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民國的知青,習近平是簡中圈的知青
———邊過日子邊記記(二十)
?
今日金句:美好一天從《人民日報》開始。(摘自人民日報)
?
幾十年前金色的故事:小孩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毛主席萬歲!(五零後都在人民日報上讀到過的故事。)
?
今日要聞:中信辦發文,將開展清朗整頓網絡“幾不”措施。
?
往事回翻:文革開始,全國破四舊,立四新。
?
議:同一個世界,同一首歌。
?
?
?
網友來悄悄話:“也想請教您,麵對這樣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背景,您是如何看待政治的?”想這樣回複:做家務,剩下的時間,就抄抄書。不“看待”大陸的政治,不想再次上山下鄉當知青;不看待隻搬個小凳子看西洋暴樣的看歐美政治,像去佛羅倫薩,曼哈頓去玩。
?
?
?
?
毛澤東是民國的知青;習近平是簡中圈的知青。知青這種結構,蠻切中中國百十年間的的時勢。當過知青,知道,可不是個東西。怪不得,中國越混越不是個東西。
?
?
不是魯迅文章抝口,是你被公家話下放成知青水平了。毛澤東這一輩知青灌輸延安白話於九派,弄成簡中圈。習近平這一輩知青有樣學樣,在訓導“說人話”,看看簡中圈網上,全是這樣的話。
?
?
在翻讀唐宋筆記。不是文言違和,倒每每感覺自己違和。那時朝野裏麵的花花腸子,總都還有些自秦漢進化過來的影子;自己見識過的和自己有的,就是副扔了還臭人的下水。就說博文,就是堆文言文不親,民國文章嫌棄的渣。
?
?
?
?
讀眼下人寫的東西,就是“美好的一天,從《人民日報》開始”這樣的,也中意其中透露出的文字功夫。總比聽“我們早就可以幹掉美國了,就是沒動手唄”“我們可以說不”“厲害了,我的國”這類“接地氣”的隨口塌的下放話,養耳。
?
?
?
?
自己有兩個文化活動,一是聽和看有時還去過過的兒子一家的日子;一是用毛筆字抄古書,記日記。前者,覺得自己在“馬兒唉,你慢些走,讓我把這大好的景色看個夠”;後者,旣然切割不了,那也跟其中有點美感的丁丁掛掛。
?
?
在國外有個條件,穿越簡中圈,和歐美和民國以前的中國“電子糾纏”。這可以當作一種人生幸運。看簡中圈裏的親友的微信,會有種一掠而過,看看玩玩的快感。這幾天,家庭圈裏,小妹狂發紅帖;二哥在說“這才是美國強大的原因”,大姐緊跟“是的”;小姐在提醒“不要發這樣的東西,會封群的,還會帶來其它的麻煩”。讀著,非常“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的清爽感受。虧好,溜了”,當了回人生贏家。
?
?
?
?
前幾天,在家庭圈裏磨牙。轉貼如下:
?
?
寫道:讀《說文解字》,會不由地為漢民族產生思想的工具漢語歎息。這是多麽小把戲水平的語言?象形,形聲,會意,這是高小文化水平。可惜,中國人的思想就用它來產生。從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到維特根斯坦,歐美字母語言,一路領先。
?
所遇中國人很少能接受人說中國話不是個好東西的。也很少能遇到個從心裏看不起漢語的中國人。近來遇到一個,他是大學教授。他教書的過程中,痛感漢語的毛病。?? ? 魯迅那批人,曾有相同樣的見識。魯迅文章很耐讀的一個地方:拿漢語不吃勁,盡量介紹外國語。到了簡中圈,活回頭了。現在和中國人說漢語不好,沒幾個不爆的。? ?
?
讀過點語言學,才知道漢民族什麽什麽都很低水平的重要原因。漢語為母語的,活不過字母語言為母語的人,有質量上的差別。時時感受得到。漢民族應當因此自卑。沒辦法的事。
?
兒子讀碩博,關注於一側。真實地看到了一回歐美式教育。全是幹貨,教授指導,一個字也不讓。學術視野,條件,想像之外。怪不得陳寅恪做學問,那麽出手不凡!相比之下,自慚所學的渣。? ? ?
?
自己的認知是由漢語產生的,更是由簡體中文產生的。簡漢是個什麽東西?黨話,毛話,知青話,加上現在的網絡話,用它能說出想出什麽好東西?小孫女把外國帶進家,語言環境一下提高了一個檔次。家中主要的認知,美感,情趣的來源變了,是由字母文字裏產生出來的。自己的興趣,就是盡量地去體會其中的新意。太有趣了。
?
?
我在太平門,從大人那裏隻聽到過三國演義,水滸;在年輕人那裏,聽到手抄本,《歐陽海之歌》。到了大香爐,聽到了點魯迅,嶽母那一邊的親戚,不見得讀,但都知道。
?
這其實是個重大的差別。經過知道些他們的,認知水平,知識水平和不知道不經過的,不在一個檔次上。
?
另一個是外國語的水平。對於漢人,尤為沉重。象形文字,處在語言發展的初級階段。到了簡中圈,簡體中文更下放一級。在歐美,時時覺得它的低劣。兒子談不上讀中國書,Tom和小孫女也不會去讀。擺脫漢語,漢裔大幸!吾不能,卻看到了兒孫能。
?
?
中國的古書中,讀四大名著,是過癮;讀二十四史,才叫讀書;在近現代地書中,讀老舍巴金曹禺錢鍾書,叫沾點文氣;讀傷痕文學,方方日記,餘華小說,李承鵬文章,聽陳丹青演講,是另一種與時俱進的“積極分子”行為。總之,讀來讀去,在讀中國。
?
讀魯迅陳寅恪顧準和張愛玲,是讀想離開中國。不見得能產生新思想,但走在產生新思想的路上。
?
經曆:讀前者的九成以上。
?
讀後者,如果感到吃力,可以自疑自己的認知水平,甚至文化水平。
?
說外甥:
?
語言不道地,使質量有欠。Tom就沒這問題了。中文是母語,本身就是個問題。漢語不是個好東西。
?
小姐道:
?
太絕對了,你在實實在在用漢語表達,又全盤否認它。語言是一個地方世代相傳成係統的東西。
?
複
?
要感謝那些吃了中國的席仍說中國飯並不好吃的人。“語言是一個…”是大話套話。
?
?
?
?
大姐看了Kirk追思會::“你在原諒仇人時,你的仇恨也就放下了。講的容易做到難。”
?
寫給大姐:
?
在中國人,這是種認知。在宗教世代的地方,這是種傳承的文化心理。認識並交道深深的Klaus一家,Comfort,心裏所秉持的,對於我來說,很長一段時間,和剛到德國吃西餐一樣,完全不對味。後來,才知道,這不是差異,這是高低。就去讀聖經,以漢語為認知來源的認知,幾乎沒辦法領悟基督教裏所說的。?? ? ? ?
?
你說的“你在原諒仇人時…….”,在這裏的宗教家庭,是自動就有的教育,其實也是種文化心理訓練。它的知識水準,已經包括了邏輯中的分清概念之類的因素。而這個知識水準,中國人至今九成以上沒有達到。
?
來這兒玩的中國人,很少願意去教會聽聽的。他們往往會抱著類似“一仆不二主”莫名其妙的觀念。土得掉渣。 大概就北韓和大陸人沒宗教了,即沒教養。什麽什麽都野得很,俗得很。提不上筷子。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