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類登月50周年

(2019-07-20 12:34:21) 下一個

人類登月50周年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今天是其50周年紀念日。當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成功後,接下來的12號、14號、15號、16號和17號也均獲成功,且每次都有兩名宇航員登上月球表麵。

五十年前的月球表麵

送人登上月球的是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它的近地點推力有110噸,也就是說可以把一個110噸重的物體送入近地軌道。中國目前最強推力的(載人)火箭是長征2F,高度為58.34米,大約是土星五號的一半。近地推力8.4噸,也即有差不多14倍的差距。如果算上不載人用的,中國最大的火箭是長征3B,最大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大約是12噸,僅是土星五號的1/9。去年SpaceX公司的可回收技術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它是自美國土星5號(Saturn V)以來,運力最強的火箭,大約是土星五號的運力的1/4。

土星五號(Saturn V – 高度110米)

作為高爾夫運動的愛好者,我特別感興趣的是高爾夫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擊球。1971年2月6日,也即在人類第一次登月後的一年多,阿波羅14號指揮官,47歲的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與同伴在月球上完成所有任務後,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6號鐵杆,進行了人類曆史上首次外太空揮杆 - 他在距地球38萬公裏的月球表麵打了兩顆高爾夫球。由於手套和太空服太硬,迫使他單手揮杆,他笑著發出的太空名言載入了史冊:很遠,很遠,很遠(Miles and miles and miles)。。

 

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

謝潑德講述了那兩次擊球過程。“我勉強打了第一個,它滾進了40碼外的一個火山口。第二個,我保持低頭,打得很甜,它至少有200碼。”因為月球的引力隻有地球的1/6,所以他實際隻打出了30多碼(30 米)。謝潑德把球杆帶了回來,捐給了USGA博物館。但那兩顆球還留在月球上,或許未來有人會在月球上找到它們,或許你能有幸成為第二位月球高爾夫旅行者?

 

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日

 

下麵是我去年二月七日的一篇舊作。

獵鷹重型火箭 . 登月

美國東部時間2018 年2月6日15時45分,當今全球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它是自美國土星5號(Saturn V)以來,運力最強的火箭(大約隻有1/4的土星五號的運力)。它不僅推力大,還使用了SpaceX公司標誌性的可回收技術,被認為將重塑重型運載火箭行業的遊戲規則。

發射前,46 歲的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Musk)非常忐忑。這位科技“狂人”一改往日的自信,說“火箭無法進入軌道的可能性很大,我希望它能夠遠離發射台,不會損壞發射台。說實話,我甚至認為隻要能如此也是一場勝利。”衝擊人類極限的探險者無論成功或失敗都值得敬佩!人類開創性的工作都是從失敗和不完美開始的。馬斯克自己都沒有預料到此次發射會如此成功。祝願他再接再厲,下次把center booster也收回。

獵鷹重型火箭的出發地頗具象征意味。它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LC-39A發射台發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所有火箭都是從這裏出發飛向太空的,這裏曾是美國夢升起的地方。1969年7月16 日,土星5號火箭在這裏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首次成功地將人類送往了月球。

同是1969年,也是 “史無前例”的我們的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全麵的勝利”,摧毀了以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 但與此同時,國民經濟卻達到了崩潰的邊緣,數以千萬計的初中和高中畢業生無法升學和就業,隻能“上山下鄉”。我就是那年去的“北大荒”-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那年我們都不知道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直到1973年初的一天。那天是我從兵團去父母所在的三線工廠探親時在鄭州火車站轉車,有差不多半天的時間沒事。中午,我很好奇地看到一家電影院門口擠滿了人。那時的電影不過是看過多少遍的“老三戰”(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呢?走到人群中,發現即將放映的是一部內部電影,怪不得呢。現在的年青人可能難以理解電影怎麽還有內部和公開之分,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的確如此,而且看這樣的供批判的內部電影都是占用工作的時間。我有幸得到了一張票,那天放的就是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的記錄片。盡管影片質量很差(沒有買正版拷貝吧?),但印象很深。

在我的辦公室的牆上,現掛有一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25 周年的紀念瓷盤(下圖左),是我最近的“淘寶”之物。老美對25的數字情有獨鍾,不象我們總是以十為基數來慶祝某個重要的日子。真快,轉眼明年就是人類登月五十周年了。

   

登月25周年紀念瓷掛盤                                 

冷戰之後,美國的航天事業難續過去的輝煌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條十分重要,那就是失去了前蘇聯這樣強勁的競爭對手。有人說,從大曆史角度看,在前蘇聯的崩潰中倒下的巨人實際上有兩個,隻是一前一後而已,至少這是航天界現在可以看到的實際情況。中國籍改革開放積累的財力,正計劃2030登月。有了新的競爭之後,美國的NASA宣布將在2024年再次實現人類的登月。

非常期待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人第一次登上月球。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