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沒有邊界

邊走邊說,帶你去看我的世界。
正文

廟宇如林的加德滿都

(2020-06-17 20:29:39) 下一個

2018 尼泊爾篇

 

11/29/2018 從印度來到尼泊爾,並沒有太多的視覺改變,隻是這裏好像更加貧困,交通更加阻塞,塵土更大,要價更不合理。不同的是這裏到處是廟宇,大的小的,幾乎每個街口都有。有尼泊爾的各式神廟,還有白色葫蘆形狀的藏廟,還有眾多的佛教寺廟。

 

我對宗教和廟宇沒有什麽知識,所以全是在看熱鬧了。街道地麵及其的不平,稍不慎就拌個趔趄。街道很窄,各種車輛和行人都是擦身而過,不用躲,也沒處躲,大家都是見縫插針的行動。

 

住的旅店網上評價不錯,在PATAN帕坦鎮,離KATHMANDU加德滿都市中心有十來公裏,計程車兩三個美元即可。房子是尼泊爾經典老式兒的,木製樓梯,窄小而陡峭。房間裏小小的,很陰冷,該有的都有了,還有一個涼台,站在上麵除了鄰居家的磚牆,什麽都看不到。周圍各家都是能把房子蓋多高就蓋多高,爭相鬥狠。

 

住在這裏的多是西方白人,早餐見到兩對,一對來自英國曼柴斯特,另一對來自澳大利亞東海岸,女的都很能講,老公都不吭氣。

 

PATAN比較小,KATHMANDU則大一些,有個THAMEL商業區,布滿了商店,最多是賣戶外用品。純羊毛圍巾很多,但價錢比較虛,難辨真假。

 

本想去猴廟,查了,走路比較多,還有很多台階,據說比較touristy,於是放棄了。加德滿都的Durbar Square收費高,聽說不如Bhaktapur巴克塔普爾的好,於是還是決定去Bhaktapur的吧。

 

在KATHMANDU VALLEY, 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克塔普爾都有廟宇中心廣場叫Dubar Square,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裏。雖然是開放的,沒有大門,從任何街道都可以走進去,但是需要遊人自覺買票進入。裏麵有人看管,隨時會有人向你走來要查看是否買票。當然本地人無需買票。外來人和本地人他們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2015年的地震毀掉了這個古老的城市,傳統建築大多成了危房,新的建築看上去不太成章法。城市人口密度高,老城的街道狹窄,人車混流,塵土特別大,地麵高地不平。但是無論怎樣,這裏是世界上寺廟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個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寺廟,佛龕。

 

11/30 早飯後,屋主建議我去Kirtipur 或者Bungamati,離帕坦不遠的兩個小村莊。

 

 


 

走到汽車站,一片大破車停在車站廣場上,即無站牌也沒有秩序,每輛車似乎隨便亂停著,讓人摸不著頭腦。本地人也是亂哄哄的,這裏一堆那裏一堆。有些車前麵貼著紙條,用尼泊爾語寫著地名,我是丈二摸不到頭腦,隻好一輛車一輛車地問過去,似乎無關自己的車的司機都不知道別的車的方位,胡亂指一氣,我跑遍整個廣場,最後在一大群人邊上停下來,這是去Bungamoati的車,人們爭先搶上,很快就滿了,車門口還站立了一大堆。很快又一輛車來了,還是同樣上不去。隻好放棄,隨便問了旁邊一輛車,居然是去Kirtipur的,就直接上去了。

 

Kirtipur也是個老城,但是舊的建築並不多。城市建立在一個山坡上,遠處看層層疊疊還好看。進到裏麵覺得一般,也不見很多廟宇,和加德滿都周邊地區有點不一樣。轉了個把小時,打道回去,沒想到坐車又是問題,所有路過車都滿的不能再滿,隻好走回始發站。車一般是人滿就出發,但是還會等到連站立位置都沒有才走。


 

後來才知道自己在Kirtipur隻看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historical景觀都在山坡上的城市部分。這個地方的曆史很有看頭的,希望有時間再去。

 

帕坦汽車站

12/01 十二月的第一天,很容易就找到大巴上車地點,自己現在也算是有些經驗了。車很快就坐的滿滿的,出發去Bkaktapur。

 

 來尼泊爾的大部分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主要是為了去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去徒步,那裏是世界上最多徒步的地區之一。像我這種不徒步的人,主要是來加德滿都山穀地區看人文曆史景觀。但是絕不能僅限於加德滿都市區。

 

到尼泊爾後,最初的視覺衝擊是它的貧窮,混亂和塵土。時間一長,就對這些漸漸習慣,會慢慢地觀察和欣賞這裏的一切。來到加德滿都千萬不要隻限於它的市區,要走出去,到周邊的郡縣和村莊走走。在valley四周有幾個郡縣都很值得好好看看,比如PATAN, KIRTIPUR,BHAKTAPUR,以及村莊,如BUNGAMATI, KHOHANA(地震損壞很大,需要遊客多去,以支持那裏的經濟),BOUDHANATH(藏傳佛教聖地)。這裏比較經濟的走法當然是坐本地人的公交車,經過第一次的confused和uncomfortable,我逐漸變成了專家。


 

村民們

 

BHAKTAPUR Dubar Square , Shiva-Parvati Temple 濕婆廟

BHAKTAPUR巴克塔普爾,據說是廟宇密度最大的縣城。入城費十五美元。比起加德滿都和帕坦,這個地方更小,更加生活。本地人三三兩兩的坐在街上,對外來人毫無興趣,對他們打招呼也不太理會,視遊客為空氣。城內破爛房屋很多,有些正在修繕過程中。看到一座廟正搭了架子在修,用一個滑輪,人工的上下運送磚瓦,很是驚奇。

 

在中心購物街,一個羊毛圍巾店的小老板看上去很老實,不太會說英語,一問,小學沒畢業。向他買了一條羊毛圍巾,比較粗劣,七個美元,算是支持本地吧。想找東西吃,才發現這裏遊客餐館都相當的貴,而本地人的地方基本上無法下腳。走到城門邊,進去一家快餐店,吃了薯條和熱檸檬加蜂蜜茶。

 

走回車站,沒有見到什麽車輛,正在納悶,問了人,才知道離開的車都是在路口等上車。一連幾輛都不是去PATAN,由於我一直在問,最後一輛車決定去PATAN,呼呀一下,上了很多人,一路上不停地上人,車裏滿滿當當,一個老太太做到我旁邊,手直接就伸到我麵前的椅背上,整個身體也壓在我身上,我隻好被她緊緊的靠著,衣服被她那件可能自從上身就從來沒洗過的毛衣磨來磨去。她不停的轉頭,那髒的變了顏色的尖頂毛線帽子在我臉上蹭來蹭去的。這真是零距離接觸老百姓啊。晚上房東請吃晚餐,雖然簡單,但是味道很好,難得他們家人這麽有心。

 

BHAKTAPUR Dubar Square 

排隊接水

 

12/02  在汽車站找到去KHOKANA(BOUGAMALI)的車,一些學生搶占座位的粗暴行為,簡直令人無語。車上身邊的年輕人不停地蹦跳手舞足蹈,讓人覺得厭煩。

 

到了HKOKANA,村莊不大,把多數街道走了走。村子裏的建築破壞的很厲害,到處堆的瓦礫木頭砂石。一些新修的房子很突兀的矗立在即將倒塌的危房舊房之間。街道彎彎曲曲,腳底下坑坑窪窪。一些老婦女坐在村子裏閑聊天。村子裏見不到什麽人,偶爾一輛摩托車飛嘯而過。

 

問了路,到BOUGAMATI去。沿著村外的彎曲土路走了二十多分鍾,來到一個村莊,情況和前一個差不多,到處在修建,破房子新房子交替著。

 

廟的周圍有些旅遊商業,很想買點什麽,但真是不需要什麽。看到一個小哥在做金屬首飾,實在看不上眼,不過還是決定買一個。一個手環他要五百,我嫌貴,他立即說三百,我說兩百,他高興的同意了。在這裏買東西沒底線,自己手工做的,給多少都行的。算是支持他一下吧。


 

出來村莊看到一個大巴要出發就上去,估計可以路過PATAN。車上照樣擁擠不堪。買票小哥不停地拉客,抓住向車上塞,人們看來習慣了,不介意這種擁擠。一個人在舒適環境裏生活久了,就不珍惜自己所有的。每每看到這些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人,想著他們每天過著多麽不同的日子,很慶幸自己沒有在他們之間。人們都活在自己的層次裏,無法想象不同層次裏的人是如何度日的。這樣走走也就是看看皮毛,無法真正感受,隻是試著去體會吧。見到一家還算幹淨的咖啡廳,一個三明治和奶昔,花了七百多盧比。比較貴的,但是賣的是環境。

 

12/03 本來要去村莊,但是想想那個Budhana還沒去,先去看看吧。從住處走到有公交車的地方,這條主路上的車基本都是去加德滿都的。跳上一輛。到了加德滿都,再找車去Boudhana,一路問過去,找到一輛坐上。一路上都是商鋪,道路擁擠,塞車嚴重,直到售票小哥告訴我到了,我都看不出這裏和佛教聖地有什麽關係。進去看到一個巨大的白色佛塔,有不多的人在轉塔,其餘都是遊客,周邊全是商鋪,整個一個遊客噱頭,沒有什麽佛家感覺。轉了一圈,出來。

 

Patan商業街

路邊過路車都是滿滿當當,無法上去,隻好攔到一輛出租,要價三百,還到二百五。一路交通阻塞嚴重,車走了足足一個小時到Thamel。本想再看看有什麽可買的,但是覺得質量不好,而放棄。

 

找回Patan的公交車可是費了老鼻子勁兒了。最後還是在當地人指引下才最終坐上車。饑腸轆轆,但是找不到合適吃飯地方,最後還是在住處附近那家吃了炒飯。

 



 

12/04 去Godawari鄉下。很容易找到去那裏的車,擠擠的坐進去。旁邊男人一身酒氣。

 

照樣是坑坑窪窪高地不平的道路,路過一些村莊,來到這裏的一個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一個植物園。幾十輛校車擁堵在門口,數百個學校學生來這裏遊玩,熙熙攘攘。

 

門票收外國人五百,我看著擁擠的大門和高昂的門票決定放棄。


 

這種公園見得太多了,不如山中村莊隨便走走。坐上擁擠的小巴,來到加德滿都穀地周邊的山裏看看。忽見山中一靜謐幹淨之寺廟,從裏麵走出一個身著僧服的金發碧眼西方帥小夥,要不是他走的太快,真想問問什麽驅使他跑到這裏做和尚。

 

在Thaiba下車,本想看看山上的廟,無奈看上去很遠,上下坡路比較難走,就不勉強自己,還是打道回府吧。這裏的小巴都是能裝多少人就裝多少。窄小的兩人座位在本地人順理成章不言而喻就是讓三個人坐的。每個人都很自覺地把自己縮小到最小,就這樣也避免不了大腿摞大腿,不分男女。到目前為止,本地男人看上去還算老實,沒碰到特別不講理的。倒是女人們比較凶狠,不客氣。到今天為止,我也待夠了。想著明天就要離開還是很高興的。在客棧遇到不少很了不起的人,都讓我欽佩,人人是精英。

 


 

12/5 最後一個上午在尼泊爾。昨天和那家意大利人約好,由房東小哥Pradeeh帶我們去轉,早上六點。我五點半起來,收拾了一下,下樓等他們。我們出門時,天還是有些暗的。小哥領我們走到路線正好是我以前沒有走過的,看了不少真正本地人拜佛燒香的佛廟,相當的好。大清早的,就有人在那裏拜。

我們看了有五六個廟宇,經過市場,房東小哥去買菜,我們就回來早餐了。我收拾的很快,一點點東西,全部裝進箱子,大約十一點半,小哥來叫,說出租車就要來了。下樓,CHECKOUT,交了他一百五十美元和兩千兩百RUPEE。小哥說不用這麽多,兩百就算了,你住了一個星期,也沒要天天打掃。我堅持他收下。最後我的出租就不必付錢了。

 

飛機場小小的,效率比較低,好在來的早,也不著急。進機場先全麵安檢一次,掃描行李,和搜身。過移民官之後再次安檢,掃描行李和搜身。終於等到登機,坐大巴去上飛機,很讓人驚訝的是,登機門前還有一次安檢,開包檢查,和搜身。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事情。很奇葩吧。

 

晚上七點多到了新德裏,想把手裏的尼泊爾盧比換出去,可是各家都不要。尼泊爾錢沒人要,說明它很不值錢。算了,隻能當紀念品了。

 

先坐了地鐵到airocity站,出來看著外麵一片黑暗和混亂,走到旅店看來是不可能的,叫了突突車,要價兩百,我隻有一百啊。路上塞車簡直到了恐怖程度,六十米遠的距離走了半個多小時。到了,那司機非要兩百,隻好進旅店借了錢給他。旅店就直接把這兩百算進了房間裏。房間很一般,一股子臭味。床單很髒,叫前台找人給我換,他倒是二話沒說。要了一瓶水,還要簽單,算在我賬上。

 

一晚上外麵的馬路上交通吵鬧聲不絕,加上難以忍受的臭味,撒了很多香水,也壓不住。一夜沒睡好。

 

12/06 今天要離開印度了,很高興,但是一想到將有十幾個小時的飛機旅程,就有點惆悵。早餐很不好,連茶和咖啡都沒有。問他們要,說,你是幾號房間給你ROOM SERVICE。又想收錢。

 

出去街上買了茶。找不到換錢的地方,去ATM機取現,無端被收了兩百費用。印度這個國家的人很多都有貪婪的本性,得機會就敲詐。你但凡有要求,他們總是想趁機對你敲詐。隻能視他們為空氣了。

 

叫了出租車,交了三百盧比。很順利到了機場。整個過程還算順利。沒想到該登機時間了,說是飛機延遲,由於機械故障,這一下就晚點兩個多小時。還臨時換登機門,真是夠亂的。不過還算人性,每人發了些吃的。

 

上飛機後發現裏麵是半空的,心中竊喜,可以橫著一路了。

 

更多照片:

本地人喜油炸食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流浪的亮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更加感恩自己所有的一切。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唉,對於這種地方究竟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