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6)
2021 (160)
2022 (109)
2023 (125)
2024 (138)
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疫情鬧了三年多,老婆和我還都一次沒有陽過。我們是那種出門基本都不戴口罩的主,除非到了非要求戴的地方。她打了兩針疫苗,堅決不再打。而我膽小,已經打了四針了。
我們倆的抵抗力強大,兩次近距離的與病人接觸仍然沒有染病。
誰知天有不測,上周五晚上,老婆又發燒又咳嗽。以為就是普通的感冒,趕緊吃了片Tylenol就睡了。周六早上起來,病情加重,咳嗽越來越厲害,發燒更到了102度(38.5°c),當時就懷疑得了新冠,但家裏的新冠測試劑已經用完,決定馬上去看醫生。因為是周末,隻能周日一大早去就近的Orange緊急護理診所(URGENT CARE – 簡稱UC)。
美國居民通常都有一個家庭全科醫生。一般需要提前3 - 4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預約到他/她,最快也要一兩天。家庭醫生的好處是他/她對你的身體情況非常了解並長期跟蹤。壞處也顯而易見:不能立即看病,效率不高。所以,現在一旦有病需要就醫時,總是懷念以前中國的看病方式:生病了直接去醫院,排隊、掛號、看病、拿藥,一條龍服務。
大約從本世紀初開始,UC在美國遍地開花,越來越多。讓人們欣喜地看到美國的醫療體係正在逐步改型。UC最大的好處是無需預約,直接看病。特別是在您的家庭醫生無法為您提供服務時,比如周末和下班之後。它們遵循先到先服務的原則,通常每周七天工作,每天甚至開門到晚上9點,有些還提供24小時服務。UC主要由家庭護理醫生和急診室醫生組成,幾乎提供傳統醫生診所或急診室的所有服務,除了以下兩項:
我們等了大約20分鍾,護士先測量了老婆的身高、體重、體溫、血壓、心跳等,然後馬上測試是否得了新冠,見下圖。
15分鍾後,大夫進來告知了結果:陽性,即老婆確診得了新冠。問過沒有什麽其它疾病和過敏後,她開了輝瑞新冠特效藥(Paxlovid 150 (x2)-100-MGPK (EUA)),讓我們去離家最近的CVS取。並非常自信地囑咐老婆按時服藥五天(take 3 tablets by mouth twice a day for 5 days),如果好了之後就不用再看醫生了,也沒有特別囑咐要隔離啥的。據說在症狀出現3天之內接受治療的患者,任何原因導致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可降低至89%。也即像老婆這樣沒有什麽基礎病的,應該也沒有任何生命危險。走筆到此,她已退燒(尊醫囑,未再吃Tylenol),自我感覺越來越好了,希望不會有什麽後遺症吧。
這家UC的co-pay(相當國內的掛號費)為$45(有的為$20 – 我看過病的一家),新冠特效藥則由政府采購並免費發放。
俗話說,“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老婆終於沒有躲過去,而我自己呢?咳,江湖上早有答案 - “該來的一定會來,不該來的一定不會來”。既然新冠已不死人,也就沒什麽可怕的了,聽天由命吧。
二零二三年七月五日
應該是不同的保險吧?
小心為上。
有道理,早得早安心。。
還是沒有躲過。不過也是好事,基本不用再擔心了。
是的,保重!
還沒到十五呢,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