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壓力下的肯尼迪決意立即解決危機,他私下令其胞弟羅伯特·肯尼迪派員前往蘇聯大使館,以向蘇聯大使提交書麵回信的名義與蘇聯駐美國大使談判,談判秘密限於肯尼迪兄弟和蘇聯大使阿納托利·費奧多羅維奇·多勃雷寧及少數幾名“非正規渠道”的情報官員之間,泰勒上將、麥克納馬拉部長、及蘇聯外長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葛羅米柯均不知情。
2000年美國的一部電影。那個硬漢 Kevin Costner 在這部名叫十三天的電影中便是總統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後來在加州競選中被古巴反政府恐怖分子刺殺。
很多媒體都認為在古巴導彈危機的最後化解中一向強硬的赫魯曉夫服了軟。事實是服軟的恰恰是肯尼迪。盡管美國及其北約的盟友在核彈的技術上遠強於蘇聯 數量更是8:1的壓倒優勢。但在馬列主義 無產階級的大無畏精神下真老虎也成了紙老虎。
潘科夫斯基上校
潛伏蘇軍總參謀部的雙重間諜奧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向CIA和MI6透露了“阿納德爾”行動,對肯尼迪的決策起了決定作用,因他避免了一場世界性核大戰,而“阿納德爾”行動本身的高度機密性,其本人也因此曝光,於10月22日被克格勃逮捕,後被槍決。相對而言,B59大副瓦西裏·阿爾希波夫是撲滅了走火的導火索,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天主教會則是協調了雙方最高層的直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