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客

The Sight, The Sounds, The People
Head Out On The Road With Me
個人資料
正文

盧浮宮:探尋藝術履痕

(2022-02-02 15:48:06) 下一個

第一次去巴黎,三進盧浮宮。對巴黎的向往,與其眾多的博物館有關,巴黎最值得的地方,也是這些博物館。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魅力當然是文化,曆史就是鑄就文化的模子。在巴黎,博物館已經成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總有一個博物館,能夠擊中人的內心,讓人陶醉其中。同時,眾多的博物館能夠讓人產生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N次的參觀欲望。

西方的曆史進程中,藝術和藝術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在藝術本身的世界裏,當一切崩塌,藝術自身的傳統仍能讓人景仰。凡是先進國家,尤其是維持民族自尊的國家,都會高度重視博物館,因為那是國家的臉麵。從城堡、王宮,到博物館,盧浮宮是一個縱觀人類文明史的所在,是見證世界藝術史誕生的博物館。作為一個國家的曆史記憶,一個巨大的文化實體,盧浮宮已經超越了博物館本身的意義,而成為法國的文化形象、社會角色和國家榮耀。

西方社會審美養成的公共場所,早先是教堂、沙龍和宮殿,後來才是博物館,分別以不同功能滿足平民貴族和皇室需求。盧浮宮的對象不僅僅是藝術家,而是所有人,所以參觀盧浮宮的人大致有四種目的:朝聖、審美體驗、附庸風雅、隨團打卡。無論何種目的,人們進博物館實際上就像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不是美的知識,而是美的心境,是接受一種藝術的熏陶,體驗一種藝術的氛圍。所以每個人在博物館裏有不同的與藝術互動的方式,有人貼近作品,從細部揣摩藝術家的表達;有人遠觀,試圖通過整體來體驗;有人靜坐凝視,在冥思中與藝術家交流。

法國繪畫藝術的特點是集東西方之大成,並在藝術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曆史上隻有國家強大才有博物館的強大,一般國力強盛的國家對藝術的保護和收藏有先天的條件,國力比較弱的小國,其高水平的藝術品往往會流到國力強盛的國家,就像移民一樣。盧浮宮的收藏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從意大利早期到文藝複興,從法國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神作數不勝數。所以隻能挑重點,比如在最感興趣的繪畫館專心看畫,其他的像雕塑等就隻能選擇欣賞。

文藝複興前十四、五世紀的意大利早期繪畫多是宗教主題。多數人對古典藝術皆可明白不感困惑,主要是古代作品多由出錢定件者(如教會宮廷或富人)提出表現內容、風格尺幅,藝術家在此範圍內發揮技巧來達到定件要求,即以自己的技法來表現別人的思想而不能自由表達自我情緒,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倫勃朗、魯本斯等的作品大多如此。另外古典藝術題材多是宗教曆史社會這類人間常識和社會共識,表達手法也以具像為主,就像教科書,不同畫家常常對同一題材重複創作,人們參觀的喜好取決於藝術家的技法。

相對文藝複興來說的早期,黑暗的中世紀束縛人的思想,畫作多是關於耶穌受難複活或是聖母聖子的故事,不是釘十字架就是聖母哭子,亮麗的金邊強調虔誠與信仰,畫麵人物表情呆滯而頭頂光環。看多了讓人覺得單一沉悶,所以隻是涉獵一下。

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複興的發源地,從此文藝複興一發不可收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美術巨匠被稱為文藝複興三傑,在他們與歐洲人的共同努力下,歐洲從黑暗愚昧的中世紀,走向了關懷尊重,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觀。藝術轉型將對象中心改變為藝術家中心,藝術家不再隻是奉錢或奉旨作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高雅細膩,多以神話、寓言或者日常生活為題材的作品,所畫人物高雅仿古,畫麵光影都有了美感。

意大利畫派特別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精華大多數都在意大利本土,像宗教壁畫一類主要集中在梵蒂岡和大教堂。因為中世紀羅馬教皇是歐洲最大的財主,加上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富商都有足夠的財力購買大量高水平藝術品,而且當時許多一流的藝術家都受顧於羅馬教廷,比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卡拉瓦喬等。

盧浮宮的大畫廊不僅是博物館內的一條通道,更是文藝複興時期繪畫藏品大廳。大畫廊是盧浮宮最早對外開放的展廳,玻璃拱頂讓自然光線落下,避免畫麵反光。長廊展品有一些意大利繪畫巨匠如拉斐爾、達芬奇、卡拉瓦喬等的作品,但數量不算多。

我們最熟悉的西方畫家莫過於達芬奇,不過,達芬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不僅僅隻是《蒙娜麗莎》,在其它多方麵都有創造。達芬奇受法王高薪聘請來到法國,在法王贈送的克洛呂斯城堡裏潛心創作,參與了法王的很多設計。達芬奇在法國度過了人生最後三年,臨終死在法王懷裏。達芬奇一生專注研究與創作,克洛呂斯城堡作為達芬奇最後的故居,保留了很多他的奇思妙想和發明設計模型。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原畫很小,名聲遠遠超過了其藝術價值,在現場看隻是儀式。來盧浮宮的人有一大半都是衝著她來,我是永遠擠不到麵前的。達芬奇有很多畫跟蒙娜麗莎風格一樣,名作《岩間聖母》和《施洗者聖約翰》卻少人圍觀。達芬奇應米蘭教堂的邀請繪製祭壇畫《岩間聖母》,此畫雖屬傳統宗教題材,但沒有局限於此,達芬奇以寫實手法和完美的構圖布局,聖母頭上少了光環卻體現出一種世俗的生活情感。

《施洗者聖約翰》同樣如此。《岩間聖母》和《施洗者聖約翰》成為達芬奇最珍愛的作品,隨身攜帶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盧浮宮是一座法國博物館,自然是法國本土的藝術品收藏最多。在拿破侖三世對盧浮宮進行大規模擴建時期,他希望有一個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博物館,紅廳華麗的紅色和金色裝飾滿足了這一願望,之後德農館紅廳專門陳列法國十九世紀的大畫幅作品,藏品都是法國繪畫傑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以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畫派為主,多是法國曆史史詩場麵的畫作,包括路易大衛、格羅、德拉克洛瓦、傑裏柯和安格爾等大師的巨幅佳作,是盧浮宮最著名的展廳。

從德農館零層,走上勝利女神像的大樓梯到德農館一層,就是掛滿無數名畫的法國繪畫館。人流如織的紅廳,參觀人數最多,環顧四周,仰望天頂,一幅接一幅從四麵八方襲來。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曆史瞬間或者一個傳奇故事,場景或波瀾壯闊,或寧靜安詳;或富麗堂皇,或浪漫悲衰,人物形態或安詳,或端莊,或天真,都活靈活現,讓人目不暇給。

曾經看過一個BBC的三集紀錄片《ART OF FRANCE》,以法國曆史線索講述法國的文化藝術。從哥特式建築藝術到啟蒙運動,從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印象派到存在主義,通過法國曆史上的名家名作,走進藝術大師的世界,看到係統完整,精彩紛層的法國藝術史,簡單易懂。法國繪畫早期受意大利的影響,從中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羅馬藝術美,包括題材上也多是以古羅馬古希臘神話為主。因為拉圖爾,創造了有別於意大利卡拉瓦喬的法國巴洛克風格,隨後風靡一時的以布歇為代表的洛可可風正是表現當時法國社會安逸享樂的風氣。後來普桑主義崛起,形成了嚴謹細膩的法國古典主義繪畫風格,並由此影響了之後幾百年法國甚至歐洲繪畫的發展方向。從太陽王到拿破侖,法國繪畫藝術經曆了從發展到鼎盛的過程,每一次曆史變革都衝擊影響著藝術風格的發展。

當波旁王朝走到窮途末路,法國大革命爆發。奢華的洛可可風逐漸消退,藝術回歸古典主義嚴謹理性的審美傳統,以路易大衛為首的新古典主義興起並成為主流。路易大衛生於路易十五時期,死於查理十世時期,經曆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由於處於一個動蕩的時代,所以創作了許多其中的畫麵,被視為一個對當時問題表態的新古典主義畫家。

大衛曾前往意大利,受到文藝複興的影響,對古典主義倍感興趣,創作了古典英雄主義題材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以色彩莊重畫風嚴謹而一舉成名,成為新古典主義畫派的代表作。繼甜美輕快、精巧華麗的洛可可風之後,新古典主義風格畫麵鮮亮,人物五官和身體真實,栩栩如生。

大衛新古典主義風格油畫《雷加米埃夫人》。雷加米埃夫人是法國著名沙龍主辦人,她的一生經曆了法國大革命,目睹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起和覆滅,又親曆了波旁王朝的複辟和七月王朝的建立,最後在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的第二年死去。雷加米埃夫人以美貌和聰慧著稱,大衛以一種嚴謹的古羅馬貴族肖像畫的表現方式描繪出雷加米埃夫人獨特高貴的氣質。古典肖像畫法,背景簡潔灰暗,光線表達類似舞台效果,讓觀眾視線集中於主角。

拿破侖帝國的寫照,大衛巔峰之作《拿破侖加冕禮》。拿破侖時期大衛成為拿破侖一世的宮庭禦用畫師,創作了大量歌頌拿破侖的作品。

《列奧尼達在溫泉關》——新古典主義崇尚古羅馬古希臘的藝術審美傳統,借用其表現形式描繪重大事件,繪畫作品更為寫實。

大衛自畫像

左邊小幅作品是畫家維吉自己和女兒。Vigée Le Brun是那個時代傑出的女畫家,洛可可的主題,新古典主義風格。她曾是路易十六王後的宮廷畫師。

路易大衛名作太多,曆史畫肖像畫都是經典。作為法國繪畫的領軍人物,他有很多學生包括傑裏柯、安格爾、格羅等後來都是法國大師級畫家。

大衛的學生格羅同樣備受拿破侖器重,作品《拿破侖在埃勞戰場》也應該是為頌聖而作。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領導人安格爾也是大衛的學生,他更喜歡典雅唯美的人體藝術,稱得上是人體肖像藝術大師。1796年他來到巴黎,進了路易大衛的畫室,連續數年沉浸在古典畫的氣氛之中,對藝術形式進行大量研究,這對安格爾後來的藝術生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開始崛起,新古典主義麵臨終結。與古典主義強調人物輪廓的完整和典雅細膩的線條不同,浪漫主義則強調色彩的運用。

《大宮女》是安格爾在意大利逗留時畫的,為拿破侖的姐姐而作,堪稱古典主義經典作品。

《羅傑營救安吉麗娜》,古典主義的風格意境,簡樸唯美的人體,線條輪廓工整,色彩明晰。

隨著法國大革命熱潮漸漸衰退,工業文明時代來臨,封建王朝的複辟以及資產階級政權更迭,法國迎來了新的社會動蕩,反社會傾向突起,畫家詩人強調個性自由的表達,作品開始判逆,帶來了法國藝術的浪漫主義運動之前寫過法國浪漫主義畫派有兩位巨匠,一位德拉克洛瓦,另一位傑裏柯可以說是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傑裏柯很早就在盧浮宮揣摩名家作品,臨摹過提香、魯本斯、倫勃朗的畫,開創了不同於新古典主義的浪漫主義風格。

《梅杜莎之筏》是傑裏柯最為經典的浪漫主義佳作,描繪了梅杜莎號海難的情景,凝重的色彩表現出生命的力量感。可惜傑裏柯英年早逝,留下畫作不多。德拉克洛瓦崇拜並深受傑裏柯影響,繼而成為浪漫主義的一麵旗幟,並影響了以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印象主義畫家。

德拉克洛瓦把西方繪畫的技巧和色彩從傳統中解放出來,從題材、意識形態和圖像上都擺脫了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束縛,藝術家可以自由想像和創造,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或者是某種浪漫思想來表現主題。浪漫主義繪畫主張個性、特征和情感的表達,構圖色彩豐富強烈,筆觸流暢奔放,使作品有激動人心的場麵和強烈的色彩情緒。

受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運動的影響,到十九世紀末期,學院藝術盛行歐洲,洛可可時期的愛神題材重新流行。後來遭到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質疑,認為學院藝術保守沒有創新,忽略了現實社會問題,可見藝術創作離不開它所身處的時代。

盧浮宮建築本身就是偉大的藝術品,看完畫,走出盧浮宮,在方庭坐一坐。方庭是巴洛克建築的經典,坐在方庭可以看到貝聿銘玻璃金字塔。貝聿銘的設計應該屬於建築上的印象主義。他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新館的設計也采用同樣的方式,不過是縮小迷你版。另外多倫多安省皇家博物館也有類似的設計,在古建築外牆上用鋼筋玻璃搭建一個現代風格的新館,使整個博物館煥然一新,有了世界級的感覺。曾遭法國人詬病的盧浮宮金字塔,實際上是為了解決博物館入口擁堵而建,而今成為巴黎的地標。

如果從裏沃利街地鐵站地下商場進盧浮宮,可以看見倒金字塔。想起電影《達芬奇密碼》的結尾,作家為抹大拉的瑪麗亞安排的安息之所,就在這巨大玻璃倒金字塔的小小塔尖之下,佩服丹布朗的奇思妙想。

歐洲藝術的活力就在於有大量的收藏家長期購買和收藏藝術品。十八世紀之後法國成為世界矚目的藝術中心,然而一場新的革命正在醞釀 ,最終產生了在繪畫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印象主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