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

以文會友,提高文學修養。
正文

童年故事(7):”非禮勿視“

(2023-12-02 16:11:33) 下一個
說到打鳥,現代人把“打鳥”戲稱為拍照,是一種文字含意的外延。坎兒以前生活的那個年代,人們說“打鳥”就是真的去打鳥,不是另有所指。
 
童年時代的坎兒和他的夥伴們會經常拿著彈弓,走在小鎮的每個角落,尋找目標。每當他們發現有鳥,就會毫不猶豫地射出石子。似乎拿上一把彈弓你就可走遍天涯海角,像那古代的俠客,持劍瀟灑走天涯。
 
前兩天坎兒還在微信裏問一位老友,老友是跟坎兒在一個小鎮長大的,他跟坎兒一樣熟悉家鄉的一草一木。
 
坎兒問他:“劉哥,以前中學與酒廠之間有一個什麽單位,裏麵樹木蠻多的?”坎兒印象中小鎮裏有這樣一處場所。
 
“農場,示範農場”,劉哥記得比坎兒清楚。
 
“哦,對了。“
 
坎兒隻記得有一個單位但記不起是什麽單位了,隻記得“樹木蠻多的,種有很多柚子樹”,坎兒說。
 
坎兒為什麽要問這個地方呢?在坎兒的記憶裏,有一次中午時分,坎兒與幾個孩子打鳥闖入這個陌生的院子(手拿彈弓打鳥的孩子以此為借口進入任何地方),溜達經過人家的窗子旁邊,看到了一幕孩子們不該看到的場景。
 
坎兒與孩子們那次在農場看到一幕令人驚訝的場景——一張床上,雪白的大腿交織在一起……
 
前麵一個孩子看到此景後慌忙退回,告訴後麵的孩子。後麵的孩子十分好奇又趨前偷窺。好在夢中的男女沒有發現動靜,否則場麵不可收拾。他們驚慌失措地退了出來,把這個秘密深深地藏在心底。
 
鳥兒在樹上,少年在樹下潛行。經過許多不該去的地方,看到許多不該看的場景。不要輕視孩子,孩子們有時候知道的事情比大人想象的還要多。
 
童年的孩子,拿上彈弓就好像拿了一把尚方寶劍,哪裏都可以去。即使遇到有人盤問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是來打鳥的”。
 
另一次,坎兒打鳥打到人家私人領地裏去。記得那也是一個午休時分,坎兒到老工會裏麵上廁所,坎兒住的老三排沒廁所,最近的廁所就是老工會裏麵。坎兒從廁所矮牆上方望出去,隔壁何家(村名)阿蛇家樹枝上有一隻戴帽鳥,正好坎兒手上有一彈弓,口袋裏有石子,一彈打過去,鳥兒應聲而落。
 
“遭啦,鳥兒掉園子裏了。”坎兒左看右瞧前後沒人,就大著膽子從牆頭翻過牆去,鑽進刺蓬裏尋回那隻掉落的鳥。這是一個危險的行動,如果當時有人發現你會很難堪。解釋不清。阿蛇家是私人院落,種有果樹,瓜田李下;隔壁又是女廁,你怎麽解釋?
 
有時候大人發現孩子言談舉止似乎怪怪的,其實孩子可能當時有難言之隱,不好給你大人解釋。
 
“非禮勿視,非禮勿動”,然也。坎兒讀書的那個年代學校不教這些知識,奈何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