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所有的大師都會來展!為紀念法國繪畫大師德拉克洛瓦誕辰220周年,盧浮宮專門舉辦了一個長達半年的大型回顧展覽,這是巴黎自1963年德拉克洛瓦逝世一百周年舉行展覽以來,第一次德拉克洛瓦完整作品展,這是法國在向他致敬。回顧展的大部分作品在盧浮宮的拿破侖廳舉行(有些大幅畫作仍在德農館紅廳展出),按時間順序呈現德拉克洛瓦的創作生涯,包括他的大量油畫、素描及部分版畫等上百件作品。德拉克洛瓦是法國繪畫大師級人物,名聲早已如雷貫耳。非常幸運,第一次去巴黎,第一次進盧浮宮,就遇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展。回顧展無需另外購票,隻要購買盧浮宮門票或是博物館通票都可進入參觀,觀者眾多,人頭濟濟,看到很多參觀者在畫作麵前流連、驚訝、好奇,拍照實屬不易。
伴隨曆史的發展,不同的藝術運動在不同的時代留下了不同的印記。西方繪畫中的浪漫主義運動出現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中期,從題材、意識形態和圖像上擺脫了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束縛,藝術家可以自由想像和創造,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或者是某種浪漫思想來表現主題。繪畫主張個性、特征和情感的表達,構圖色彩豐富強烈,筆觸流暢奔放,使作品有激動人心的場麵和強烈的感情色彩。德拉克洛瓦師從古典主義畫家路易大衛,魯本斯是他心中理想的畫家,他特別欣賞魯本斯強烈色彩的巴洛克風格繪畫。當德拉克洛瓦開始領導一種新的藝術風格的時候,他把西方繪畫的技巧和色彩從傳統中解放出來。他說:“繪畫時色彩比素描重要”!奧地利畫家席勒也說過:塗上顏色的素描比鉛筆素描賣價更高。梵高作為德拉克羅瓦的崇拜者曾說:”在德拉克洛瓦的畫中,色彩和色調的情緒都有了意義。”德拉克洛瓦的藝術造詣頗深,在表達感情的深度與力量方麵,除了倫勃朗沒有人能與他相比;在表達運動的激烈和氣勢方麵,除了魯本斯,幾乎無人能達到他那種動人心弦的程度。
法國浪漫主義繪畫有兩大巨人,一位是傑裏柯,一位是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崇拜並深受傑裏柯的影響,畫作波瀾壯闊表達不羈,色彩運用強烈,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一麵旗幟,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後印象派,特別是色彩運用上影響很大。而傑裏柯的才氣應在德拉克洛瓦之上,卻英年早逝,留下畫作的不多。
德農館法國繪畫紅廳德拉克洛瓦作品展
德拉克洛瓦可謂是法國的驕傲,最受尊崇的藝術大師,其大部份作品收藏於盧浮宮。德拉克洛瓦不僅在題材上而且在繪畫方式上都與新古典主義不同,他的作品充滿力量,充滿悲傷。他不是著重強調人物逼真和精致的五官,更突出藝術家的理想主義和個人主義,似乎強烈的情緒和色彩比完美的細節形式重要。德拉克洛瓦1830年的著名畫作《自由引導人民》可以說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典範,是通向世界的經典。這幅作品直接影響了雨果《悲慘世界》的寫作,當然雨果也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一個繪畫一個文學都有共鳴之處。浪漫主義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風格,同時也是一種影響藝術和文學以及其他生活領域的重要運動。
德拉克洛瓦曾是傑裏柯作品《梅杜莎之筏》的模特之一,受到傑裏柯這幅畫作的啟發,德拉克洛瓦創作了他的第一幅浪漫主義油畫《但丁和維吉爾共渡冥河》,一展出即引起轟動,德拉克洛瓦也從新古典主義傳統開始邁向浪漫主義風格。
以希臘獨立戰爭為題材創作的《希阿島的屠殺》,被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格羅稱為“繪畫藝術的屠殺”,更被巴比鬆風景畫家柯羅稱為“色彩的屠殺”!這幅畫在展出時激起很大爭論,但同時也是解放傳統藝術思想的一次革新。德拉克洛瓦因此畫一躍成為當時第一流的畫家,確立了他浪漫主義旗手的地位。《希阿島的屠殺》從此揚名,成為德拉克洛瓦的經典作品之一。
《La Bataille de Nancy》
收藏於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小幅《The Death of Sardanapale》,這次被盧浮宮借出展覽。紅黑對比帶來的視覺衝擊,在德拉克洛瓦浪漫主義的構圖色彩中表現出反傳統的暴力美學,當時此畫在巴黎展出時也是備受爭議。
大幅的掛在德農館的法國繪畫大廳裏
《阿爾及利亞的女人》(左幅)。旅行一直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當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後,德拉克洛瓦前往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及非洲旅行。北非之旅使他有了一個嶄新的視野,畫作風格更具多樣性。阿拉伯和非洲文化、猶太人的生活、典故甚至動物,都成為德拉克洛瓦創作的主題,創作了大量異國風情的作品。右牆中間的小尺寸《公寓裏的阿爾及利女人》,創作年份不同。
《暗殺列日主教》與之前的《薩達納帕盧斯之死》一樣屬於暴力主題,一樣褒貶不一,似乎這是德拉克洛瓦早期浪漫主義作品的特征。
《坐在墓園的少女》,色彩是德拉克洛瓦繪畫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質疑古典主義傳統的審美標準,不再強調人物白淨、富態、優美的姿態和線條,而是以不同的色彩和色調創作充滿動感的普通人物,看起來雖有些早期印象派的色彩感覺,但並不是印象派外光法的色彩表達。
德拉克洛瓦自畫像,除了自己的畫像,他曾為音樂家蕭邦畫過肖像。
《在墓地的哈姆雷特和赫瑞修〉五幅,包括2幅素描。德拉克洛瓦曾在英國居住幾月,深受莎士比亞的影響,創作了一係列他劇中場景的繪畫作品。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君士坦丁堡的入城》
展覽中還包括一些德拉克洛瓦的風景作品
德拉克洛瓦1863年在巴黎去世,埋葬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在巴黎的最後一天去了拉雪茲,找了半天問了一個人後終於看到他的墓。在德拉克洛瓦成為當時一流畫家之後,開始為巴黎波旁宮繪製壁畫,後來還接受為盧浮宮繪製天花板壁畫的委托。
長達半年的回顧展在盧浮宮結束後,移師紐約大都會再展四個月,這應該是2018年最重要的展覽,也是德拉克洛瓦在北美地區的首次大型展覽。
巴黎最令人向往的就是擁有眾多的博物館,各個博物館每年都會帶來很多驚喜,隨便網上一搜,各種各樣的展覽精彩紛層。逛展也成為巴黎普通人的日常,因此每當巴黎有畫展開幕,總能看到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景象。在巴黎短短兩個星期,就遇到四個展覽,除了盧浮宮這個,一個是瑪摩丹美術館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莫裏索和她老師柯羅的小型展覽,一個是奧賽博物館《野性的靈魂——波羅的海國家的象征主義藝術》展覽,一個是小皇宮裏《荷蘭人在法國》展覽,時間關係隻逛了三個。前些天還看到在巴黎的朋友去小皇宮參觀俄羅斯巡回畫派的展覽,真是讓人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