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不可能不歧視

(2020-06-11 12:31:57) 下一個

   6月9號,George Floyd 安葬。因他的死而引發的反種族歧視的抗議示威,席卷美加,漫延世界。

   種族歧視以及當代社會中其他的社會歧視現象,如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地域歧視等等,其實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存在。社會現象、社會事物之間隻要存在著不同,存在著差異,就不可避免地會生成相互歧視的觀念。這是歧視生成、存在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歧視的產生和存在與消除歧視的方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範疇,應當區分開來。

   我們不討論帶有政治、社會意義的歧視,不討論解決因某種歧視而產生的更深層的歧視以及社會衝突的手段,隻說說在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那些帶有歧視色彩的細小的心理,以及在這些心理驅使之下,人們的帶有歧視色彩的、但無關乾坤的日常行為。

   歧視是人們普遍有的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是對世事的一種態度。歧視的產生,源於我們對世事的偏見。而偏見的大小、程度,囿於一個人的有識的程度,與源於一個人的生活經曆、經驗和體會而形成的見地有關。見地越是深刻、廣泛,偏見越少,對某一件事產生歧視的態度越是不易。

   我們對於世事的認識,或者因個人知識層麵的不同而不同,或者由於對於社會準則、規範、習俗等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對於一件事情,人們經常會有迥異的認識,比如認同或者否定一種社會現象。有不同,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會生成偏見、成見,進而演變為歧視。

   而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比較。以自己為標準,把別人拎過來對照一番;以別人為標準,把自己拎過去比較一下;或者以自己認可的某種世間的標準、原則為尺度,把自己、把別人拎過去對比、然後相互比較一番,這些最常見不過。如果你說你在生活中不做對比,不因比較而生成對某一事物的歧視性的觀念、看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誇張地說,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選擇、決定,就是基於歧視的心理、懷著歧視的心態而作出的,比如北美華人中盛行的、經久不衰的推娃爬藤熱潮。甚至我身邊的朋友,也曾披荊斬浪為培養藤娃而奮鬥過。

    以進入藤校作為享受高等教育的終極目標,無可厚非。藤校之所以為藤校,為它們匯集了名聲名氣、教育質量、文化特質、甚至出了校門之後的工作保障等等,類似的理由可以列出一長溜兒。選擇爬藤,顯然是比較的結果,得之於一個信念:隻有藤校才是最好的。但是,對於爬藤的偏執,非藤校不進,其中隱含著對非藤校的輕視以及狹隘的偏見。

   在中文字典裏,歧視的同義詞,包括鄙視、藐視、輕視、蔑視、輕蔑等等。通俗講,就是“瞧不起”,“看不上”。這些詞代表著一種自高而下的態度,傳遞的是在某一方麵處於優勢的人,對於與自己相比較而處於劣勢的、不如自己的人的低視。

   百度說,歧視是“人對人就某個缺陷、缺點、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多帶貶義色彩,屬於外界因素引發的一種人格扭曲”。雖然我不能完全同意這個釋義,但是,生活中與這一解釋十分扣合的例子很多。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她工作的公司裏,一位來自國內某一無以比肩的名校、而且極其驕傲其名校背景的女生,很是不屑與同部門的其他華人員工說話聊天兒,甚至走廊過道裏遇見,都很少抬眼打個招呼。相信這隻是極端的例子。

   歧視者與被歧視者之間通常存在著某種不可逾越的懸殊,所以有“孔雀女”、“鳳凰男”一類的稱謂,也有“學霸”、“學渣”一類的標簽,“剩女”這樣的群體歸類。這些詞匯的出現,並非隻是無端的發明,而是現實中人們的歧視心態和行為的文字表現。

   還有一種歧視,我把它叫做“自我歧視”。熱衷於攀比,仰慕、追崇遠遠超出自身能力的目標而不能自拔,官場中的諂媚,一些人因此而自願地把自己置於被歧視的地位。

   父母兄弟姐妹之間、親朋之間,也不同程度地、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歧視。有的無關緊要、無關痛癢,有的會很嚴重。

   歧視無處不在。

   歧視以及相關的那一組詞匯,雖然在字麵上、語義上飽含著負麵能量,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能轉化成為現實性選擇的推動力,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積極的。歧視或者被歧視,如果感受到了,會引起我們思考,進而調整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在我們人生的某個時刻,我們曾是歧視的施與者,有意無意地,比如當你表達對一件事、一種現象的看法,潛意識裏支持著你的觀點的某種信念或觀念,或許帶有歧視的色調。而且,經常地,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我們是歧視的受害者。

   時下的漫延至世界的反種族歧視的“運動”,一方麵,以極端的方式,強調了、突出了種族之間固有的、存在著的歧視,另一方麵,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社會偏見不會因為一場“革命性”的運動而被革命掉。(找尋適度

2020年6月1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胡同巷 回複 悄悄話 別逗了,等你是弱者時候,再安心的享用歧視吧。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stshore' 的評論 : 您舉的這個心理實驗的例子有意思,初看上去也似有道理。但是,這個實驗是在一個被廣泛接受認可的社會認知存在的前提下進行的————即黑人的負麵的社會群體形象。而且這些形象並非虛構。
社會對某一個群體、某一種現象的認知的形成不是憑空無據的,雖然不排除其中有偏見甚至曆史偏見。成年人接受了社會對黑人群體的既有的定論,也有自己的現實的社會感受。這些知識的預設,是成年人在生活中對事物做出判斷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麽兒童和成年人麵對同一場景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黑人群體的社會形象的確是整體性的而非個體的且與某個特定個體無關,但這並不妨礙當你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運用既有的認知對事物做初步的判斷。有些成見/偏見/歧視的生成,並非是偏見,而是基於一些無法否認的事實。比如,我們華人身體骨骼的結構特征,決定了我們,尤其是男性,不具四肢強壯、肌肉發達之像。所以,不論我們怎樣欣賞李小龍的功夫,在外族眼裏,體弱不強依然是華人/東方人的整體形象。對黑人群體的認知也是一樣。黑人的社會問題是現實。
我也有黑人同事,聰明、能幹、善良,非常非常好。但是,現實是,這樣的黑人不多。
社會有統一的尺度/道德行為準則衡量每個社會成員,所以,時下的運動,過度強調政治正確,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
禾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您進一步厘清概念。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westshore 回複 悄悄話 先從一個心理學實驗說起,我解釋過的,不過這次多說點。
當你進入一個房間第一眼就注意到有黑人存在時,你就已經有了種族主義意識,因為你區分了“不同種族”的人,而如果不是有區別對待的需求,你是不會這樣區分的,那麽問題就是為什麽會有這種事實上潛意識的“需求”?
這個現象是極少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的,也就是說這種需求是後天因素導致的。
所謂後天因素,就包括類似經曆或是“聽說”來的東西,也就是某種社會觀念,社會perception,perception is truth。
不論你是經曆的,還是聽來的,涉及到的具體事件,比如黑人犯罪,具體的人一定是具體的人,而不是所有黑人,但你為什麽還會見到房間裏的黑人而意識到不同?
因為這是基於人類的推理能力,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因此盡管房間裏的黑人很可能並不會是你經曆的或者聽到的犯罪黑人同樣的行為方式,你也會產生需要注意的潛意識,有了注意到“不同”的需求。
而這完全是你自己的perception導致的,與實際上房間裏的黑人沒有任何關係,或者說唯一的關係是他的膚色導致你的聯想。
毫無疑問這是偏見,對這個黑人不公平,人家什麽事情都沒做,你就產生某種“警覺到”的需求。
因此歧視的心理基礎是不自信,而不是別的。
這種心理屬於人類本能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絕對地消除的,但本能和心理需求未必一定要表現在行動上,有種族主義意識並不意味你就必然有種族主義言行,前者是局限在你自己,而後者影響社會,這不是一個級別的內容。
人類文明追求的是逐漸遠離動物本能,而不是保持動物本能(否則也不叫人類文明了),那麽至少應該知道理想是什麽,盡管可能永遠做不到。顯然因為做不到就不做,與想做而做不到不是同一個概念,盡管結果可能一樣。
而所謂政治正確,不過就是心裏怎麽想是一回事,但行動上未必表現心裏的想法的概念。是為了最低的社會成本,包括自己的成本。
而這種概念也是人類社會遵循社會道德的概念,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其中的唯一變量就是道德的具體規範是什麽?是你的perception,還是別的什麽?
甘地說過,perception is truth這個概念是人類思維的最大誤區。科學的方法論承認perception是存在的,但不接受perception是truth。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歧視有兩個要素:一是要有行動,不是光腦子裏有偏見。二是偏見針對一個群體,以個人屬於某個群體就給出負麵的評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