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這口罩戴還是不戴呢

(2020-03-25 19:06:10) 下一個

封國之下的澳洲 (三)

這口罩戴還是不戴呢

今天一起床,老麥看到的新聞是澳洲確診人數破2600,死亡人數一夜增加了3例,總死亡人數變成了11。全球確診人數已達46萬,死亡人數破2萬。在這個冷酷的數據麵前,還會有人認為這次大疫情隻是一場普通的流感嗎?

從澳洲疫情開始有上升苗頭的時候,這裏的朋友們就經常討論一個話題:為什麽西方人不戴口罩?為什麽醫護人員也不戴口罩?

在澳洲總理開始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離的時候,澳洲民眾們從搶購廁紙開始,搶購各種可以保存的食物和日用品。在超市出台限購政策之前,兒子去購物,空手而歸,他說:超市裏全是像你這樣的大媽們(老麥躺槍)推著堆成了小山的推車,連鮮牛奶都堆了好多好多,這鮮牛奶能保存幾天。總理說這種搶購行為不是澳大利亞人應該有的做法,他感到很失望。理論上,都已經到了搶購的份上了,那人人都應該是覺得到了危機時刻,口罩應該戴吧,如果沒有口罩,最基本的社交距離應該保持吧。

還真沒有,這很西方範,澳大利亞範:“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我沒有生病,為什麽要戴口罩;你戴著口罩,證明你生病了,那你為什麽還在街上走,這種行為不可取。基於這種根深蒂固的理念,才會出現讓華人無法理解的各種行為。老麥的侄子在墨爾本念書,春節回國探親,經曆千辛萬苦繞道泰國回到墨爾本,去學校辦事,把口罩戴得緊緊的,可一踏入學校辦公室,工作人員先慌張了,你為什麽要戴口罩?侄子說我為了防護。對方說你如果沒生病,就把口罩摘了;如果你生病了,等病好了再來辦事,或者打電話谘詢。

不戴口罩,說好的社交距離呢,看看之前網絡上瘋傳的悉尼著名的邦代海灘的盛況,就知道澳大利亞的一些民眾有多難管了。

再說說醫護人員,老麥和兩個在醫院不同部門工作的朋友聊了聊。她倆都說隻能在照顧有感染的病人時才允許戴口罩。她們所在的醫院現在隻有兩個入口開放,進來之前有專人問清是否有發熱咳嗽喉嚨痛,近期有無和海外回來的人員接觸。問題來了,第一,這要基於對所有人的信任,這點很澳大利亞風格;第二,目前沒有感冒症狀,不等於沒有被感染,中國已經有了多例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排查,如何保護醫護人員。澳洲的醫護人員本來就短缺,總理已經焦急地反複強調:如果疫情擴散到不可控的地步,我們即使有足夠個醫療設備,也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來照顧病人。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讓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戴口罩上班呢?醫院朋友說是為了防止恐慌。老麥覺得,不讓醫護人員戴口罩這件事情本身,才是更為令人恐慌。

普通民眾戴不戴口罩,澳洲政府肯定管不了,而且政府之前也不鼓勵戴,到了現在,更不敢鼓勵了,因為所有的藥店都沒有口罩出售。坦白地說,在中國疫情爆發之際,澳洲的口罩基本就被華人買光了,全都用於給國內捐贈和寄給家人朋友了。有個朋友聽說老麥家裏一個口罩沒有,趕緊送了幾隻過來。之前華人群裏團購,小來攔著老麥,說醫院口罩都不夠,你還湊什麽熱鬧。可是現在看看這個日益嚴峻的形勢,老麥還是找個華人群參加了口罩團購,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貨。如果華人都買不到口罩,當地的老外就更買不到了,現在的形勢已經不是他們想不想戴口罩了,而是根本沒有口罩可戴。所以老麥想著如果買到口罩,至少可以給附近的老外鄰居們分點。

早上看到兩則壞消息,一個是墨爾本西部Mercy Hospital有4名醫護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目前居家隔離;另一則是為澳洲醫院提供重要防護設備(包括口罩和手術手套)的主要供應商AMA Medical Products說,由於訂單激增,給一線工作人員提供的防護裝備已經售罄。之前醫院的朋友說還沒有出現資源緊張的情況,但隨著疫情的擴散,澳洲醫院的醫療物資是不是夠用?前兩天有個好消息,澳洲衛生部長Greg Hunt說150萬隻口罩已經運抵澳洲,預計4月底還能收到5400萬隻口罩。希望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夠早日全副武裝,受到最好的保護。

(文中圖片來自ABC New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