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客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個人資料
正文

代夫特:朝聖維米爾

(2024-01-17 15:14:33) 下一個

藝術是開啟歐洲行的動力。自遠古時代起,人類就已經通過藝術,表達內心最深處的精神渴望,揭示人們所感悟的神聖精神,無論是創作、欣賞和體會,都可以通過藝術探索人類的精神世界。藝術是曆史的一瞬,它將這一瞬定格下來,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留存傳世。在西方的曆史文明進程中,藝術和藝術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繪畫和雕塑則是最經得住時間洗禮的藝術形式,無數令人驚歎的傑作流傳於世。

荷蘭在十六世紀擺脫西班牙統治成為新教國家,政治獨立後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十七世紀的荷蘭依靠貿易和殖民進入了黃金時代。在貿易與財富的狂熱中,荷蘭繪畫藝術成為炫耀消費的對象,擁有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個人肖像畫成為富商的標誌。因此荷蘭畫派作品中表現的不再是皇室的威嚴,也不是天主教會的限製,而是一種新興的現實主義,反映新教徒渴望述說世界的本來麵目,毫不避諱描繪世俗生活。另外除了藝術家的聚集也離不開收藏家的運作和富豪對藝術品的追捧,富人在賺足錢之後,開始有了出錢定製畫作和收藏藝術品的雅興,新興的現代商業藝術市場誕生。藝術家們活躍了荷蘭的藝術市場,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作品,為有大量資金的新貴商人,帶來了肖像畫、靜物畫、風景畫和描繪荷蘭人生活的風俗畫,畫麵充滿著荷蘭黃金時代的全球化特點,可以看到荷蘭人的室內陳設中,不乏高檔的中東地毯,精美的中國瓷器,美洲的海狸皮帽子等等。荷蘭工商業的發展,繪畫藝術作品的商品化大眾化,畫家們從為皇室和教會打工轉而為新興中產階層服務,這是西方藝術發展的標誌性轉折。荷蘭黃金時期,許多畫家們並沒有把繪畫當成一種藝術,而是一種手藝,一種謀生的技能。

十七世紀初,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代夫特開設分部,代夫特也成為一座興興向榮的貿易城市,城雖小卻相當繁榮富足,許多藝術家聚集至此,成立了以代夫特學派為主的畫家行會聖路加公會。當年代夫特聖路加公會的所在地就是如今的維米特中心,雖然這裏沒有一幅維米爾的真跡收藏,卻是全麵了解維米爾及其作品的所在。維米爾全部作品被印刷出來製作成油畫式的照片,按創作年代展列,每一幅畫的創作過程,收藏博物館等都有詳細介紹,在中心的二樓,還專門設計了一間維米爾的畫室。

十七世紀,是維米爾的時代,也是荷蘭繪畫藝術的黃金時期。維米爾是荷蘭巴洛克繪畫大師,是荷蘭繪畫中成就最高的風俗畫畫家。想看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要去海牙的莫瑞茨(Mauritshuis)美術館,而想看維米爾的一生,則要去荷蘭古城代爾夫特Delft。維米爾一生都在代夫特,人稱代夫特的維米爾,因此去代夫特猶如朝聖一般。

維米爾的故鄉代夫特位於海牙和鹿特丹之間,距離海牙隻有三十分鍾車程。始建於1246年的代夫特與荷蘭王室頗有淵源,威廉親王曾短暫居住於此,死後葬於代夫特新教堂,此後新教堂成為皇室成員的安息之地。代夫特古城遍布水道和石橋,老建築林立,古樸悠然,風韻溫婉細膩,有小阿姆斯特丹之稱。

維米爾生於代夫特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父就是一個藝術品商,他的作品幾乎都是接受委托的定製創作。維米爾二十歲左右加入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師。他受意大利卡拉瓦喬巴洛克風格影響,擺脫了倫勃朗式的聚光畫法,維米爾對光線的精妙運用使得畫麵中室內充滿陽光,並使光線灑落得和諧勻稱,各種陳設織物都更顯得熱情華美,而倫勃朗更喜歡選擇以棕色為主的色調,並且色彩柔和色差不大,讓人感覺他的畫麵有深度。

維米爾不是因其史詩般的風景畫聞名,相反他的創作題材普通,最擅長的是描繪代夫特市民的日常生活,描繪寧靜和諧的家庭氛圍,畫麵幾乎都是室內場景,記錄在畫布上的都是簡單的瞬間,通常是一、兩個人在室內勞作或休閑或閱讀或彈琴,尤其是女性的形像和活動。畫中人物置於窗前,有強烈的明暗對比,又和諧自然,這種窗邊人物已然成為維米爾風俗畫的特色,給人寧靜質樸,富有詩意的溫馨氛圍,無論是倒牛奶,還是彈琴讀信都親切感人,精致的畫麵靜靜地流淌著荷蘭黃金時代的風物人情。

維米爾的大多數畫作都具有私密性特點,有如古代少女的私房照。她們被安放在整潔優雅,近乎幽閉的閨房中,一束柔和的光線從側窗照進來,灑在一位正在讀信的少女身上,或是正在彈琴的少女臉上,亦或是房間的地板上。維米爾的內部空間看似封閉,他卻以散文和細膩的色彩光影,描繪他所有的觀察和發現。即使是身處一個封閉的房間,看不見房間外麵的世界,但是仔細觀察細節仍會發現:通過對光線和色彩的出眾運用,畫麵有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不論是構圖、人物比例、質感都精致得如照片一樣逼真,給人巨大的視覺衝擊。

維米爾的肖像畫,專注女性與生命之美,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多達40位,男性很少。同時維米爾作品中的室內懸掛的繪畫和擺設講究,反映出代夫特富裕家庭生活的平靜、安逸,以及藝術審美所呈現出的精神境界。

維米爾對光線的研究和對顏料的運用很精道很講究。在中世紀的歐洲,大部分有色染料和顏料,都是用自然界易於獲取的原料製成,比如樹木的樹根樹葉,礦物質等。在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家看來,繪畫始終是第一位的,首先以線條明確理念,決定作品畫麵構圖,其次才是以顏料進行填充,似乎這樣才是真正的高端藝術。而文藝複興以後,畫家們開始認為色彩是藝術表現的主要形式,繪畫的表現在於飽蘸顏料的畫筆,而色彩能夠像線條那樣,成為構圖的手段。比如意大利畫家提香在宗教畫上大膽運用鮮豔的色彩描繪聖母的長袍,後來維米爾,以至梵高亦是如此。當時維米爾自己研磨礦物石,以亞麻仁油調製的顏料會使顏色變幹速度放慢,這樣可以有更長的時間來處理顏色變化,借助油基顏料,能在調色板和畫布上,調出各種變化的色調,強烈如橙色紅色,藍色和黃色等色彩,同時還能夠創造出細微的陰影,光影明暗無法分割。對於像維米爾倫勃朗梵高這樣的畫家來說,色彩甚至就是從屬於明暗變化的,明暗變化本身就足以表現繪畫的全部。維米爾的畫麵注重光線與顏色的運用,這種運用帶來特別的效果,畫中是一個生動的世界,是真實的生活場景,樂師們在奏樂,少女們在活動,一切都是鮮活的,讓人可以置身其中,在這片空間裏走動,也可以靜靜看著畫中人生。

音樂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弗蘭斯哈爾斯、楊斯汀、女畫家朱迪斯等都有很多描繪與音樂或是樂器有關的作品。維米爾的作品中音樂主題在他整個繪畫生涯中貫穿始終。據介紹維米爾有13幅作品與樂器或音樂家有關,看著畫麵中女子的手撥動琴弦,讓人身臨其境,音樂的律動感和美感洋溢其間,優雅動人。

收藏於英格蘭國家美術館的《坐在維金納琴前的女子》,終於在倫敦看到真跡。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A Young woman standing at Virginal》。

荷蘭國立博物館藏《The Love Letter》

維米爾中心二樓,模仿設計了一間維米爾畫室,與他許多作品畫麵中的布置一樣。維米爾的大多數畫作在結構內容上都有驚人的相似,似乎像是一種擺拍:畫麵的左側總是有一扇窗,窗外有光,窗內有男孩女孩;他們在彈琴、寫信、喝酒、照鏡,往往正沉浸於眼前的事情,偶爾也會抬起頭,或者忽然凝視著看向你。最讓人感動的是維米爾的用光技巧,總是可以營造出一種戲劇化的效果,檸檬黃色或鈷藍色總是恰到好處,強烈的光感使作品色彩顯得特別的明淨和細膩,讓人感到十分親切溫馨。比如《窗前讀信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等,為了營造一個靜謐的環境,為了與人物的性格相協調,維米爾的光線總會有柔和的陰影,柔和的陰影減弱背景使前景主體形象更為突出,應該說,在光影和色彩方麵維米爾是最接近印象派的古典畫家,唯一的不同是室內創作而不是戶外寫生。

在整潔條理,近乎幽閉的家中,柔和的光線從彩色花窗,透過蒙蒙細紗的窗簾照射進來,灑在一位位閨中少女的身上和臉上。

1675 年,維米爾在代夫特去世。他的 21 幅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拍賣。遺憾的是,代夫特未能留住一幅維米爾的原作。維米爾死後葬於代夫特老教堂,他受洗是在新教堂。從生到死,維米爾都沒有離開過代夫特。維米爾沒有倫勃朗的雄厚大氣,也不如哈爾斯那樣豪放不羈,但卻以樸實真摯的抒情美好打動人心。

仍在繼續傾斜的老教堂

走出維米爾中心,代夫特小城在薄霧中安詳地等待又一個晴朗的明天。

在代夫特土生土長的維米爾,所有的風景畫都是描繪故鄉代夫特,最著名的就是《代夫特風景》(View of Delft),藏於海牙莫瑞茨美術館,旁邊是荷蘭藝術家的攝影作品《代夫特風景》,他似乎尋找到了當年維米爾創作此畫的正確位置。

如今的代夫特依然如故,遠遠望去,還是畫麵中那個寧靜的小城,籠罩在暖暖的陽光中。維米爾用想象和畫筆封存了一座中世紀小城,和曾有的寧靜與快樂。

維米爾另一幅風景畫《小街》(The little street)描繪代夫特一條平靜普通的小街,婦女在門邊織物,小孩在窗下玩耍,這就是代夫特的日常。荷蘭藝術著眼於現實,所以畫家們會畫腐爛的水果,會畫剛剛起床的女子,還會注意到街上的小狗,因為這就是自然場景,而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按圖索驥,在代夫特找到了這條小街。依然是紅磚牆房,依然是枕河人家,就是多了現代的汽車,多了南來北往的遊人,代夫特的生活方式卻依然故我,依舊溫暖。

還是描繪代夫特日常景致的作品,《The courtyard of a house in Delft》,收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

和新教堂相對而立的代夫特市政廳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位於海牙一座十七世紀荷蘭古典主義建築中,與荷蘭國家博物館、鹿特丹範伯寧恩美術館並稱荷蘭三大博物館。博物館建築體量不大但收藏可觀,包括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代夫特風景》,倫勃朗《解剖學課》,倫勃朗的學生法布裏蒂烏斯 《金翅雀》以及波特《The Bull》等名作。

維米爾那些純粹凝練的畫麵令人傾到,但是確認是維米爾執筆的畫作並不多,兩位數的精品牽動著各方的心。最廣為人知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珍藏在莫瑞茨皇家美術館,大多數參訪者都是為親眼目睹而來。數月前有人假環保之名企圖破壞此畫未逞,引起人們對極端環保鬧劇的不滿。或許維米爾自己也大惑不解,難道一個少女戴了珍珠耳環就會導致氣候變化?當然這位萬眾矚目的少女,那驚鴻一瞥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靈魂,還有以此改編創作的電影,不過電影中維米爾的母親變成了他的經紀人,出麵恰談接件銷售的都是他母親。

畫幅不大,畫麵用大片黑色調的背景,采用了卡拉瓦喬和倫勃朗的聚光法,襯托一位驀然回首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孤影,清澈的眼神,迷離的淺笑,營造出一種時間在空間裏靜止的感覺,顯得格外寧靜與溫暖。讓人想起梵高的一幅作品《詩人尤金波赫》,同樣是一個單純的背景中映襯詩人尤金金黃色的頭像,通過單純的顏色組合,達到一種神秘深邃的效果。

畫麵中少女頭飾使用的青金色被認為是真正的藍色,正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早期隻有在宗教祭壇畫中諸如聖母耶穌的長袍才能使用的昂貴顏色。維米爾用鈷礦石研磨成粉,以亞麻仁油調製而成,這是他最偏愛的繪畫顏色,也是梵高最常用的顏色。後來法國藝術家克萊因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合成了另一種獨特的群青藍並申請了專利,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克萊因認為藍色是深度和無限,是自由和生命,是宇宙最本質的顏色。相比而言,似乎印象派最鍾愛的是藍色調,梵高不用說,莫奈、雷諾阿、女畫家莫裏索,日本葛飾北齋(他的《神奈川衝浪裏》是典型的普魯士藍),英國畫家特納等等。無論是青金色、鈷藍色、以至現在的群青色,都是畫家們偏愛的流行色,無論是風景畫,還是肖像畫,藍色往往是畫麵中靈魂的顏色,覆蓋著畫中的夜空水麵,點綴著畫麵的細節,浸潤著優雅的意境,深邃且幽遠,寧靜而安謐,沉靜如水,卻又光彩照人。

代夫特,藍色的奢侈,青花瓷門。十七世紀初,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代夫特開設分部,代夫特成為一座繁榮富足的貿易城市,也就是那個時候,東印度公司從景德鎮進口青花瓷釉,製陶廠自行繪製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代夫特藍陶,被稱為“代夫特藍”。著名的皇家代夫特藍陶廠至今仍然沿襲傳統手工繪製的方法,生產的青花瓷享譽歐洲。原來一直感覺維米爾作品中的藍色十分獨特,至此找到了答案。這個瓷器廠屬於官窯,是荷蘭王室的禦用瓷器生產商,價格不菲,買些小物件很是討喜。

維米爾用繪畫記錄了故鄉日常歲月之美,至今意猶未盡,仍有鮮活的生命力,值得代夫特永遠銘記,不論以怎樣的方式。而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走遍七個國家十八個博物館,欣賞維米爾的全部作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