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豐臣秀吉真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嗎?—讀台灣新課綱有感

(2020-07-26 15:00:04) 下一個

豐臣秀吉真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嗎?讀台灣新課綱有感

   卜一

 

    最近我托一位回台灣的朋友買了一本台灣去年秋季新改課綱後出版的高中曆史教科書(見圗)。 讀了以後,感到全然是滑天下之大稽,令人笑掉大牙! 不禁使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師帶了兩個學生去動物園,看到欄舍裏有個斑馬。 第一個學生說是個白馬,因為他看的時候正好欄杆把黑條條都擋住了;而另一個學生說是個黑馬,因為他看的時候,欄杆把白條條都擋住了。 老師就告訴他們,這不是白馬,也不是黑馬,而是個與馬大不相同的斑馬。

三大離譜

    這本新課綱的曆史教科書有三大離譜:(一)豐臣秀吉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菲律賓、婆羅洲、中南 半島有交流,而與中國毫無關係;(三)否定了閩南、客家人渡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偉大的創業精神。 我想針對新課綱這三個綱領,向讀者做三篇報告,解釋這課綱的荒謬。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豐臣秀吉真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嗎? 」 這本教科書附了一個曆史大事年表(見圗),開宗明義,第一行就是:「1595 萬曆二十一年,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 」言下之意乃是:史書上第一次提到台灣的是豐臣秀吉的詔書,此招諭開啟了台灣的信史與文明,豐臣秀吉乃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

台灣新課綱的曆史教科書

曆史教科書附的曆史大事年表

曆史教科書附的曆史大事年表開宗明義,第一行就是“豐臣秀吉向台灣發出詔書”

豐臣秀吉

中國最早記載台灣的史籍乃是第一世紀的《漢書·地理誌》

    事實上在中國的史書中,最早在第一世紀的《漢書·地理誌》就寫道:「會稽海外- - -有夷州和澶州。 」而從第三世紀的三國時代開始,漢族就來到夷州(夷洲、今台灣),其後隋、唐、宋、元、明不斷,均載於史冊。 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台灣被稱為夷洲;隋、唐、五代、北宋、南宋稱為流求;元代改為琉球;明初稱小琉球,明朝中葉官方稱為「東番」,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 「台灣」名稱來源出自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三國孫權派萬人大軍去台灣

   《三國誌·孫權傳》記載:「二年春正月,- - -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亶洲在海中,- -- ,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 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 - -三年春二月,- - -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 」乃是說三國東吳黃龍二年(230年)正月,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帶領上萬士兵出海去夷洲、亶洲(亦為澶洲),想要俘虜那裏的人民以充實東吳的人口及兵員,卻遭到陸遜和全琮的極力反對,但孫權不聽。 衛溫和諸葛直抵達夷洲,帶了幾千名夷洲的人回到東吳;但在那裏士兵們因為疾病(注:可能是瘧疾)死去了十分之八、九。 孫權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假借衛溫和諸葛直違背詔令的名義,把二位將軍關進監獄,隨後處死。 衛和諸葛二位蒙冤而死,但在曆史上留下漢人開台壯舉的不朽英名。

  

吳大帝孫權    

    當時隨軍去夷洲的東吳丹陽太守沈瑩著《臨海水土誌》,其中記載: 「夷州,又稱「夷洲」,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裏。 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 四麵是山,眾山夷所居。 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 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 作室居,種荊為蕃鄣。 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 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 交會之時,各不相避。 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 其地亦出銅鐵,惟用鹿觡為矛以戰鬥爾。 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刃斧,環貫珠。 飲食不潔。 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曆月餘日乃啖食之,以為上肴。 呼民人為「彌麟」。 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材十餘丈,以著中庭。 又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裏如鼓。 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 飲食皆踞相對,鑿床作器如稀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 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 歌似犬,以相娛樂。 得人頭,斫去腦,剝其麵肉,留置骨,取犬毛染之以作鬢眉發編,具齒以作口,自臨戰鬥時用之,如假麵狀,此是夷王所服。 戰,得頭,著首還。 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曆年不下,彰示其功。 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 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齒。 」

史學界對古代台灣與琉球的爭論

    有的史學家懷疑孫權大軍去的是今日的琉球,而不是台灣,但筆者認為從《臨海水土誌》記載:(1) 「四麵是山,眾山夷所居」,這種地貌符合台灣,而琉球山嶺很少;(2)「夷洲在東南兩千裏」,而《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琉求, 在南海之東";此地理方位在如今的地圖上一目了然,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3)孫權派去台灣的士兵因為疾病死去了十分之八、九。 同樣的問題其後在德川家康派兵侵略台灣、鄭成功收複台灣、牡丹事件日本派兵侵台幾次都曾發生。 根據現代醫學病理學家的研究,台灣過去是世界上瘧疾病患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而琉球沒瘧疾的問題。 因此推斷這諸次事件都應該是由於台灣的瘧疾造成。 (4)戰,得頭,著首還。 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曆年不下,彰示其功。 」這種「獵頭」的習俗,隻有在台灣及婆羅洲等南島係統才有,而琉球是絕對沒有的!這些地貌、地理位置、瘧疾病患和獵頭的習俗都說明夷洲不可能是如今的琉球,而符合於台灣,是以孫權大軍去了台灣而非如今琉球是肯定無疑的!    

    事實上最早引用沈瑩的《臨海水土誌》,並論證夷州就是台灣的,可能是台灣日據時期對台灣曆史研究貢獻卓著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 在其成名著作《台灣文化誌》中,他以沈瑩的描繪而推斷其所謂的「夷州」應該是現今的台灣(見伊能嘉矩 1985,25-6)。 以後,又有日本學者市村瓉次郎和田清等人,利用沈瑩的《臨海水土誌》中之記事,和《隋書·流求傳》的記載相互比較,同意伊能嘉矩的主張。 在1950年代,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人類學者淩純聲,也是繼續從沈瑩的這段敘述著手,另外再配合民族誌,而論證夷州應該是台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郭廷以的《台灣史事概說》(1954),以及大陸學者陳碧笙的《台灣人民曆史》(1993)中,也都引用沈瑩的該段敘述,而指出夷州便是台灣,以作為台灣自古便與中原就有交流的依據。

隋煬帝三度派兵前往台灣

    第七世紀的《隨書·陳棱傳》和《琉球國條》記載從大業三年(607年)到六年(610年),隋煬帝三度派遣朱寬、陳棱、張鎮周前往台灣(時稱琉求)。 特別是最後一次,出動兵眾萬餘人從義安郡(今廣州、潮州一帶)出海,經澎湖群島登陸台灣,在今日豐原一帶擊敗其王歡斯渴刺兜所率部眾,「虜男女數千人而歸」。 隻惜隋煬帝不久喪國,經略台灣遂無人後繼。

 

隋煬帝楊廣

    對於當時台灣居民的生活方式,《隨書》上記載:「先以火燒,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為刃,長尺餘,闊數寸而墾之。 土宜稻、梁、黍、麻、豆等」;「 以木槽中,暴海水為鹽,木計為酢,釀米麥為酒。 」; 所用武器「有刀鞘、弓箭、劍鈹之屬。 其處少性能,又皆薄少,多以骨角輔助之。 」說明當時台灣居民還是以漁獵和較原始的農業生產為生。   

    另外《隨書》還提到:「琉球人初見船艦,以為商舶,往往詣軍中貿易。 」可見在隋代時已常有商船從大陸到台灣與當地居民通商貿易。 唐代有施肩吾居澎湖的傳說。 連橫在其《台灣通史》中引伸此說。 雖有爭論,但至少說明在唐代民間對台灣、澎湖都有相當的認識、來往。

南宋時福建與台灣貿易頻繁

    南宋偏安江南,民間與台灣有更多的來往。 陸遊多年在福州任職,曾任「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主管茶、鹽事物,寫了一首詩——《感昔》: 行年三十憶南遊,穩駕滄溟萬斛舟。 常記早秋雷雨霽,柁師指點說流求。 」說明了南宋時福建與台灣貿易頻繁。 南宋時泉州對外貿易繁盛,澎湖成為泉州航行去呂宋(今菲律賓)的中轉站,大陸漁民也經常到澎湖捕魚或停留。      又據趙適著《諸番誌?琉球國》敘述:「旁有毗舍耶,- - -,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密邇。 」《宋史?汪大猷傳》記載:「汪大猷- - -,起知泉州。 毗舍耶嚐掠海濱居民,歲遣戍防之,勞費不貲。 大猷作屋二百區,遣將留屯。 - - -毗舍耶麵目黑如漆,語言不通。 」可見當時宋朝已在澎湖屯兵。 至於在宋代經常侵犯福建臨海居民的毗舍耶人,有的學者認為是菲律賓土著,也有人認為是當時台灣南部的小黑人原住民——尼格利陀地域人種(Negrito local race)。

陸遊

毗舍耶人

元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並派使招諭台灣

    元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也曾派使招諭「琉球」(台灣),擒130餘人而還。 當時旅行家汪大淵隨商船遊曆南洋數十國,寫成《島夷誌略》,其中對澎湖、台灣當時人民生活狀態敘述甚詳:「澎湖土瘠不宜禾稻,泉人接茅為屋居之。 - - -,煮海為鹽,釀傻為酒。 采魚蝦螺蛤以佐食,蓺牛糞以爨,魚膏為油。 地產胡麻、綠豆。 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 土商興販,以樂其利";" 琉球土潤田沃,宜稼穡。 氣候漸暖,俗與彭湖差異。 水無舟楫,以筏濟之。 ―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 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 地產沙金、黃豆、黍、硫黃、黃蠟、鹿、豹、麂皮。 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之屬。 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可知當時台灣和大陸的通商不斷,也是大陸商舶往來南洋各國經常停留之處。

明初朱元璋頒布海禁,大陸與台灣往來由民間承擔

    明初朱元璋撤銷澎湖巡檢司,並頒布海禁,影響到台灣與大陸的貿易,延緩了台灣的發展。 鄭和七次下西洋,但認為台灣「地乏奇貨」,沒有完整、有力的政治勢力,遂沒有造訪。 雖政府不鼓勵,但大陸與台灣往來以及台灣的開發的任務轉而由民間承擔。 與倭寇和西方航海的同時,大陸沿海出現許多擁有武裝和經濟實力的海上貿易集團,他們亦盜亦商,多以澎湖為根據地,活躍海上,後被明軍所逼,轉入台灣。 其中規模最大的有汪直、林道乾、林風和顏思齊、鄭芝龍。 明朝水師為追剿海盜、倭寇,曾多次進軍台灣。

朱元璋

    據1602年隨沈有容追擊倭寇到台灣的陳第在《東番記》說:「東番(注:今台灣)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 起魍港(北港)、加老灣,曆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咖喱林、沙巴裏、大幫坑(注:書中所記的十個地名,是當時台灣島上原住民居住的村落名稱,主要分布在今台灣台南縣、台南市、高雄縣、高雄市一帶,皆曆曆可考。 ),皆其居也,- - - 種類甚蕃,別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 無酋長,子女多者眾雄之,聽其號令―故生女喜倍男,為女可繼嗣,男不足著代故也。 性好勇喜鬥,鄰社有隙則興兵,期而後戰。 疾力相殺傷,次日即解怨,往來如初,不相仇。 所斬首,剔肉存骨,懸之門,其門懸骷髏多者,稱壯士。 ―交易,結繩以識,無水田,治佘(注:火耕)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 采苦草,雜米釀,間有佳者,豪飲能一鬥。 ―穀有大小豆、有胡麻、又有薏仁,食之已瘴癘;無麥。 蔬有蔥、有薑、有番薯、有蹲鴟(注:芋頭),無他菜。 果有椰、有毛柿、有佛手柑、有甘蔗。 畜有貓、有狗、有豖、有雞,無馬、驢、牛、羊、鵝、鴨。 獸有虎、有熊、有豹、有鹿。 鳥有雉、有鴉、有鳩、有雀。 山最宜鹿,儦儦俟俟,千百為群。 ―居山後,始通中國,今則日盛。 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與貿易;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其鹿脯、皮角。 」這篇文章把十六世紀末台灣居民的社會、生活、風俗描繪得十分細致。

台灣平埔族原住民

十六世紀中葉,大陸民間具規模性的武裝與商業集團已到台灣屯居、貿易,為台灣帶來文明的曙光

    《明史。 雞籠山》載:「雞籠山(注:指台灣)在彭湖嶼東北,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 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 - - -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鄰國往來。 - - -既收獲,即標竹竿於道,謂之插青,此時逢外人便殺矣。 - - 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 倭逃遁居於此,其黨林道乾從之。 - --而雞籠遭倭寇焚掠,國遂殘破。 初悉居海濱,既遭倭難,稍稍避居山後。 忽中國漁舟從魍港飄至,遂往來通販,已為常。 」

    亦商亦盜的林道乾於1566年聚眾三千、巨艦五十餘艘前往魍港(今北港)屯居,作為根據地(窟穴)。 而與林道乾同時在閩、粵海上活動的另一位海盜首領林鳳,也於萬曆元年(1573年)經澎湖前往魍港駐紮。 當時(十六世紀中葉),魍港已是海商,海盜以及漁民活躍的地點。 麻豆社區域即屬於魍港貿易圈內,漢人主要以布,鹽,銅簪,瓷器,瑪瑙與原住民交換鹿皮,鹿肉,魚及藤等物品。

明代海盜亦盜亦商,縱橫海上

海盜作戰圖

海盜艦隊

  明代中期最早率眾來台在魍港屯居的林道乾   

海盜首領林鳳

北港溪

 

 今日北港溪與北港鎮 今日北港朝天宮

      由以上的曆史考證,可知中國從第一世紀東漢開始直到明代都一直有記載台灣居民的社會、生活、風俗以及與大陸的交流。 這些史籍,除了明末陳第的《東番記》,都比豐臣秀吉於1595年發出的招諭文書早得多; 清初編輯的《明史》更明確地說明,遠在豐臣秀吉掌政之前的十六世紀中葉,具規模性的大陸民間武裝與商業集團已到台灣屯居、貿易,為台灣帶來文明的曙光。

豐臣秀吉的兒戲、幻想(Wishful Thinking)

         豐臣秀吉(1537-1598年)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武士大名(諸侯),出身貧寒家庭,早先依附織田信長,獲得武士身份。 1582年,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遭到明智光秀叛亂,自殺。 豐臣秀吉脫穎而出。 1580年代末,討平各方大名,基本上統一日本,自任太閣(丞相),並修造規模驚人的大阪城年代初,1590年代,初豐臣秀吉野心膨脹,幻想征服東亞大陸的大一統帝國明朝,遷都 北京北京的兒戲;並四處散發告示,要求琉球、朝鮮、呂宋(南蠻、今菲律賓,)、高山國(台灣)、暹羅、瀾滄王國、大越、廣南、占城、莫臥兒帝國、葡屬印度(今印度果阿) 及葡屬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要求他們向日本稱臣、納貢,並協助日本攻打大明。 結果沒有一個國家理會他。

豐臣秀吉的下場

         豐臣秀吉兩度派大軍侵略朝鮮,結果都被朝鮮及明朝軍隊擊敗。 豐臣秀吉於第二次征朝鮮時期的1598年憂憤而死,其幻想灰飛煙沒! 他死後,其家族被德川家康消滅; 德川家康家族幕府控製日本長達260多年,直到明治維新。 琉球本為明朝屬國,向明朝稱臣進貢。 公元1609年,德川家康侵略琉球,從此琉球才開始向中國(明朝、清朝)和日本兩國進貢,這都是豐臣秀吉死後的事了。       有趣的乃是台灣新高中曆史書上露了個馬腳:豐臣秀吉招諭台灣的詔書居然是中文的,說明當時的台灣和琉球都是中國的藩屬或勢力範圍,與中國交流頻繁,而與日本無關。

結論

    史籍記載台灣始自第一世紀的《漢書·地理誌》和第三世紀的《三國誌·孫權傳》、沈瑩著《臨海水土誌》;而非1595,明萬曆二十一年: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 中國漢代、三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都有到台灣軍旅、貿易、開墾、交流的記載。 而且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完全是豐臣秀吉的幻想,不可當真! 台灣新課綱的曆史課本犯了錯把斑馬說成白馬、黑馬之荒謬,令人有滑天下之大稽、笑掉大牙之感!

不是白馬、黑馬的斑馬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HenryCharles 回複 悄悄話 這書裏說的是 - "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
沒有地方說了啥啥 - "豐臣秀吉是台灣文明的祖師爺"雲雲。

這兩者間完完全全是兩回事。後者完全是你閣下自己腦洞大開想當然爾的編出來的吧。
hotpepper 回複 悄悄話 近二十年,台灣的媚日去中國化的潮水越來越厲害,這是又一個表現。
boyi0127 回複 悄悄話 多謝諸位來函:

這本曆史教科書附的曆史大事年表開宗明義,第一頁,第一行就是“1593,萬曆二十一年,豐臣秀吉向台灣的“高山國”發出招諭文書,要求納貢。”。前麵的時間沒有說任何的。 敬請審閱。
largesammy 回複 悄悄話 你這是真正的斷章取義。教科書上明明寫了萬曆二十一年,別告訴我你不懂萬曆是什麽意思。你這張圖分明是明朝年間台灣發生的曆史事件的其中一個時間表而已。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囉裏囉唆,
台灣有不同的教科書-學校和家長是可以選相信的教科書的,


樓主可以找找其他的曆史教科書看即可。
lio 回複 悄悄話
跟自己的不一樣的都想否定? 這種心情難理解,黨國教育的功勞。不過,黨國的曆史課本也被篡改很多哦!


boyi0127 回複 悄悄話 魯鈍先生(女士),多謝來文捧場!容我在此為胡適“清洗罪名”:事實上胡適從沒說過:‘曆史像一個小姑娘任人打扮!“以胡適的哲學、文學、史學水平,也不可能說這樣的話。這乃是:馮友蘭在大陸”批胡“中杜撰的。

1955年,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在《哲學研究》發表文章,批評胡適所認為的曆史是可以隨意擺弄的“千依百順的女孩子”,可以隨便裝扮塗抹的觀點。在這種情勢下,他編造了:”胡適說曆史像個小姑娘任人打扮!“沒有文德,也引起極大的誤會和不良的影響。所以有很多人為胡適鳴不平,認為胡適沒有說過“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隻說過“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這一樁公案可以繼續考證、爭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論批評方還是辯駁方,均不認同“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一主張;對於我國史學界大多數嚴謹學者而言,“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尊重曆史事實,忠於曆史真相,是史學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學術道德。可以說,這是我國史學界的一項優良傳統。

馮友蘭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學者、哲學家,但他一生中有一段很不光彩的記錄:1966年文革開始,馮亦受到迫害。直到1968年11月18日,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北大有個馮友蘭,搞唯心主義,我們若要懂點唯心主義,還要找他。這樣馮才友蘭才得以離開牛棚,恢複自由。從此搖身一變,成了個”新人“。1973年10月,北大、清華大批判組成立時,與周一良、魏建功等同被委為“梁效”寫作班子顧問,“和群眾一同批林批孔”。“梁效”分為寫作組、材料組,後從材料組再分出一個注釋組,組員由馮友蘭、周一良、林庚、魏建功等學界名人,主要任務是為毛主席注釋詩詞, 負責寫作組的文章“把關”。1973年批林批孔運動中,相繼發表《對於孔子的批判和對於我過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和《複古與反複古是兩條路線的鬥爭》等文章,均得《光明日報》全文轉載。1975年參加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並為主席團成員,發表《參加批林批孔一年來的思想收獲》、《談談批林批孔運動對我的教育》,並結集為《論孔丘》出版。在該書前言裏說,“從尊孔到批孔,從覺得好象是災難,到確實覺得是幸福,這是一種思想改造上的轉變”。1976年寫作《孔老二的“撥”與走資派的“扭”》等文。馮友蘭成了毛澤東的禦用文人,和四人幫沉瀣一氣

1976年10月,四人幫失勢,梁效寫作班子解散,馮亦遭關押審查。1977年至1979年被列為反革命集團成員,受到批判,要求“說清楚”“與‘四人幫’的關係”,背靠背對其進行批判。1979年獲準異地參加中國哲學史討論會,發表文章。1980年-1989年,完成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 1981年,以86歲高齡口述完成的《三鬆堂自序》,1984年由三聯書店出版;1982年獲準赴美夏威夷出席國際朱熹學術會議。馮友蘭幾乎曆經近一個世紀的世事變遷,人世滄桑,於1990年11月26日去世。在其晚年,一再表示懺悔,可是在胡適頭上破的髒水卻無法洗清。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台灣的一個老太太說,台灣現在的法治是二戰日本人建立的
魯鈍 回複 悄悄話 還是胡適說得好,曆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