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黎的向往,與其眾多的博物館有關。巴黎最值得的地方,也就是這些博物館。曾經看過一個BBC的三集紀錄片《Art of France》,以法國的曆史為線索講述法國文化藝術,伴隨曆史的發展,不同的法國藝術運動在不同的時代留下了不同的印記。西方的公共審美教育場所,早先是教堂,後來是博物館,這對整個社會人群的素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的曆史進程中,藝術和藝術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在藝術本身的世界裏,當一切崩塌,藝術自身的傳統仍能讓人景仰。
從城堡、王宮,到博物館,盧浮宮是一個縱觀人類文明史的所在,是見證世界藝術史誕生的博物館。盧浮宮的收藏主要以法國繪畫為主,也包括古希臘、古埃及、文藝複興前後和北歐的藏品,有德農館、蘇利館、黎塞留館三大展館。盧浮宮是一座法國博物館,法國本土的繪畫藝術收藏最多,達四千多幅。德農館的法國繪畫廳,藏品都是法國藝術傑作中最具代表性的。
盧浮宮的古典建築與貝聿銘的現代設計,很有味道。貝聿銘的設計應該屬於建築上的印象主義。他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新館的設計也采用同樣的方式,不過是縮小迷你版。另外多倫多安省皇家博物館也有類似的設計,在古建築外牆上用鋼筋玻璃搭建一個現代風格的新館,使整個博物館煥然一新,有了世界級的感覺。曾遭法國人詬病的盧浮宮金字塔,實際上是為了解決博物館入口擁堵而建,現在已然成為巴黎的地標。
從裏沃利街地鐵站進盧浮宮,看見倒金字塔,想起電影《達芬奇密碼》的結尾寫到抹大拉的瑪利亞最終安息之所就在這巨大玻璃倒金字塔的塔尖下,佩服丹布朗的奇思妙想。第二次進盧浮宮,時間選在下午,這個時候團隊遊客不多,可以放慢節奏欣賞。
德農館的零層,兩邊都是雕塑,遠遠就看見勝利女神雕像。古希臘的雕塑是西方藝術的基礎,公元二世紀的勝利女神如今在盧浮宮已經一百多年了。從大樓梯上到一層,就是掛滿無數名畫的紅色展廳。
德農館的紅色展廳以法國本土繪畫為主,法國畫派藏品幾千件,參觀人數最多。展品以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畫派為主,多是法國曆史史詩場麵的畫作,包括路易大衛、德拉克洛瓦、傑裏柯和安格爾等大師的巨幅佳作。
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大幅《The Death of Sardanapale》,他還有一個小尺寸的收藏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傑裏柯經典佳作《梅杜莎之筏》
人體肖像藝術大師安格爾《大宮女》,安格爾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領導人。1796年他來到巴黎,進了路易大衛的畫室,連續數年沉浸在古典畫的氣氛之中,這對安格爾後來的藝術生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繼洛可可風之後的新古典主義畫派畫麵鮮亮,人物五官和身體真實,栩栩如生。
安格爾《營救安潔麗卡的羅傑》
法國古典主義大師路易大衛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和《拿破侖加冕禮》
大衛新古典主義肖像油畫《雷加米埃夫人》,以一種嚴謹的古羅馬貴族肖像畫的表現方式描繪出雷加米埃夫人獨特高貴的氣質。雷加米埃夫人是法國著名沙龍主辦人,以其美貌和聰慧著稱。她一生經曆了法國大革命,目睹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起和覆滅,又親曆了波旁王朝的複辟和七月王朝的建立,最後在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的第二年死去。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展廳。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複興的發源地,從此文藝複興一發不可收拾。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美術巨匠被稱為文藝複興三傑,在他們與歐洲人的共同努力下,歐洲從黑暗愚昧的中世紀,走向了關懷尊重,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觀。文藝複興時期畫作高雅細膩,多以神話、寓言或者日常生活為題材,人物仿古,畫麵光影具美感。
盧浮宮之所以成為盧浮宮,就是因為有《蒙娜麗莎》,她的名聲遠遠超過了其藝術價值。原畫很小,來盧浮宮的人有一大半都是衝著她來。
我們最熟悉的西方畫家莫過於達芬奇,不過,達芬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不僅僅隻是《蒙娜麗莎》,在其它多方麵都有創造。達芬奇受法王高薪聘請來到法國,在法王贈送的克洛斯呂城堡裏潛心創作,參與了法王的很多設計。達芬奇在法國度過了人生最後三年,臨終死在法王懷裏。克洛斯呂城堡作為達芬奇最後的故居,保留了很多他的奇思妙想和發明設計模型。很遺憾因為時間有限,這次沒有去。
達芬奇有很多畫跟蒙娜麗莎風格一樣,名作《岩間聖母》和《施洗者聖約翰》卻少人圍觀。
《蒙娜麗莎》對麵的巨幅油畫《迦納的婚禮》,是盧浮宮收藏的最大一幅畫。
意大利文藝複興前的早期繪畫多是宗教主題,中世紀思想束縛,畫作多是關於耶穌受難複活或是聖母聖子的故事,都是金碧輝煌頭頂光環。多數人對古典藝術皆可明白不感困惑,主要是古代作品多由出錢定件者(如教廷)提出表現內容、風格尺幅,藝術家在此要求範圍內發揮技巧來達到要求,即以自己的技法來表現別人的思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倫勃朗、魯本斯等的作品大多如此。古典藝術題材多是宗教曆史社會這類人間常識和社會共識,表達手法也以具像為主,人們參觀的喜好取決於藝術家技法。
來盧浮宮的遊客大致有四種目的:朝聖、審美體驗、假裝時尚、隨團打卡。
閉館出來已是華燈初上,盧浮宮廣場上的金字塔金光閃閃。
第三次進盧浮宮是在九點閉館前幾個小時,想著可能人會更少,再好好欣賞一下。盧浮宮的藏品不是全部展出,有時更換輪流展出,有時搞特展,展廳也不是全部開放。據說盧浮宮有一層是魯本斯的藏品,最終也沒有看到。所以盧浮宮不是一次或者幾天就能參觀完的。盧浮宮不隻是大,而且細節太多,以後還應再去。
看了你的巴黎的照片,溫故而知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