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

以文會友,提高文學修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淬火年代》:主旋律敘事中的一次“破冰突圍”

(2025-07-16 02:17:32) 下一個
說老實話,放在以前我是很少觀看央視一台那些“泛濫成災”的主旋律電視劇。
 
但是,現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淬火年代》,讓人眼前一亮。它不僅講述了中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艱難曆程,更在多個層麵完成了“主旋律”題材的一次內容與觀念的突破。這種突破,不是膚淺的形式翻新,而是從價值表達、人物設定到情感呈現的全方位更新,讓觀眾感受到久違的真實與溫度。
 
首先,《淬火年代》將敘事重心放在了私營企業這一過往主旋律劇較少涉及甚至回避的領域。男主柳鈞,一個德國歸來的“海歸仔”,接手父親的老廠,從國企改製的迷霧中突圍,在無數次技術碰壁與政策壁壘中堅持自主創新。他所經營的並非高光炫目的互聯網企業,而是一家樸素又典型的傳統製造廠。在這個焊花四濺、機油四溢的車間裏,真實地展現了無數民營企業家曾經曆的“白手起家”和“刀尖舔血”。這與此前同類作品熱衷展現國家項目、央企擔當的路徑形成鮮明反差,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淬火年代》為“主旋律”劇中注入了難得的情感真實感。柳鈞與第三位女友(後來的妻子)在戀愛階段已有多次同居暗示,不刻意回避、不道德評判,也不戲劇化渲染。這在以往央視播出的現實題材劇中極為罕見,可謂一次微妙而重要的“尺度突破”。更難得的是,這種表達並不媚俗,而是作為兩人關係逐步深入、彼此信任與依靠的自然流露,顯示出創作者在處理現代情感觀念時的成熟與鬆弛。這也悄然打破了“主旋律劇人物隻能談純潔戀愛”的舊框架,向現實生活的複雜與多元張開懷抱。
 
再者,劇中對“留學生創業”這一角色設定的處理,也極具代表性。柳鈞作為“海歸”,帶回的不是光環和優越感,而是實打實的先進理念與改良方案。麵對國情的複雜性、技術的空白期,以及本土工人的現實困境,他不斷地妥協、努力和堅持。這種人物並非“天降英雄”,而是“火中淬煉”的凡人,他既有遠方,也深知腳下泥濘。這一設定讓“海歸創業”不再是一種概念標簽,而成為推動時代變革的有血有肉的存在。
 
最後,整部劇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它不以口號帶動情緒,而是讓人物以命運與選擇打動人心。它沒有直接講“愛國”、“理想”這些大詞,卻通過柳鈞與一群普通工人、技術員的奮鬥細節,把這些大詞沉入了日常煙火之中。這才是“主旋律”敘事最可貴的革新方向——讓觀眾在情感認同中自然感受到價值的光芒。
 
總之,《淬火年代》不是一部完美的劇,但它無疑是近年來主旋律劇集中的一部“破冰之作”。它用腳踏實地的講述,打開了現實主義表達的新窗口,也讓人看見國產劇在題材突破與價值更新上的無限可能。如果這樣的作品能多一些,中國電視劇就真正迎來了值得期待的“淬火年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