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識茶

(2021-06-22 21:30:03) 下一個

    我是北方人,北方沒有茶樹。

    所以,每每看到包裝精美、炒製精細的茶,我總是想把它們還原成生長在茶樹上的樣子。

    2012年季春時節,陪母親遊九華山時,我終於見到了茶樹。

    那一天,同行的導遊為了避開正麵上山路的擁擠與喧嚷,也為了讓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帶我們走了一段後山路。

    途中經過了一個不知是民宅還是僧居的小院,門前種著三、五棵茶樹,半人高、一米左右的周圍。

    也許是因為早已過了采摘的季節,每顆茶樹都顯得枝葉茂盛。樹葉已經是一種很深的綠色,摸上去厚厚的,有一種臘質的光澤和脆硬的感覺,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柔嫩的質地。樹的上上下下尚有新枝、新葉伸出,新芽泛著油光,淡綠色中渲染著不均勻的嫩黃色。

    我掐了三、兩個看上去似昨天剛長出的新芽,放在嘴裏嚼了嚼。讓我驚訝的是,隻有苦澀,而且很苦、很澀。隻是許久之後,在舌齒之間,才感覺到遊絲般的甜和香。不知道這是些什麽茶樹,也不知道是否所有的新鮮茶葉都是這般味道,這次味覺上的體驗幾乎顛覆了我對茶的認識。

    很想知道,茶香從何來?

    記得我們喝那金貴華麗的“金駿眉”時,那茶葉看上去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一種深深的、偏暗黑的顏色,茶的形狀也似沒有章法,參差不齊,但是纖細,好像采摘的是很早的初筍。然而,令我們驚奇的是,衝出來的茶汁卻是一種淡淡而又淳厚的金色,而且散發著一種幽幽的莫名的香。添加了幾次水之後,茶湯依然是那種誘人的金色,依然彌散著那種無以名狀的香氣。

    想起茶聖陸羽在《茶經》裏說過,茶之 “源” 很重要。生於爛石野地、陽崖陰林之間才是上者,“待微蕨始抽,淩露而采”,方可得茶中精品。“金駿眉”產於武夷山桐木關的“野茶”園,或許是這與眾不同的產地賦予了它與眾不同的氣質。而我在九華山所嚐的長於黃土之上、背山之陰的茶,全無茶之精致,也就可以理解了。

寫於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炒茶工藝的確很重要。大概是前年,我偶然得到了一罐 earl grey 散茶(不是超市裏賣的那種袋泡茶),地道的黑茶,也非常好喝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炒茶是很重要工序。英國人在清朝就把茶葉種植偷到手,在南亞種植成功,後來還得把茶葉工人和加工技術偷到手才有茶葉成品。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我們也是一樣,茶多半是朋友送的。有茶就喝呀,為啥不喝,喝茶也是挺好的一個消遣 :)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家還真有不少好茶,金駿眉、鐵觀音、大紅袍、龍井啥的,可一喝都沒啥味兒了,都是誰誰送來送去鬧的。現在我勸大家別送我茶了,省得扔的時候我還下不了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