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自律

(2019-08-20 12:07:40) 下一個

自律是指無需他人監督,自覺地遵循客觀規律客觀需求自我自我管理,不受情感支配外界影響,根據自己的意誌和道德規範來自己的言行

有誌者立長誌”往往是自律的人。他們有些看起來具有軍人般的紀律,鐵一樣的意誌,在普通人眼裏或多或少的重複的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自律,完全是一種cruise(巡航)模式,持續的、穩定的、自然的狀態。

無誌者常立誌”是很難自律的人。比如給自己製定了計劃每天要鍛煉身體,可堅持不了幾天就找借口放棄了。想改掉晚睡的習慣,可是一上床打開了手機不知不覺就過了十一點了。為了減肥,堅持低碳水食物不到2周,就受不了或無法保持習慣而中斷了。這樣的人常常製定計劃,卻常常中途放棄,或不斷拖延,或常常失敗,最後幹脆自暴自棄:本來打算做的事情,很難堅持下去,最後隻是在腦子裏想想而已。最終被生活牽著鼻子走,無法很好地掌控生活,反而被生活折磨著。

自律是建立在喜樂的基礎上的,"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這些都不是自律,而是屬於自虐。自律和自虐的主要區別是:自律是來自內心、自發的、愉悅的主觀心理和行為,是由“潛意識”主導的習慣行為。而自虐是來自客觀心理和行為,是由“意識”主導的逼迫行為。“死磕”是自虐的一種形式,是不管自己內心情願與否,都要咬著牙把事情做好。“自律”是讓自己的素質變得更好,事情自然能夠做得更好。“死磕”等的自虐形式是停留在把事情做好的“自控”階段,而自律是上升了一個台階或境界是先把人做好,事情自動也就做好了。

一、為什麽很多人很難自律?

(1)人們總是對短期的很敏感,而對長期的不敏感。在潛意識裏會習慣性地相信自己的墮落與壞習慣並不會毀了我們,習慣性地以為自己是安全的,所以會變得短視,變得拖延,變得沒有自製力。由於短視和急功近利,人們總想立竿見影,一旦付出馬上就能得到回報。加之人性熱衷於及時行樂,很少有人願意用眼前的痛苦,換取日後較少的痛苦和較長的幸福。人們大都是抓住眼前短暫的幸福而不管未來的代價。有些人對於未來是否能夠因為自律而得到回報沒有信心,擔心即使自律了,可能也無法得到想要的回報,於是就從來沒有想著要自律。

(2)有些人在很多時候並沒有真的認同、相信、並且接受“自律能給自己帶來的大於弊”。在有些人的價值觀裏,自律是一種付出、一種苦行、一種犧牲,或者認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價比不上選擇安逸、選擇帶來的舒適感。這樣的人很多時候在一開始就放棄了自律。

(3)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律能給自己帶來的大於弊,但有些人沒能正確地了解自己,或過於貪婪,不知道自己的客觀需求、脫離實際、好高騖遠,把目標或計劃定的太高,太具有挑戰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在計劃開始不久,因為無法堅持就放棄了計劃,不能自律。比如說要鍛煉身體,而不顧實際的身體情況,透支了自己的身體,打球或是跑步時,不管身體能不能承受,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結果是把自己送進了醫院,這就把自律變成自虐了。

(4)有些人做計劃時,精力充沛,沒有意識到精力會衰退,沒有意識到當我們疲勞時自控力也會衰退(沒有意識到自控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於是就設置了較強的鍛煉強度或很長的工作時間,但在鍛煉不久或工作幾個小時後,開始疲勞,就會放棄原來計劃。這樣的人無法持之以恒、不能堅持,從而也很快終止了自律。就像跑步,有些人沒有意識到起跑速度太快,自己認為並不快,但1英裏後開始大喘氣,2英裏後體力不支就放棄了。一開始慢跑非常重要,超過一定的速度(閾值)疲勞就會成指數方增長。

(5)對“自律”沒有正確的認識,還停留在“死磕”或自控階段。雖然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自控,讓別人看起來像是自律,但實際上是“假自律”。因為一趟外出旅遊、或生病幾天、或任何一個外界的約束、或一周時間的中斷,就把計劃終止、或偏離、或無限期的拖延下來。

二、自律的初級階段:意誌力和自控

意誌力是一種抑製衝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像體力一樣,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條件和不同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意誌力是不一樣的。人和人之間意誌力也存在區別。從生物學上說,人的自我控製的能力來自於大腦的前額皮質,會分別控製人的欲望、衝動以及理性思考。

自控(自製力)通常是指一個人能夠比一般人更好的控製自己的行動與情緒,更好的執行自己所做的決定,並且能夠抑製住自身那些負麵和消極的欲望,情緒和行為。提高意誌力和自控能力,可以從以下4個層麵考慮:

(一)從生理層麵提高意誌力

1

保持健康的身體。身體不好會導致情緒不好,身體狀態會極大影響人們的意誌、情緒、智力等能力。

2

早睡早起(11PM-6AM)。睡眠不足會降低自控力,這是因為沒睡夠時,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處理工作也容易走神,應該做的事情也不想去做。在疲憊或者精神不好的狀態下,一定做不好工作。隻有精力充沛,人們才能做好事情,才能有條件做到自律。

3

有規律地堅持鍛煉身體,長期的久坐或者不鍛煉會降低自控力。

4

穩定情緒,保持心情平靜。心情急躁、心率提高會降低自控力。用合理發泄、注意力轉移、轉換環境等方法,把將要引發衝動的情緒宣泄和釋放出來,避免衝動。

5

少吃多餐。饑餓感或者是糖份太多的食物會降低自控力。

6

健康飲食。低血糖飲食,如瘦肉蛋白、堅果、豆類、粗纖維穀類,水果蔬菜等沒有大量添加糖類的食物,都會讓人體的血糖保持穩定,提高意誌力所需的糖元利用率,從而提升人的自律能力。

健康的飲食習慣本身就是一種自律行為,高度自律者都具有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對健康的影響遠超過健身和起居時間,它是打造活力外表、高質量生活的基礎。當人們往自己身體裏隨意塞入高熱量的垃圾食品,不按時吃飯,營養失衡時,身體係統必然會出現問題。更糟的是,失控的飲食習慣會讓人們在做其他事情時也變得很隨便,根本不必妄談自律。

(二)從行為和心理層麵提高意誌力

1

注意生活和工作一定要有張有弛,勞逸結合,減少壓力。壓力太大會降低自控力。

2

“自控”要能持之以恒,不能驕傲自滿,避免前進一小步、後退兩大步。避免成功自控一次會降低後續的自控力的現象。

3

決定做的計劃,從當天起立即執行。認為明天會更好會降低自控力,這樣通常容易在今天放縱自己。

4

避免壞事情的“光環效應”,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麵,即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不要放大壞事情中好的一麵,否則會降低自控力。比如覺得娛樂一下可以讓自己有更好的心情去學習或工作,這樣就會放鬆要求,過度娛樂。

5

不要錯把欲望當作幸福,否則會降低自控力。欲望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但那是一種幻覺,是大腦的欺騙。

6

避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能因為自己反正是“學渣”了,已經倒數第一,再懶散一會還是倒數第一。這種破罐破摔的心理作用會降低意誌力,會摧毀自控能力。

7

不要有及時行樂、放棄未來的心理,否則會降低意誌力。

8

凡事“三思而後行”就能極大地減少每天緊張、矛盾、爭吵的次數,以及浪費時間。要強化自我意識。遇事要沉著冷靜,自己開動腦筋,排除外界幹擾或暗示,學會自主決斷。要徹底擺脫那種依賴別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養自信心和獨立性。

(三)從環境影響層麵提高意誌力

1

創造環境,讓自己遠離誘惑。我們在對抗誘惑時,也會消耗意誌力,而時間久了,就會容易崩潰。無論什麽時候,都要主動遠離誘惑,不要考驗自己的意誌力(就像不要考驗人性一樣),它們都是禁不起考驗的。

2

意誌力是會傳染的。如果身邊的人喪失了意誌力,都在娛樂,而你要靠自己去抗爭,那麽你就相當於處在漩渦之中,絕大部分的情況下你也會被傳染,喪失意誌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逐步遠離不好的交際圈子,維護健康陽光的交際圈子。

3

為了避免做出我們不希望做出的行為,就要回避最容易誘發這些行為的環境。如果不想衝一個惹你生氣的人發火,那就避免看到他。如果不想半夜吃東西,那就提早刷牙或不要去開冰箱。如果不想吃太多,就不要去吃自助餐。

4

如果一個人很難堅持,那就借助環境的力量,找一個正確的組織。比如減肥,一個人很難堅持,就找一個組織,抱團減肥,大家相互督促和相互正麵影響。

(四)從合理計劃、降額計劃、少而精層麵提高意誌力

如果要完全依靠意誌力去堅持某樣事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意誌力是有限的,它就像體力一樣,是會被消耗的。意誌力和體力一樣會有疲勞的時候(疲勞閾值)。

所以我們要學會“降額計劃”(降額使用可以大大延長器件或產品的使用壽命),因為降額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在消耗非常少的意誌力的情況下,輕鬆地堅持做某件事。

以跑步為例,不同速度下的極限距離是不一樣的,速度越快,極限距離越短。如果要能夠跑的距離長,就必須降低速度。這種降低速度,使得跑步訓練後不太疲勞,仍然意猶未盡,就是一種“降額計劃”。

通常人們隻注意體力的消耗,沒有考慮意誌力的消耗。其實人的疲勞大多是從意誌力疲勞精神疲勞開始的,所以,如果不進行“降額計劃”,當人們在挑戰自己極限時,很容易因為意誌力的過度消耗而變得身心疲憊,乃至崩潰,其結果往往是一段長時間的徹底放縱,以及對自己失去信心。目標計劃必須是可完成的程度上,具有適當的挑戰性。不要製定各種激進計劃,與其定一個高目標失敗了,略微調整再定一次目標再失敗,不如設定個較低的目標(降額計劃),用一個較長的時間去完成並徹底地形成習慣,然後再定高的目標去完成。如先從一個俯臥撐做起,每天堅持,用一年到五年的時間逐步提高到20-50個。或如跑步一樣,先慢跑一段時間,慢慢打通身體的各種微細管道,花 2-3年時間打好基礎,以後可以逐步提高速度。從慢跑鍛煉容易,延申到其它事情也是一樣“慢”而容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慢就是快、欲速則不達!因此,我們要循序漸進,逐步養成習慣,計劃長期的訓練。同跑步一樣,降額計劃自律地做事,每次也都是意猶未盡。

跑步是訓練一個人“自律”能力很好的方式之一。無論是跑步過程中的慢跑(降額計劃)的耐心戰術,還是啟動跑步計劃的持之以恒戰略都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

要少而精,不要同時養成多個習慣,以減少意誌力的消耗。不要一次做很多事,而是把時間、精力隻集中在最重要的少數幾件事情上,去掉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就連穿衣服也是一樣,衣服樣子多,太多的選擇,無法確定,不僅浪費時間,也是對意誌力的消耗。學會“斷舍離”,盡可能使得生活簡單、喜樂。

三、自律的高級階段:不必刻意控製的自控模式

自律並不是對自己非常的克製,硬逼著自己去做到自己原本堅持不了的事,也不是自己拚命忍耐讓自己不被欲望左右,不被外界事物誘惑。就像情商一樣不是要拚命控製情緒,自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表現,這種行為表現是因為自律的人有內在的“對世界的認知,思考習慣,思維邏輯”等內部因素的驅動,才能夠輕而易舉、自然而然地做到那些在沒有自律的人看來十分困難的堅持投入的做有價值的事,推遲滿足感,抑製住欲望等。

人們的一切行為在其潛意識裏都有一個真正的,擁有了,自然就會努力的去行動。如果沒有這個動機,不管別人怎樣激勵,都很難付出行動。隻靠意誌力是不能自動保持自律,一定要有自身可持續的、無視一切的內驅才能自動保持自律。高成就動機的人,促成他們行動的動力,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他們並不是靠意誌力在逼迫自己,而是因為,他們享受“突破自己”的感覺,喜歡這種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挑戰的過程。很多人之所以能夠“自律”,並不是他們喜歡苦行、喜歡逼迫自己,而是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樂趣。有些事開始可能不是有興趣和有動力想做的事,但在更深的層次上有一個更大的在支撐時,就會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麽,那麽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激勵,自然而然的會變得很努力,很自律。

自行車大家都很了解:如果沒有登腳的動力,若不處在下坡時,前後輪都受到向後的摩擦阻力,很快自行車就會停滯不前了。如果要讓自行車可持續運轉下去,就得提給動力,並且動力要大於或等於前輪向後的摩擦阻力和後輪向前的摩擦阻力之和。

其實我們的一切行動和習慣,都是由“目標動力”和“目標阻力”的博弈而決定的。“不自律”就是目標阻力超過了目標。“自律”就是目標超過了目標阻力。“萬事開頭難”是因為最初要有較大的動力克服阻力較大的靜摩擦力。大多數時候,人們需要一個初始的動力,隻要動起來,後麵就會簡單許多。若要提高內驅,讓自己能真正堅持自律,就要(1)降低目標阻力,或者(2)提高目標動力。例如:

(1)提早刷牙,就是增加避免半夜吃東西的阻力。不買好吃的零食,可以提高吃零食的阻力。

(2)明白糖其實是一種毒品,就提高了少吃糖的動力。抱團健身打卡,提高健身的動力。

四、怎樣提高自律能力?

人們的心理過程隻有不到10%是有意識的,其他90%是潛意識的,因此,僅依靠有意識的思想來獲得結果的人,效率將低於10%。自控(自律的初級階段)大多停留在大腦意識的控製階段,靠經常“念口訣”提醒自己。而真正的自律(自律的高級階段)是建立在潛意識的範疇裏,無需意識持續的提醒,變成下意識的、自動的、持續的行為。

當人的潛意識和意識兩者達成一致時,才會實現真正的心理健康,才會處在喜樂的狀態自律是建立在喜樂的基礎上的,而不是苦行、刻意去堅持。喜樂才能持久,否則就會疲勞放棄。

自律是一種可以學習和提升的品質。通過正確地認識,每個人都可以避免“自虐”而進到“自控” ,再慢慢過度到“自律”的境界,然後讓“自律”成為習慣。開始改變行為習慣很難,堅持改變更難,最難的是把積極的改變鞏固為習慣。我們在生活中引入改變時往往會麵臨三個難點:(1)不肯承認自己需要改變,(2)不重視自身慣性的力量,(3)不知道怎樣去改變。下麵是針對這三個難點的拙見和朋友們共勉之:

(一)不肯承認自己需要改變

沒有人能夠被改變,除非自己甘願改變。改變總是要發自內心的,誰也無法誘使或強迫他人改變。一個並非全心全意想要改變的人,永遠都不會改變。一個人隻有對於他自身和現實都有著清醒的認知,他才能正確地權衡利害關係,才能清醒地認清自己的問題,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才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肯承認自己需要改變的人主要是因為認知能力不強,知識有限,產生錯誤的觀念,而錯誤的觀念導致錯誤的策略和行動(Wrong believes cause wrong strategies)。這些人要加強思想修養,提高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夠比較全麵正確地認識事物,認識自我和他人的關係,自覺地進行自我控製、自我完善。要加強學習知識,積累知識,開闊視野,用知識來武裝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自律的本質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的卓越的認知能力,凡事要堅持的事務,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形成潛意識。

(二)不重視自身慣性的力量

大多數人會不加抑製地繼續錯誤的做法,被困在同一個行為陷阱中如同芸芸眾生。很多人白天工作忙,早餐急急匆匆沒吃好,午餐怕餐後發困不敢多吃,習慣了每天晚餐打牙祭好好享受人生,打死他也不肯改變習慣而少吃晚餐。很多人吃飯時百般計較,舌貪嗜味,講究色、香、味俱全,貪吃味道好的東西。其實吃飯的本質隻是為了維持生命,用飯來充饑而已,食物過了喉嚨之後,沒什麽味道好壞,過了喉嚨之後身體就都不知道了,記憶也會模糊。這些人隻有先通過學習別人的經驗來擴展自己決斷事情的能力,要多學習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洞察力,接觸上進的朋友或教練的指點,進行調整。很多人不願意鍛煉身體是因為從來沒有體驗到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的神清氣爽的狀態。

(三)不知道怎樣去改變

要從正確的做人做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自律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情商和靈商都比較高的人。自律也是潛意識心理領域中,人的品質或者精神氣質。提高自律,和提高情商和靈商是一致的:

(1)明白自己真正的客觀需求。明確自己的價值觀,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哪些想法是在務虛、麵子工程或自欺欺人,不是客觀需求。不僅在物質上要學會“斷舍離”,在社交和精神方麵也要學會“斷舍離”。要清楚什麽是自身的客觀需求。比如身體不好,需要鍛煉,但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像吃鹽一樣,根據身體的需求,量要適中。
2)不占任何小便宜。愛占便宜的人,會覺得很多行動是被動的,是要付出的,有點苦行僧的味道,就很難自律。很多人的失敗是因為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欲望。不占任何小便宜,就能夠控製情緒和欲望。很多人去吃自助餐都是吃得溝滿壕平,就是不想虧本,但卻忘了食物多過身體的需求就是毒藥。

3)有興趣地工作和學習少而精才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興趣。從小發掘小孩的興趣,往往是天分或天賦,能夠持久,不用控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從學習、工作和健身鍛煉中找到樂趣,將學習、工作和健身鍛煉與愉悅感鏈接起來,而不是靠意誌力去驅動。我們很難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例如有人討厭化學課,那他在化學課上會昏昏欲睡,如果喜歡物理課,那他上物理課時自然生龍活虎,如果喜歡跑步,那他會自動堅持跑步,每次都能意猶未盡。興趣才能產生喜樂。
4)重複。重複是可持續自律的重要條件。很多情況下,潛意識是要靠我們不斷地認真“重複”才能形成的。重複才容易形成習慣,進而形成很強的定力。

五、結束語

自控(自律的初級階段)隻能防止人們變壞,自律才能讓人們變得更好!

人生有兩種力量最具有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自律就是將“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有機的結合起來。

 “自律的人一生可以完成普通人幾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的生活高效、輕鬆、時刻充滿自信和掌控感。別人眼裏的苦行僧,擁有的卻是人生終極的自由”。

自律是生活的基石。紛擾的世間中,我們會麵臨很多誘惑。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製的奴隸。沒有自律,自由就如同斷線風箏、脫韁野馬,不受節製,以至走向自由的反麵。相當一部分的不快樂正是來自於這種空虛的“自由”,它讓人們的生活不受控製地走著下坡路,限製了人們想成為更好的人的能力,阻礙人們獲得想要的生活方式。而由自律帶來的自由,卻是掌控了自己生活的能力。哲學家康德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隱含的另外一層意思是“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而是你想不幹什麽就不幹什麽”。由自律帶來的喜悅,遠比不自律要多得多。當不自律的懶散慢慢吞噬內心,最後隻會變得空虛、麻木、自卑、敏感和痛苦。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自律是一種品質,是人的智慧和內在精神財富。通過管理自己,放眼未來,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離離源上草 回複 悄悄話 沒錯,自律要和哲學聯係起來。
正明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離離源上草' 的評論 : 基本上是自己參悟的,還沒有人從提高情商和靈商的角度考慮來提高自律能力。這是一年前一個跑步的朋友給我出了一道題:寫如何自律。思考和觀察了一年,才意識到“自律”是建立在潛意識的心理領域,自動地堅持滿足客觀需求的正確言行。“自律”不是“自控”或“自虐”的盡頭,而是對客觀世界正確認識後,從正確做人或開悟的根本上,知道了正確的取舍,愉快地建立起正確的行為規範,真正能知行合一。“自律”和“自虐”完全不是一條道上。抱歉回答較晚,最近回中國一趟,太忙。謝謝花時間閱讀。
離離源上草 回複 悄悄話 很有見地,
是自己參悟的嗎?
正明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謝謝您花時間閱讀。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