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時,有位不到兩歲寶寶的家長抱怨:這孩子太調皮了,整天不閑著,打都打不改!
有家長說,我上班後讓奶奶帶,孩子太皮了,奶奶身體不好,所以就每天讓孩子看電視,這樣能夠安靜些。還有的家長說,孩子調皮,哪裏都想摸摸看看,不讓摸就哭,吼 ta 又好像聽不懂,答應後,安靜一會會兒,又開始不聽話了。有個爸爸說,我工作非常忙,一周回家一次,回來後想放鬆休息一下,可是孩子不停的搗亂,不能讓你安靜一會兒。……
看到這裏,你如果有個兩歲左右的孩子,是不是也特有感觸?
講個故事:
閨蜜有個外地朋友,老公是博士畢業,能力超強,事業做的風生水起。有次博士閑聊中說到自己不到一歲半的兒子時無奈到極限,兒子每天精力充沛,除了睡覺、吃飯幾乎停不下來。閨蜜說,下個月王老師有個會議正好要到你們那裏,到時讓王老師看看孩子。
於是,作為地主,博士以及博士夫人和孩子一起請我吃了飯。
吃飯時孩子很安靜,大約吃了十分鍾就離開飯桌了。孩子東摸西看,在一個帶皮墊的靠背椅前停了下來,拿著不鏽鋼小碗,對著椅子不停地敲敲砸砸。
博士略帶歉意地和我聊了起來,說孩子在家也這樣,他有時因為工作太累,回到家裏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都會被兒子不停地幹擾,一會兒來拍打他,一會兒翻箱倒櫃。舍不得打他,吼兩聲也不聽。
說話間,孩子叫喊著跑過來,晃動著小碗,一邊喊著爸爸,一邊拉爸爸離開座位。我讓爸爸不要批評孩子不懂禮貌,跟隨孩子一起去看看。
隻見孩子拿著小碗在椅子的不同部位敲打,一臉興奮地看著爸爸,爸爸這時沒有明白孩子想表達什麽,因為不到一歲半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太有限了!
我告訴爸爸,你兒子正在告訴你,敲打椅子不同部位發出的聲音不一樣,這孩子太了不起了,他在做物理實驗,並且有個重大發現:不同物體撞擊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他在急於和你分享他的發現,你擁抱一下孩子,告訴他:你發現了敲打不同部位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爸爸蹲下來對兒子說,你發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孩子激動的點點頭。爸爸欣喜地給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父子同感同心,會勝過任何語言。
這位理工科博士感慨地說,隔行如隔山,我以後會試著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
英國著名的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
孩子出生後對於世界的認識是從好奇心開始的,尤其是在孩子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以後,對於身邊的一切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孩子的求知欲,對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力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嚐試解讀孩子“調皮”背後的想法,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順應養育,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並且能夠有所培養和促進,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