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河

就體育當地生活閑扯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從嶽麓書院的”惟楚有材,於斯為盛“說到元朝的耶律楚材

(2023-06-21 11:21:45) 下一個

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有一副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本來不相幹的兩句話,放到一起作為對聯反倒顯得渾然天成,像是專門為此書院題寫一樣。不得不說,雖然上聯下聯都不是原創,當時撰寫這個對聯的人真是一個天才,至少那一瞬間他的腦子裏閃耀著天才的光芒。

其實“惟楚有才”這四個字出自“左傳”中的“雖楚有材,晉實用之”,看出來它真實的意思沒有?這句話是講楚國人才的外流現象,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這句話的典故。

“於斯為盛”出自‘論語”中的“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是孔子盛讚周武王這個時代,再現了舜堯時代出現的人才輩出的局麵。

好了,這裏要說一個與該對聯有關的一個人-元朝的中書令耶律楚材,在網絡上能找到他的生平的詳實介紹,在此不贅述。

為什麽要專門寫他呢?因為他實在特別,從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講,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不是說他對中國文化本身有多大貢獻,而是指在當時漢人要亡族滅國的情況下,他靠他的力量,對保留及延續中國文化的香火成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何況,他還是和一個和宋朝沒多大關係的契丹人。

耶律楚材出自耶律家族,是遼國的契丹貴族,生於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後來金國滅了遼國,耶律楚材的長輩就在金國為官。

當時耶律楚材的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就來自這兩句: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他的名是楚材,字晉卿,意思非常直白。就是耶律楚材將來會成為人才,但會被其他國家所用。

當時的金國,及滅亡的遼國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耶律楚材也從小深受漢文化及佛家的熏陶,我個人猜測當時耶律楚材的父親的本意是希望以後耶律楚材能被漢文化的本源地宋朝所用。

但當時的蒙古國太強大了,強大到可以橫掃歐亞大陸想打誰就打誰。耶律楚材所在的金國也不出所料為蒙古國所滅。名聲在外當時還很年輕並歸順蒙古的耶律楚材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邀請麵談。

成吉思汗問他:我知道你是遼國契丹皇族,遼國被金國滅了,遼國和金國是不共戴天的世仇。我現在滅了金國,我算是為你家報了仇。

耶律楚材答道:遼國被金國所滅後,我家的祖上到我父親都在金國為官,我們後來成為了金國的臣子,我和金國沒有仇。

麵對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這樣的回答讓成吉思汗感到很驚訝也很佩服。耶律楚材對自己一家服務過的國家保持了足夠的尊敬,而且是麵對打敗了自己國家的新主人。

後來耶律楚材為成吉思汗所重用,到成吉思汗繼位者窩闊台時代,他官至中書令,相當於宰相。他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文化上等做的事情不多談了。一句話,沒有他,延續了幾千年的漢文化可能真的會到元朝為止而消亡。

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一個遼國契丹後裔,服務過金國,蒙古國,

他沒有中國文化裏的子報父仇行為,

也沒有強烈的故國情懷,反而是隨遇而安,服務於不同的國家及強權。

更談不上啥民族大義,民族氣節,民族情節,

也不在乎血統。

他一生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試圖推行儒家那一套,對漢文化的延續成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最後說一下,他的歸屬也很不錯,清朝時他的遺骸被安葬至頤和園的萬壽山。

你也許會問,哪他的人格定位是什麽?

非常混雜的人格構成,有蒙古金國契丹的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中國文化和漢傳佛教。他在那個野蠻的年代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血統,但他堅定地選擇了中國文化。

 

最後附上他的詩一首,

鷓鴣天·花界傾頹事已遷 - 元代·耶律楚材

花界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望意茫然。

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

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

不知何限人間夢,並觸沉思到酒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