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隨筆 - 3
我最大的客戶告這周他們公司基本都放假了。可不是唄,這個周五(今天)就是聖誕節了,原本就“working from home”的他們借著疫情多歇兩天挺正常的呀。咱一個“個體戶”有活多幹,沒活就少幹,節假日從來就是自己放,沒有必要“羨慕嫉妒恨”啦。都這個歲數了,“小車不倒隻管推”吧。
聖誕節是美國最大的節日,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給小孩子贈送禮物的聖誕老人是這個節日最具代表的主題角色。不幸的是,今年的聖誕老人沒有感染上新冠病毒,但卻犯上了“政治正確”的時髦病。
12月7日,芝加哥一名母親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一段錄像。她的兒子邁克(Michael)在哈林歐文購物中心(Harlem Irving Plaza)遇到商場的聖誕老人,當聖誕老人問他想要什麽聖誕禮物時,男孩開始靦腆,後來鼓起勇氣地表示他想要一把玩具槍。不料,卻遭到了這位聖誕老人的拒絕。因為“政治正確”,他告訴孩子,“我不能給你一把玩具槍,如果你的爸爸想送你一把槍,那很好,但我不行”。盡管聖誕老人給了邁克其它的選項,但小邁克卻委屈得強忍著淚沉默不語,直到在身旁的母親上前安慰他時才雙手蒙著臉嚎啕大哭。
邁克的母親在臉書上表示,“這是邁克爾第一次興奮地想去見聖誕老人,本應是一次神奇的際遇,但我卻看到我心愛的兒子在大哭,因為這位聖誕老人基於他自己的信念拒絕了他。”她補充,“我被迫向邁克解釋,這個聖誕老人隻是個幫手,不是真的聖誕老人,然後快速地帶他離開現場。”
商場在看到邁克母親的這段錄像後,迅速地向這對母子道歉,並給了邁克一個驚喜:讓另一個“真的”聖誕老人送給了他一把玩具槍。
以前每到聖誕節期間,人們見麵都會互相祝福:“MERRY CHRISTMAS!(聖誕節快樂)”。但不知什麽時候起,越來越多的人見麵不再說了,而是改為“Happy Holidays!(節日快樂)”。原因據說很簡單:因為聖誕節是基督教的節日,你不能歧視不信奉基督教的人。按這種“政治正確”的邏輯,當我們說“Happy Chinese New Year”時是否也傷害了那些不是中國人的感情了呢?
隨著改革開放,洋節逐漸地進入了中國。每年聖誕節來臨時,色彩斑斕的聖誕樹,商場循環播放的聖誕歌都是國內隨處可見的場景。但據傳自2018年開始,聖誕節被“妖魔化”,在中國不少地方遭到了抵製。2020年的聖誕節如期而至,情況似乎並沒有好轉。
聖誕當然是西方節日,中國人信仰基督教的是少數,更多人隻是湊個熱鬧,接受的是聖誕節所衍生的商業文化,購物、聚餐、消費,找個理由跟著狂歡一下的感覺。這點和我們這種“異教徒”在美國過聖誕節的情形並沒什麽本質不同。如果因為源起西方就不愛國,就要抵製,那我們現在的衣食住行不是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抵製的嗎?這種莫名其妙的仇視看似“政治正確”,其實就是一種盲從和文化的不自信。
中國憲法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從法律的底線出發也應該理解和尊重聖誕節。當然,黨組織不讓黨員幹部過聖誕節倒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內部的規範不必也不該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