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地看待國內基本生活物價水平
今年初,將近二十年裏,第一次要踏踏實實地在國內住上一段時間,自己去市場超市,買米買麵,買油鹽醬醋糖,買魚肉青菜豆腐,數著手裏分分角角的錢,居家日常地過日子。
這是北方的一個“18線”小城。
因為要置辦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還要置辦年貨,年前的幾天裏,我幾乎每天在街上轉,幾乎走遍了城裏大大小小的超市、店鋪。
讓我深有感觸的是物價,不是金銀珠寶、加鵝、稻香村點心的價格,是國民大眾日常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
根據2017年10月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這個小城當年前三個季度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988元,每月約2,198元。
我們來看看這裏日常的、當家的、維持基本生活之需的食品的價格。
蔬菜水果。超市裏、自由市場裏,各色青菜品種豐富,非常新鮮。但是除了白菜、蘿卜、豆芽,其餘各種細菜基本上在5~10元左右。除開那些豪華、稀有的熱帶或進口水果,家常的國產蘋果、梨、香蕉4、5元左右一斤。
米麵油。10公斤裝麵粉的均價約50元,我老媽十分迷信的河套牌雪花粉,標價竟然是140元一袋!感覺像是吃金粉!貨架上的食用油琳琅多樣,但是動輒幾十元一瓶!本地產大米2.84元一斤。
魚肉蛋奶。豬肉各部位的價格,如圖,很貴!魚亦如此!鮮雞蛋4.18元一斤。簡裝的牛奶,200毫升的一小袋,至少2元,而各種包裝華麗的盒裝牛奶,均是天價。酸奶花樣不少,但普通的蒙牛原味兒八盒裝酸奶(每盒100毫升)折扣價依然是9.99元!
最為離譜的是,一小袋300克裝的土豆澱粉,竟標價¥7.00!袋裝的白糖幾乎同價!這樣的物價,在這樣的小城,一個三口之家的生活費用,也許需要夫妻一方全部的月收入才能維持!
下麵的圖片是我在多倫多經常去的一家超市每周的食品廣告:
大多數的青菜、水果在$2.00以下一磅,上好的牛扒也不過$9.99一磅!10公斤一袋的麵粉隻要$13.97。其他的,比如歐洲遠道而來的冰鮮Sea Bass(海鱸魚)$7.99一磅;那個被戲列為財務自由標誌之一的櫻桃(車厘子),旺季時$2.99一磅,如今嚴冬時節也不過$5.99一磅;一打12個雞蛋通常$2.80左右一盒,一袋900克的主食麵包不超過$3.00。而且,很多時候很多東西隻要幾毛錢,比如香蕉永遠是6、7毛錢一磅。一個月下來,約$700左右(已經是高估了的數字)便可供一家人吃喝之用。如果同比按月收入$2,198計算,僅需一個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即足已。
有比較才會知道,國內的基本生活成本其實非常高!
當然,此時正值年關,且時值深冬,物價略有上揚,且南方運來的或當地出產的反季的新鮮蔬果價格偏高,所以,上麵提到的價格會帶有明顯的季節(冬季)色彩。到了夏秋季,本地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價格低廉,會對衝掉一部分冬季高揚的價格。還有,這個偏僻的小城的故事也許並不那麽具有代表性。但是,人們日常飲食所需的基本成分一一米麵油肉蛋奶和家常水果蔬菜的價格,是決定一個地方民眾生活成本的核心因素,應該是“雷打不動”的,而這些恰恰是決定一個地方民眾基本生活成本的核心因素,更能從根底裏真實地反應出居民日常的生活狀態。
2019年2月
您以為國內的農副產品還是以前小家小戶的喂豬養雞種白菜?種子是買的, 肥料是買的, 殺蟲劑也是買的, 大量使用
回中國發現,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活法。
窮人的基本吃喝還是有保證的。富人天天出遊海外,那就不是
窮人的事情了。
一年幾個月?
我親戚還說國內的麵粉就得買貴的,便宜的不知道加了什麽,沒麵粉味。
國外的壞處就是什麽都是轉基因的,番茄沒番茄的味道,青菜也沒本來的味道,雞很難吃,沒土雞,有錢也沒地方買。帶魚都是寬的,味道很不好。羊是新西蘭的,牛是澳大利亞的,沒黃牛好吃,水滸裏的好漢都不吃水牛肉,隻吃黃牛肉,外國隻有水牛,沒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