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2020-04-14 08:03:56) 下一個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難得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部經典的老電影。俺也的確落伍:《陽光燦爛的日子》已經問世整整十五年還多了。它可是當年(1995)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影片”第一名的大片!實際上,這部電影最早出品的年代應是1993 年。而1993 – 1995年正是我人生事業最繁忙的一段,剛到美國不久的我在管理一家國企分公司外,還利用業餘時間攻讀MBA,根本無心顧及它事。

《陽光燦爛的日子》講述的是北京某軍區大院幾個叛逆期少年成長的故事。它以新中國成立以來較為黑暗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為背景,片名卻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典型的王朔(電影改編自他的小說)黑色幽默。王朔和導演薑文(處女作)均來自部隊大院,年齡也與影片中的少年相仿,所以,他們其實就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相信現在的年青人很難理解那時發生的事,包括我的老婆(文革開始時她不到6 歲)在內,而它在我身上卻產生著極大的共鳴,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影片背景音樂的每一首紅歌我都熟悉,它們早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之中了。毛是那個陽光燦爛年代的太陽,正像影片中的主角馬小軍說的:“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老莫” - 莫斯科餐廳。紅太陽光芒四射,陽光燦爛。

文革初期(1966 年5月)一直到1969 年9月去北大荒(12 – 15歲),我在北京,生活在一個機關大院。除了沒有影片中的戰士站崗和室內遊泳池之外,基本上也和部隊大院差不多。院內有自己的禮堂,醫院,商店,食堂,飯館,幼兒園,燈光籃球場,足球場,也有假山,花園和河流。開始是“停課鬧革命”,約一年半的時間無所事事;後一年半,是“複課鬧革命”,就近上了初中;但光“革命”了,沒上什麽正經的文化課,以至於恢複高考時(1977年),我不得不利用幾個月的時間惡補六年的初中和高中課程,狼狽之極。但那時“天天讀”(學習毛著和語錄)可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課程。馬小軍的故事是70 年代之後(文革中後期)了,情況已經比我們那時好了很多。最起碼看到他們上課開始時有了“老師好!”和“同學們好!”。而我們那時則是手舉“紅寶書”(毛主席語錄),一起高喊“首先讓我們共同敬祝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四個偉大),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敬愛的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揮動兩次小紅本後,再衷心“祝願他老人家的親密戰友林付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又再揮動兩下。就像電影中介紹的那樣,前蘇聯歌曲以及《外國民歌200 首》的歌曲在那時屬於被禁的“黃歌”(黃色歌曲),但的確我們私下都在傳唱,影片中響起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卡秋薩》等何其似曾相識呀。因歲數還小(我早上一年學,比同班同學都小一歲),“茬架”,“抽煙喝酒”,“拍婆子”等雖沒有幹過,但常見於大哥哥和大姐姐們。電影中幾次出現的“老莫”(莫斯科餐廳),也是當時我們夢寐以求,哥們幾個最想“撮一頓”的去處 – 這是當時全北京唯一一個對外營業的西餐廳。記得那7米高的大廳,鍍金的大吊燈,青銅的大柱子,鍍銀的餐具,打臘的木地板,甚至俄式寬大洗手間的立式小便池。

《陽光燦爛的日子》真實描繪了文革時期青少年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期困惑。估計,要放到現在很難通過審查或會被剪得亂七八糟。是啊,一幫青少年句句不離粗口,抽煙喝酒,溜門撬鎖,打架強奸,怎麽看也不是個“正能量”的故事。但這並不妨礙過來的人們去重溫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也可以讓我們的後代知道那段人性被扭曲了的曆史。

明天是我的生日,如果在北京,我最想去撮一頓的餐廳當屬“老莫”。“老莫”於1954 年建成,正與我的生日年份相同。

 

二零二零年四月十四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yingjia 回複 悄悄話 拍的挺美的。這樣的國產片太少。
一朵漂在異鄉的雲 回複 悄悄話 最喜歡的影片之一,永遠的經典。
謙謙美君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尾歸' 的評論 :
謝賜教。如有空,請海歸尾看本人去年5/14 寫的拙文 - 電影《藍風箏》。
Jiushi60 回複 悄悄話 很像台灣導演楊德昌1991年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楊的這部電影信息量要大得多,深刻得多。
海尾歸 回複 悄悄話 高人一等的文革心態,讓人不齒。
建議樓主去看田壯壯的電影1993年的“藍風箏”,這不到現在在厲害國仍然是禁片。
問好。
泰安人 回複 悄悄話 薑文 王朔 馮小剛一類京痞子總把他們文革中北京部隊大院的痞孩子的事,反個來倒過去,你說一遍,他扯一回,早讓人惡心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