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堯的紐約日記

在紐約法拉盛居住10年的媒體人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吳華揚談後新冠時代華人如何自處?

(2020-04-10 10:26:53) 下一個

初次聽到吳華揚的名字還是3年前他寫給新移民的一封信。說是信,其實更像是“討伐”新移民的文章,羅列新移民的種種陋習,呼籲新移民接受美國價值觀,真正融入美國社會,不要“拖後腿”。

吳華揚簡曆

誠然,每個國家都有被現代文明所不齒的“陋習”,先不論現代文明的種種價值標準皆為西方社會所界定,“陋習”本身就是傳統、習慣、文化等諸多因素疊加的產物。所以難怪此文章一出,引起新移民心中諸多不適。而我也形成了對吳教授的初步印象:一個有著華人麵孔的美國人。

我和吳教授采訪截屏

這次采訪吳教授是因為他剛被選為紐約皇後學院第11任校長。皇後學院屬於紐約市立大學係統,是紐約市立大學七個社區學院之一。它地處紐約州紐約市皇後區貝塞,在校生人數15,000名;任務是幫助學生升入四年製大學,或是為就業做準備。其中的學生多族裔,且家庭背景或許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弱勢群體”。

紐約皇後學院

其實對於早一輩移民來說,到皇後學院讀一個電腦編程專業,不失為一個物美價廉的職場敲門磚。我采訪的優秀華裔少年的父母就有在皇後學院就讀過的。如今他們住在長島優質學區的大房子裏,在一個像雀巢這樣的大公司工作,一人工資養一家四口還綽綽有餘;而他們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衝刺藤校或杜克大學這樣全美名列前20的學校,向精英階層更進一步。

吳教授幼年

吳教授在來到皇後學院之前曾在傳統非洲裔大學,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法學院擔任第一位亞裔教授,在加州大學黑斯廷分校,以及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法學院擔任係主任。他說皇後學院是他的選擇,他欣賞皇後學院和法拉盛代表的多元文化,也相信實現美國夢需要高等教育,並把自己父母的經曆作為例證,表示服務於皇後學院或可以讓更多亞裔走向成功。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自然也要問他在麵對新冠病毒,這個全世界的挑戰時,亞裔應該如何自處?這段時間隨著紐約甚至全美新冠疫情趨於平緩,這是越來越多亞裔自問的問題。說白了,因為我們擔心在後新冠時代,我們亞裔在美國的地位將急轉直下,我們在楊安澤時代爭取來的那點自信將蕩然無存,甚至有人懷疑會重新打回“排華法案”的時期。

陳果仁案

吳華揚也確實提到了他成長階段對華裔最黑暗的時期。80年代,在汽車城底特律,也是他成長的城市,發生了一起華裔被兩個汽車廠工人無故打死的慘案。這名叫陳果仁的華裔喪命那年隻有27歲,並且馬上就要結婚了。而說到打死他的原因更是令人唏噓:美國當年正在經曆經濟危機,日本汽車工業卻正在崛起。兩名車廠工人誤將陳果仁當做日裔而打死。最終這兩名工人隻被判過世殺人,緩期3年入獄,罰款3000美元,當庭釋放。吳華揚說這件事帶給他自己極大觸動,也讓他勵誌當一名律師,並投身民權事業。

如今華裔在後新冠時代或許麵臨著比當年更嚴峻的挑戰。且不論咱們那位總統將“Chinese Virus”掛在嘴邊,即使是CNN這樣左派媒體,在疫情爆發之初也都用過“Wuhan Virus”這樣的詞匯,普通美國人若是因此失了工作、丟了性命,並將其中怨憤發泄到對一個族裔的不滿上,不難想象。吳華揚提出3點,讓華裔遵循。

首先要敢於站出來發聲,講出自己的故事。其次和不同族裔遭受類似經曆的人團結一致,共同謀得生存空間。最後就是與他們結盟,把他們的“疾苦”當成我們的“疾苦”,這樣才能在這個以民意為主導的社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重視。他甚至提到一些亞裔喜劇演員的貢獻,因為亞裔通常被冠以不善交流,缺乏幽默感的特點;而近些年來顯露頭角的亞裔演員或喜劇演員,恰恰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且不論是否真的贏得主流接納,但是這種手法,就足以顯出這些亞裔早已以主人翁自居,起碼從我們這些“外人”看來,他們已經夠“主流”了。

第77屆金球獎 亞裔演員獲喜劇類最佳女演員

用他們的規則證明自己,這是一代移民的痛點和難點,也是我們在看待二代移民時感覺最陌生,最不“舒適”卻又時不時拿來‘’引以為豪”的特點。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罷,從每個個體來看,我覺得都是時代、家族、傳承匯聚一起成為的獨一無二。他們或許在某個時代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但從個體的視角來看,成為自己,不受束縛,更為可貴,隻是這是一個悖論,畢竟沒有誰是從石頭裏跳出來的孫悟空,不受時空限製;若真是那樣,豈不是更加可怕的天下大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鐵釘 回複 悄悄話 說武漢病毒就是歧視啦?那麽多的瘟疫不都是以最初爆發地為名的嗎?真是小雞肚腸玻璃心。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加州大學黑斯廷分校在哪裏
xiangpi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到美國不知道種族問題有這麽嚴重。還有很多仇視中國的華人還生活在40年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