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的故事
電話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設備。“電話”一詞是日本人生造的漢語,用來意譯英文的telephone。當初中國人對這個英文詞采取了音譯,譯作“德律風”。在一段時期內,“電話”和“德律風”兩種叫法通用。留學日本的魯迅先生曾在一封信中說到“電話” 時特意注釋道:“以電器傳達言語,中國人譯為‘德律風’,不如電話之切。” 後來,“德律風”這種叫法消失,大家就都叫“電話”了。
曆史上對電話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控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近年來的新技術包括,ISDN,DSL,網絡電話,模擬移動電話和數字移動電話等。
公認的說法是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發明了電話,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了電話專利權的。然而曆史上關於電話的真正發明者是存在爭議的,它涉及到三個相關人物:貝爾、格雷還有梅烏奇。一個叫伊萊沙·格雷(Elisha Gray,1835年8月2日 - 1901年6月21日)的美國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格雷與貝爾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由於在具體時間上隻比貝爾晚了2個小時左右,最終敗訴。
其實,關於電話的發明還有另一個默默無聞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梅烏奇(Antonio Meucci,1808年4月13日 – 1889年10月18日)癡迷於電生理學研究,他在不經意間發現電波可以傳輸聲音。1850年至1862年,梅烏奇製作了幾種不同形式的聲音傳送儀器,稱作“遠距離傳話筒”。可惜的是,梅烏奇生活潦倒,無力保護他的發明。當時申報專利需要交納250美元的申報費用,而長時間的研究工作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梅烏奇的英語水平不高,這也使他無法了解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發明。隨後,命運又給了梅烏奇一個更大的打擊。1870年,梅烏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區區6美元的低價賣掉了自己發明的通話設備。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梅烏奇試圖獲取一份被稱作“保護發明特許權請求書”的文件。為此他每年需要交納10美元的費用,並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後,梅烏奇淪落到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付不起手續費,請求書也隨之失效。1874年,梅烏奇寄了幾個“遠距離傳話筒”給美國西聯電報公司。希望能將這項發明賣給他們,但是他始終沒有得到答複。當請求歸還原件時,他被告知這些機器不翼而飛了!兩年之後,貝爾的發明麵世,並與西聯電報公司簽訂了巨額合同。梅烏奇為此提起訴訟,最高法院也同意審理。但是,梅烏奇1889年過世,訴訟也就不了了之了。
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 如今在梅烏奇的出生地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塊紀念碑,上麵寫著“這裏安息著電話的發明者——安東尼奧·梅烏奇”。但加拿大國會則在6天之後的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
最初,貝爾用電磁開關來形成一開一閉的脈衝信號,但是這對於聲波這樣高的頻率,這個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最後的成功源於一個偶然的發現,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試驗中,他把金屬片連接在電磁開關上,沒想到在這種狀態下,聲音奇妙地變成了電流。原理是由於金屬片因聲音而振動,在其相連的電磁開關線圈中感生了電流。這原理就是現在一個學過初中物理的學生都知道的,但是那個時候這卻無疑是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當年國內電話很不普及。公用電話遍及街道、公共場所、居民住宅區以及鄉鎮和公路沿線等地。北京的收費:市內一次5分錢/3分鍾,公用電話個體戶(見下圖)應運而生。1982年,中國第一批22個投幣式公用電話亭在北京市東、西長安街等繁華街道出現,轟動一時。我在北大荒的年代,整個連隊隻有一部電話,還是那種手搖式的。連部配備專人守著,晚上也不能例外,美其名曰:戰備值班。上大學後,記得在我們宿舍的每層樓盡頭配備一個,但我很少甚至從未用過。畢業分配到國家機關,單位裏好像司局級以上的幹部家裏才由公家配備電話,也即你有錢也裝不上電話。但北京對外商則比較照顧,我哥哥因是外商駐京辦首代,較早就自費裝上了一部電話。我的一個美國客戶為了討好我的上司,謊稱上司是她的親戚,居然也申請到一個電話,記得安裝費是5,000元。我那時要給外地的老丈人/丈母娘打電話,晚上就得花費20 分鍾左右,陪著老婆騎著自行車從汽車局(現在已沒有這個地名了)到複興門的電報大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電話逐步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再隨著手機的流行,家中的固定電話現已成了擺飾。
閑暇無事,偶爾“淘寶“的我,最近淘到了與老家夥年紀相當的老電話 - 實木的盒子,實木的話筒的手柄和聽筒,編織的皮線。。。好事的我把它裝到了飯廳的牆上,增添了家中複古和懷舊的氣氛。
淘寶樂 北京的公用電話
人老了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開始懷舊了,收藏老電話就是俺的明證。咳,咋不知不覺咱就到了懷舊的年紀了呢?據說,年齡越大就越容易懷舊,咱凡人一個,當不能脫俗。
有人說,懷舊是回避現實,是對社會持有偏見。中老年的您,同意嗎?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