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娛自樂

記憶不再可靠,於是開始網絡日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的青蔥歲月(集體篇), 撫順56中9年4班

(2020-08-11 09:09:50) 下一個

這也是一篇本來想保留在美篇的一篇文章。從2018年1月開始,和小學同學們共同回憶,用了將近半年時間寫的。

因為最近(2020.8)沸沸揚揚的關於微信命運的討論,擔心美篇的結局,所以決定把這篇和相關的兩篇(個人篇,恩師篇)都搬過來。

基本都是同學們的原話,我隻是加些標點符號,改幾個我知道的錯別字。

原來隻是一篇文章,結果越寫越長,最後就分成“個人”,“集體”和“恩師”三篇。

還是超長,大家慎入。

我們的青蔥歲月(集體篇), 撫順56中9年4班

1963年我們這些當時七、八歲的孩子背著小書包一同走進撫順市實驗小學。11年後我們畢業於同一所學校(雖然還是那個學校,名字已經變成撫順市第56中學),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社會。

 

45年過去了,當年的兒童、少年,現在都已年過花甲。這些年來,我們都努力過、嚐試過,我們曾經苦悶,也曾經歡樂,我們受過挫折,也享受過收獲。我們每個人的經曆和處境都不同,但是我們都來自一個共同的集體:9年4班。

 

看著大家當年的倩影,正如王戈所說:當我們眼前呈現近半個世紀前的老照片時, 昏花的眼睛在慢慢地調整著焦距, 辨認著那一幅幅鮮活而又富有生氣的臉龐。這個是? 那個是、、、

 

青春就在我們眯起眼睛時己悄無聲息的流去。

 

多想留住那天真的一顰一笑

多想挽起稚嫩的手臂

多想一同背起沉甸甸的書包上學去

多想、、、, 多想啊

 

這一切已成為我們不泯的回憶!

 

 

《尹飛飛(第一任班長)的介紹》

撫順市實驗小學,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在全市是數一數二的,按現在的說法就是一流的學校。那時不講究擇校,孩子們都是按戶口所在地就近入學。學校離我們家不太遠,差不多十幾分鍾的路。

 

實驗小學是早年間日本人修建的。學校與東公園(也叫勞動公園)毗鄰,更準確地說是與公園渾為一體的,可見當年日本人修建學校的理念是給予孩子最美好的教育環境。

 

校園裏種著各式各樣的花草和樹木,有丁香、串紅、菊花、迎春花,還有一些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灌木。學校東麵有個綠樹環繞的大操場,操場與公園山的接壤處有一彎緩緩流淌的泉水,那泉水清澈見底,清亮的泉水繞過山石,穿過樹木,蹦蹦跳跳地與山下的湖水匯合。清泉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想,給校園增添了幾分靈動。

 

學校的建築風格也很獨特,三層高的紅磚樓呈半工字形,在綠樹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端莊秀美。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很不錯,有大禮堂,室外有一大一小兩個運動場。學校大樓共有四個門,進出十分便利,正門前廳較為寬敞,雪白的牆壁,深綠色的牆圍子,木本色的地板,一切是那樣的和諧自然。正對著大門是通往樓上的樓梯,門的左手南麵是水房,再往前是教務處,校長辦公室。高年級在二、三層,一年級在一層。

 

上學第一天老校長站在門廳那一一的向我們點頭示意。從校長到老師都很和藹可親,都用一種關愛的眼神注視著我們。

 

我們的第一節體育課是基本隊列。教我們的是位女老師,姓王。大眼睛、大嘴巴緊湊地鑲嵌在方臉上,在不大的臉盤上五官顯得比較突出,多少有些男人的氣質,很帥氣。

 

在王老師大嗓門的召喚下,我們一會兒稍息、立正、一會兒向左右看齊,不斷地變換著隊形,愉悅的心情也隨之變換著。

 

最讓人開心的事是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王老師帶著我們玩了大半節課。她時而扮成慈祥的老母雞,張開的翅膀保護著我們,抵禦天敵的入侵。時而扮成凶險的老鷹,一次次發起猛烈的進攻,讓我們學會機智和勇敢,規避危險。

 

在暖暖的陽光照耀下,和煦的微風迎麵吹來,我們圍成一圈,唱著《丟手絹》的歌。

 

丟手絹兒丟手絹兒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們的後邊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兒快點兒捉住他

……

那一刻,我多麽希望下課的鈴聲不要敲響,再讓我們撒會兒歡,一股腦兒地灑盡天性和歡樂。

 

第一節音樂課,我們學唱的是《長大以後要把祖國保》。這首歌曲調簡潔,歌詞美麗而自然,至今,還時常在我的腦海中縈繞。

 

太陽當空照

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

你為什麽背起小書包

我要上學校

天天不遲到

愛祖國

愛勞動

長大以後要把祖國保

 

隨著音符的跳動我仿佛置身在開滿丁香的校園,徜徉在芳香的世界中,我的書本是紫色的,小夥伴們綻放著紫色的笑臉,周圍灑滿紫色的花瓣,空中沁潤著淡淡的清香,一個紫紅色的夢從這升起。

~~~~~~~~~~~~~~~~~~~~~~~~

《王戈(語文課代表)感言》

人的一生遇見的人很多,能真正停留在心的沒幾個。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就會熱。感情,不會三言兩語就能有。人與人之間,交的是一顆心,你真心、別人才會用心。你真情,別人對你才能有感情。你舍得,人家才付出。千萬別冷了一顆對你火熱的心,別淡了一份對你真摯的情。再熱的心,一勺勺潑涼水也會冷。再冷的心,一點點捂也會熱。因為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如此,且行且珍惜,珍惜才能擁有,感恩才能長久。

~~~~~~~~~~~~~~~~~~~~~~~~~~~

下麵是三班羅輯同學貢獻的照片(非常感謝),是我們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的合影。大概是文革前,市體校招生照片。地點:北台小學邊上的室外遊泳池。

大家認出的同學有:

前排左一:艾焰;左七:曲藝

第二排右三:3班陳眾欣

後排左二:3班羅輯;左三:王樹彬;右六:趙石

還有比我們低一年的楊紅豔、王新新。比我們大一點的於洋。

 

《艾曉妮,校園的零星記憶 》

 

走進學校的正門(東南角的大門),左邊是水房,右邊是傳達室。帶了午飯的人進了學校之後,把鋁製的飯盒放在水房裏的長條桌上。工友老武頭就會把這些飯盒放到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蒸籠裏加熱。下了第四節課,幾百個熱氣騰騰的飯盒已經從蒸籠裏取出擺在長條桌上。大家都到水房取回自己的飯盒,然後回到教室去吃午飯。丟飯盒的事情發生過,拿錯飯盒的事情也有(而心:那時候的飯盒都是鋁製的,白的、黃的,同樣的太多了,現在想想拿錯也是正常的)。水房非常大,除了大蒸籠、熱水爐、還有十幾、二十個自來水龍頭。水房的地上總是有水,每次去水房都很小心,怕摔倒。

 

主要教學區在半工字型(或者是口向左開的U型)的中間部分、由南到北。教室都朝東。西麵是走廊、樓梯和幾個辦公室。教室的門是淺黃色、厚厚的日式拉門。坐在教室裏,左邊是幾扇很大的玻璃窗,通過右邊的窗戶(也是淺黃色)可以看見走廊。教室前麵的黑板是綠色的磨砂玻璃,寫字的手感非常好。黑板下方有講台、前麵有講桌。教室後麵還有一個同樣大的真正的"黑"板,是我們寫牆報的地方。打掃衛生用的工具都堆在後麵的角落。我們的課桌、椅子都是實木的,兩人一張桌子(所以可以劃三八線),桌麵下一人一個放東西的小格子。

 

我們的大禮堂在學校半工字型的下端最左邊,有兩層樓高,可以容納全校的人集會。大禮堂的西麵是一排小平房,我們的校辦工廠。北麵是我們的小操場,小操場被勞動公園的山、大禮堂和教學樓包圍著,我們曾經挖的防空洞就在這裏。公園的山大約有兩層樓高,上麵長滿了灌木。所以小操場對於我們這些小女孩來說有點可怕,人少時不太敢在這兒玩。(艾焰插一句:對,那時一個人不敢去小操場。)

 

長方形的大操場在教學樓的東麵,南北向是長邊。操場比教學樓的地麵低出大約2米、經過20幾個台階下去(憲英說:教學樓通往操場去一共有三個通道,中間的通道正對著教學樓的東門!操場的北端是一處倒垃圾的大坑)。南北向的土坡中間有一個體育器械倉庫,跳馬、跨欄、各種球類、鉛球、鐵餅、標槍、各類墊子等器械都存放在這裏。

 

出了器械倉庫就是一個水泥台,每天下了第二節課後,全校同學跑到操場上做中間操的時候,領操人就站在這個台上(最神氣的人!)隨著音樂帶領大家做體操。

 

大操場的最東麵、和勞動公園接壤的地方從南到北有一排大型體育器械,也算是我們小時候的玩具。

 

最北麵的是大約2米高3米寬的金屬肋木。我們常常在那裏壓腿,或者是從南麵爬到最頂端,然後再從北邊爬下來,有的時候也在上麵抓人。

 

肋木的南邊是一排高低不同的單杆。那兒也有我們的遊戲:前翻、後翻......

 

再往南是一個高高的鐵架子,上麵懸下來兩三條手臂粗的繩索。臂力好的同學可以順著繩子一直爬到高架的最頂端,再出溜下來。我從來沒有成功過。

 

然後是兩個並行的金屬雲梯,這是我喜歡玩的東西。完全用胳膊、像猴子一樣的從這邊爬到那邊。先是一隻手抓著一根杠子,另一隻手去抓前麵的杠子,一個一個抓過去。技術好一點的時候就每次跳過一個杠子、跳過兩個...... 立威也喜歡這個雲梯,說小時常常把手磨破了,最後磨成老繭。

 

最南端的是一個一間屋子那麽大的橫平豎直的一些杠子。最上邊是一個半圓形的"屋頂"。"屋頂"下麵有兩個平行的杠子45度角插向地麵。(大賓說我們管這個也叫杠子。)當年我們常常在這上麵玩抓人的遊戲。需要逃跑時就順著那對斜杠子直接從上麵滑到地麵。(飛飛說,如果我們下到地麵就要單腿跳才可以。)我們在上邊爬來鑽去不亦樂乎,好像從來沒有人從上麵摔下來過。

 

畢業幾年以後曾經回過學校,還特意爬上這個杠子拍照。

 

還有學校的廁所,那時候我最害怕的廁所是二樓最北邊的那個(半工字型的上端)。那個地方沒有自然光,燈光昏暗,廁所裏有的地方還往下滴水。

 

一樓的教工廁所比較好,非常寬敞明亮還幹淨,有的時候我會偷偷地去那個廁所。不過那是男女混合的廁所。

~~~~~~~~~~~~~~~~~~~

 

飛飛:對於二樓北端的廁所我也有同感,很害怕。一方麵那個廁所黑暗且人稀少,再加上那時同學間傳著一個可怕的故事:"有人上廁所忘帶紙了,正在為難的時候,突然從地板縫伸出一隻手,手裏拿著一張紙。" 所以一上廁所我就害怕極了。另外,不知你們還記得不,好像那個廁所還出現過反動標語,學校如臨大敵,還驚動了公安局的人,當時讓我們每個人左右手都寫幾個字。

 

曉妮:檢查筆跡的時候,心裏怕怕的,不知道反標的筆跡是什麽樣。萬一自己筆跡和反標的相像怎麽辦?

 

飛飛:是的,對筆跡時很害怕,所以心裏留下了陰影。還有那一端的一樓的音樂教室,我也感覺陰森森的,有點兒恐懼????。 三樓階梯音樂教室在我們心目中是個神聖的地方,也很陽光!還有一樓的禮堂,那時我願意去那玩耍。我們常在大禮堂席地而坐,聽憶苦思甜報告、老紅軍講長征的故事,望花雷鋒小學曾被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女生也做過報告。印象最深的從平頂山慘案逃出來的那個人做的報告,好像還是我們年級一班的一個學生的親戚,叫什麽記不得了。王戈補充:姓夏, 叫夏廷澤。當時他帶著他的侄子跑出來了。他的侄孫子是56中76屆的,在北台六委二組住。艾焰說:對、是在北台住。離我家很近。

 

曉妮:那時候最喜歡在大禮堂看我們學校文藝隊的演出。還記得而心的妹妹全心在台上講用。

 

而心說:我也記得我妹妹在禮堂講用。

第一排左起:吳桂珍、艾曉妮、王秀英、劉紅賓、胡靜、聶秀雲、施鳳芝

第二排左起:曲藝、齊桂萍、王雅麗、張穎新、何李培、張麗霞

第三排左起:薑麗鈞、張子煥、劉楓、艾焰、李欣、張惠、孫魯濱

 

風華正茂 1970年3月5日

第一排左起:趙亞弟、王金良、閩懷光、蔣文華

第二排:睢明、王立威、孟力、王樹彬

第三排:趙實、陳連生

革命友誼。 1970年4月3日

 

《張惠(班長)聊分班》

我們的集體是個友愛的大家庭,能包容不同的人,既有愛學習的,也有愛勞動的,既有愛文藝的,也有愛體育的,既有活潑開朗的,也有沉靜文雅的,,,,我非常愛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太棒了。

 

有很多難忘的事,但有一件事讓我特別高興,那是六年級時,學校師資不足,要合並班級,我班那時是五班(同年級的最後一個班),有可能被拆散,我知道後心裏很難受,總去老師辦公室打聽,後來年級各班總評,包括學習成績、體育、文藝、課外活動、等等。我班排第二名,一班第五,就給一班拆散了。老師說我班太爭氣了。我當時非常高興。跑回班裏告訴同學們。同學高興的唱起歌來。

 

新的學期開始了,一班拆散,我班分來好幾名同學。我班由五班變成了四班。一直到畢業。

 

孫魯濱和“同居”劉強及劉的外甥女小穎。收錄這張照片的原因有兩個。1. 劉強的弟弟劉力是我們同年不同班的同學。2.背景是早已不存在的北台老房子。

 

 

《駱駝的故事》 

 

亞弟

寶義,當年聽園林處的一位老者說公園來了駱駝,你跳進圈裏騎駱駝,有人抓你,你跑了。後來聽說駱駝死了。

 

寶義

確有此事。但是不是我一個人,還有瞧明、馬建新和樹彬。

 

睢明

(是這麽回事兒)上學時,因為淘氣不愛上課就到公園裏玩。有一年公園進了一群駱駝,寶義提議讓我、樹彬、馬建新去騎駱駝玩。因駱駝高大騎不上去,寶義不知怎麽知道的:如果要想騎上駱駝必須抓住駱駝前峰,讓它前腿跪下才能騎上去,我們知道後一下課就去騎。有一次駱駝生氣了,不跪下,就是不讓你們騎,並把嘴裏的沫子往寶義身上甩,寶義身上被甩上許多沫子,洗也洗不掉,從此以後我們就不敢去了。

 

王麗、蔡小靜(飛飛弟弟的同班同學)、尹飛飛. 1964年

 

曲藝、張惠、孫魯濱, 1969年2月25日

《聊啊聊》

尹飛飛

我們處在談性色變的年代,在性的認知方麵,女孩要早於男孩,這是不爭的事實。經曆了懵懂期、好奇和情感取向期。小時候我們沒有接受過什麽正規的性教育。上初一時,學校給我們僅開了一堂性教育課,也是扭扭捏捏的。上性教育課,男女生是分開上的,原本很正常的事,搞得神神秘秘。女老師在黑板上掛個人體解剖圖,我們女生害羞地低著頭,不敢多看一眼,老師的語言很簡單,也很隱諱,隻簡單講了女性生理特點和經期衛生常識。一節課下來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們班上課前唱革命歌曲時,當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第七條"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改掉",每次唱到這裏大部分男生就不唱了,僅剩下我們女生在唱,聲音明顯的小了很多。

 

我們班男女生之間幾乎不講話的,男女同學是混搭在一個課桌上聽課,我和同桌的男生關係很緊張,我們以"三八線"為界,如果誰過界就互相掐手。我把同桌的男生手都掐破了是常有的事。

 

我和前排的王立威關係比較好,他經常回頭借個橡皮,借個作業本什麽的。王同學發型很有些特點,喜歡梳成錚亮的背頭,下課時還經常去水房往頭上抹點水,男生們送了他一個"王老背"的外號,還編了個順口溜:"王老背,背個媳婦尹飛飛。",我想是押韻吧。在放學的路上,隻要男生看見到我,他們就會大聲地喊 "王老背......"。對此我很生氣,但也沒轍。在同學們的起哄下,我不再和王立威說話了。

 

憲英:相對來說在那個階段立威還是很講究儀表的。應該說是我們男生的楷模!不說別人,就說我吧,有時髒兮兮的不說鼻涕拉撒的吧,也差不多!不講衛生!每天像個叫花子似的,好招人煩呀!!

小雲

上學時我班同學特封建,畢業好多年男女生見麵還不說話呢,看現在同學聚會見麵好親切啊

 

張惠

那時小妮,小瑩,子煥,何李培(文委),曹麗,施風芝,家離的都不太遠,常在一起玩。

 

寶義

有一次睢明、我、馬健新和樹彬(排長),咱們四個人在公園玩的累了,滿身是汗。坐在山上冰果店吃冰果。我們吃了九十多支!

 

飛飛小時侯讓我寫的藏頭詩,大家猜一猜;

大軍向前進

王四去參軍

八年沒回家

寫信給她媽

 

這首詩是飛飛在學校的籃球架下讓我寫的。還給我解讀了藏頭詩的內容。使我刻骨銘心永不忘記。

 

大家都說飛飛小時好,其實她是一個壞丫頭。她讓我寫的詩是罵我。大家猜到了就別知聲了,沒猜到的再去想吧。

 

孫魯濱、薑麗鈞、劉紅賓, 大概是劉紅賓家走五七之前拍的

 

臧秀鳳和姐姐

 

張子煥(組織委員):

我們一幫一、一對紅,找同學談心都是晚上、吃完飯。有張惠、何李培(文藝委員),還有誰記不清了,談心最多的是朱平和陳連生(勞動委員)。敲開門我們都躲到門後。

 

薑麗鈞(團支書):

我覺得我們找龍占江(班長)、睢明(體委)和王樹彬(排長)次數多點,許多男生我們都找過。當時我比我父母上班都忙,晚上都忙到八九點才回家,到哪個男生家先把人叫出來,然後問人家你看最近我有什麽缺點錯誤給提一提。

 

曉妮

幾年前我還清清楚楚的記得每個同學的學號。這幾天突然叫不準了。記得王戈是50號。以後再來的同學就沒有號了。

 

麗鈞

後麵好像還有。57號好像是王鳳山。

 

艾焰接著說:

那個年代的綠皮火車,排隊上車順序有號,我們後上車的是站票所以沒號入座的 。現在高鐵半路上車,全對號入座,所以[Trick][Trick][Trick]

前排左起:臧秀鳳、艾焰、張穎新

後排左起:張麗霞、艾曉妮

 

臧秀鳳家去三線,搬家前的合影。1970年8月2日

 

王戈

當時看到班幹部老崇拜了,比如樹彬、趙實(體委、市遊泳隊隊員)、占江(班長)、孟力、宏賓(紅衛兵團幹部)、張惠、子煥、麗鈞、魯濱等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 不時的在全班同學麵前發布職權範圍內的演說和頒布任務。老威風啦。

 

艾焰(市遊泳隊隊員):

同意王戈的讚 班幹部,那時他們老有範了。我就當不了幹部,沒那個範。環境家庭造就我與事無求,混事,有碗飯吃。有機會了努力一把。沒機會了老實呆著,張惠一幫一的對象是我,那時真崇拜你們班幹部。[Smile][Smile][Smile]

左起:艾曉妮、孫魯濱、劉瑩、艾焰

 

這就是艾焰所說"攢幾個小錢就去照像"。艾焰穿的是她自己的衣服。我們的衣服都是艾焰幫著借的。都是我們喜歡的運動裝。1972年4月2日

這可是當年的風雲人物:學校紅衛兵團的幹部們!

 

宣傳委員楊紅豔、組織委員劉紅賓和紅衛兵團團長閆衛。楊紅豔比我們低一年、和而心的妹妹在一個班。她也和艾焰在一個遊泳隊。閆衛是三班的。

我們班的3號、9號和2號:王秀英、劉紅賓和尹飛飛。

 

《飛飛說東公園的事兒》

那時學校和公園是一體的,我們的遊戲,中隊活動以及我們的體育課常在公園裏進行,至今記憶猶新!

 

記得一次班裏活動,公園山上有個紀念碑,能進去,碑後有個地洞。我們幾個女生壯著膽子進去繞一圈出來了。這時有個男子也進去了,讓王麗還有誰了下地洞,我一看不好,趕緊去找老師。事後我還被表揚了,說我警惕性高[Chuckle]

 

(一次)兩個男生在公園山上玩耍,其中一個把煤氣點燃引起爆炸,好像死了一個[Sob]。寶義補充:(一個人)叫王化,好像是一個老師的孩子。穀老師說:確有其事,那是王鳳桐老師的小兒子,王老師及大兒子都是我的同事。

 

那時候男生們一下課就愛往公園山上跑,去看猴。回來就說,山上的猴子又下小猴了!那個事件後,學校就拉了鐵絲網,不讓我們隨便進公園了,特沒勁!

 

還記得好像一班的男生打架,還動小刀,把誰的胳膊刺傷了。寶義接茬:記得呀,那是我。

張惠和李欣, 友誼鬆柏。 1972年7月2日

前排:張風岐、劉寶昌、陳光林

後排:趙亞弟、陳浩毅、王立威, 沈陽紅旗廣場。1972年夏

 

艾曉妮(化學課代表):

那時侯學校有文藝活動時,班裏幾個文藝隊的同學飛飛、孫耀新和鞠澤田都幫我們班排練節目、編輯舞蹈。後來不知道怎麽運作的(大概是說便於管理吧),把全年級所有文藝隊的同學轉到三班。從那以後文藝活動時他們班大放異彩,別的班級都黯然失色。

 

艾焰

那時在班裏男女生不太講話,由於我和樹彬家住對門,家裏太熟了,所以上課或下午自習,穎新(數學課代表、小組長)、我、睢明、劉楓(課代表)和樹彬總講話。張惠在後麵不講話,睢明是被動講,有時拿而心開玩笑。前麵就是陽哥和呂小光,那堆人總講話。當時小新、我和樹彬表現最不好。後來化學洪老師當班主任,我們這堆人受批評。樹彬和她對著幹,抵製化學課。高考時化學沒得幾分,其它課分都可以[Sob][Sob][Sob]

 

薑麗鈞(團支書):

小時候,我們班女生一下課就玩跳皮筋,當時家裏條件也不好,家長不給買牛津皮套,隻能用家裏的廢舊鬆緊帶一段一段的連起來做皮筋。那也玩的很開心那,我班跳皮筋最好的是飛飛,好像劉瑩跳的也很高吧。

 

憲英

"跳哇跳哇跳皮筋,伸伸胳膊練練腿,一人跳來大家唱,忽散兒忽散兒小燕孑,蹦格噠噠蹦格噠噠小燕子"。

 

不知女同學還曾記否?這是那個年代你們課間課外最時尚的兒歌。那時,每當我們這些臭小子看到你們蹦跳的場景,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羨慕!看到你們身輕如燕的動作,不亞於當今的廣場舞。

 

而我們這些臭小子們課外時間都幹些什麽呢?打瓦、贏三角、鬥蛐蛐兒、過電門、玩摔炮。想起這一幕幕,難以忘懷。

班委會的女生成員:張惠、張子煥、孫魯濱、薑麗鈞, 1972年8月28日

張麗霞、劉紅賓、艾焰, 攜手前進,1972年11月19日

 

同住23組的曹麗和施鳳芝

 

紅衛兵團的三個女將:孫瑞雪(比我們小一兩歲),閆衛(三班),孫魯濱

 

李欣和曲藝

 

 

曾憲英(老五七):

記得那個時候兒放學以後,又回學校,收聽最新指示又來了。抓緊背啊,看誰背的快。挺折磨人那。

 

張惠

印象深刻。還要上街遊行呢。慶祝最新指示的發表。有時很晚才結束。男生結夥送女生回家。

前左起:艾曉妮、孫魯濱、王而心,後排:劉瑩

 

十年之友。1973年7月1日

 

艾曉妮、王紅心, 少時之友。 1973年2月20日

 

衣服可能是艾焰的或者是她幫著借的。穿著運動服,人都精神了好多。

前排:何李培、孫魯濱

後排:聶秀雲、張淑敏, 我們永遠在一起。1973年7月1日

戴伊萍、劉瑩、聶秀雲

劉紅賓、尹飛飛

 

《睢明("司令")講運動會的故事》

 

九年四班是一個團結的隊伍、積極向上的集體、要強不服輸的班級。每年運動會都是以全年部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出現在全校。

 

我們班是一個體育強班,每次運動會在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X100(米)和4x400(米)接力或混合接力等項目上都是拿分的。我和潘小平控製100米和200米。程寶義控製400米和800米。陳連生控製1500米和3000米。

 

另外我拿手榴彈或鉛球,潘小平拿跳遠跳高。趙實拿標槍、鐵餅和中長跑。還有王立威、王金良,還有其他同學記不起來了。

 

另外我們班在全年部撥河也是一流的。在那個年代男生女生很少說話,我記得我們班一有重大事情班幹部、尤其是女領導出的主意較多。男生說的少幹得多。不管說的多還是幹得多,也都是為了這個集體:九年四班。

 

哪個時候陽勝陰衰,男生比女生能跑。女生尹飛飛、張穎新、張子煥是女生主力隊員。一晃40多年過去了。再提起往日的事情也就是說一說,聽一聽,好漢不提當年勇,哈哈哈。

 

有一年學校組織秋季運動會,這次運動會是我感到最苦的一次,是男女生混合越野跑項目。每班出10名運動員,男生6名、女生4名。

 

男生有程寶義、陳連生、潘小平、王立威、馬建新和我。女生有張穎新、張子煥,還有兩名記不清了,這個項目是集體項目分數高,各班都很重視,派出本班比較強的隊員。

 

三班為爭第一名派出羅紀、沈敏、張彥夫、李洪生等人準備跟我班進行pk。三班在體育方麵總是不服我們班,這次運動會代表各班體育運動的整體水平,也就是說是騾子還是馬都拿出來溜一溜,而這次越野跑時間長運動量大,和平時在操場跑不一樣。要爬山越嶺難度較大,平時沒有點體育基礎是堅持不下來的。

 

我知道這個項目後沒有報名,因為自己長跑不行,短跑還湊合。班幹部知道後,薑麗鈞、龍占江和趙實反複做我的工作。從心裏講我真打怵,後來經不起勸還是參加了。

 

那天跑動物山登台階時真是手腳並進往上爬,為了班級的名次,為了爭第一,為了打誇三班,就是累吐血也要往前衝,後來還是堅持到終點沒有被三班追上完成這項任務。

 

在這次運動會中王立威在關建的一棒立下汗馬功勞,因為在他接棒之前我們班己被三班拉下20多米遠(因女生先跑被三班拉下)。王立威接棒後拚命直追,將三班沈敏追過,在到達終點時還拉下他班20多米,最終我們四班以全年部第一名取得勝利。過後三班老師趙海臣在我們班上語文課時說:你王立威還挺能跑的。

 

這次越野跑運動會我覺得是曆次運動會中最精彩、最刺激、最扣人心玄、最有代表性的一次運動會,說明我們四班是一個團結、友愛、爭上遊的集體。

~~~~~~~~~~~~~~~~~~~~~~~~

 

穎新

那次越野接力,我是第一棒,從噴水池開始到船碼頭。我這棒跑的是第一。

 

王戈

當年沙場戰事隆, 排兵布陣亦崢嶸, 怒發衝冠為集體, 試問天下誰英雄? (還用問嗎? 94豪傑貫蒼穹!)

 

張惠接著說運動會:

那時候,三班總和我班爭。他班文藝好,我班學習和體育好,我們兩個班總是年級第一第二的。

 

記得那時我們學校操場的跑道不平,灰還大,但即使那樣也沒有耽誤每年開運動會。有一次開運動會,我班男生參加長跑,忘記是哪位同學了。跑到一半時,突然摔倒了,我和幾名同學一起向跑道跑去,準備營救。我們還沒有跑到,那位同學爬起來又繼續跑。一直跑完全程,得了第二名,出了好多汗,背心和褲子都濕了,膝蓋摔破了。回來時,我們全班鼓掌。那個同學感動的要哭了,後來兩個男生陪他回教室換衣服去了。

 

我們班是個團結的、友愛的集體。不光有學習好的,還有文藝好的,體育好的,字寫的好的,歌唱的好的,勞動好的,,,,我班人才挺全麵。我愛我們的九年四班。更愛我班的每位同學。

 

立威

那個摔到可能是馬建新(體委)同學,他心髒不太好。

 

子煥

運動場上我班男女混合結力,100米是張穎新;200米潘嘵平;400米是我;800米是陳連生。多次都拿年部第一。那個快!

 

程寶義

小平、睢明跑一百、二百;四百、八百是我;一千五才是連生。

 

張惠

好像是五年級時,學校又要開運動會了。同學們爭先報項目。女子標槍我班沒有人報。體育老師讓我報。我說我不會投。老師說你個高有優勢。隻要角度掌握好,一定能投遠。我說那好吧,就報名了。體育老師教了我幾次。我就開始自己練習,每天都抽時間練習。由於反複練習,有了信心。開運動會時,我真有點緊張。不過我認真的投好了每一槍,進入了決賽。決賽時取得了好成績。不但得了冠軍,還破了學校的紀錄,創立了一個新的學校紀錄。讓我高興了好幾天。之後我很有感受。我想無論什麽事情隻要認真的去做,就會有機會達到預期的結果。

 

飛飛繼續:

剛上小學,我第一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代表班裏參加了投擲小皮球和30米跑的項目。不負眾望,我獲得這兩個項目的第一名。

 

登上領獎台,校領導親自頒發獎品。盡管獎品是筆記本和鉛筆、橡皮什麽的,這可是我有生以來參加體育運動得的第一份獎品,很長時間沒有舍得用,久久地放在書包裏。

 

那年,我還代表學校,參加了新撫區小學運動會,當時參加的項目是速算跑。在50米的距離,途中放著計算本,運動員一邊跑一邊計算數學題。這個比賽我獲得第一名。

 

小瑩

我記得我也參加過一次運動會。好像是沒有人報名了還是能跑的人項目都已經報滿了,有些項目還沒有人報。我穿著我姨給我買了一雙翻毛露臉兒皮鞋跑了110米的跨欄,兩個欄被我踹倒了。跑了一個倒第一。我姐的女兒王玲那次也去看了咱們的運動會。這件事兒她老記得。

 

曉妮

小瑩你挺厲害的。10個欄你跨過八個!我一個都跨不過去。我也非常被動地參加過一次比賽。當時一個人好像最多可以報兩個項目。所以班裏實在沒有人跑了,在麗鈞和龍占江一再的動員之下,我跑了一個800米。結果是倒數第二。被我追上的漂亮女生好像是市排球隊的,人家當時正在生理期????。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勸我參加任何項目了。

 

每次學校運動會時,各個班級把自己班的桌椅板凳都搬到大操場,每個班大約有幾個課桌的寬度。前排是鋪著彩旗的課桌,後麵都是椅子。各個班的小方塊之間留一條過道,全校整體在大操場上順著跑道圍了一圈。運動場上彩旗飄飄。那個時刻每個運動健將都是班裏的英雄。他們在競技場上展示著自己的能力,我們這些沒有體育細胞的人就做一些服務性的活動:提醒運動員們他們的項目時間快要到了;幫助他們看守換下來的衣物;去水房打水;寫小報導。

 

座位相鄰的班級互相比著唱歌。"三班!來一個!", "四班!來一個!"。"三班唱的好不好?" ,"好—-","妙不妙?","妙","再來一個要不要?","要—-"。大操場上歌聲此起彼伏、歡聲笑語。

前排:艾曉妮、張惠。後排:趙淑蓉、劉楓, 留念。1973年9月3日

 

而心說:我的衣服在照片裏,我卻不在這裏。

曉妮說:我穿的衣服是借的(記憶中,我沒有花衣服)、不是而心的,可是不記得是誰的衣服了。

 

艾曉妮、劉營和孫魯濱

何李培、孫魯濱和齊桂萍

 

前排左:程寶義、陳連生。後排左:睢明、趙亞弟, 沈陽故宮。

 

1974年畢業前去千山遊玩

 

前排左起:高麗娟、任月秋、王秀英、王雅麗、李欣、張子煥、施鳳芝、何李培、齊桂萍

 

第二排左起:王而心、李莉、張淑敏、胡靜、薑麗鈞、曹麗、吳桂珍、白桂琴、曲藝

 

第三排左起:王立威、蔣文華、趙亞弟、鄭貴久老師、李寶江、陳光林、張風岐、朱平

 

第四排左起:劉寶昌、程寶義、睢明、馬建新、張風岐、王峰山、潘小平、陳連生、安權、胡彥勤、王樹彬、康福生

1974年畢業前去千山遊玩

1974年畢業前去千山遊玩

 

《程寶義講防空洞的故事》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深挖洞廣積糧"。六九年珍寶島反擊戰,毛主席發出的號召。當時學校要求我們年部每班挖一個防空洞。我們班碰到的地方全是岩石,相當難挖。記得當時麗鈞和占江老用 "下定決心,不怕犧生,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這段語錄鼓勵我們班。記得當時連生和朱平特別能幹。我們班的防空洞在年部是一流的,也是最大的,能有三、四十米長。也是我們九四班留在實驗小學的念想。想起這些也想起了我班的老大哥陳連生在那呢?可好嗎?

 

睢明

六九年我們遵照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備戰備荒為人民、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的指示精神。學校也開始深挖洞。以高年級為主,我們班有什麽事都是搶先靠前,現在講就是逞能。記得在挖洞之前班裏還搞了總動員,記得還說:能出工具的出工具、能出力氣出力氣。還搞挑燈夜戰,超速度、超進度、超深度、超土方量。我班程寶義、陳連生、朱平等是主力軍。有時放學也不回家,白天晚上的幹,手都磨起了泡也不下戰場。這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我們班是全部進度最快的,最好的班級。現在這個洞還存在、還保持原貌。

 

立威補充:

當時趙實相當出色。還有張鑄鋒都很賣力。

 

曉妮補充:

那時候學校還演習,警鈴一響,我們都躲到防空洞裏。

 

寶義補充:

當時的男生大部分都投入到"挖洞"中去了,沒把學習放在心中。我們都是何老師的好學生,是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紅衛兵。所以愛學習的人有文化了。我們不愛學習的隻能去當工人階級了。

張穎欣和王紅心

 

《睢明(體委)談橡膠廠學工》

 

睢明(體委)開講: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1969年我們又回到學校上學,這叫"複課鬧革命",邊學習,邊革命,就是上一部分課,鬧一部分革命。所謂革命就是學習、就是提高政治思想覺悟。當時我們班何玉琴老師領著我們學習語錄、唱革命歌曲、跳忠字舞等。每次跳舞都在講台前麵跳、誰不跳就會遭到批判。我們班政治氣氛很濃,稍有不慎就會挨批評的。

 

後期工人階級進入上層建築,工宣隊進入學校,也就有了工人階級上講台這個說法。我們班何玉琴老師就是這個時期從二建公司來到我們排當班主任(當時班叫排,年部叫連)。記得她還當過連長。

 

何玉琴老師沒有多少文化水平,上課時不領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經常給我們讀毛主席語錄,以語錄形式代替文化課學習,來糊弄我們,使我們班學習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工宣隊進入學校後,我們高年級就有了學工、學農、學軍的理念。我們班先後到市橡膠一廠和市柴油機廠進行學工勞動。

 

在市橡膠一廠學習的較長,大約去了兩次。有的學上鞋旋、有的學上鞋幫、有的學上膠底,我在上旋車間和膠化車間都幹過。張穎新在檢驗合格包裝車間。張子煥、程寶義和曾憲英在成形車間。同學們不管學什麽都像模像樣,幾天幹下來我們都是一名成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進行工作。

 

曉妮

不記得我在這個工廠幹什麽了,隻知道在膠鞋最後加溫之前不能碰到別的東西、也不能互相碰到,不然就沾到一起再也分不開,變成廢品了。

 

大濱

我在橡膠廠跟鄰居張迎軍的二奶奶奶(曉妮:她爺爺有兩位夫人,這個是小夫人)在一起,是掛鞋的。那味道終身難忘,回家都吃不下飯。現在才知道那是笨味,還是加熱後的笨味,嚴重致癌物。那時我們才多大呀,用現代思維絕對不可以,嚴重影響下一代身心健康。可我們也沒咋地,活得挺好[Grin][Grin][Grin]。

 

寶義

我們當時每天還有通勤補助。但是男生總逃票。

 

王戈

大家還記得橡膠廠食堂的玉米麵大發糕和大白菜豆腐湯嗎?

 

麗鈞

我記得還在皮帶上呆過,鞋在我們麵前過,我們用一個帶在手上的軲轆,在鞋的邊上壓一圈。現在看到膠鞋還能想起來那邊是怎麽壓的。

 

麗娟

我被分在了鞋帶車間,負責壓鞋帶的兩個頭,車間裏充滿了奇怪的味道(苯味)薰的我整天的頭昏腦脹的。

 

張惠

那時規定中學生必須有每年滿幾個月的學工學農勞動。學工時橡膠廠的環境還算不錯的。就是氣味太大。記得第一次去時廠領導代著老師和我每個車間都走了一遍。老師讓我記下每個車間的同學名字。每個車間都有不同的氣味,很難聞。在橡膠廠我第一次在鞋代車間,在鞋代頭上壓上鋁頭。第二次在整型車間。把壓好的鞋取下來放在皮帶上,送檢查車間檢查。橡膠廠的活不太累。同學們幹的挺好的,工廠很滿意。

高麗娟和劉楓

 

《睢明講柴油機配件廠開門辦學的事》

 

在柴油機配件廠學習兩個階段。我記得在一個較破舊的車間裏,老師給我們上半天課,另外半天勞動。當時的口號就是向工人階級學習,向工人階級致敬,同吃、同住、同勞動。用勞動來改造我們的思想,改造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的世界觀,從小資產階級轉變成無產階級,不變質、不變色、不變修、做一名合格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

 

從那以後勞動衝淡了我們學習。我們同學每天象工人一樣,背著書包帶著飯盒上班。

 

當時王樹彬、程寶義、馬建新和我經常一起上班下班一起吃飯,同學們每天早八晚五、加班、加點、有時還跟著師傅倒班。

 

我們同學有的學機床、有的學木形、有的學翻沙。當時我學鏜床。在工廠勞動期間工作條件比較差,不是手上碰破就是身上蹭油。尤其在翻沙車間裏工作的幾名同學王立威、趙亞弟、程寶義,就更不用提了。每一天工作完了滿臉漆黑,除了牙白以外沒有一個地方是白的,象個非洲人一樣。如果每天不洗澡就不能回家,免得走在路上會把其他人嚇著。曉妮和小瑩在鑄造車間,也非常髒。而心說;我學的是木工和電工。學木工時記得是和雲鵬在一起,他人很好????但老師傅總說他不靈????他也不生氣。子煥說:我學電工,當時腰部糸上電工工具非常高興,當時我的師傅是女的,李師傅。有時和她們接電線。穎新在銑床和鑄銅。李亞平說:我在木型車間幹過後來到機床車間幹活。當時師付送一本毛主席詩詞和一枚大像章。我高興好幾天!天天認真學。我天天磨車床刀。滿臉全是粉沬。可心裏甜滋滋。可賣力氣了。現在回想起真來!太天真了。!

 

在工作中同學們手磨起了泡,有的被燙傷,同學們從不叫苦從不叫累,一心一意的跟師傅學習,每天上班下班有說有笑,無尤無慮,簡單的勞動生活煥發出每名同學的青春夢想。

 

大濱

在工廠勞動時,我是哢刺鑄件上鐵刺的,一件一件的哢刺,每天從上班哢刺到下班,手疼就不說了,怕師傅給不好的鑒定,埋頭苦幹,手老被刺破也不敢開腔,心裏老在想:趕快結束吧,我快裝不下去了[Grin]。心裏落後、表麵積極。我還真不如咱班所謂不愛學習、比較淘氣的那些男生,像陳連生寶義等什麽髒話累活都想到他們。我覺得開總結會時,他們也總能得到表揚,這叫情商高。

 

麗鈞

我跟一個叫寇師傅學習車工(我之所以能記住他的姓因為我總叫他冠師傅),我把一個六角形車的很不像樣,心裏很害怕。我還在鑄造車間呆過,把一個物件放在細沙裏,用杵子把周圍的沙子弄實了,在把物件拿出來,上邊在摳一部分留個小空往裏澆鐵水,或銅水。這樣物件就出來了。從那以後我知道了鑄件是怎麽做的,也懂得了沙眼是怎麽回事。

 

劉楓

在工廠勞動時我是車工。

 

張惠

配件廠的環境很不好。大部分是體力活。女生很吃力。第一次我在機床車間,很危險。手多次碰傷。第二次在鑄造車間。很髒、挺累的。在工廠勞動時,和工人一樣上下班。有時碰上開會很晚才回家。就近的同學結伴同行。手腳劃傷,碰傷。是經常的事。好在我班沒有出現過大的事故。別班都有受傷了去醫院的同學。現在回想起來,十幾歲的孩子在沒有保護的環境下負重勞動。沒有出現問題真是萬幸。蒼天在保護我們。通過學工勞動,我感覺同學們更團結了。配件廠也給了我班好評。

 

畢業時團支部合影

 

前排由左至右:何李培、張子煥、張穎新、鄭老師、王紅心、薑麗鈞、任月秋

 

後排由左至右:陳浩毅、王戈、龍占江、潘小平、劉寶昌、王樹彬、睢明、張鳳岐、陳光林

 

1974年7月27日

 

《睢明聊會元公社學農》

 

文革後期,學校開展各種活動。有一年春天學校組織我們到會元公社馬金大隊進行學農教育活動。

 

這次去勞動記得是一個星期。我們帶著行李、飯盒、洗溂用品,步行走到會元公社馬金大隊,住在馬金小學教室裏,住在教室的地上。

 

土地上鋪墊著草袋子,男女生各住一個教室。條件非常艱苦。當時學校工宣隊和老師都參加了這次活動。臨行前學校對我們進行了動員,我記得是向貧下中農學習、向貧下中農致敬,到農村去、到廣闊的天地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

 

當時也是為了幫助公社搶任務:大幹紅五月,不插六月秧。為了搶任務,我們的勞動強度也很大。女同學插秧,男生挑秧苗。秧苗是在沙土地上育的苗,挑起來非常重。每人挑四鍬板苗沙土,走起路來非常吃力,尤其是在走在稻田埂上就更難了。有時我們還光著腳行走,一不小心就連人帶苗全摔到稻田裏了,滿身泥水趕緊回住處換衣服。

 

白天幹了一天活,吃的又不好,又睡在地上感覺非常不解乏。一個星期的勞動,男生壓腫了肩,女生累彎了腰。每個人都苦不敢言,生怕遭到批評。隻好咬緊牙齒拚命幹。

 

一個星期後,回到家我想每名同學都會叫苦連天,太難受了,太遭罪了。一個不滿成人的學生,幹些成人幹的活,真是太牽強了吧。在哪個時代誰又感說什麽了啊!隻有老老實實的幹活,接受再教育,沒有你說話的資格。

 

大濱

我記得會元公社馬金大隊好像住的都是鮮族人。他們用繩子勒狗的脖子。然後用大鍋燉狗肉,那個香味可能饞人呢(我不吃狗肉哈)。記得何李培的小姨(原市文工團的)就下放到那裏,我們(記不得和誰)還去了她家,進屋就是炕,她姨坐在炕裏麵和我們嘮嗑。小培的姨很漂亮,她的姨父是鮮族人,記得個子很高。後來去了首爾。這隻是我的記憶[Grin]。我們勞動時稻田水裏的螞蝗可多了呢,直往腿上貼,太嚇人了[Sob],現在想起都起雞皮疙瘩。

 

曉妮

我完全不記得到哪裏勞動了。其實我後來插隊就是到會元公社。我居然一點印象都沒有!

 

小瑩

曉妮、艾焰和我住一起。早上起來去吃飯。張吉春老師說我們去晚了。艾焰看有的同學還在吃,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張老師就笑了。

 

小雲

當年到農村勞動,我是做飯那夥的。洋柿子燉黃瓜,現在還能想起那味道,老難吃了,一掀鍋蓋蒼蠅直往鍋裏落,想起老惡心了。

 

劉楓

我也是給大家做飯了。

 

程寶義

記得我們是五年級,上會元鄉支農,挑稻苗、插秧,活挺累的,還吃不飽,到十點鍾就餓了。記得呂小光吃地邊的柳樹葉,又酸又苦。

 

張惠繼續講:

那年工人宣傳隊進住了我們學校。代隊的隊長姓焦。隊裏有個高高瘦瘦的小王師傅管我們年級。

 

回想學農勞動,好像是在72年。會元公社。學農勞動時間不太長。主要是拔草,拾糞,插秧是最累的一次。

 

記得到會元公社插秧是在五月份,學校開完動員大會,我們全年級打著紅旗,唱著歌。每個人都背著簡單的小行李就出發了。我比同學們多拿了一個小藥箱。到了公社,我們每班被分到了不同的大隊。我們班代隊的是工宣隊小王師傅。

 

農民教我們怎麽插秧,怎麽運苗,同學們很快就學會了。我們留下了幾個生理期不能下水,和體弱的同學做飯幹雜務。其它人女生插秧,男生挑秧苗。每天幹完都累的吃不下睡不好。

 

晚上睡在大隊小學校的空房子裏平房。地上輔上草代子,上麵輔上幹草。男女生住的房子都很近。男生晚上睡不著覺。還給女生放哨。怕豬和牛羊跑來。小王師傅給我一個哨子、一個手電。說看好女生,有什麽情況就吹哨子。他很負責,總問我女生的情況。幹到第四天,我告訴他有點幹不動了。他說那好,明天總動員,把剩下的幹完了,我們就回去。

 

第二天我們又加勁幹了一天。任務基本完成了,我們就回去了。大隊表揚了我們,說我班幹的好。五天中沒有出現事故。有兩名男生拉肚子了,吃點藥好了。一名女生發燒了,吃點藥熱退了。我們還給有病的同學吃小灶。考慮當時五月份天還涼同學有點受不了。

 

後來我才知道有的班幹了8天。才完成任務。我班同學雖然在學校裏男女生不說話。但在外麵可團結了。互相幫助。我班真是個可愛的集體。

前排左起:何李培、薑麗鈞、王而心、張穎新、張子煥

後排左起:張愛麗、任月秋

 

女共青團員們"獻給未來的回憶",1974年5月4日

 

《睢明講拾糞的故事》

 

我們學校除了對外學農勞動以外,學校自己也建了一個農場,在前甸公社詹家大隊。

 

每年我們還要往農場送糞,每個寒假班裏都給每名同學下任務,大約是每人200斤或300斤糞的任務。不管是牛糞、馬糞還是人糞,是糞就行。

 

我記得在馬路上撿不到牛馬糞,就在自家房後將馬胡轆蓋打開,自己掏糞、凍實後刨下來,借代車子將糞送到學校,檢斤後再送到前甸公社詹家農場去。

 

這一過程比較複雜,也很不容易。又臭又硬、又髒又累。但是為了班級完成任務,我們就得這麽幹。冬季送糞,秋季還得幫助秋收。這些事情都是我們高年級做的事。

 

當時學校窮,為了創收就得讓我們高年級多出些力氣,為學校多做貢獻,為班級爭奪榮譽。

 

子煥

關於寒假支農勞動拾糞一事薑麗鈞說的對每人60斤,什麽糞都行。在馬路上馬尾巴一翹我們就在後麵跟著撿。最後沒辦法我們到李麗家樓下馬胡轆凍糞刨冰後,用代車子一路小跑送到學校。

 

曉妮

去李莉家附近拾糞我也去了。然後好像送到學校過秤。那時候對糞最親。早上天沒亮就出去拾糞。遠遠的看到路上有幾個黑黝黝的東西,高興地跑過去一看,是幾片樹葉或者是幾塊石頭。空歡喜一場。那時侯路上基本沒有汽車,不是馬車就是驢車。不拾糞時不小心就會踩上一腳。拾糞時,馬、騾、驢都戴上糞兜,它們的糞根本就不往馬路上掉。

 

飛飛:  

那時,公路上車輛不多,馬車常能見到。放學後,我們會沿著公路,撿拾馬糞,為了湊數甚至撿拾人的糞便。為完成交糞的任務,年級還發生過"偷糞"的事件。我班的幾個男生為了讓我們班集體多交糞,他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別的班級的糞偷過來,放在自己班的糞堆裏。這事幹得太明顯,一夜之間,我們班的糞堆變得又高又大。真是讓人急不得、惱不得。為這事,我們班主任還去學校承認錯誤。

 

《孫魯濱(宣傳委員)講課後活動的故事》

 

麗鈞,你一提小時候咱們學校的興趣班,我又想起來我自己的事了。

 

金老師選我去乒乓球隊,有尹飛飛,還有誰我記不清了,我去訓練一下午就再也沒去了,不喜歡。

 

後來好像還是金老師又選我去遊泳隊,當時有李欣和張穎新,艾岩那個時候還沒在咱班。我回家跟我外婆一說,她堅決反對。她的理由是你父母沒在身邊,出事她負不起責任。我還是偷著去訓練了一、兩次就再也沒去了,也沒興趣。

 

同學可能都不記得了,但是我不會忘記的,覺得那是榮譽。李欣遊泳越來越好,記得她還去橫渡了大夥房水庫的。

 

記得張恵有段時間每天早晨去學校打籃球,會我,我從來都沒有去過。後來很後悔,如果當年也去跳跳籃的話,可能個子也不會停止不前了[Sob]

 

再後來按自己的興趣參加了跳皮筋隊。記得好多當時合唱隊的人都跑來跳皮筋了。在大操場組成好幾個大方隊,同學輪流抻著皮筋,從這方跳到那方,好熱鬧呀。其中有幾句歌詞我還記得:跳皮筋,皮筋跳,傻子唱歌唱顛倒?

 

除了玩,我啥也沒學會[Grin]

 

麗鈞

你們跳皮筋隊可好了,牛皮筋上綁的紅布,你們在上邊跳。從這個皮筋跳到那個皮筋上,像燕子在飛,好漂亮,我很羨慕。搞活動時我在旁邊看你們跳,那個歌也好聽。我還記住幾句詞那,就你唱的那幾句,跳皮筋,皮筋跳,唱著唱歌唱顛倒,背起學校上書包,敲起鼓打起鑼.....大致是這個樣吧。

 

穎新

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了吧,因為一九六八年我家已經從22組搬到7組,是搬完家之後發生的事。有一年的寒假要放假了,有個同學捎口信說體育組尤老師叫我去一趟體育組,我就去了,遊老師說我校成立滑冰隊你願參加嗎?我說願意呀,然後他指了指滑冰鞋,你來晚了,看那雙鞋你能不能穿,我一試鞋有點小,老師說能行不?我訓練試試看吧,訓練時我就背著鞋子去,結果穿小鞋子之味真難受,我穿上鞋在冰上站一會就受不了,後來脫下鞋交給了遊老師,就再也沒有去。滑冰沒學成,挺遺憾的。對了,當時老師說你自己家要是有冰刀也可以來學,可是那時候哪個家庭能買得起冰刀。

 

鞠澤田(學校文藝隊隊員):

我記得,我們實驗小學的課餘活動非常豐富。每天下午兩節自習課寫完作業後沒有一個同學回家,都參加一項業餘活動。有樂器、合唱、乒乓球、足球、航模(自製木質飛機,水麵船艇)、遊泳、縫紉、理發、賽跑、藍球、冬天有冰上運動等。不論高低年級的同學玩的都很開心。我們的童年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奔放快樂的童年。

 

有一事至今我記憶猶新。在上二年級(秋季裏的一天下午),我參加學校拍皮球比賽(還有幾名同學代表咱們班),地點是在大禮堂。

 

我上場就緒,信心滿滿的準備為班級爭得榮譽。裁判一聲令下,我急忙哈腰開拍,一個、二個、三個,當拍第四個時皮球猛的斜著飛了出去,我驚呆了,下場了。

 

我心裏很不是知味,本想為班裏爭光結果失敗了。我心裏一直在自責……。給集體拖累了,給同學丟臉了,很是對不起大家對我的期望。

 

原來我把皮球拍到了地板縫上,就出現了那樣的結果。掉鏈子了,讓大家見笑了,哈哈……。我每每想起都覺得臉紅好笑。[Awkward][Yawn][Joyful][Rose][Rose][Rose]

 

曉妮

我也在大禮堂拍過皮球比賽,好像沒拍幾個球就跑了。大禮堂的地板有點舊、不平,所以非常容易出事。

 

我當時參加的是合唱隊,在低音部。非常喜歡排練、演出的過程。侯老師非常有能力,一個人把幾十人的合唱隊調理的井井有條。記得我們還給日本客人演過。工人俱樂部也去過。合唱隊前邊的四個小領唱就有我們班的孫耀新,還有比我們低一年的於傑春和王星。1966年夏天、暑假,我拿著夾著一堆歌篇的漂亮夾子去學校排練,傳達室的老頭告訴我:排練取消。從那以後就不上課了、文革開始了。

 

子煥

我當時也是學校合唱隊的,在第四排。去過養老院。工人俱樂部演出時唱的是大渡河。

 

睢明

在小學四,五年級時學校組織年部同學到室內遊泳館遊泳。當時我才學會遊泳,就在小池子深水區遊玩。這時有人喊有人落水了,當時我正在池邊玩,回頭一看是耀新在深水區內往下沉,我當時什麽也沒想縱身跳入水中,正巧跳到耀新麵前。他兩手緊緊將我的大腿抱住,我當時也非常害怕,隨著他一起往下沉。這時不知什麽時候我眼前出現一根竹杆,我就象見了救命稻草一樣,緊緊抓住竹杆將我們倆從水中拉出水麵才脫離生命危險。上岸後我和耀新都吐了好幾口水,還受到救護員批評。從此以後他就不敢再遊泳了。不知現在他遊泳怎麽樣。

 

《張子煥、睢明講郊遊的故事》

 

子煥的記憶:

我們畢業那年學農,鄭老師帶我們10餘名同學去高灣農場考查,然後鄭老師提議去沈陽東陵玩,我們都同意了,步行到東陵玩後已是下午5點左右。大家太累了,決定坐火車回家,五角錢的車票。火車是晚上7:30分到撫順南站。李欣回家害怕,我送的她,然後才回家。到家己是晚上9點多了。現在看來我的膽還是挺大的。

 

睢明的記憶:

七四年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有一天鄭老師和班裏同學商量,當時叫走出去搞調查研究,實際要畢業了還搞什麽調查研究,就是我們幾個人走出去散散心。要畢業大家要分開了,出去走一走,嘮一嘮今天、明天和將來。我們幾個人不知不覺就從學校走到東陵,當時誰也沒有準備,也沒有帶多少錢,到東陵以後下午了,三點多鍾,當時我記得我們幾個人湊錢照像、買吃的和火車票回的撫順。

 

照片裏除了子煥、睢明還有鄭老師、張穎新、胡靜、白桂芹、李欣、張鳳岐、鞠澤田、安全,劉寶昌。

 

《薑麗鈞(團支書)講上街宣傳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大哥哥大姐姐們都開始串聯。我們小出不了門隻能在家背毛主席語錄,然後到公交車、飯店宣傳。我記得我班女生都三一夥倆一串的去過,到車上一站,這個同學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背一段語錄,一會那個同學再接著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再背一段語錄,此起彼伏,不斷地讀。坐幾站後下車再上另一個車。

 

我們還上大來飯店宣傳過,我們在飯店裏幫著包餃子,包一會餃子出去背一段毛主席語錄。包一會餃子出去背一段毛主席語錄,當時我記得我還不是班幹部,張慧是班長,大濱、張子煥是班幹部,她們領我們幹的。

 

曉妮

出校宣傳的事我和小瑩也參加過,好像大濱是我們的頭兒。1971年我們去過幾次撫順南站附近的郊區客運車站。那是一個挺大的大廳,我們先打掃衛生,掃地、擦玻璃,然後就站在大廳中間為旅客們念毛主席語錄、或者報紙,然後再唱幾首歌、樣板戲。事後還到客運站的革委會做社會調查。

 

 

《王紅心(英語課代表)回憶數學競賽》

 

在7年還是8年級時學校組織數學競賽,按年級排榜,三班孫家躍、我們班曉妮總是排在前麵。沒想到榜上也有我的名字,從那時開始對學習有了信心。

 

第一:孫家躍

第二:艾曉妮、陳乃康

第三:王紅心

 

劉楓

數學競賽我也參加了,記得很清楚是和誰並列第四名,當時是穀老師組織的吧!

曉妮

我記得楊貫紅第二,我和陳乃康並列第三。

 

穀老師

當時搞數學競賽是我主持。我管理的四班有幾位美女獲獎很高興。孫家躍第一也非常開心。我們那時是這樣決定的:竟賽取前十名。由於有並列的,當時有13名同學上榜。我記憶薑麗鈞應在8名左右。

 

《兩個運動健將的對話》

 

潘小平(短跑)和尹飛飛(乒乓球和跳高)

 

:看到尹飛飛來到這個群了,實在是歡迎啊!想起小時候在你家學習小組的事情。我們還在一個田徑隊呆過呢。

 

:還一起上學,不過你是跟在我們幾個女生後邊。還有,你常找幾個男生到操場跟我比100米跑。

 

:我也比不過你呀,你比我厲害。

 

:就是因為你跑不過我,就老想跟我比試[Chuckle]

 

:你72年去的省隊是吧?

 

:是的。

 

:我的腳崴了,是和二中的高得利在旅館摔跤玩時崴的,就退出了(田徑隊)。李貴光給我說夠嗆。記得我近3個月沒上學呢。你的跳高記錄好像是1.6米。

 

:記錄忘了。

 

:然後你去哪兒了?

 

:大連全國比賽完,沒讓回家直接到的省隊。1978年去北師大念本科。畢業後分到廊坊管道局中學當了幾年老師,然後又考回北師大念研究生。1992年到國家體委。

 

:看你的頭像就是跳舞的。

 

:退休了。又回到唱歌跳舞了。

三班的陳乃康和我們班睢明、王樹彬。

 

地點是我們學校,樹彬扶著我們學校的牌子。????

 

二樓那幾個教室是當年(大約1971年?)大學畢業分來的幾位女老師的單身宿舍。

 

 

《尹飛飛講打蒼蠅的故事》

 

上學期間,我們除了正常的教學課,學工學農也是常有的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開展以"除四害(老鼠、蒼蠅、蚊子、麻雀)" 為核心的愛國衛生運動,學校成了運動的主力軍。我們學校要求每個學生每天交20隻蒼蠅。為完成任務,每天上學忘不了帶上蒼蠅拍,口袋裏放著用來裝蒼蠅小紙簍。蒼蠅拍和小紙簍都是我自製的,有了這些裝備可以隨時隨地打蒼蠅。放學回家,我經常去垃圾箱周圍找蒼蠅,就是這樣努力,有時難免完不成任務,經常求助於姐姐們的幫助。我是我們班的班長,不但自己要完成任務,每天還要負責統計全班同學們交上來的蒼蠅數量。

 

薑麗鈞、張子煥、王而心

 

1974年8月1日

 

《尹飛飛講打掃衛生的故事》

 

每個周末是我們全年級大掃除的日子。我們以各小組單位,按男女生進行分工,女生負責擦玻璃,男生負責打水刷地板。那時的我們,可不像現在的孩子,怕髒怕累。一說幹活各個幹勁十足,髒活累活搶著幹。我每次擦玻璃都爬到最高處。虧得日本人建造的房屋質量好,玻璃窗的材質是鐵框製成,整個窗戶僅有中間一扇能打開,往外推開像傘一樣支撐著,我就是站在那上邊擦玻璃,現在想一想都有些後怕。

 

那時候,我特別喜歡周一上學,因為經過大掃除,教室裏飄散著木地板的清香味,坐在窗明幾淨的教室裏學習,空氣清新,呼吸暢快,每個人的臉上充滿陽光。黑板上方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的標語更加鮮豔奪目。高高懸掛的毛主席像,仿佛他老人家每時每刻微笑的望著我們,仿佛在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此時此刻,我感到自己是一名"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那份使命和責任已沉甸甸地壓在我的肩頭。

 

曉妮

我也是擦玻璃的人之一,那時我們站在支開的窗框上,先用水、再用報紙、再用手把每塊玻璃擦得幹幹淨淨。幸虧我們那時候人小身輕。地板這是先衝好多水,然後撒上一層鋸末,來回掃那些鋸末,最後把鋸末掃掉之後,地板就幹淨了。

 

張惠

記得有一次秋季大掃除。勞動中同學們幹的都可好了,勞動後,總結的時候,都一一得到了表場。我在最後著重表揚了閆揚、呂曉光和朱平,看到他們眼裏滿是歡喜,臉上代著微笑。很可愛。當時我想人都是有尊嚴的、有上進心的。他們也是我們大家庭中可愛的一員。由於和他們相處的融洽了,我感覺他們淘氣的次數減少了,也很少打架了。班裏有事,主動上前,愛集體了。我們班一直很正直,有正氣。是全班裏每一位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缺一不可。我愛我班的每一位同學。

 

《曹麗講水庫拉練的故事》

 

記得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們,要去大夥房水庫野營拉練,聽到後我們特別興奮,因為聽說毛主席曾經去大夥房水庫視察過,所以大家都很向往。

 

出發前一天,我班班幹部麗君、張子煥還有幾位同學我記不清了(自己報名噢!!)拿著油瓶到各家收集豆油,為野餐做準備。

 

到了出發那天,我們每位同學都戴著軍帽,紮著腰帶,裝備齊全(我的軍帽很舊,是我哥戴過很久的,那我也很開心)。開始老師帶我們坐電車,應該是坐到終點。下車後開始了我們的漫長徒步之旅。我們邊走邊背《毛主席語錄》,"毛主席教導我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主席教導我們: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 ,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背誦,互相鼓勵、加油。文藝委員張子煥還帶領我們唱起了班級的主打歌。我認為是主打歌,因為每次有集體活動呀、課間呀都唱,大家還記得歌名嗎?我記得叫《八角樓的燈光》。感覺這個歌特別特別的長,總覺得唱不完,每次唱完後都鴉雀無聲,哈哈...被我們的歌聲震攝住了!我們也特有成就感。也要感謝我們班文藝隊的同學們----尹飛飛、老鞠、孫耀新,教會了我們這麽好的歌。邊走邊唱也不覺得累。

       

這時,我們走到了一片稻田,為了避免我們滑到稻田裏,體育老師告訴我們走田埂要八字步,我們按著老師說的,很快就過去了。

        

終於到達目的地,也第一次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夥房水庫,真的很壯觀,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樣,到現在回想起來印象都特別深刻。我們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休息了一會,開始了自由活動----找寶。隻聽一聲令下,同學們四散開來,尋找著自己的寶藏。

        

到了午餐時間,我們用水庫的水做的小白菜湯(主食忘記吃的什麽),大家都說特別好喝,都搶著喝。(要是現在看見用水庫的源水做的,我想估計沒幾個人能喝吧!)我們吃完飯休息一會就返程了,這一天下來大家都很開心。

        

其他就記不清了,可能還有很多小細節。不過這個經曆讓我特別難忘,也很難得,現在想起來都哈哈大笑---在那青蔥的歲月。

 

曉妮

那次拉練我也記得,可是我唯一記得的事兒就是後來作文中寫到"鮮美的菜湯"。我是參加拾幹樹枝的人。

 

《睢明回憶學軍的故事》

 

那是一九六九年,學校受社會的影響,在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基礎上,打倒美帝,反對蘇修的同時各學校開展了軍事訓練。那時秉承一句話,全國人民都要學習解放軍。當時學校把年級改成連每個班叫排,我們班就叫六連五排。我記得何玉琴老師還當過我們連長。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學軍開始了,各班都做起了紅櫻槍,人手一個。每天早上提前到學校進行訓練,形成了早上、白天、課間及體育課都要有軍事訓練這項課目。紅櫻槍使用了半年的時間左右,學校就要求我們從紅櫻槍轉換成半自動步槍樣式。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厚木板就到處尋找,要不著就去買,我是在糧棧街木材公司買了一塊木板然後按1:1畫成半自動步槍樣式進行雕刻,當時年令小也不會使用鋸、铇子和鏟子。幹活時一不小心就將手碰破,我這支槍的製作完成是在我哥哥的幫助下完成的,製作的非常漂亮,幾乎可以跟真槍比美,如刺刀能上下折疊,槍栓是工廠師傅用車床車的,槍柂是鋼板壓出來的。可以以假亂真,當時在我們班也算一流水平。

 

有了槍我們的訓練任務就更忙了,每天一有時間就拿著槍到學校操場進行訓練,開始練隊型(稍息、立正、齊步走),然後練刺殺(向前刺、向右刺、向左刺、向後刺)。學校還經常組織隊列訓練和刺殺表演評比,所以各連各排沒事就進行操練,搞的我們這些學生整天就是忙於操練,齊步走,殺殺殺等活動。就象我們真的要上戰場一樣,時刻準備著為祖國而戰。

 

我們班在訓練中非常嚴肅認真,同學們對每一個步伐、每項要領、每一個動作都做的認認真真,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排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獲全年部獎勵。通過學習解放軍和學校的軍事訓練使我萌生了畢業後一定要參加人民解放軍,為保衛自己的祖國站崗放哨,實現我的童年夢想,這一天我終於實現了。

 

曉妮

我的紅纓槍好像是在店裏買的,那時班裏後麵有幾排紅纓槍的架子,每個人的紅纓槍都放在那裏,擺的整整齊齊很漂亮。到了步槍的階段就難了,大概是男生都有了槍以後,我在木材廠花五毛錢買了一塊很軟的木頭,交給男生。每天放學後男生們就鼓搗我們女生的那幾塊木頭。看著細長的木頭慢慢地變成了槍的樣子,心裏很高興。

 

睢明繼續講:

在學軍這個時期,我班體委趙實起到非常主要的作用。每天早操、白天、課間都要進行操練整隊,喊口號是不可缺少的。有時練刺殺時間長了他的嗓子喊啞了,也堅持喊。不管風吹日曬,每天出操不間斷,才使我們班有了先進的成果,取得年部的好成績。趙實體委:你的功勞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在做槍方麵,曉妮提示,我們班雖然當時男女生不說話,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有數,幫助女同學做槍有陳連生、程寶義、趙亞弟、馬建新等,還有其他同學我記不起來了。連生還把他家的木板給了我班女同學,哪位我不記得了。總之在做槍方麵體現出我們班真是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大家起早貪黑的幹,不怕手碰被、身上弄髒,直到我們班每一名同學手裏都有一杆槍。通過做槍活動,提高我們班隊伍的整齊化,麵貌換然一新,每次進入操場都有一種雄糾糾、氣昂昂的一種氛圍。

 

曉妮補充:

趙實那時常常率領我們去公園爬山。有的同學爬的很快。先上去的人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總是轉過身來把後麵的人一個一個的拉上去。

 

王戈

遙思當年演兵場, 朝霞輝映紅櫻槍, 雄心壯誌衛祖國, 反資防修戰旗揚。身披征衣草綠黃, 步履整齊殺聲昂, 忠心獻給毛主席, 誓保江山萬代長。(送給當年軍訓時還年輕的我們)

前排:李亞平、閩懷光

後排:趙實、潘小平, 1979年(畢業後5年)

 

前排左起:孫耀新、睢明。後排左;趙亞弟、孟力、王立偉

 

獻給未來的回憶,1980年1月30日

 

《尹飛飛,紅領巾的故事》

 

我們生活的年代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以英雄為榜樣,崇尚英雄,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特殊符號。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歌頌偉人的文章,如"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朱德的扁擔",歌頌英雄人物的就更多了,小英雄雨來、王二小、劉文學、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等,不勝枚舉。

 

學校常組織一些英雄事跡報告,印象最深的是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的報告。當年的紅軍戰士身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保持旺盛的革命鬥誌。頭上有飛機堵截,身後國民黨部隊追趕。他們爬雪山,過草地,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這些紅軍戰士為了新中國,為了革命理想,什麽苦都吃了,連草根樹皮甚至是皮帶都煮著吃了,真是難以置信的事情。師生們為紅軍戰士不屈不撓的精神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我們的家鄉是雷鋒曾經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雷鋒殉職後,部隊把他葬在撫順的烈士陵園。在毛主席發表:"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後,引起撫順市幾大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決定在望花公園修建雷鋒墓和紀念館,望花公園從此改名為雷鋒公園。

 

為雷鋒移墳的那天,正是槐樹花盛開的時節,天空飄灑著蒙蒙細雨,從高爾山到市裏的道路兩旁站滿了人,每個人身上佩戴著白花,星星點點的白花與高爾山的槐花連成一片,在起伏的山巒中猶如波濤洶湧的浪花,默默為這位平凡而偉大的戰士送行。

 

每當清明節到來時,學校會組織我們去雷鋒公園掃墓。初春的季節,桃樹、杏樹、梨樹已開出嬌豔的花朵,草兒剛剛吐出新綠,街道兩旁的樹木已抽出嫩嫩的枝條。一大清早全年級師生從學校出發,我們班在全年級的隊伍中顯得格外的整齊,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在行進中時而喊口號,時而高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人民終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誌強……"

 

我們班一些同學是在雷鋒叔叔的墓前戴上的紅領巾,光榮的成為中國少年先鋒隊中的一員。那天,藍藍的天空漂著幾朵白雲,胸前的紅領巾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鮮豔,春風舞動著我們胸前的紅領巾,仿佛在向我們述說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我們每個少先隊員從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天,就要為它增添新的色彩,"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時刻準備著!"

 

這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我們歡快地圍坐在公園的草地上跳舞唱歌。

 

     戴上鮮紅的領巾

     穿起美麗的衣裳

     我們來到了花園

     快樂地跳舞歌唱

     誰給我金色的童年

     誰哺育我們成長

     少先隊員都知道

     是我們偉大的共產黨

     ……

 

在"向雷鋒同誌學習"題詞的感召下,學校成立了好多學雷鋒的小組,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鼓勵大家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做好事不留名。那時候的社會風氣做什麽事情首先為他人考慮,扶老攜幼蔚然成風。在路上看見有人拉一車貨物,同學們就會不約而同地上前幫忙,攙扶老人過馬路。無論誰做了什麽好事,都不會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學校的名字,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麗鈞接飛飛的話題:

飛飛寫的真好,在班級,我是第二批加入的少先隊,就是在雷鋒烈士墓前戴上的紅領巾。當時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我很喜愛我的紅領巾,戴上它就覺得接過了烈士的槍,好像自己就是一個革命者了。

 

小時候牙不好,有一顆大牙疼的我受不了,大夫說需要拔掉,媽媽領我拔牙時我就是不敢進去,一直在往後拖,後來實在拖不過去了,我就告訴自己就當是坐一次老虎櫈吧,看看我能挺過去不,能挺過將來我也能成英雄,要是挺不過去可能就會是叛徒了,這麽一想,我也就什麽也不怕了,坐在拔牙的老虎櫈上等著接受行刑的考驗。我挺過來了。很高興。

 

實際上一生走來在困難麵前,我一直用這種方法鼓勵自己:總沒有坐老虎櫈難吧,使自己戰勝了很多困難,意誌變的也很堅強。

 

1974年畢業合影

 

前排左起:白桂琴、張子煥、劉家清(數學老師)、 鄭貴久(左7,物理老師、班主任)、穀鳳林(左9、數學老師)、 趙海臣(語文老師)、秦師傅(工宣隊)、崔倡義(農業老師)、王玉坤(語文老師)、王而心、高麗娟

 

第二排左起:王秀英、王鳳儀、王雅麗、任月秋、李欣、戴伊萍、張穎新、齊桂萍、曹麗、聶秀雲、何麗培、薑麗鈞、胡靜、張淑敏、李莉、吳桂珍、施鳳芝

 

第三排左起:程寶義、趙德柱、王立威、蔣文華、睢明、趙亞弟、陳光林、張風岐、呂曉光、李寶江、馬建新、龍占江、陳浩毅

 

第四排左起:康福生、趙乃真(英語老師)、王樹彬、潘小平、雲鵬、劉寶昌,胡彥勤、張鑄風、陳連生、周廣偉、朱平、安全、趙實

 

《9年4班名單(按姓氏拚音排列)》

艾曉妮(美國)、艾焰(大連)、安權、白桂琴、曹麗、陳光林、陳浩毅、陳連生、程寶義、戴伊萍(美國)、何李培、胡彥勤、薑麗鈞、蔣文華、鞠澤田、李寶江、李莉(沈陽)、李欣、李亞平(沈陽)、劉寶昌(大連)、劉楓(日本/大連)、劉敏、劉瑩、劉紅賓、龍占江(北京)、呂曉光、孟力、聶秀雲、潘小平、齊桂萍、曲藝、任月秋、睢明、孫魯濱(成都)、孫耀新(昆明)、王而心(日本)、王戈(大連)、王麗(地址不詳)、王金良、王鳳儀、王風山、王雅麗、王立威、王樹彬、王仁智、吳桂珍、閆楊、尹飛飛(北京)、雲鵬、臧秀鳳(地址不詳)、趙德柱、趙實、趙亞弟、張愛麗、張慧(廣州/遼陽)、張麗霞(天津)、張風岐、張穎新、張淑敏、張子煥、張鑄風、周廣偉、曾憲英(丹東)、朱平

 

已經故去的同學:

胡靜、康福生、馬建新、閩懷光、施鳳芝(20xx1)、王秀英、王月秀(小學三年左右)、趙淑蓉、高麗娟(2018)

注:高麗娟同學在這篇文章形成期間還在,2018年底病逝。

 

孫魯濱記錄的班級學號

1  王麗      2  尹飛飛    3  王秀英    4  王月秀

5  高麗娟   6  齊桂萍    7  吳桂珍    8  王亞麗

9  劉宏賓   10 白桂琴   11 張影新   12 李欣

13 薑麗均  14 藏秀風   15 曹麗      16 張慧

17 施風芝  18 何李培   19 李麗       20 孫魯濱

21 聶秀雲   22 劉瑩      23 張淑敏   24 張子喚

25 艾曉妮   26 曲藝      27睢明       28 潘曉平

29 蔣文華   30 孟力      31 趙亞弟   32 李亞平

33 趙實      34 閔懷光   35 孫躍新   36 朱平

37 呂曉光  38 陳連生    39 周恩波   4 0曾憲英

41 王立威   42 王仁智   43 程寶義   44 鞠澤田

45 胡彥勤   46 閆揚      47 劉建民   48 王金良

49 張麗霞   50 王戈       51 龍占江   52 王樹彬

53 張鑄鋒   54 李寶江    55 艾岩      56 戴一萍

57 劉楓      58 胡靜        59 王紅心   60 周廣偉

61 張鳳岐   62 劉寶昌    63 馬建新   64 康福生

65 雲鵬      66 王鳳山    67 任月秋    68 張愛麗

69 劉敏      70 趙淑榮    71 關勇       72 王鳳儀

73 李宛茹   74 陳光臨    75 陳浩毅    76 趙德柱

77 馮世傑   78 安權

:51號以後的名單由薑麗鈞整理,大家補充。

~~~~~~~~~~~~~~~~~~~~~~~~~~~~~~~~

我親愛的同學, 我親愛的兄弟姐妹, 當你們的眼神停留在《美篇》最後的那幅照片時, 為什麽你的容顏由歡愉轉換成了凝重? 為什麽你那飽經歲月風霜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為什麽昏花的眼眸裏噙著晶瑩的淚珠? 為什麽、、、?

 

讓我們稍稍的平靜一會兒, 長長的、緩緩的、輕輕的吐出一口燥熱的胸氣, 合上雙眼, 讓思緒的翔羽收攏, 你一定會感到無比的愜意, 因為在這短暫的個把小時裏, 你重溫了那個年代的你和你的夥伴們的人生大戲 。而這出戲是用我們的青蔥熱血編織而成的。她有時狂野, 有時細膩, 有時呐喊, 有時失語, 有時冒險, 有時畏懼。

 

而今我們已匆匆別離了那些難以忘卻的青蔥歲月,增添了閱盡人間春色的經驗和閱曆。當我們合上《美篇》, 是否更加領悟了人生的三種境界? 那麽就用這三種境界共勉我們更輝煌的明天。

 

王戈

2018.3.9

 

注: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敝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崖路";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寶貴的留言:

穀老師(2021.1.5):艾曉妮:看了妳的美篇:我們的青蔥歲月。太棒了。讓我看到可愛的學生們從小逐漸長大的軌跡。有那麽多同學參與,回憶年少時光,真讓人感動。這充分反應了9.4這個群體之凝聚力,親和力。四班多美女,多才女,還有詩人。

麗鈞(2021.1.5):小妮我吃完飯就在看集體板的青蔥歲月才看到下廠勞動這部分,這裏提的每一件事,都能想起當年的情景,太好了,小妮為我班做的像冊立了大功,留住了美好時光。疫情不讓出門,大家花點時間看,看還有哪些有趣的事寫出來,補充這裏,我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聽男生說還有好些有趣的事沒寫上那,趁現在有時間就寫點,這裏有高麗娟寫的東西,一看到這就想起高麗娟的容貌,這裏沒有權勢等級,誰記的事多,出現的次數就多,所以大家現在還可以寫,然後添進來,我覺得這裏記的是我們自己的事,每次看都覺得有滋有味。小妮,以後每年六一和春節的時候,把這幾集都在群裏發一遍,當年我們在一起學習的美好時光,沉澱幾時年了依然讓人深深懷念,讓這種友誼伴隨我們一直走下去。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發現以前從美篇拷貝到文學城博客裏的照片全部丟失。這篇文章的照片是 2/19/2022 重新上傳的。非常感謝文學城裏幾位朋友的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小學直接變成中學是文革的產物。我們應該升入中學時,老高中生還在學校鬧革命。他們不畢業,中學生就不能進入高中,沒有教室。所以中學生仍然在原來的學校。我們也就不能進入中學。等中學,高中生下鄉後,我們學校已經改成中學的名字了。叫“小學戴帽”。唉,沒有學到什麽就稀裏糊塗地畢業下鄉了。謝謝向田!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實驗小學怎麽變成中學了,11年同一班級的同學都沒有變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