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立人類性權而戰的幾位著名鬥士
本文所指的“性權”,是“世界性學大會性權宣言”中的所提出的∶
1.性自由權。
2.性自治、性完整與肉體安全權。
3.性私權。
4.性公平權。
5.性快樂權。
6.性表達權。
7.性自由結合權。
8.自由負責之生育選擇權。
9.以科學調查為基礎之性資訊權。
10.全麵性教育權。
11.性保健權。
任何著名個人,曾經為以上一項或多項權利做過勇敢的鬥爭,便被列為“為確立人類性權而戰的著名鬥士”。當然,這樣的先驅人物是很多的,本文所講到的隻不過是少數幾位。
(1) 伯特蘭·羅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现代逻辑学奠基人、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撰写《婚姻與道德》(Marriage and Morals)一书,赞成更多與更好的性教育,赞成婚前與婚外性行为的权利,也赞成无子女夫妇要求 婚的权利。與其妻子多拉· 罗素一起,他还开办了一所男女合校的学校,给予年轻学生充分的自由。该书提出的论断∶“假如不导致生小孩的话,两个成年人的性行为隻是这两个人的私事,社会、法律、宗教和任何他人无权幹涉”,是现代性革命的重要启蒙和指导思想。
偉大的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1872-1970),1950年(諾貝爾獎金五十周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根據瑞典學院所發布的簡短讚詞,之所以將諾貝爾獎頒給羅素,乃“欲以褒揚他的哲學著作,它們不僅豐饒而且重要,同時,它們使他成為人性與思想自由的捍衛者。" 事實上,其中包括他以《婚姻與道德》(1929年)為代表的一係列著作,使他成為世界性教育的先驅者、性革命的啟蒙者,和為“性的權利”而奮鬥的大無畏者。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牛津大學教授艾耶爾在他所撰寫《伯特蘭·羅素》一書中所說∶
"這些書在當時被認為具有衝擊性的作用,使社會風氣發生了變化,是以令人欽佩的精神寫作的,而且它們所表述的道德觀是合理的與人道主義的。"
在《我們的性道德》(1936年)一書中,羅素劈頭就對“性”問題的現狀作了深刻的揭露∶"許多人,也許大多數人,對性的看法,仍然比對人生其他要素的看法不合理。殺戮、瘟疫、精神錯亂;黃金和寶石--事實上成為熱切希望和恐懼物件的這一切事物--過去是被人們透過一層魔法或神話般的雲霧去看待的;而現在,除個別情況外,理智的陽光已把雲霧驅散,剩下最黑暗的烏雲籠罩在性的領域內 ”。使人感到驚訝的是,在羅素寫這段話的 70年之後,台灣還發生了被稱為“十大性權事件”的種種情況,還處在“最黑暗的烏雲籠罩在性的領域內”這種倒退之中。
羅素曾經猛烈地抨擊宗教和迷信對性教育的阻礙作用。他寫道∶“我相信在我們社會中,沒有任何一種別的邪惡,像傳統的性態度這樣成為人類不幸的強大源泉,因為它不但直接造成一連串罪惡,而且還壓抑仁慈和人類的感情。”(《新的一代》,1930)。
自然,羅素的這些“合理的與人道主義的”抨擊,受到了一些宗教狂分子的猛裂反擊。例如,1940年美國紐約市學院邀請羅素作哲學教授,一位聖公會主教發動,並由一些天主教會所附和的、一場美國曆史上罕見的誣蔑和恐嚇運動指向羅素和紐約市學院,妄稱羅素是“反宗教、反道德的宣傳家”。當時,許多大學校長
宗教保守勢力最痛恨的羅素的一句話,便是他的名言∶假如不導致生小孩的話,兩個成年人的性行為隻是這兩個人的私事,社會、法律、宗教和任何他人無權幹涉。所以,羅素被保守勢力攻擊為∶"好色的、貪欲的、縱欲的、色情狂的、不虔誠的、思想狹隘的、虛假的、使人失去道德感的。" 然而,正是羅素的這些主張,使他獲得諾貝爾獎“人性與思想自由的捍衛者”的殊榮,並成為西方性革命的啟蒙導師。
(2)瑪格麗德·桑格夫人
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1883-1966)夫人,(又译山格尔夫人)創建「美国生育控製联盟」(1942年成为「美国计劃生育联合会」)。
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桑格夫人来北京大学演讲,胡 执笔撰写了桑格夫人演讲的广告,刊登在《晨报》副刊上。4月19日作题为《生育製裁的什厶與怎样》的报告,由张竞生博士陪同,胡 博士任翻译,並全文刊於《晨报》副刊上。封熙卿译玛格丽特·桑格夫人所著的性教育书籍以《家庭性教育实施法》由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此乃我国最早的性教育教材(1929年其原著又由赵荫棠以《性教育的示兒篇》翻译,由北新书局出版;1932年董任坚再译该原著,潘光旦校,书名《性的教育》,上海兒童书局出版)。
20世紀另一位偉大人物瑪格麗德·桑格夫人(Margaret Sanger ), 她出生於1883年。1910年,桑格夫人和她的先生帶著三個孩子遷居紐約城。1910年代初期的紐約是政治和文化騷動的集中地,世界工人組織在那裏搞組織工會運動,左派份子很活躍。桑格夫人在此時到達紐約,立刻投入左派份子的活動中。1912年,桑格夫人開始寫一個專欄,標題是∶“每個女孩子都應該知道的東西”。她所寫的題目涉及懷孕、生育過程、墮胎、手淫、處女膜的失去等。1913年,桑格夫人在她的“每個女孩子都要知道的東西”的專欄中,寫了數篇有關性傳播疾病的文章,終於引起保守輿論和法律的幹涉。在她的專欄被禁止刊登, 在停刊的那天,報紙在專欄的位置隻刊出一個空白方格,上麵的大標題是∶“每個女孩子都應該知道的東西 -什麽都不知道!郵局的命令。”原來是當時的”風化審查員”考姆斯托克(Anthony Comstock)出來找喳。1914年,桑格夫人自己創辦一份雜?,取名為“反叛的女人”,認為懂得避孕是女人走向解放的第一步,采用“節育(Birth Control)”為其口號。但第一期雜?剛出版就遇到法律的幹涉。考姆斯托克就控告桑格夫人在郵遞中傳送猥褻刊物,沒收她的雜?;並警告她,若她再次犯法,將會受到刑事訴訟。在1914年的8月,桑格夫人被捕,起訴官控告她四項罪名,如果四項罪名都成立,最大的處罰是45年的有期徒刑。1916年的年初,桑格夫人以殉難者的身份出庭受審,她的辯護很動人。例如,她氣概昂然地說∶“節育不是什麽新奇、什麽激進的主張。亞裏斯多德提倡它;柏拉圖提倡它;我們所有的偉大思想家都曾經提倡過它!”又如∶“能夠控製自己的生育能力,是女人在婚姻、做母親、私人發展各方麵達到實現自我才能的鑰匙。”報子日繼一日的報導不但使桑格夫人變成一位名人。她在美國越州旅行,在東西南北各大城市舉行演講會,宣傳節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一共舉行了119次的演講,每次都座無虛席。在1916年的
(3)靄理斯
在性压製最甚、清教徒作风盛行的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47~1901)时代,开始了他对人类性心理学的著名研究,成为「性心理学」的鼻祖。1896年,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第一卷《性反常》在德国出版,次年,该书英文版在英国出版,1898年被禁。
靄理斯(H.ELLIS,1858~1939),對二十世紀的文化和社會有重要影響的英國學者,在性壓製最甚、清教徒作風盛行的維多利亞女王(在位1847~1901)時代,開始了他爲人類性心理學的著名研究,成爲“性心理學”的鼻祖。從1896年到1928年先後出版了他的巨著《性心理研究》(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sex)7大卷。靄理斯首先收集了數以百計的性科學個例研究資料,在33例個案研究的基礎上,他激情地請求人們容忍同性戀。那時,同性戀或是當成犯罪,或是當成疾病。他所招致的是人們的狂怒。靄理斯遭到起訴,揚言要逮捕他。在起訴書上譴責靄理斯的著作是“淫蕩、下流的、邪惡的、可恥的、猥穢的誹謗”;法官指斥靄理斯在“正當的科學研究”的藉口下,旨在推銷淫穢猥穢的出版物。
(4)华生
著名心理學家華生華生(J.B.WATSON,1878~1958),行爲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對美國和世界的心理學發展有過很大影響,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派別的主要代表人物,在1915年,他就被選爲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華生實際上是美國第一個對性反應的生理學加以實驗研究的人。華生認爲心理學是研究行爲的自然科學,自然地他就認爲應該對人類的性行爲進行自然科學的研究,他想觀察人在性交時到底有哪些生理變化。他試圖自己以身相試。他開始請求他的妻子參與實驗,和他一起作受試者,他妻子斷然拒絕。無奈,他隻好求助於他的女助手,他們描記了性交時各種生理變化,收集了好幾箱子也許是最早的關係人類性反應的可靠材料。最後,他的妻子終於發現了爲什麽丈夫和女助手在實驗室呆那麽久時間的“秘密”,於是雷霆大發,不僅起訴要求離婚,而且弄走了全部科學記錄,華生功改垂成。這位名牌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名牌教授,聲譽掃地。巴爾的摩的報紙大肆渲染,審理案件的法官大肆侮辱和申斥,稱華生爲“不良行爲的專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辭退了他,其他的大學也不敢問津,華生處於失業之中,他在離婚之後和女助手結了婚,最後終於在一家大廣告公司找到一個職位以渡餘生。雖然他後來還寫了不少書,對心理學的發展仍有建樹,但這位被毀了的具有世界聲譽的名教授,不得不借酒消愁以解鬱悶之苦。不僅他的研究成果被劫一空,未能發表而不爲世人所知,這也許是科學史上“被迫流産”的典型事例;而且,他本人也因而“身敗名裂”,受累終生。
(5)
张竞生博士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提倡性教育與美学,指出「性教育问题关乎人生,比什厶科学艺术更伟大」,同时组织了性科学研究会,並以「北大风俗调查会」名义发表「性史征文」启事,开始性史调查。 1925年,张竞生出版《美的人生观》和《恋爱與卫生》等著作。1926年,张竟生出版《性史》第一集,幾个月後便遭查禁。
最終勝利是屬於人類性權利的提倡者和開拓者
曆史證明,反對人類性權利的倒行逆施者,都以不光彩的角色而失敗地退出曆史舞台。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把1940年紐約市學院拒絕羅素作哲學教授的事件,嚴重地稱為是“美國曆史上的汙點”。當然,使美國曆史受汙的黑點點,就是那些保守的教會人士和“道德維持家”。羅素立即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其講義就是後來出版的兩卷《西方哲學史》,直到現在還被稱為是“20世紀最暢銷的著哲學著作”而不斷再版(左岸“”人類的經典“39-40, 2005)。最被保守人士攻擊的《婚姻與道德》則在二十多年後戴上了“諾貝爾獎”的桂冠。
“不可一世”四十年的考姆斯托克去世後,書刊審查製度被廢除。而在1965年,
靄理斯並沒有屈服,他接二連三地出版了更多的著作(他大部分著作不得不在國外出版)。他對自己工作的崇高價值從不動搖,在他的自傳(《我的生活∶靄理斯自傳》,波士頓,1939)中,他充滿自信地寫道∶
我沒有創作偉大的藝術品。然而我曾完成了人類所需要的一種服務,看來,那個事業正是適合於我這個人去完成的。我曾通過解放人們的心靈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些。
华生在1957年79歲時,美國心理學會頒他金質獎章,正式恢複了名譽,次年與世長辭。
1985年筆者首先撰文為張競生翻案[2],到1988年,
曆史證明最終勝利是屬於人類性權利的提倡者和開拓者。
[1] Fang-fu Ruan, PhD, MD, ABS, ACS, FFAACS E-Mail: ruanffster@gmail.com
美国旧金山“高级性学研究院”(IASHS)教授;“美国临床性学家院”奠基院士 (FAACS); 中国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性学会顾问;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台湾高雄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台湾性学会顾问;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WACS)名誉会长兼监事长。
[2] 阮芳赋∶從張竟生之死看性教育的曆史教訓: 一篇尚不該寫卻權且寫來的文章, <未定稿> 1985 (19): 25-28; <智能泉> 1986 (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