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小樽,因電影《情書》,而成浪漫之地,手牽手的背包客很多,或許在這些愛的朝聖者眼中,這裏的每片雪花都有某種暗示,風吹過彼此的氣息,就連空氣都帶著一絲絲甜氣。誰知道呢?早已不是那個年代的文藝青年。小樽,擊中人心的是她的過往、滄桑和悠遠......
【小樽運河,時光未老】
下雪的日子站在小樽運河邊上,抬頭讓雪花片片落在臉上,最是浪漫。因此正常年景,運河邊總是遊人如織,而今寥寥數人,於是便看不到浪漫?天地之間剩下的似乎是一種厚重且孤傲的寂寥滄桑,而雪,讓這滄桑更是增多了幾分,不然,百年的記憶,她如何承載得住?
無論在哪個季節,無論從哪個角度,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陰或者晴,小樽運河都會讓人陷入追憶和懷想的包圍。風吹起水一樣柔軟的心事,也許,隻是在水邊發一會兒呆,思緒就自顧自地亂了,飄了,遠了......
一百年了!見證北海道的開拓曆史。昭和初期填海而成用於海運的老運河如今成為小樽名片,岸邊的舊石造倉庫轉世餐館酒吧店鋪博物館。曾經政府為修公路想填埋運河,市民群起奔走呼籲,終得保留。小樽運河保護協會會長曾說:“真正的故鄉是自己的心之所在,要生活其中,就要去保護它。”他們明白,這是一個人一生故鄉夢的寄托,當故土之河被填平,自然也就斷了鄉愁。
原來的樣子保留到現在,舊了的畫麵,沉靜似水。哪怕,多了機動的遊船,哪怕,多了南來北往的遊人,小樽運河卻依然故我,保持著最初和最後的沉默。冒昧打擾的遊人,不知道該以什麽樣的心境與她對視?是否,隻能放輕腳步,放平心事,一步步緩緩走過。
小樽運河平靜清幽,河道也不是很寬。岸上的風情,水中的倒影,像是臨水自照。一點點漣漪,水紋一圈圈蕩開,倒影被片片揉碎,又細細拚合。
河岸的另一麵,是通街的西洋建築,和風洋風,連著過去和現在。
【小樽,時光映畫】
歲月變遷,風華未老,小樽生活的內核從不曾有所改變。旅遊團潮水一般地湧進來,又潮水一般地湧出去,小樽都一如既往,麵目祥和,看慣了人來人往,潮起潮落,人情世故都在城市的笑容裏。在這樣的小城,慢慢把心沉澱下來,融入其中,哪怕隻是小住幾天。
小城的老街區,累積了許多過去生活的痕跡,繁華過,又沒落了。一些上百年的老建築,暗黑七拐八彎的小巷弄,斑駁的老牆,被人遺忘的角落,承載日常,也承載生死。
小樽以前隻是一個小漁港,隨著北海道大開發而成為最早開埠的海港城市,以海運金融發跡,一度超過函館劄幌成為北海道的金融商業中心。電影《情書》上映以後,文藝唯美的情調又讓原已衰落的港市成為浪漫北海道的象征。
疫情中,小城行人寥寥,老屋隻兀自在那兒立著,散發出歲月的寧靜悠遠。堺町通是小樽的商業老街,修舊如舊的建築,開滿了各色店鋪,滄桑掩蓋不住曾經的繁華。
舊日本銀行小樽支行,見證小樽曾經繁榮的金融業。
【小樽,夜色如夢】
入夜,河邊的人卻憑欄不去,今夜沒有月光,臨河的煤氣燈亮了,星星點點的散落在河道兩旁,水中的倒影泛著惆悵的光影。詩一樣的幽柔夜晚,夜色不再是黑色,所有被燈光鍍過的顏色,瞬時別樣。
河,慢慢地流淌,與世無爭的寧靜。
雪夜,這裏有一盞燈在等你......
岸邊的燈光,暗夜的水邊,波光有些暖昧,倒影有些迷離,無論清晰與朦朧,都讓人生出許多的幽思來。
在這樣的夜晚,心會靜止,人會恍惚,容易沒了方向......
夜色闌珊裏,人和影都看不清楚,卻能感覺到安靜的神情。夜深人不睡,原來可以這麽美!
住在河邊,窗外就是運河。夜色中,感覺整個小樽都是自己的,即使再靜謐,又如何能早早入眠?
夜色撩人,小樽像個甜美的夢,寧靜而悠遠。以後的夜裏,念著小樽,是不是可以讓人睡得安穩一些?
【小樽,美味食光】
壽司是小樽的名產,已成為觀光景點的小樽壽司街是小樽壽司店集中之地。米其林二星壽司店群來善沒看到。住地附近的政壽司小樽本店,疫情其間仍然營業,人少不需等位。
除定食配好的壽司,有些人喜歡回轉壽司。上百品種可挑,各類海鮮葷素由人,自選且價格合適,一個百把日元。與壽司師傅相對,菜單按圖索驥,一盤一份現做現食,不同顏色盤子代表不同價格,最後以盤子數目與色彩結賬。由此想起一則軼事:早年位於盤龍江邊的知名食館“映江樓”,就是曾用盤子數目大小及顏色結賬,然有食客吃完將盤子扔進窗外江中,等到枯水季節,江底便泛出大片青花粉彩。
小樽一家名“籔半“的蕎麥麵老店,功夫名氣皆有。蕎麥麵品種多樣,兩種價格任選,價高為道產麵,價低摻有北美進口麵,自然是選道產小麥麵。餐館不在主街,在當地人中很受歡迎。對遊客是英文菜單,還有享用說明,當地人是一小冊古藍色豎行菜單。
水滸紅樓書裏常有:揀幾樣時新果子,把來吃茶。彼時不知果子何物,後知專指零食和甜點。日本今亦如此,西式點心稱洋果子,日式稱和果子。北海道多果子店,80年曆史的六花亭,一半售賣自產果子,一半為咖啡茶座。冬季專供“赤豆土鍋”,一砂鍋滾燙紅豆沙煮湯圓,配小碟鹽昆布,甜鹹互為調和。別一著名零食納豆,將各種豆子發酵,或鹽或蜜漬,鹹的佐飯,甜稱甘納豆作零食。小樽50年老店“花林果”是各種和果子的專賣店。而洋果子最負盛名也是小樽,如今,許多人來朝聖小樽的甜品。小樽著名洋果子鋪LeTao來了兩次,不得不承認,這裏用道產奶油做出了超越法國的甜品。
舊倉庫改造的咖啡餐廳Otaru Times Garten,臨小樽運河。大量木條堆疊,風格時尚。一早來這裏吃早餐,結果因為疫情12點才營業。下午再來,下午茶為咖啡一杯,佐以一塊覆以蜜豆和冰淇淋的小樽道產小麥麵特製厚切土司,真正感動到味蕾胃腸。
這一刻,隻留意時光。
【小樽,匠人如昨】
小樽的玻璃製造始於大正時期,發展至今已成為小樽的經濟支柱產業。走在街上,四處可見色彩紛呈的玻璃製品。等到旅遊了,玻璃工坊也成為觀光景點了。
所謂硝子,就是日語玻璃的意思。小樽的兩大玻璃製作工坊:大正硝子館和北一硝子館。一些匠人一輩子就在這兒吹玻璃,於他們,一輩子就像是一天,於我,過往的歲月太長,長得讓人沒有了想像。
【小樽,日常之美】
在小樽的三天,清晨或者下午,每次經過運河,總是為她留步,總是要發一陣呆,總想用幾秒的時間,為這個百年的河流,多拍一張肖像。
小樽依山麵海,阪道多,長而且陡。往高處走,從高處看城,遠處接天,近處傍海,房屋高高低低,隨坡地而賦形。著名的船見阪是《情書》的開場景,在這裏,故事開始上演:第一次的怦然心動,一刹那的目光交會,彼此的相互牽掛......看完電影再看小樽,連細節都會變得生動起來,時間真的不曾改變什麽。
15度的高坡,居之不易,盡見老太提菜而過。不管多麽熱愛家鄉,但人口總是在往都市集中,年輕人也畢竟總要去大都市尋找機會。
小樽街頭的洋車,穿梭在大街和小巷之間,看景的人成了被人看的流動風景。
劄幌到小樽,火車來往,車次密集票價便宜,且有快慢之分。慢車逢站必停,快車隻停大站,車廂類似大巴,自由席票可以任意坐,指定席票有專號座位。
建於1880年的國鐵手宮線是北海道第一條鐵路,現已成為被保護的曆史遺跡。伴隨煤炭業的衰退而廢棄的舊手宮線縱貫小城,冬天堆滿雪,反正火車已不會再來。
鐵軌兩旁是手宮線公園散步道,沿著鐵軌走,總有一個浪漫的故事在此發生,也許,隻是一場萍水相逢的愛情,或許,一次迷了路的邂逅也好。
車到站,無可再行,這是終點;車出站,去向廣袤,這是起點。
小樽築港,火車來了一列。小樽的三個火車站相距不遠。
小樽,就像在一場夢裏。短短的三天時間,我沉入到小樽的夢裏,走她的小街小巷,看她的歲月滄桑,守候她的日出和黃昏,想像她的過去和未來......這些夢,都太溫婉,溫婉得讓人不願醒來。離開小樽,就算是夢醒吧,記得的,不再隻是影像裏的零星片段了。
離開那天,小樽有了陽光。能否,讓我在小樽多些時日,再貪戀多一會兒這水影,和這夜色?
離開小樽,最終趕在風眼返回。一個星期後,病毒肆虐全球,無一幸免,自此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