。因為從50年入朝到53年戰爭結束,我國的經濟增長每年接近100%呀。

我國的經濟增長更加的快了。因為戰爭,凝聚了人心。戰爭調動了全體中國人的勞動熱情。為了支援前線所以整個的動員起來,而且加速了中國的工商業改造,同時,由於戰爭的原因,由於4月11號生效的那個條約的原因,我們資本、技術和設備開始大量的進入。整個的經濟增長在50年代的前三年是最快的。不但沒有延遲,而且加速了整個經濟建設的步伐。

第三個是關於台灣,這是最有趣的問題,就是如果你不打朝鮮那麽台灣就收回了,這個假設成立嗎?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金將軍出兵過了三八線之後,美國人第一個動作就是台灣海峽,對吧?這事兒跟你打不打的沒關係。因為他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體係來看,他們將中國納入到新冷戰鐵幕背後的兩個體係之爭。

做為戰略支點的台灣,你中國動不動手,他都不會給你。所以這個假設非常無趣,毫無戰略思維能力,甚至毫無地緣政治的思考能力,這是瞎扯。至於說,如果不打這場戰爭,我們的工業化速度會怎樣怎樣......

他們不清楚,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我們在戰爭中打出了一支世界排名第三的空軍啊!我們是在戰爭中打出來一支空軍的。也正是因為這個我們開始帶動起中國。

由於我們保住了中國東北的一個安全,所以才有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才有了中國迅速的工業化,特別是東北,東北當時產值占全中國的50%啊,東北的工業化,給東北創造出工業化的外部條件和環境來。

所以,我覺得沈先生他們很無恥!當然在無恥的背後,我們看到的不光是無知,還有這一種深沉的邪惡!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麽,他們現在在國內那麽火,那麽火?!

好吧,簡單說幾句這場戰爭的曆史意義吧。

任何一場戰爭,它都會有雙重的意義。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它具有正麵的意義,它也有負麵的影響。我們必須得看到,同時看到正麵的意義和負麵的影響。正麵的意義,其實是三層。

第一層中國在1840年之後,第一次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主體性,這個證明,通過戰爭,不僅僅是向美、英等國證明,同時也向蘇聯證明,是向全世界證明。

中國真的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了。也通過戰爭,為中國爭回了我們一部分的主權。因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不是中國一國的勝利,我們在那場勝利之中還有很多地方(因為是一起打的嘛),但這場戰爭使我們自己的勝利毫無爭議。這是一層意義;

另外一層意義,通過這場戰爭,徹底解決了中國內部關於道路選擇的分歧。

我國以前是國共之爭。當國民黨被打到台灣島之後。我黨內部,他其實是有著一些問題的。他的問題的緣由是源於旁邊的老大哥,因為中國有一大批人不光是28個布爾什維克,在很大意義上他們的心是向著蘇聯的。

不僅僅是王明如此,要知道裏邊有好多都是留蘇的,比如說,像劉伯承、像林彪,都曾有留蘇的經曆,甚至在很多時候,在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立場有的時候會發生漂移,會發生漂移!此戰之後我黨我軍內部的漂移結束了。

最大的曆史意義,除了外部和內部之外,最大的曆史意義是什麽呢?毛澤東一戰為中國贏得百年和平。

也就是說,這一仗打完了,1950年這仗打完了,一直到2050年之前沒人敢對中國動手。因為這隻輕步兵,現在已經不輕了啊。輕步兵已經有空軍有海軍,還有太空軍了。這一支輕步兵到今天的戰力,依舊是天下無敵手啊!

好多人對中國的解放軍的戰力持有懷疑態度,因為他們不懂軍事,他們特別是對為什麽毛澤東指揮一支這個小米加步槍的輕步兵就可以打得美國人買滿地找牙。

這於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就是從清朝我們的清兵到抗日戰爭的時候國軍,完全不一樣,他是一支完全不同的軍隊,他們不知道這支輕步兵發生了什麽事情。其實這支輕步兵到今天,他已經變成不光是輕步兵了,他已經是一支高度合成的現代化軍隊,但他的魂還在,他是毛澤東的軍隊,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這支軍隊的軍魂至今仍在。好多人不相信,不相信可以一試,可以一試。
朝鮮這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了之後,其實我黨和我軍在整個戰爭的過程中開始進入現代化的。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最終開啟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中國最偉大的建設、建設過程。

國內建設,戰爭期間是最快的,戰爭之後開始進入到正常狀況。軍隊建設,戰爭之後我們開始重新走向現代化,開始我們開始擁有了裝甲部隊、有了海軍、有了空軍。也因這一戰,中國獲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新中國用一戰獲得了難以想象的國際地位,也贏得了海內外中國人的那顆心,贏得了崇高的國際地位。

所以,我們在讀李光耀的回憶錄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們是怎麽看待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我們甚至看國民黨的逃往台灣的這些軍官們的回憶錄也可以看到,我們甚至看到這個被俘將士們的……都知道。

其實,毛澤東領導的這場抗美援朝,他的深刻的意義,也表達為中國改開之後的一些事情。因為打出的是自信,打出的是我們可以,打出的是自信,這個自信不光在軍事上麵,也最終表達為其他方方麵麵。

好吧,我們今天這件事情呢就先說這麽多。

最後,我騰一點兒時間聊幾句當前的能源危機。

當前,麵臨一場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機,那麽是能源生產少了嗎?是煤炭少了,天然氣少了,還是用量增加了呢?就是這個世界突然增加了很大的用量而能源生產減少了很多,是這樣嗎?

我告訴你,事實上不是。用量不但沒有增加,由於疫情原因,其實是在減少;生產能力,無論是石油、煤炭、天然氣,足夠。那為什麽會出現這一輪的價格狂潮呢?

請記著,今天的美元雖然脫離了金本位,但它還是Oil-Dollar,它還是石油美元,美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源來決定其價值和價格的。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機,與其說是能源危機,不如直截了當一點說,它就是美元的價值危機,或者是美元信用的危機。

這不是我一個人這樣看,美國的經濟學家也這樣的看,因為,惡性通脹的起點部分一定是從能源開始起的。

所以,天然氣、石油、煤炭一路走來。看理論上應該是個供需問題,但本質上它不是個供需決定的問題,本質上它就是一個美元即將進入一個嚴重貶值周期的一個前期的現象。

所以好多朋友說怎麽來理解?就是這樣理解。說用不用給予其他的解釋或者答案?我說我看到所有的目前關於能源危機的解釋和答案,我都認為是不對的,就這麽一個結論和答案。那麽要問的是,向前發展會到什麽程度,會到什麽程度?會不會這場能源危機接近尾聲了呢?我說不會的。

這場能源危機,一定會引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一定會帶來比較麻煩或者是非常嚴峻的、嚴重的金融危機,那個時候能源危機才會結束。因為整個的經濟危機來了,整體需求會出現問題,然後才出現了能源價格的回歸。

但那個時候由於美元的問題,可能它這個價格回歸的方式,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樣子。就是如果再次發生大蕭條,不是1929年到1933年的那個蕭條,因為這是一場由於美元定價引發的能源危機,它所帶來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它具有嶄新的特征。

這件事情我們在香港討論過幾次了。也有好多朋友說希望能給出一個模型,或者是給出一個完整的預判。那麽,如果是這是美元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或者美元危機引發能源危機之後引發了全球的經濟危機,那麽這場危機會以一個什麽樣、什麽樣的狀態推開?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麽?對人民幣的影響是什麽?對其它的價格的影響,資產類價格的影響是什麽?

其實有一個初步的東西了,有一個初步的東西,但是爭議還是非常大,特別涉及到資產價格,涉及到股市和樓市,涉及到一些問題,債券什麽的,可能會爭議很大很大。我今天隻是把這個話題這樣的給一個引子說出來,細節今天不給了。

 

(來源:華山穹劍)

原文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Nau9XM2q7ZDmvwEz6vn_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