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離世八年,但我才聽說了他的故事,讀到了他的文字,於是就有了寫他的衝動。
他有個霸氣的網名:伯爵在城堡。他說,他是一個職業病人,除了“讀書、寫字、生病外,一無所有。”
用這樣鎮定調侃的語氣描述自己的少年於1993年3月23日出生在新疆博爾塔拉,一出生就沒有下地走過路。出生後六個月,他才被發現不踢不蹬不翻滾,原因不明,被醫生判斷活不到五歲,家人多次收到病危通知書。根據他的自述,爸爸是一位旅遊車司機,常年大江南北四處奔波,媽媽身兼數個公司的會計,公司之間相隔數百公裏,每月會有一半時間生活在路上。他笑著說:“是我父母一生跑了太多的路,最後使我無路可走。我的人生就是一幕經典話劇,同樣的場景,同樣的對白,同樣的演員,卻在不同的地點反複上演(指各地同樣四壁灰白的醫院)。”
有些人一出生就擁有了財富和美貌,而你卻從一出生就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生活對你如此殘忍和不公,但你卻淡淡地說:“不幸和幸運一樣,都需要有人去承擔。命運嘛,休論公道。”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裏也寫過類似的話,但很難想象這樣的坦然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口,作為旁觀者,永遠也不可能體會到這少年是經曆了多少無奈、痛苦、失望和隱忍之後才沉澱出這樣的豁達。
他寫過一句被很多人轉發並引用的話: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誇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這其實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他為困在地洞裏的自己找到了救贖之路。
無人能懂的寂寞時光
為了治病,家人從發現他有異樣開始就輾轉去過很多醫院,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醫院,練過號稱能治百病的氣功,終究絕望地發現這個不明就裏的病無藥可醫,他的生活注定要在床上和醫院度過。六七歲時父母給他請了家庭教師,但學完拚音後老師就辭職了,於是他翻字典自學;九歲時他擁有了一部電腦,這部電腦把他和外部世界連接起來,從此他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十一歲時,他已不能坐,常常幾個月也不出一次門。
我相信沒有人能真正走進這個從一出生就被判了死刑的少年的心裏,了解他的悲和喜,即使他有著特別善解人意的父母,有著那麽多關注他鼓勵他的網友。他的人生是無人能懂的寂寞,他曾經沉溺在網絡遊戲中,用殺戮和爆粗發泄著自己的茫然,麻痹著自己正在經曆的殘酷人生。他這樣描寫自己當時的自暴自棄:“十五歲那年。一個停電的雨夜,痛得流下了眼淚,我確實哭了,也許是對自己的失望,也許是對未來還抱有一絲希望,當然,更大的可能還是對人生的絕望。我那時以為,人生就像一杯水,疾病就像一滴墨,它讓我的水渾濁暗淡,讓我的人生失去光明。”
他在自己不長的人生中,學過英語,寫過代碼,建過網站,做過動畫,炒過股票,當過遊戲代練。但最終他在讀書和寫作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愛讀書的多思少年
媽媽總說他可憐,他一直不以為意,但有一天,他“坐在窗外望著外麵的雪景,看見一對戀人路過樓下,女孩手裏捧著一個藍色保溫杯,在寒冷的冬天裏冒著氤氳的熱氣,男孩緊緊摟著她的肩膀,兩個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同一杯熱水,身影慢慢走遠”,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真得很可憐,因為他“不可能在這麽冷的天氣出門,也不可能跟一個女孩肩並肩地散步,更不可能用一雙有力的臂膀緊緊摟住她。”
他知道自己永遠隻能站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現實世界的邊緣 ,所以他通過文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文學世界,他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從十一歲開始,他每天閱讀10萬字,如饑似渴,他有著12小時閱讀21萬字的記錄;後來他又開始在知乎上回答網友們的各種問題。短暫的人生,他留下44萬字的文字,寫下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對愛情的向往,對不幸的接受和對命運的理解。他有著超出他年輕靈魂的成熟和平和,超出我們想象的微笑和淡定。他生前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去世後,他的母親整理了他的文稿,其中有散文、書信、隨筆、詩歌、日記和未寫完的小說,而這幾十萬的文字,都寫自他去世前的兩三年間,這時候的他,體重不足30公斤,每一個字都是他用鼠標一下一下點出來的。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
我手上正在讀的是他去世後以他的名字出版的兩本書中的其中一本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書的開頭是他的手記:縱然你是一代天驕,坐擁天下,到頭來不過化作一抔黃土;縱然你是絕代佳人,豔冠群芳,到頭來不過是一具白骨。但是,難道因為死亡是人生的終點,我們就要放棄生命的過程嗎?
他的文字流暢而風趣,所思所想直白且機智。也許有人看了會覺得書裏的文章有些重複混亂,有些思想還略顯稚嫩,這不意外,因為這本書是他去世後媽媽整理他電腦裏留下的文字所出版的合集,他還沒有準備好出書,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地整理他那隨心隨性一揮而就的文字。書裏還收錄了他同時開寫的好幾篇小說,可惜都未能完稿。盡管長大後他知道死神一直覬覦他,也能夠平靜地地麵對死亡這件事,但我堅信年少的他肯定一直期盼著生命的奇跡,因為他已經把醫生預言的死亡時間大大地推後了,他認為自己還有時間。
在書中,他這樣描述自己:三無人員:無工作、無學曆、無對象。宅界巨子,業餘書蟲。優點明顯:溫柔、善良、幽默、開朗、真誠、陽光,集各種正能量於一生的老男孩;缺點突出:把自尊看得比命都重。人送外號:死要麵子活受罪。
他描述盲人小姑娘毛毛:總喜歡坐在麵朝窗戶的位置,金色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她粉紅的臉頰上。她雙眼微睜,麵帶微笑,像是一個降臨人間的天使,周圍人笑她不嫌曬,她說:“媽媽說,吸滿陽光的眼睛,才能照亮世界。”
他感激至親至愛的爸媽:當有人建議放棄他時,媽媽說:“不管孩子怎樣,既然我把他生下來,我就要把他養大,老天奪走他多少,我就用愛來彌補他多少。”爸媽總說:“別人孩子是拿飯喂出來的,我們家兒子是拿錢貼出來的。”
他幻想浪漫的愛情:我想把自己過往的生命,折成一架自由翱翔的紙飛機,載著童年所有的秘密,奮不顧身地飛向你。這樣就能讓你在見到我的那一刻,擁有彼此分離的全部時光。
他理解讀書的意義:一本書對於讀者的個人意義,遠勝於它的自身意義與曆史意義。我能夠在優秀的小說裏體會到別樣的人生,體會到我曾經多次幻想的畫麵。我不需要麵對時間流逝所帶來的傷感,也不需要麵對疾病和傷痛所帶來的折磨。我隻需要明白:“選擇承受苦難的人並不隻有你。”
他珍惜寫下來的文字,他這樣說:人的一生,最難以保存的,是時間;最終能留下的,唯有文字。那些流逝的分分秒秒,如同被風揚起的沙粒,於漫長的時光中,在我們的心頭塑起一座記憶的沙堡,那是成長的裏程碑,更是生命的珍貴財富。總有一天,你會再次翻閱自己過去親手寫下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次的開心與難過,每一次的憂傷與喜悅,你一定會被曾經的自己所感動,而這份感動,我想,是值得去懷念的。
他思考何為救贖:許多年以後我才明白,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關鍵是看一個人的內心。心是大海,便能包容缺憾,同化汙穢,永遠保持自身的通透明淨。如果說,失敗意味著夢想的破碎,那成功就意味著夢想破損後的再次聚攏,這番緩慢的過程,即是一場“自我救贖”,也就是沙海拾貝的漫長過程。
他寫對生命的認知:生命之殘酷,在於其短暫;生命之可貴,亦在於其短暫。假如有一天,我成為不死不滅的存在,那一刻,我猜自己也會陷入空虛與散漫的漩渦之中,雖生猶死。
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二十歲那年,他說自己已經無懼死亡,如果非要說遺憾什麽,那就是:“上帝給了我太多理想,卻忘了給我完成理想的時間。”
幸福有多種,對他而言:“幸福就是一覺醒來,窗外的陽光依然燦爛。” 但2013年8月21日這一天,他長眠不醒,未能看到窗外的陽光。上帝隻給了他二十年零五個月的生命,他太多的理想還列在他長長的計劃清單上。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他這本《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的序言裏寫道: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少年,除此之外,他沒有選擇。
這位最強少年的名字叫程浩。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這應該也是汝之所向吧。
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安好,繼續讀書碼字,寫你未完稿的小說,談一場肩並肩的戀愛,擁抱大地,雲遊四方,實現你所有的奢望和夢想!
問好麥子,周末愉快!:)
謝謝麥姐介紹,感人又鼓舞的故事!
他雖然生命短暫,但活出了生命的價值.
人的一生,最難以保存的,是時間;最終能留下的,唯有文字。+1
感動,震撼,淚目,麥子好文!這幾十萬文字都是這個體重不到30公斤,身體嚴重變形,在一個個孤單的長日長夜裏,用鼠標一下下點出來的。真是“用這格言般的文字,寫下他那超越少年的,對命運的接受,對不幸的寬容,對造物的慈悲。” RIP!
謝謝麥子分享,感動。
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安好,繼續讀書碼字,寫你未完稿的小說,談一場肩並肩的戀愛,擁抱大地,雲遊四方,實現你所有的奢望和夢想!
麥子的文章真令我感動。
一個生下來就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的人尚且可以把生命活出精彩,更何況在疫情下的我們呢?!
精彩的書評,金句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