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原迴響之三 巴塘的蘋果理塘的風

(2020-04-17 03:22:02) 下一個

 

                     高原迴響之三

                            巴塘的蘋果理塘的風

 

巴塘位於金沙江畔。這裏的蘋果很有名。

第一次到巴塘(1965年),看見兵站(部隊辦的食宿站)蘋果樹上,掛著“請勿摘吃,違者可恥”的牌子,不禁納悶,這麽生的蘋果,一定澀掉牙,酸死人,誰會摘吃?

第二天,司機在車上給我一個個頭不大、還未成熟的青蘋果。見我猶疑 ,他“哢嚓”咬了一口說“可甜呢,你嚐嚐。”我半信半疑,一吃,毫不酸澀,確實很甜。他告訴我,巴塘水土好。這裏蘋果不論生熟,不酸不澀。早年,一批英國人看中這個地方,種植了大量蘋果樹,準備建水果罐頭廠。後來,西藏驅走入侵的英軍 ,事情便不了了之。

這裏果園很多。到果園買蘋果,可以盡量吃。吃畢,從樹上隨意挑選采摘,再拿去過秤。蘋果種類也很多,有次參加全國評比。這裏選送的蘋果“巴塘紅”,因個頭大,味甜、香脆,含糖量高,得了第二名。還有一種蘋果,淡黃色,汁多、味甜,性狀又圓又扁,個特別大,最大竟有直徑20公分,像個小南瓜。

巴塘不大,隻有一條較熱鬧的街道。一個綜合商店(稱“貿易公司”)和一家小飯店。本想進飯店吃點東西,一掀門簾,迎接我們的不是什麽服務小姐,而是一大群蒼蠅。它們“嗡嗡”叫著往我們臉上、身上直落。我們一下子食欲全無,趕快逃離。

同緯度的理塘,在巴塘東約100公裏。盡管是夏季,風不大,卻寒意凜然。它高山阻隔,氣候嚴寒。一年中隻有二個月無霜期。不像巴塘,印度洋的暖風,可沿著橫斷山脈南北向的山穀,緩緩吹過來。因此,氣候溫和,水土肥美,花樹繁茂。理塘與巴塘有天壤之別。理塘的風雖然寒冷,卻出了一位世人矚目的六世達賴倉洋嘉措。他開創了藏族詩歌的新風,這股風溫暖如春,沁人肺腑,給藏族詩歌帶來了生氣,帶來了活力。

倉洋嘉措是位快活風流的喇嘛。他身為宗教領袖,卻不遵教規,經常偷著出去會情人。他才華橫溢,給世人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如,

          

            高飛的仙鶴啊,

            請借給我一雙翅膀。

            到理塘轉一轉就回來,

            看看我的家鄉。

 

 他生性開朗豁達,無拘無束,厭惡禁錮人性、枯燥無味的宗教生活。他寫道:

 

             口裏念著佛的慈顏,

             卻總是看不見。

             沒去想心愛的姑娘,

             卻總出現在眼前。

 

倉洋嘉措對愛的追求是真摯的、深沉的,他寫道: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逢喜慶和節日,便男女成排對歌對舞,通宵達旦。他們用歌表達自己的追求和願望,宣泄內心的怨憤和痛苦。如:

 

              隻因唱了一首歌,

              便被戴上枷鎖。

              要問我唱的是什麽,

              枷鎖上清楚地寫著。

 

任何統治者,隻允許頌讚和粉飾升平。然而,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不滿和怨恨,像地下的暗河湧動、奔流,難以阻擋。如:

 

              我遠離的家鄉,

              是美麗的地方。

              那裏水草豐盛,

              那裏青稞金黃。

              不是我不愛阿媽,

              不是我不愛家鄉,

              哦,……

              因為那裏沒有太陽。

 

歌聲表達了遊子對光明的追求,對家鄉的思念,對母親的愛,對當權者的恨,對不能歸家的無奈和懣憤。

藏族詩歌生動、形象,善用比興,有豐富的內涵。在有名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中,各種類型的比喻處處皆是,他通過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述說了藏民族的生活和曆史。篇幅浩瀚,氣勢磅礴。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英譯本問世,引起世界的矚目。文化革命後的八十年代,出了中文全譯本。它比有名的荷馬史詩還長,堪稱藏族文學的經典。它屹立於世界優秀文化藝術之林而毫無愧色。

這裏的藏族,被稱為“康巴人”。長得高大、魁梧、剽悍,驍勇善戰,是藏軍的中堅力量。59年達賴帶去印度的數萬人中,康巴人占大多數。他們喜歡穿白底鑲紅色條和塊的藏服,身背有支架的藏式長槍,腰挎藏刀,騎在馬上,顯得英俊威武。康巴婦女很注重打扮,頭上盤著夾有紅綠絲線的發辮,喜歡戴綠鬆耳石的耳環和戒指,項鏈是用紅色和黃色大珊瑚珠串成的。再配上色彩鮮豔的短腰長袖襯衣和彩虹般七彩圍腰,真是漂亮極了。藏族人眼睛又黑又大,鼻梁挺直,嘴唇薄。大都五官端正,相貌很好。

有時,可以看到藍眼睛的藏族青年,在巴塘街上躑蠋。這大概是當年英國人留下的另一種記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