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The Queen's Gambit》---女王的棋局

(2021-03-02 08:08:56) 下一個

剛出爐的金球獎最佳短劇《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

The Queen’s Gambit, 女王的棋局,又譯後翼棄兵,Netflix的一部七集短劇,2020年最火的劇之一,去年剛看完的時候就想聊一聊,可沒幾天看劇的熱乎勁過了,就沒了興致。可就在昨晚,The Queen’s Gambit 獲得了本屆金球獎最佳短劇,Anya Taylor 也拿下了最佳女主角,這讓我又想起了這個茬兒,覺得今晚應該敷衍一篇評論出來,誇一誇這部劇。

看了這部劇的,估計大多是看爽了的,所以我接下來要說了什麽不對您心思的話,您也別當真,閑聊嗎,就圖一樂,要較真兒甚至動氣,那就不懂交朋友了。

The Queen’s Gambit好看嗎?好看!看著爽嗎?真爽!那爽完了呢?Seriously?…當這是結婚生孩子呢,爽完了還得有個說法,甚至於還得有個結晶?晚飯後睡覺前的一個消遣,一笑了之的事,差不多得了。

先說劇情,當然了,還是那句說爛了的話,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呃---也可能是哈姆雷特,whatever,我說的也隻是我眼裏的故事:女主出場就成了孤兒,被送到孤兒院,這個孤兒院可不是《簡愛》裏充滿陰森冷漠氣息的孤兒院,女主也並沒有經曆Jane Eyre 那樣的歧視,被欺負和虐待,更沒有經曆所謂的斑疹傷寒而死了最好的朋友,上來就是天才範兒,孤僻,寡言,冷漠,高智商,上課等於浪費她的時間,題拿來就會做,考試一定第一個交卷,(反正就那樣吧,你們也都見過,畢竟誰上學的時候班裏還沒有幾個裝逼上癮的孩子呢,至少兩個吧,一個是總考第一的那個,另一個是個傻子)這也罷了,還正巧在地下室看到了老校工下國際象棋,憑著碾壓級的智商還有過人的洞察力拿眼角看了兩回就無師自通的了解了下棋規則,老校工再稍加點撥,就已經青出於藍了,又借著吃六十年代美國盛行的鎮靜劑Librium(氯二氮卓平類藥物)而有了特異功能,天花板上看棋盤,開上帝視角,洞悉攻殺占守,決勝於談笑之間……之後也沒有一直待在孤兒院直到走向社會,而是在幾乎比養母都高都壯胸部都大的時候被領養了,突然間有了個家,接著一路開掛,以不敗紀錄成為全美冠軍,獎金也賺的盆滿砵滿,還睡了被她各個擊破的前州冠軍和前全美冠軍!從一個孤兒走到全美國際象棋冠軍,all what it takes 也不過就是一個新發型,幾件精致的時裝,和好幾大瓶子後來被DEA列為禁藥的鎮靜劑而已,成功就是這麽簡單!輕鬆不?唉---天才嗎,命運的寵兒嗎!再之後,也就象征性的經曆一兩個人生小挫折吧,比如養母兼經紀人突然過世,自己困於煙癮酒癮藥癮,然後就直接在莫斯科橫掃本土作戰的蘇聯的一眾象棋大神,最後刺世界冠軍於馬下,在前敗將兼前男友們和眾多崇拜者熱淚盈眶且發自內心的歡呼聲中,站上了人生巔峰!

劇情就是這麽爽,這麽直接,這麽迎合觀眾心理,您看的時候隻要一代入,立即就有快感,進而高潮, 這能不得金球獎嗎?!

不僅劇情爽,製作還精良!你光有個好故事,呈現不出來也枉然。《冰與火之歌》是不錯,可要不拍成《Game of Throne》,哪有上億的人如癡如醉的追了好些年!(當然了,爛尾另當別論,就說這意思,別抬杠啊)女王的棋局,這個劇,成功之首要,就得說演員選的好。普遍認為人物是一部劇最重要的,然後是故事/情節,我不認同,那隻適用於小說,因為讀小說整個的體驗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讀者的想象完成的,我說電影電視劇最重要的是演員,聽起來有點異端,一點都不學院派對吧?那我舉個例子您可能就會覺得我有道理了:還拿GOT舉例吧,整部劇什麽都不變,就給你換幾個演員,不用多了,就兩三個,對一個幾百上千人物的劇不算什麽吧?就把Kit Harington 踢走,讓趙本山演John Snow, 守夜人的黑鬥篷還原封不動的給他披上, Emilia Clarke 也別成天露著雪白又下垂的大乳房跟馬王演床戲了,走人,Daenerys Targaryen 就宋丹丹演了……那還能看嗎?我這麽一說,你是不是腦補了一下那個畫麵?晚飯吃不下去了吧?早就說了別跟我抬杠!

Anya Taylor有特點,長的讓人過目不忘,氣質呢和整部劇的氛圍也特別契合,再加上誇張的近乎做作的神情和肢體語言,擱在別的地方是表演的大忌,在這部劇裏正好,充分彰顯了女主的天賦異稟,骨骼清奇,與眾不同,和獨立特行。其他的配角也都在水準之上。演員之外,服裝道具布景音樂那更是上乘,精致,符合曆史背景,一絲不苟,同時也實現了這部劇畫麵呈現上的獨特藝術氣質。

演員+服裝道具布景音樂+攝影+導演這些執行和製作層麵上的條件都具備了,那隻要有個好故事,故事裏有個能抓住觀眾情感的人物,那必然火。接下來就聊聊人物和故事。依我看,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和編劇必是影視劇產業裏看的通透,想的明白,做的漂亮的那類人,因為他們深諳觀眾/大眾的心理,更看透了影視劇核心價值的本質。那什麽是它們的價值的本質呢?說到這兒,我突然想扯幾句不相幹的,你說武俠小說為什麽有市場?金庸寫的那些東西無論從文學性還是思想性上都那麽有限,怎麽就成了世界曾經最暢銷的華語讀物?這可能又得罪人了,說那些東西低級,不是我能裝,我年少的時候也看,還津津樂道,甚至於熱血沸騰,我年少的時候看A片,也這樣。這些武俠小說裏的主人公,必出身寒微或者境遇困窘,或者概括為“弱勢”,但雖說弱勢,卻天賦異稟,骨骼清奇,本質上是個還沒被開發的“天才”,初期必受盡屈辱和“不得誌”,偶得“奇遇”, 或是吃了靈丹仙草,或是瀕死體驗反而因禍得福打通任督二脈,或是得了武功秘籍,或是受了世外高人傳授,或是自己開悟,或是以上部分及全部,然後一路打怪“升級”,進而攀上“人生巔峰”,其間再點綴上愛情,那種所有漂亮妞都無條件愛你甚至於為你死去活來的愛情,還有友情,那種所有關鍵人物都甘當你的墊腳石甚至為你兩肋插刀的友情,再湊點宗教哲學主義政治,釋道儒,正與邪,仁義禮智,俠之大者,男權女權,白的黑的……

這一全套下來,好人也給看廢了,更何況受眾是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生活有諸多不得意的成年人和一些渾渾噩噩特容易被洗腦的大眾。也不光是武俠小說/劇/片,其他的也一樣,令狐衝/甄嬛/孫悟空/Forrest Gump/ Elizabeth Bennet / Arya Stark /聖鬥士星矢其實是一個人,那個你“意淫”的載體,那個讓你代入就能暫時逃離現實的“精神鴉片”。完美逆襲的公式很簡單,小學加法乘法:(弱勢+天才+不得誌)X (奇遇+升級)= 人生巔峰, 化學式是C5H8NO4Na, 用在劇裏好看,加在菜裏好吃。

唉---怎麽扯這來了?不是要說影視劇的價值本質嗎,嗨,扯了這些有用沒用的,到底它們的價值本質是什麽,連我也忘了,who cares?

跑題啦啊!再說回女王的棋局,女主,咱們的國際象棋女王,Elizabeth Harmon,就叫Beth吧,九歲成了孤兒,無依無靠,來到了孤兒院,在另一個時空,有個叫張無忌的,十歲父母雙亡,寄居在武當山;Beth有超高的智商和對國際象棋過人的感知推演能力,張無忌體內有中了寒冰掌後留下的寒毒;禁藥鎮靜劑 讓Beth有了對棋局的上帝視角,山洞裏的白猿給了張無忌九陰真經;Beth沒有接受過任何國際象棋的係統性專業訓練,隻不過讀了幾本幾乎每個棋手都讀的棋局步法書,就成為了本領域的大師級,以賽代練,一路不敗的加冕全美冠軍,張無忌也沒有師父也沒像泰森一樣苦練力量速度抗擊打能力,被困在光明頂的密道裏幾個時辰,就練成了乾坤大挪移第七重,然後出了密道一決戰光明頂,轉眼成了明教教主,相當於現在的UFC拳王吧;Beth不僅在棋盤上征服了一眾強勢的男性對手,還虜獲了他們的心,他們要在事業上全力扶持Beth,甚至還得被Beth在床上征服,並且他們互相之間友愛又包容,為的是能形成合力來在精神上,技術上,物質上和身體上支持Beth,所謂的全方位的燃燒自己,照亮Beth,另一邊,除了滅絕師太,幾乎所有張無忌遇到的女性,都無條件的愛上了他,什麽郡主聖女掌門表妹,見了張無忌就死心塌地了,非他不嫁了,互相之間又爭鋒吃醋,打的死去活來,正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最後,Beth在全世界的聚光燈下近乎不可能的卻又幾乎輕鬆的擊敗了終極大魔王,一戰封神!勝利其實都不算什麽,因為勝利就是為她準備的,最重要的是勝利的“姿勢”,一定要漂亮,務必要瀟灑,絕不能像一般Nerd那樣頭發扁扁的垂在額頭,帶著厚厚的黑框近視鏡,瘦弱的身板支撐著碩大而聰明的頭顱,穿著活動主辦方免費贈送的超大號的T恤,還有因為羞怯緊張而一直盯著正前方地板的眼神……Beth 得穿法國高定,發型和妝容必須精致完美,side-parted bob of cascading curls, perfectly powdered face, neatly lined eyes, and bold red lips, 還有買不來也畫不出的自信又犀利的眼神……成為冠軍算什麽,剛剛敗給她的那個,在一天前不也是世界冠軍嗎,咱們的Beth是真正的偶像,是冷戰中東西方兩大陣營共同的寵兒,就這麽大魅力,怎麽招吧!另一個時空裏的張無忌, 也毫無懸念的被公推為武林盟主,鏟除了世界的亂源,並且抱得美人歸,甚至於推掉了做皇帝的機會。當然這都是基本配置, 最重要的是擁有這一切普通人夢寐以求的名利鮮花美女掌聲之後的“境界”,不能是Trump那樣的,太low,也不能是Bezos那樣的,簡直唯利是圖,你得是Mandela, 你得是Elon !(之所以別人都用姓, 而直呼Elon的名,是因為以我跟一郎的關係,叫Musk就遠了)身懷絕世武功號令群雄還娶了大美女,那還遠不夠,充其量就是實現了個美國夢,要想起範兒,你必須得俠之大者,救國救民,還得挽天下於即倒而功不居之,並且深藏功與名而隱之,無所為而無所不為,許願就許世界和平!做夢就做火星夢!!

當然,這部劇值得聊的遠不止這些,顯而易見的,製作團隊有更大更高遠的訴求,比如說對童年心理創傷的探討,所謂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還有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思考;更有那個年代開始覺醒的種族平等意識和訴求……但標誌性的,貫穿始終的,本劇的精神內核,是女權。作為一個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還算年輕的男性,我不隻是支持女權,我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由內而外的,全身心的,女權的擁護者,因為我是那麽的熱愛女性,簡直是在用我的靈魂去愛!但是這部劇的女權邏輯,還是超乎了我的認知和想象!比如說,那個年代幾乎沒有女孩子玩國際象棋,棋社裏也沒有女同學,更沒有職業女棋手,而咱們的Beth,單槍匹馬的闖進了國際象棋的男權世界,攪動了腐朽的男權社會的一池汙水,想來她將麵對怎樣的艱辛和阻力?但並沒有,Beth一上來就斬將奪旗,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還黃沙百戰穿金甲,大破樓蘭衣錦還,22歲就成為世界冠軍,整個過程那麽的輕鬆,那麽的effortless,並且在這個象棋圈裏的男權世界,食物鏈上幾乎各個層級的男人們,沒有一個動用所謂的男權去阻止,打壓,排擠這個男權社會的局外人,挑戰者,反而近乎無條件的愛上了她,忘我的,盡自己所有智力財力體力去支持她幫助她,Beth本來就天賦異稟了,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樣的男權社會,還值得幾代女性不懈的偉大努力去跟它抗爭嗎?自己應該早就fall into parts了;還有,父權,男權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象征,在Beth生命中全程缺席,這是作者/編劇的巧妙安排,生父和別的女人另有家庭,從未參與過Beth的生活,她生母的精神問題和死亡也間接的於此有關,養父更是小醜,從Beth被領養起就借口工作逃離家庭,並在Beth養母死後近乎無恥的與Beth爭奪房產,與其說作者/編劇的安排巧妙,不如說是一種偷懶,用符號化的人物角色傳達Message,這是要把紛繁的世界複雜的人性京劇舞台化嗎,紅臉白臉黑臉省了多少事!另外,Beth永遠是屋子裏最年的那個棋手,永遠是唯一的女性,永遠是唯一的勝利者,她不費吹灰之力戰勝苦苦掙紮的男棋手們,使他們更顯得無奈又可憐,但卻人見人愛,是那個挑選別人的人,而其他所有男性都是被挑選者,是Beth下棋和生活之餘探索感情和性愛的工具而已。還有一個細節更絕:Beth跟Harry Beltik 做愛, 完事之後,Harry躺在床裏邊,用兩隻手死拽著床單擋住自己的胸部,眼神不安而飄忽,Beth坐在床外側,一翻身坐起並靠在床頭,順手點起一根事後煙,頭一瞥,吐出一個煙圈……躺在身旁的Harry怯怯的問,我是該睡在這兒還是回自己的房間,Beth滿不在乎,又吐出一個煙圈,說隨你便……

這是怎樣的一種男性視角啊!一種符號性的,標誌性的,陳舊又俗套到無以複加的男性視角!!本劇以一個典型的男性視角,用下意識的男權邏輯,自以為是的又大張旗鼓的宣揚女權,這種行為邏輯,這種與時俱進的先進的價值觀,簡直讓我耳目一新,真的!!!

最後,我要說,這部劇處處是亮點,而真正讓我有所悟的,是一個人在困難麵前,要怎樣去麵對。那怎樣去麵對呢?看看Beth你也許就能悟出真諦了:在她整個的象棋生涯中,無數的棋局,但凡當她不知如何應對,甚或無路可走時,就擺出她那招牌式的Pose,兩肘拄著桌子,雙手十指交叉,平平的托住下頜,兩眼死盯住對麵的棋手,少則幾秒鍾,多則幾十秒,必然福至心靈,神來之筆,幾步就將死了對手……這讓我聯想到了聖鬥士星矢每每在被強大對手打到奄奄一息時,必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左掌前伸,右拳後撤至肋下,並用生命喊出“天馬流星拳”,同時右拳擊出,對手必在slow motion的特效下應聲飛出,再強大的敵人,也灰飛煙滅……更讓我聯想到,一休哥在麵對難題的時候,也一定會將左右食指,在額頭兩側太陽穴處畫圈,並施念咒語“膈肌膈肌,休息一會,休息一會“,所有難題,隨之迎刃而解…… 這些注定的天才們命運的寵兒們,是怎樣的相似啊!我妄自揣測,生活的真諦,可能就是用生命去擺Pose,找到了適合自己的Pose,我們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as.J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alore' 的評論 : 我覺得你說的特好。其實這部劇挺好看的,我寫完一讀,立即感覺我的sarcasm 有點過了,可我一旦進入諷刺模式,自己也刹不住車
Jas.J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fang' 的評論 : 作賤不敢,最多就是小調侃,小借題發揮。
valore 回複 悄悄話 很奇怪,金庸,甄嬛,聖鬥士的確是爽劇爽文,看的時候就為他們贏,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滿足,目標非常簡單明確。功夫高便擁有一切,地位,名氣,別人的崇拜。Queen's Gambit看時卻並不怎麽在意女主是否贏棋,打敗對手,總是覺得她很孤獨,生命裏沒有什麽活氣,是個邊緣的survival,贏再多的棋也可能放棄自己。所以完全不覺得是爽劇,隻希望她找到活下去的意義,輸贏都可能點亮她的生命。旁人對她的態度也和我們習慣的社會不一樣,除了贏棋時鼓鼓掌,之後不會貼上去。覺得這是東西方社會的不同,與張無忌的類比恰恰反映出這種不同。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就愛看作賤名劇的散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