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蔣介石不應殺瞿秋白
卜一
瞿秋白(1899—1935年),本名雙,後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於江蘇常州,是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及中共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於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主編中共刊物《前鋒》,並參加編輯《向導》。 1925年,先後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中共領袖之一。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開始清黨,屠殺共產黨員。7月12日,共產國際指令改組中共中央的領導,陳獨秀被停職,張國燾臨時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1日南昌起義。8月7日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在武漢主持召開會議(八七會議),正式將陳獨秀(缺席)免職,指定瞿秋白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主持中央工作。成為繼陳獨秀之後,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
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前往莫斯科,6月在莫斯科郊外的茲維尼果羅德鎮主持召開中共六大。之後繼續留在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兩年,實際在國內直接領導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發。1927年夏,米夫、王明捏造“江浙同學會”事件。1929年夏,王明等人利用聯共反右清黨運動,掀起中山大學風潮,舉行“十天會議”形成“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在王明的帶領下喧囂、起哄、謾罵,攻擊中共代表團,將右傾和左傾的帽子扣到瞿秋白頭上。1930年春在聯共中央和共產國際支持下,瞿秋白被撤銷中國共產黨駐莫斯科代表的職務,攜妻子楊子華回國,8月26日到上海。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縱下,在上海召開中共六屆四中全會,開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員,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
其後瞿秋白留在上海養病(肺結核),進行文藝創作和翻譯,與茅盾、魯迅來往結下深厚友誼,領導左翼運動。1934年奉命離開上海。1934年2月5日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委會委員、人民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等職。
紅軍決定長征後,瞿秋白要求隨軍長征,但被拒絕,被留在即將淪陷的贛閩中央蘇區。後於1935年2月,前往上海就醫途中,在福建長汀縣被捕,被押送汀州國民黨三十六師師部關押。蔣介石得知瞿秋白被捕後,立即下令三十六師師長宋希廉對瞿秋白進行誘降。但宋希廉經多日努力無效。蔣介石遂派出國民黨中統局訓練科長王傑夫、行動科幹事陳建中,途中拉上福建省黨部秘書錢永健、廈門市黨部書記朱培璜抵長汀。由王傑夫主持對瞿秋白勸降。王傑夫多次與瞿秋白會談,威迫利誘,但瞿不為所動,王又逼瞿說出蘇區留守的情況,瞿也拒絕答複。最後王傑夫隻得作罷。蔣介石得知多方勸降未果後,於6月2日,在武昌行營給駐漳州蔣鼎文發了一道密令:“瞿秋白即在閩就地槍決,照相呈驗。”但陳立夫還是吩咐陳建中到獄中對瞿秋白繼續進行勸降,而拖延了執行時間。
宋希廉
陳建中早年加入共產黨,1933年在西安被捕,被國名黨吸收,是年冬在南京參加中統,於1934年初被調往南京,對被捕中共人員進行「說服」(即策反),及對中共地下機關進行「偵破」工作。 1949年赴台,加盟太子係,初任「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副主任,為蔣經國副手,綜攬情治業務,主管潛伏大陸的國民黨組織及特務活動,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六組主任,負責對大陸「心戰和策反」活動。 其後任第一組主任兼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委員。 1953年主持韓戰後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 (中國人民誌願軍戰俘)遣送(回歸)台灣的工作,表現突出。 1975年升任國民大會秘書長,1996年5月被聘為總統府資政。
陳建中
陳是瞿秋白的老友,交情不凡,他與瞿憶往瞻前,談論廣泛。 陳對瞿說,共產主義根本不適合中國國情,而此時中共中央江西蘇區已徹底瓦解。 中央紅軍西竄,於蠻煙瘴雨之中被殲殆盡,已是窮途末路。 識時務者為俊傑,勸瞿"棄暗投明",將以有為。 瞿告訴陳,中共中央紅軍處境雖然非常艱難,但如能渡金沙江北上,就有可能與張國燾、徐向前的第四方麵軍在川西會師。 是以還是有希望的,並非窮途末路。另外瞿、陳談到中共的內部鬥爭,不斷替換的許多領導人。 瞿告訴陳,中共的諸多領導均非成事之輩,而唯有毛澤東非常人可比。 "啊)在無發會議後,中共在他的領導之 下,就可能有起色。
瞿秋白不為陳建中所動,拒絕投降,於1935年6月18日在長汀被槍決,時年36歲。 臨刑前在一個小亭前拍了他最後的留影。 瞿在此相片中,瀟灑自如,「慷慨犧牲易,從容就義難」 ,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不屈不撓,不畏強權的高風亮節。 他遺下自編的《瞿秋白論文集》。
瞿秋白在臨刑前的留影,瀟灑自如,「慷慨犧牲易,從容就義難」
瞿於1935年2月被捕,當時中央紅軍正處於最艱難的時候,在貴州打轉,正如同七十年前太平天國石達開要入川,轉戰黔貴,不知何去何從(後中共稱其為「四渡赤水」 )。 四月底,紅軍西竄入滇,五月上旬渡金沙江北上,奔命於大渡河畔,六月初旬翻雪山(夾金山)。 而就在瞿秋白就義的同一天,毛澤東率部在川西懋功與李先念及其四方麵軍先頭部隊會師。 據推理,紅軍這幾個月的發展,瞿秋白在獄中是難以得知的。曆史的發展證明了瞿秋白乃高瞻遠慮,是個難得的才學之士。 瞿秋白在最後的日子裏,曾寫了一篇《多餘的話》,感慨於讀書人從政、革命,在政治鬥爭中的無可奈何。 因此在文革期間遭到嚴厲的批判,謂其與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同是「對敵人卑躬屈膝的叛徒」。
中共有三個首腦人物:陳獨秀、瞿秋白、張國燾,都是在內部權力鬥爭失勢後,落到國民黨手中。 陳獨秀關押多年,飽經折磨;瞿秋白就地正法,慘烈犧牲;張國燾則交戴笠畜養使喚,淩辱有加。 這三人都是飽學之士,乃中共思想、建黨、建軍的關鍵人物,蔣介石未能認識到這三個打擊、瓦解中共的大好機會,正確處理、善待這三位中共元老,而押陳,殺瞿,辱張,反而幫中共解決了其內部鬥爭餘下的問題,增強了中共的內部團結及向心力;同時也表露了蔣介石的狹窄心胸及嗜殺成性,不成大器,使天下離心。
齊桓公不計射鉤之危,重用管仲,稱霸一匡天下;劉邦捐棄前嫌,首封雍齒,群臣歸心;李世民盡棄玄武門之仇,聽諫魏征,升平貞觀盛世;皇太極未念鬆山兵爭,禮賢洪承疇,肇基滿清一統。有人說,蔣介石沒能向這些曆史上開創大業的明君們學習,「不能識人,不能容人,不能用人」,這是他失去大陸江山的主因之一!
瞿秋白--綁架一對傳教士夫婦,勒索贖金未果,就將人殘酷殺害。
瞿秋白死有餘辜。
瞿秋白死有餘辜。
本文章的主題乃是:如果蔣介石能“Leave 瞿秋白、陳獨秀 alone” 就能有古代明君的氣度!而並不是要給瞿、陳什麽”大官“做。瞿、陳當然也不會像張國燾一樣,要到戴笠手下討碗飯吃。
事實上,張良勸劉邦封雍齒,位次居五十七,, 沒殺他,也就是”Leave him alone”, 表示有肚量,以收攬人心.
大概我沒有寫得夠清楚,或應該把陳獨秀的情況說明,做個比較,就更清楚了。
陳獨秀被中共屏棄後,無所事事,但蔣介石沒放過他,判了他13年牢獄(後因抗戰開始,關了五年,提前釋放),據說當時有許多人,包括愛因斯坦都寫了信勸蔣介石放了陳獨秀,但蔣置之不理。
而且自古以來,破其國,而存其君,這是一般的“常規做法“,也是收攬人心的策略,絕不可”砍盡殺絕“。蔣介石沒能達到這個境界,當然就沒能一統天下了
相反, 對陳建中的信任和重用堪比管仲,雍齒, 魏征, 洪承疇等人。
前輩與共產政權相處這麽久, 沒有察覺其極端宗教性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