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登徐州燕子樓懷古

(2020-07-22 14:59:55) 下一個

 

燕子樓

登徐州燕子樓懷古

   卜一

      徐州給人的印象總是戰火紛飛、兵家必爭之地,殊不知徐州也有其纏綿柔情、詩情畫意 的一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來徐州,就寫下千古絕響: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感懷才藝出眾、癡情絕世的關盼盼 。我於幾年前返鄉,時逢小友小任伉儷因家務來徐,遂一道前往雲龍公園的燕子樓探古尋幽。

關盼盼

蘇東坡

坦克」知

       小任現為名牌外企天然氣公司資深經理。多年前初出茅廬,半工半讀之際隨我工作,奮進有為,贏得公司同仁的 坦克尊號。我當時發現他和大陸的許多時代青年一樣,對中國固有文化、歷史無知有限,乃教他多多閱讀課外書籍。多年不見,坦克的國學的確進步不少,光數知道這個燕子樓就可謂出類拔粹了。

我與老妻坐著 坦克的新車,很快就到了雲龍山旁的雲龍公園,看到了白牆黑頂、兩層的古式閣樓。這就是1985年重建的燕子樓。

登燕子樓關盼盼

我們進入閣樓,首先見到書法趙樸初寫的白居易與張仲素唱和詠燕子樓的三組《燕子樓詩》: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  

   滿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隻為一人長。 -白居易

北邙鬆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已十年。     -張仲素

細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 迭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

適看鴻雁洛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張仲素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白居易

白居易

張仲素

 大廳內說明關盼盼是唐代彭城(今徐州)人,生於唐代貞元、元和年間,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工詩擅詞。她的歌喉圓潤,聲音清麗,音調抑揚跌宕,清脆激越。因出身寒微而隸身樂籍,以聲樂事人,磨煉成為一時名妓。她是一位很有音樂天賦的管弦樂手,精通玉簫,琴瑟等樂器,吹奏彈撥起來音調和諧,優美動聽。她經常與文人雅士交往,向他們學習詩詞歌賦,漸漸通曉韻律,成為一名女詩人。關盼盼後來被當時鎮守徐州的張愔(建封)納為寵姬,張為她築燕子樓而居。張珍視她的才藝,待她情意頗深,盼盼視張愔為知己、知音。不久張愔去世,她矢誌不嫁,在燕子樓中度過了孤獨、淒涼的後半生,後殉情絕食而逝。

白居易曾往訪張愔,宴會中盼盼出來歌舞助興,白深為盼盼的才華傾倒,乃賦詩 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 隔幾年,張愔過世,盼盼在燕子樓十多年,寫了燕子樓詩三百首,名《燕子樓》集。白居易輾轉讀到她的詩作,遂與張仲素作了一組唱和詩,也就是以上三組《燕子樓詩》,對她的才情及誌節大力推崇。

白居易

白居易曾往訪張愔,宴會中盼盼出來歌舞助興

白居易與關盼盼

燕子樓千年留芳

廳內還書寫了其後歷代文人如蘇軾文天祥、錢謙益等詠懷燕子樓的作品。

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一夜宿於燕子樓,夢見關盼盼,有感而作《永遇樂》: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流露了對關盼盼的同情,以及對人生世態的感慨。

文天祥在他被俘北上經徐州時,憑弔燕子樓,作詩: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義常不沒--

表達了對盼盼的推崇,並抒發自己的忠烈報國之誠。

文天祥

錢謙益有詩:

「--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輕過燕子樓。--」

對盼盼愛情的堅貞及晚年的悲淒感懷歎息。

錢謙益

我們看到許多元、明、清的戲劇和小說中許多描寫關盼盼獨居燕子樓的作品。元代的《燕子樓》雜劇,明代《警世通言》和清代《聊齋誌異》等小說中都曾提關盼盼及燕子樓的事蹟,《紅樓夢》裏林黛玉《柳絮》詞中也曾提到香殘燕子樓

一千多年來,燕子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幾經變遷。唐昭宗景福二年(893)朱溫攻打徐州,徐州行營兵馬都統時溥攜妻子登燕子樓自焚而死,樓亦被燒毀。此後,徐州人思念關盼盼,多次重建續修燕子樓。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重修燕子樓於城西北隅。清光緒九年(1883),徐州知府曾廣照移至城西南隅重建。光緒十五年(1889),徐州道段喆又遷建於城西北隅。民國後於1914年重修,1928年徐州城牆被拆除,此樓亦被毀壞。1932年,又於西南隅重建,日偽時期拆樓改建平房,使千古名樓再度湮沒。 1985年,徐州市人民政府重建燕子樓於當今雲龍公園。

燕子樓新,佳人猶在

我們走上二樓,在陽臺遠眺,見閣樓畔水而立,其前有盆景園、知春島、荷花廳水榭、假山花廊、花圃、遊樂區六個部分。景區佈置為嶺南派風格,山水相映,樓、水、花、木錯落有致,如詩如畫,在樓前眺望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燕子樓前眺望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在燕子樓景區倘佯了兩小時餘,最後 坦克」特為其夫人在樓前攝影,並說道「燕子樓新,佳人猶在!」令我對他的國學與齊家大為讃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boyi0127 回複 悄悄話 多謝諸位來函回應。 “博古通今”,不敢當! 子曰:‘好學不倦!“我也談不上。
我隻是對世間的許多事情有所好奇,感到興趣,也就不停地,雜七雜八地去看、去想。
特別年事漸長,閑來無事,如不找點奇奇怪怪的事去探索,就會:
(1)覺得人生乏味,起不了勁;(2)可能會老人癡呆。
這兩點非常重要,我母親活到將近一百歲,但最後多年得了老人癡呆,不太好。
僅把這份心得與諸位分享。
另外有人說最後一張相片不太理想。抱歉,我在弄相片的時候出了故障,就隻得匆匆交卷。我原來的照片,要去找找。如能找到,明天再放在伯格裏請諸位觀賞。
小溪姐姐 回複 悄悄話 從小在江蘇長大,不幸是對中國固有文化、歷史無知有限的一代。感謝前輩無私分享,學習了。
guoke001 回複 悄悄話 這樣的遊記讀來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灣區金頭腦 回複 悄悄話 前輩博古通今,令人敬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