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吃”說種族“隔閡”

(2021-05-31 08:28:16) 下一個

      我嘴“刁”。這到不是說我挑食、不吃這不吃那、不好伺候等等。相反,借用這個字,我是想說,在吃食方麵,我好獵“奇”,喜歡嚐“新”。

      講一講我認識沙葛/涼薯的故事。南方長的沙葛,我這個北方人以前不知道也沒有見過,直到有一天在一個華人食品超市裏、在一片的根莖類蔬菜中看見了它(這邊買到的涼薯多來自南美)。從沙葛的外表,看不出裏麵是什麽樣子,也聞不出任何味道。越是這樣,我越是好奇,越是想知道這究竟是個什麽“鬼”。然後就勇敢地買了一個回家,然後就吃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隻是我眾多的與吃有關的“探險”之一。一些我以前不曾聽說過、不曾吃過的異族的東西,大都是這樣認識的,比如木薯(Kasawa),比如大蕉(Plantain),比如醃橄欖,比如各種的奶酪。

      應該不會隻有我是這樣的。相信和我有同樣經曆的人應該不會少。

      其實,能擺進超市的物產、食品,雖然來自世界的不同角落,但都早已是世界人民餐桌上千百年的吃食,看似異類,並非異類,不必心懷疑慮或者戒備。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在朋友圈說過這樣一件事。一次她們一家人去hiking,在回家途中,突發奇想地決定在路過的一家巴基斯坦餐館吃飯。不曾有過巴裔朋友,沒有接觸過巴裔飲食文化,一片懵懂之中,點了幾個不知所以然的菜,竟然很好吃。感歎以後一定要大膽一些、放開一些,多嚐嚐不同國家/地方風味的菜肴。

      我雖自稱好“獵奇”,但是那些不同文化背景的餐館,我卻極少進去嚐試。我曾經去吃過一家印度餐廳,那還是在一位曾經去過、吃得讚不絕口的朋友的強烈推薦和帶領下去的。

      中餐館裏的情形大致相同。絕大部分的食客都是我們自己人,偶爾能看見的其他族裔的食客,也多半都有華裔朋友同行做向導、點菜、應付侍者,而且大多手腳拘謹,麵露局促,顯然,不是“常客”。

      同樣,華人超市裏,偶爾見到的外族人,有幾個是自己自由遊走而身旁沒伴著一位華人樣貌的女人或者男人?

      記得移民之初,曾和一位本地人聊天,他說加拿大人不是那麽喜歡冒險(adventurous),言下之意,加拿大人並不那麽熱衷於嚐試新的、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東西,更因循守於已有的東西。其實,這大概是人類的共同的秉性,隻是程度上有差別而已。

      大概是7、8年前,僑辦曾在紐約很熱烈地舉辦了一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其中一個主題是由一組國內來的著名廚師在定點的中餐館烹製菜肴,借以向美國人民、向世界推廣中國美食,因為這些佳肴凝聚著、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調侃說,這隻是造福了海外廣大華裔而已,會鼓勵更多的中餐實體尋求海外市場。但是如果指望這樣的活動能普及中餐,讓美國人(民)擠爆中餐館,實屬臆想。

      人類族裔之間的鴻溝幾乎是不可逾越的。這也是為什麽即使是在大熔爐一樣的美國、加拿大,不同族裔仍然群聚而居,仍然存在著黑人聚集區、布魯克林Williamsburg一樣的猶太人社區。

      雖然世界依然高歌著“全球化”,僅僅是願意了解與自己的文化迥異不同的另一文化,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吃”都難以引發這種願望,還有什麽能呢?

2021.05.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已遠' 的評論 : 我也準備開吃了 :)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有道理 :)
心已遠 回複 悄悄話 也不能一概而論,我住多倫多,幾乎嚐遍了各個種族的菜。其中不少都很美味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據說腸胃是人的第二個"大腦",決定人的很多喜好,當然也造成了"隔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