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這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有代表性的冰淇淋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出來的人手一個大蛋筒,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要買爆米花一樣,不買一個吃好像度假就不完整。
我家旁邊有個尼亞加拉小鎮,小鎮名字直譯成中文就叫湖邊的尼亞加拉。說起這個小鎮就不得不說一下加拿大的曆史,都知道加拿大以前是英法殖民地,英國後來借著巴黎和約取得了對加拿大的控製權。加拿大在美國獨立戰爭後接收了不少從美國過來的保皇派,這些說英語的保皇派與說法語的原住民隔著勞倫斯河形成了英語區和法語區。英語區的叫Upper Canada,法語區的叫做Lower Canada。
湖邊的小鎮在1792-1797年曾經是Upper Canada省的首府,後來據說是因為靠美國太近,首府搬到了多倫多。小鎮以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為特色,同時又因為靠近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每年吸引無數的海內外遊客。前一段因言而獲罪的黎智英有個雙胞胎妹妹在這個小鎮上擁有不少酒店,是當地人心目中神秘的華人女富豪,著名的main street上的威爾士酒店(Prince of Wales Hotel)就是她家物產之一。有傳聞說黎智英是這些資產背後的那一個人。
(圖片來自網絡)
小鎮的Main Street每年夏天是整個尼亞加拉地區最為繁忙的街道之一,除了剛才說的Prince of Wales Hotel,街道兩邊小酒館,飯店,服飾店,甜食店以及極具特色的小旅館鱗次櫛比,不要說是外地遊客了,就連許多當地人也喜歡在某個夏日到那裏逛逛,沾染一下熱鬧的人氣。
這個小鎮也有好幾家人氣很旺的冰淇淋店。Avondale Diary Bar是一家自產自銷的在小鎮企業,有40多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據說都是手工製作。雖然我也不清楚這裏的手工製作具體什麽意思,是手工操作機器呢,還是手工調製冰淇淋,不過一貼上hand made的標簽,好像的確就高大上了不少。這個已經經營了四代的家族企業在當地居民中非常受歡迎,其實他家位置挺偏的,就這我們每次去都排長隊,當地人對他家趨之若鶩。唯一一個稱不上缺點的特點就是他家冰淇淋給的量非常大,每次吃到最後就會比較狼狽,尤其是盛夏。他家還賣家庭裝的,可以帶回去慢慢吃。
小鎮的main street上也有好幾家冰淇淋店,口碑最好的就是我們今天去的“花花牛”COWS了,進門一個黑白大奶牛,想不注意到都難。“花花牛”的生產地在PEI的首府Charlottetown,就是寫《綠山牆的安妮》的作者Lucy Montgomery的家鄉,應該是加拿大最美麗的地方之一了。
“花花牛”冰淇淋店所在位置很好,正是遊客必經之地,而其在旅遊點評網站或者是個人旅遊日誌裏的口碑非常好,所以經常見到有慕名前來品嚐的遊客。其實那條路上有其他幾家的冰淇淋味道也不錯,不過一是沒他家的選擇多樣,另外名氣也不如他家大,所以門口排隊的人也少了好多。
我們周末午後也是沒事幹了,就想著去小鎮的農場買點兒今年最後一季的黃桃,路上沒忍住想去買“花花牛”。結果一進那條街就被熙熙攘攘的人流給嚇了一跳,這遊客和去年夏天也都快差不多了,不同的就是街上停的車輛都是安省車牌,而往年則會有不少美國各州的車牌。既然到了我們還是停了下來,從車裏拿出口罩帶上,向冰淇淋店走去。因為限製進店人數,所以不少人都在街上排隊,大家帶著口罩,慢慢往前走。我趁著排隊看了一下周圍小店,發現飯店基本上都是在街道上圈了一片地方,客人們在室外就餐,人也不少。來來往往的人流不時地停留在路邊的小店裏,帶口罩進去逛一圈。
帶著口罩的我們很快進到店裏買了一年沒見的“花花牛”冰淇淋,店裏的姑娘們可能都是夏天打工的學生妹,一個個帶著小花花的口罩,青春洋溢。為了表示感謝,我們又加了點小費給這些姑娘,表達一下對這些努力工作的孩子們的支持。從店裏走出來,滿大街的陽光,居然碰到了蝙蝠俠駕車出遊,真是意外驚喜,可惜圍觀群眾太膚淺,光忙著給蝙蝠俠的戰車照相了,忘了問問這大半年的沒見他,是不是忙著去追殺那個醜陋的病毒了?現在這麽高調出遊,難道是已經把罪魁禍首緝拿歸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