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大國競爭, 美海軍十年一覺夢初醒
美國海軍部長托羅(Carlos del Toro) 2023年3月28日, 向參議院撥款委員會承認了令人不安的軍事資源不平衡現象: "到2028年,我們將有大約291艘艦艇.....。我無法準確預測中國人將擁有什麽,但估計高達440艘左右。換句話說,中國正處於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主導海軍大國的快速通道上"。
美國國防新聞23年4月11日發表參議員魯比奧 (FL R Sen. Marco Rubio)專題文章, 題為"強大的海軍力量是對抗中國的關鍵"。文章指出,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成功超越美國,這將不僅僅意味著全球領導地位的改變;它將意味著國際政治規則的改變, 在經濟和外交方麵是如此,但在我們的海軍方麵尤其如此。很少有人完全理解或欣賞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的艦艇不僅僅是保衛盟國和夥伴不受入侵, 還保證公海上的航行自由。並確保地球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能力進行貿易--而它沒有要求任何回報。如果北京使用更強大的力量來推翻我們的海上霸權,這將結束美國全球領導地位"。
魯比奧文章指出, "北京試圖這樣做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強調了一支能夠投射力量的強大海軍部隊的重要性。同時,中國13家海軍造船廠中僅有一家的生產能力就比美國所有七家造船廠的總和還要大。鑒於我們政府中的一些人似乎滿足於出口所有國內製造業,這並不特別令人驚訝。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海上霸權是一種具有巨大的、幾乎是無價的利益的財產。難道這場衝突的利害關係不值得拜登政府做出反應嗎"?
海軍理論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說,"誰統治了海洋,誰就統治了世界"。以下是1913年日不落大不列顛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上千艘戰艦相關圖片。
魯比奧指, 美國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在工廠車間超越了軸心國的競爭和生產。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海軍艦隊的數量達到了6,084艘。
僅僅1944年一年,美國就生產了2,385般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的各種戰艦。當年美國的鋼鐵產量是全世界的一半以上。而2022年美國的鋼鐵產量隻是中國的12分之一,2022全年隻生產了4艘半的各種戰艦。
這幾十年來, 美國金融資本也掌控了美國軍工複合體, 比如, 美國媒體去年報道,美國最大的洛克馬丁公司的股份已經有78%以上由包括華爾街大金融投資公司所擁有。參議員盧比奧一直憤憤不平的批評美國,"資本沒有國界,資本家沒有愛國的"。國防軍事工業早就已經徹底的資本化,一切為以追求利潤、滿足股東的要求為首要目標。不求最有用、最好,隻求最貴,什麽貴、什麽能賺錢就生產什麽。加上國內製造業實體企業空心化泡沫化,導致了軍火工業和軍工生產的嚴重滯後。
美國必須重新評估和聰明的使用軍費開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再把錢扔進老鼠洞裏了。美國媒體報道過,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 華盛頓州眾議員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抨擊了昂貴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他要求拜登政府和國防部"不要再把錢扔進那個特別的老鼠裏"(stop throwing money down that particular rathole)。美國媒體去年底發表的兩篇文章,不約而同的指出了,美國在本世紀初花了上百億的軍費建造了一大堆至今無法有效地使用的軍艦。下麵就是這些文章的摘要。
美國本世紀初花了10年和巨大金錢建造了一大堆壞軍艦
美國海軍在本世紀初花了十年時間建造戰艦,這些戰艦要麽無法使用,要麽大量建造成本過高,要麽其設計在概念層麵存在根本性缺陷。或者三者兼而有之。這些包括速度極快的近海瀕海戰鬥艦和裝備不足的巨型 DDG-1000 "隱形 "驅逐艦。曆史學家們可能會花上幾十年的時間來爭論,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海軍領導人在這些艦艇上投入數百億美元,而投資回報卻少得可憐。美國人失去的十年讓中國趕上了美國的海上力量。
令人驚奇的是,對於像瀕海戰鬥艦這樣大型的艦艇來說,在任何可以想象的戰鬥場景中,沒有人證明過 40 節衝刺速度的實際價值。 時速 500 英裏的導彈並不關心目標的飛行速度是 40 節還是 30 節。 “我真的需要一艘能行駛 40 節的瀕海戰鬥艦嗎?”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爾·吉爾戴上將曾這樣問過。 為什麽海軍願意冒如此多的時間、金錢和機會進行實驗,為一種新級別的艦艇增加三分之一的速度?
瀕海戰鬥艦與其說是一艘艦艇,不如說是一個戰鬥網絡組件係統,由海上框架、核心船員、各種任務模塊、組裝的任務包、任務包人員和重新配置的支撐結構組成。簡而言之,海軍花了十年時間在不健全的艦艇設計中投入了一係列奇怪的想法。 領導人似乎認為這些想法會以某種方式消除瀕海戰鬥艦的基本問題:發動機、武器和船員。 這為中國海軍創造了機會。 當美國海軍在瀕海戰鬥艦上浪費時間和金錢時,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建造能發揮作用的艦艇,以趕上美國海軍。 中國新型052型驅逐艦和055型巡洋艦等—按照瀕海戰鬥艦的標準來說相當老式。 但它們顯然並沒有貴得離譜。 中國已經能夠年複一年地大量建造它們,然後進行部署。
瀕海戰鬥艦並不是美國海軍2000年代唯一的失敗。 事實證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DDG-1000)同樣是災難性的。 朱姆沃爾特級的建造工作是在生產瀕海戰鬥艦的同一戰略暫停期間開始的。 目標是開發一艘大型、全副武裝、高生存力的艦艇。 但十多年來,這個概念發生了變化。 隨著海軍短暫地更多地關注近岸戰爭,朱姆沃爾特號演變成一艘配備強大的 155 毫米火炮的隱形火力支援艦。 成本上升, 海軍將該級艦艇從 32 艘減少到隻有 3 艘。 但研發費用導致這三艘艦的每艘艦成本高達近 80 億美元,是最新的阿利·伯克級Flight III 驅逐艦成本的四倍。
610 英尺長的 Zumwalts(DDG1000) 擁有低調的“tumblehome”船體。 它們的導彈發射單元位於外殼上,兼作裝甲。 他們的 155 毫米火炮比其他水麵艦艇上的127 毫米火炮威力更大。 但這些船除了成本高之外還存在問題。 他們缺乏搜索雷達。 他們的炮彈與海軍的標準彈藥不兼容。 由於數量少且價格高,開發定製精確製導炮彈的努力失敗了。 如今,朱姆沃爾特的炮已經沒有艦炮了(艦炮已經拆掉,新的導彈還沒有最後測試決定)。2018年,海軍決定通過整合SM-6和戰斧導彈將“朱姆沃爾特”級改裝為反艦平台。 SM-6 是一種遠程地對空導彈,也可以攻擊艦艇(但新型標六導彈需要雙波段的雷達才能整合),但艦隊正在努力弄清楚如何處理如此小型的船舶。 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能力不平衡的驅逐艦是否適合現有的航母和兩棲部隊。
按戰艦數量計算,中國海軍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而且還在不斷壯大。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世界上數量第二多的艦隊--卻在苦苦掙紮,根本無法發展壯大,更不用說以足夠快的速度跟上中國艦隊的步伐了。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美國海軍花了15年時間,耗資數十億美元購買了大量的快速瀕海戰艦,盡管這些戰艦很少投入使用,但美國海軍現在認為,這些戰艦太脆弱、太不可靠、武器裝備太輕,不適合大規模戰爭。
如今,美國海軍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退役幾乎沒有使用過的瀕海戰鬥艦,而該級艦艇中最新的艦艇早在多年前就已經付清了費用,姍姍來遲地開始服役。這就相當於軍事工業的 "踩水"。但美國艦隊領導者知道他們遇到了問題。他們知道必須想辦法讓大部分造價5億美元的 LCS 在一場大戰中發揮作用。如果這些艦艇真的有用,艦隊也許就有理由將它們保留到25年的計劃服役期,而不是過早地將它們送去報廢。
在2030年代和2040年代保留幾十艘 LCS,應有助於海軍艦隊啟動其停滯已久的計劃,即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將前線戰艦從目前的290艘增加到350艘。總體而言,中國海軍仍將擁有更多的戰艦,但美國海軍可能會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戰艦可能會更大,平均裝備的武器也會更多。
LCS項目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在21世紀初--一個陸戰主導五角大樓規劃的時代--開始花費真金白銀建造艦艇。當時的想法是為美國艦隊配備50艘或更多能在近岸淺水區快速移動的艦艇。他們的武器裝備將是輕型的;他們將用無人機代替重型導彈炮台。美國海軍領導人奇怪地選擇了兩家不同的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美國奧斯特公司(Austal USA)--各自建造完全不同的 LCS 設計,長度都在400 英尺左右。
洛克希德公司的設計以一艘巨大的豪華遊艇為藍本,隻有一個船體。而 Austal 的設計則是三體三桅帆船。結果證明,這兩種 LCS型都比美國海軍預期的更昂貴、更複雜。洛克希德公司的型號在複雜的發動機方麵也出現了嚴重問題。也許更嚴重的是,海軍領導人很快就後悔了他們決定在輕型艦艇上省略重型武器的決定。與驅逐艦或巡洋艦不同,LCS 不能向敵方艦艇或地麵部隊發射遠程導彈,也不能從一百英裏外擊落來襲的敵方導彈。LCS 依靠其他裝備更精良的艦艇來抵禦高技術敵人的攻擊。
在與中國的大規模戰爭中,LCS 將成為代價高昂的負擔。因此,從十年前開始,美國海軍首先削減了計劃購買的 LCS 數量,並開始讓該級艦中最老的艦艇退役,盡管這些艦艇的艦齡都不超過15年。按照海軍的標準,這已經很年輕了。目前,LCS 級共有35艘艦艇服役或在建。其中九艘已經退役,或將於明年退役。在該級艦縮減的同時,一些海軍將領和艦長正竭盡全力使剩餘的艦艇發揮作用。他們正在增加集裝箱式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組織更好的維護和支持工作,並製定新的戰術,使一些 LCS 可以獨立航行在大型艦隊編隊的前沿,貼近海岸以躲避敵軍。事實證明,奧斯特公司建造的三體艦比洛克希德公司建造的單體 LCS 更加可靠,它們從這些發展中獲益最多。美國海軍正在將這些艦艇推向西太平洋,因為在那裏與中國爆發海戰是很有可能的。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薩姆-帕帕羅設定了一個目標:到2025年,在西太平洋同時部署至少6艘LCS。他的水兵們提前兩年實現了這一目標。" 大約在同一時間,美國海軍結束了一項重大測試,將艦隊最好的多用途導彈--標準導彈6--裝入三體LCS,將導彈裝入一個金屬盒,用螺栓固定在艦上的大型直升機甲板上。在雷達的提示下,SM-6 可以在至少 130英裏的距離上打擊艦艇、飛機、導彈甚至陸地上的目標。簡易的 SM-6 武器效率不高。美國海軍驅逐艦從垂直發射單元發射SM-6 型導彈,占用的空間極小。
這也許就是為什麽美國艦隊領導人沒有承諾全麵重裝三體戰艦的原因。美國海軍表示,SM-6試驗 "將為繼續測試、評估和整合艦載平台上的集裝箱武器係統提供信息"。這次試驗至少證明,美國海軍正在認真地采取措施,使其數十艘 LCS 在重大戰爭中發揮作用。
如果努力失敗,美國艦隊可能會決定減少損失,讓裝備不足的艦艇退役,盡管其中許多艦艇幾乎是全新的--並接受削減艦艇導致艦隊數年內無法發展的事實。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正在以每年十幾艘艦艇的速度增長。
Reference Link:
Forbes: The US Navy Wasted a Whole Decade building Bad Ships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vidaxe/2021/01/05/the-us-navy-wasted-a-whole-decade-building-bad-ships/?sh=785a839c54e9
Telegraph News: US Navy Littoral Combat Ship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23/11/24/us-navy-littoral-combat-ship-warship-lcs/
MSN: The US Navy's Hi Tech War Trimarans Are going UP against China
https://www.msn.com/en-us/news/us/the-us-navy-s-hi-tech-war-trimarans-are-finally-going-up-against-china/ar-AA1ktgID?ocid=msedgdhp&pc=U531&cvid=2f0f5aa296134319bbc40d9a78c25a46&ei=21
==================================
dong140 發表評論於 2024-01-26 12:17:18
反正漢人政權的最高目標也就是保衛國土,不受外敵侵略
2023 年 12 月 18 日
會 社 名 日本製鉄株式會社
代表者名 代表取締役社長 橋本 英二
(コード番號 5401 東証プライム、名証、福証、劄証)
問合せ先 総務部広報センター
(TEL. 03-6867-2135、2146、2977、3419)
米國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 の買収について
日本製鉄株式會社(以下「當社」といいます。)は、2023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15 日及び 12 月 18 日開催の取締役會の決議により委任を受けた代表取締役により、本日(日本時間)、當社の米國子會社である NIPPON STEEL NORTH AMERICA, INC.(以下「NSNA」といいます。)を通じ、米國の高爐?電爐一貫の鉄鋼メーカーである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以下「U. S. Steel」といいます。)を買収すること(以下「本買収」といいます。)、及び U. S. Steel との間で本買収に関する合併契約を締結することを決定致しましたので、下記の通り、お知らせ致します。
全球戰略 發表評論於 2024-01-25 17:08:16
本篇是事後諸葛亮的大作!要創新,誰能保證每次都做對?別忘了美國軍事文化:曆來喜歡說:厲害了,我的敵國!
至於美國的航母艦載機,因為所有航母現在都不敢進入1000公裏第一島鏈。目前航母上的黃鯛魚無人加油機,載重量隻有五噸太小,並且還沒有正式裝備使用。所以艦載機受飛行作戰半徑影響, 沒有什麽震懾力量。何況中國大陸4代以上的戰鬥機轟炸機也有2000架以上。尤其是J-20在去年已經達到400架以上。
美軍的問題是戰略定位,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的矛盾。美海軍作為威震全球的力量是足夠的。全世界其它海軍都加起來也不是美軍一個分艦隊的對手。美軍作為震懾力量是足夠的。但這也就保障沒有人敢挑戰美國而已。足夠美國去全球化。但是美軍中小艦隻數量不足。或者說美軍是野戰軍。但是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足以挑戰的力量。全球化更需要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缺乏的是治安軍和巡防力量。而中國海軍恰恰是走向這個路子。然而可惜的是,中國走向對抗美國的歧路,而不是追隨美軍。中國海軍對抗美軍是以卵擊石。跟隨美軍倒可以發揮數量和低成本優勢。
美國從奧巴馬時期開始就要求60%的軍事力量調到亞太來對抗中國。但根據1月15號剛查看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網站,有關所有船隻艦艇的型號和位置圖顯示,一直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亞太唯一能夠與中國對抗的太平洋艦隊,實際上隻有11艘主力戰艦(宙斯盾和提康級巡洋艦)駐紮在第七艦隊司令部的日本橫須賀基地。另外9艘主力戰艦駐紮在夏威夷珍珠港。其餘的40艘以上的主力戰艦全部都躲在離台海萬裏之外的加州聖地雅戈和西雅圖。當然也因為後勤保障的問題,沒有辦法前出對抗中國。大家可以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網上,看看美國太平洋艦隊所有艦船的數量型號和軍港位置分布圖就知道了。哪天太平洋艦隊把所有的艦艇都調到亞太來,那就是要準備打仗了。
中國媒體上個月報道的一艘新型的055D萬噸驅逐艦,單槍匹馬與美國航母艦隊糾纏了20多天。美國至今為止,三年前下水的一艘新型的阿利波克及驅逐艦Flight III型剛成軍。據分析報道,隻有這種裝備雙波段雷達的新型驅逐艦,才可能與中國的8艘055D相較量。但美國三年才下水兩艘成軍一艘。中國第二批055已又下水一艘了。
中國工業部和信息化部1月15日發布了中國造船業的最新數據,數據顯示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是4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了11.8%。到2023年底,中國接的造船訂單總量7120萬總噸,同比增長56.4%。累計的手持訂單量是13,939萬噸,同比增長32.0%。
拿戰艦的噸位和中美海軍的總噸位來分別比較一下,先看看美國海軍,美國海軍現役的艦艇總噸位數字有兩個,一個是550萬噸,一個是350萬噸戰鬥類艦艇的總噸位。那麽中國現在造船業2023的訂單可以建造出多少個美國海軍呢?答案是一算除法就知道25個,如果是純戰鬥類艦艇的話可以建造40個。 再來看看中國的海軍吧,總噸位像下餃子一樣,但大概的總噸位是美國一半稍多,不到300萬噸。所以中國造船業現在手握的總訂單量,如果來造海軍的話,大概可以造50個中國海軍。055大區總噸位是13000噸左右,隻要拿出產能的一百分之一,就可以造出了100多艘。當然得承認,造軍艦需要其他的軍工產品的配套等等。
(1) 美軍艦正常維修要等待4000天,走投無路隻好找日本幫忙
路透社1月15日, 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表示,美國和日本正在尋求達成一項協議,由日本造船廠定期檢修和維護美國海軍戰艦,以便它們能夠留在亞洲水域,為任何潛在衝突做好準備。數十年來,美國海軍在亞洲海域一直未受到挑戰,但麵對的是一支不斷壯大的中國海軍,而中國造船廠的建造速度正在超過美國軍艦的生產速度。根據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國擁有超過375艘艦艇和潛艇,比2023年的340艘有所增加,在數量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伊曼紐爾說,使用日本的幹船塢將減輕美國船廠的壓力,因為美國船廠正麵臨著長達4000天的維修積壓,這將使他們能夠專注於造船,從而使美國能夠擴大其艦隊。
(2) 根據美國網站的官方數據顯示,美海軍DDG Flight III,第一艘已經在2021年下水,於2023年正式驗收服役。第二艘2023年8月下水,現在正在測試過程中。目前英格爾斯有 4 艘 Flight III 級驅逐艦正在建造中,其中包括未來的 USS Ted Stevens (DDG 128),計劃於 8 月命名。 此外,耶利米·丹頓 (DDG 129)、喬治·M·尼爾 (DDG 131) 和薩姆·納恩 (DDG 133) 正在建造中。 美國第三代的新型驅逐艦是唯一的在大部分性能方麵可以和中國055D驅逐艦相抗衡的戰艦。比如帶有X和S雙波段雷達,但隻有96個垂直發射裝置,比不上中國零五五D的112個垂發裝置。並且,更重要的是受美國海軍造船廠造船能力的限製,目前三年還生產不了兩艘驅逐艦,並且下水之後測試和整體接收完成的時間平均都要兩年以上。以上數據顯示已經有兩艘驅逐艦鋪設了龍骨。另外4艘正在準備建造。剩下的六艘剛剛批準資金還沒到位,也沒有建造的地方和計劃。根據預測美國海軍將在2035年,也就是未來的10年才能擁有14首新型的宙斯盾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