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家庭圈中的議論

(2025-09-10 02:58:52) 下一個

家庭圈中的議論

 

 

侄子:

 

關於中國文化,有一點我覺得是值得思考的,就是中國的文化是否還滯留在生產力低下不能滿足社會基本生存需求的大環境之下,而與現今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嚴重脫節。而對於全球文化評價的問題則是我們的信息太閉塞,缺乏評價的依據。

 

複:

 

哲學是哲學家的事,不是工農兵的事;議論曆史文化,是專門家的事,不是廣大網民的事。這在歐美社會不言而喻。中國近百十年間,說中國靠譜的一是陳寅恪,一是顧準。就沒了其他。這些是學問,不是有感而發,不是旅遊觀感,不是有一說一。

 

侄子

 

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公大於私,追求無私,而私是客觀存在、公是虛擬的,不論其對錯好壞,於私來說個人價值永遠是不被認可的故個人總是會有不平和的心態,於公來說極易被人利用和具有欺騙性

 

 

從小孫女出生以來,西方文明走進屋簷。什麽什麽都在尺幅進深上,和看西洋景完全不同。所謂富裕程度,審美水平,生活認知,和自己接受的,完全不搭。有如自己在地中海遊曆,不在一個檔次上的高度文明讓自己瞠目結舌。你說的“公”與“私”的議題,在歐美,找不到位子給它。這還用想嗎?

 

在外麵幾十年,除了學術討論,沒人議論什麽中美,中俄…… 中國,就是筷子,春卷之類。所學曆史,自己便常有曆史追溯的愛好。聽到網民開口閉口“內循環”“為什麽不產生…”,像沒聽到。又沒學過,沒讀過,扯什麽呢?陳寅恪說陳寅恪說: “中國人幾千年的創造發明,全是教人做壞事、陋事。 秦製、商君書、奴婢製、太監、小腳、妻妾、殉葬、滅九族、連坐製、妄議朝政殺、群起聚眾殺、私刻出版殺……貫穿中國幾千年黑暗曆史,不難看出全是整人、害人、傷人、愚人之妙法,看不到半點人類文明的影子。”這話,我信,和自己讀到看到的,吻合。

 

我主張溜掉,一了百了,去過正常的日子。不然就等著倒黴。我們家,祖上產業被剝奪,文革中,老大老二被關押,明鳳小慧我下鄉,險些全家下放。現在又來了,又要被解決“溫飽問題”了。鬥不過,躲不過的。國門尚開,有機會就跑。這時間不會長的。

 

現在迷惑人的是,退休人員拿到高薪的多,又輪上價格便宜,由此產生幻象,什麽“國外沒有國內方便”“養老還是國內好”。這些看法如果產生影響,蠻害人的。不幹活的拿上萬,上班的四五千,這和一九七六年隻抓革命不抓生產一樣的荒謬。怎麽會久?對於個人來說,趁著未變,找自己的路子存活。

 

 

家庭圈裏文明的議論

 

兄弟議及文明,複:

 

古希臘文明的起點是理性和抽象,公元2000多年前,就有了數學流派。這真是遙遙領先。在希臘羅馬見到的當年遺跡,感受與其他地方見到的完全不同,明顯的高一個水平。古希臘產生的民主政治製度的基礎之中包含的數理元素,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沒有。   要緊的曇,這種理性科學的思維,當地的人上上下下都習以為常。這就厲害了。古羅馬建國時,普遍請希臘人當家教,國教。知識學到一定的程度,會無一例外地成為希臘文明的粉絲。

 

中華文明,很低級,就如同漢語,在語言字裏麵處於初級階段的語言,它的語境語義都粗鄙不堪。說起來不好聽,但是就是這樣的。小貝拉在她婆婆家那邊玩,氛圍之文明水準,隻得仰望,各各操多國語言,各各是國際人,美感,見識,消費手腳,和自己在大陸見過的,沒有可比性。

 

就審美,認知,中國人本來就處在末端。四九後,再下放一層。東方紅,樣板戲,紅歌,走方陣,醜傷心,完全沒有個人靈魂的垃圾貨。

 

 

老妹寄來楊潔篪在中美會談中的打嘴炮帖。複:

 

這是演戲。認識的一個幹外交的說:他們離開會場後,楊潔篪和美國談判代表拍肩,談笑風生。

 

老妹複:

 

台上是正活。台下可不必太拘謹。

 

複:

 

楊的兒女在美定居。

 

妹:

 

孩子的路自己走。

 

複:

 

黨代會人代會是外國留學生家長會。

 

妹:在懷疑自己的人生?

 

複:

 

有道:檢閱的,兜裏揣著去日本觀光旅遊的票,受檢閱的反日情緒高漲。

 

妹:

 

再卑微的國家都有她的優秀。中國是唯一沒斷代的五千年的大國。時間是公平的中國是有缺點,但有她存在的意義。

 

複:

 

人跌倒了,扶不扶的地方,不是卑微,是嗬嗬!

 

妹:

 

我旅遊歐洲十個國家,進店看到許多東西都是中國製造

 

 

這是“第一眼”,看第二眼第三眼,就兩碼事了。

 

妹:

 

這世界上再微小的食

事物都有她存在的理由

 

你的觀點有失偏頗。別輕易否定一切

 

複:

 

魯迅海歸後,勸年輕人“少讀或不讀中國書,多讀外國書。以我的經強,中國人當應去外國活,別在中國活。遠離簡中圈,是中國人的福氣,離不開就倒黴。沒得選。

 

在外的時間長於在國內的時間,我還偏頗?

 

 

就取魯迅這段話嗎?他還講過許多話

 

複:這話說得到位。別人說不出。在大學我選修過魯迅研究。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中國“並非人間”。

 

 

你出去太久了,且回來很少。不了解今日的中國了

 

複:

 

這樣的地方有多少價值要去了解?夠夠的。

 

中國人喜歡說,你不了解中國,你不知道中國國情。德國人加拿大人美國人不這樣說。中國人得反問:幹嘛要了解中國,中國國情?

 

 

這世界哪裏是淨土?這世界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李奇微講,武力贏得戰爭,文明贏得未來。中國軍隊是文明的部隊

 

 

婦幼倒地,扶不扶還成國問的地方,沒有資格談淨土髒土了。逃不掉的就活受,還能怎麽著?

 

議論:

 

在簡中圈,訓練和顯示一個人的思考深度和高度,(有時也能影響人的品質的),常常脫不開“關心政治”。有句話說得有道理,在簡中圈,你不問它,它來問你。

 

其實關心時政是需要知識閱曆儲備的。簡中圈裏的這種關心,始於國內國內,終於國內國內,沒高度和廣度。聽李顯龍馬斯克說時政,好聽得很。

 

生活經驗:在簡中圈,說素常的往往說得不好聽,商情商拘得很。所以常聊大事,宏大敘事,說的是什麽不重要,好看的是性格的舒放,品質的顯露。

 

簡中圈,很low,什麽什麽都low。關心時事,其實也很low。

 

自己是由認識到了老三篇,反對自由主義是山大王訓囉囉的政治霸王語言,開始注意到簡中圈中普遍說公家話的。由這樣狹窄的角度產生點自己的認識,正是幾代人的命運。如今,又活回頭了,簡中圈裏的人要產生點真認知,又得在沒有油管穀歌推特等的情況下,從狹窄的渠道中去分辨真偽了。今天,尼泊爾人上街遊行,逼得政府全麵開放了互聯網。哪一天,這朵杜鵑花開了,就再沒人講時政這勞什子了。

 

 

“不煩了”“他們知道的比你少?”“人多,國家大,不好搞”“你怎麽知道的”,諸如此類,是高退休工資人的自保和發揮餘熱閑幫幫。俗得很。寧願聽說教,也不看那樣。

 

大姐

 

百聞不如一見,多回來走走看看就行了。

 

 

是看父母,不是看什麽中國“變化真大”“大交通搞得真好”。父母不在,就沒什麽好看的了。昨天和隔壁鄰居聊天,他說,家在英國。父母在還常回去,不在了,好多年不回去了。她老婆的媽還在,每年回去。

 

好看且舒適的地方多了去。看中國,輪不上。

 

侄:

 

慎言[噓]

 

複:

 

知道。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