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著也是閑著,來挑刺“好帖精選”

(2025-09-16 10:29:45) 下一個

閑著也是閑著,來挑刺“好帖精選”

 

好帖精選(一)

 

易中天說:“其實,我們與世界的距離不是經濟和物質的距離,而是思維與價值觀的巨大鴻溝,全世界適用的邏輯學和普世價值觀被我們拒之門外,一百多年過去了,愚昧對文明的仇恨與抵製一如既往!”

 

 

議:挑刺:“鴻”比“巨大”大多了。

 

“我們和世界”,是同類項嗎?如果不是,哪來的距離和“鴻溝”?

 

“邏輯學和普世價值觀被我們拒之門外”,換句話說,“我們”是俯視“普世價值”和“邏輯學”的。

 

“愚昧對文明的仇恨與抵製一如既往!”“抵製”。和“拒之門外”一樣,很拽的。

 

總議:這就是中國傳統和現實的高級紅。下麵這句才是真正的正國級黑中國:

 

突然被新華社這段話治愈了!

 “永遠不要去責備你生命中的任何人。好的人給你快樂,壞的人給你經曆,最差的人給你教訓,而最好的人給你回憶。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便是重生。”

 

人況如斯況,人況就是人礦。把這話說難聽了,叫“拿人不當人。”說好聽了叫“歲月靜好”。

 

總議:易中天,這樣的思想,被禁了。發進群和圈,被提醒“說話要小心”;人民日報這般地黑中國,卻在“治愈”中國人。這是什麽情況?說成病理叫“精神錯亂”,說成世事,叫“哪兒說理去?”

 

 

好帖精選(二)

 

父輩的無知,大都是時代造成的,大環境封閉了所有的通道;

互聯網時代的無知,卻是你自己蠢、懶和缺乏探索真相的勇氣造成的。

 

 

 

議:這話聽起來,怎麽像一首歌唱大環境的讚歌。如果大環境不封閉,父輩也能…..;現在有了互聯網,你還這樣,那是你懶,蠢。這正是“大環境,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

 

有句話叫“絕不讓文革重演”。加點文采叫“往事並不如煙”。王朔說:““現在人像豬,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光知道埋頭賺錢,誰死都和自己沒關係。一旦傷害到自己了,馬上就慘叫,叫得簡直哭天搶地,然後一個大白饅頭扔過去,立馬又焉了,別人喊的時候,他依然埋頭吃喝!”這種情況,是一九四九之後的中國國情,“文革”不是“原創”,是連續劇裏的一集,互聯網時代是另一集,紅衛兵和白衛兵是一撥人,出身時間不同而已。為給高年輕的人點麵子計,“莫欺少年”;對那些“父輩的無知”,請再踏上一隻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才是。

 

魯迅的話是:“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麽“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裏——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讓先生意料不到的是,還有一個連這兩個時代都不夠格的地方:簡中圈。

 

一個外賣小哥跳河自盡了,留下了遺書:“對不起。我是想找個靜點的地方自殺的。但我實在走不動了。”陳雲說:“中國人最好管,餓死了也不會造反”。能分得清沒有互聯網的中共正國級領導人和手機在握的外賣小哥所在的環境有什麽差別嗎?

 

簡中圈巳經變成了一個怪物,像是進入到我化蝶還是蝶化我的境界。“沒想到,文化水平這麽低”成了特征的簡中圈,上上下下都在胡咧咧,瞎混混,耗唄,看誰耗得過誰。

 

簡中圈,是個連稱“時代”都不夠格的奇葩存在,一鍋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幻覺裏,不停地掀鍋蓋,抖鍋翻炒。

 

 

好帖精選(三)

 

往豬肉裏注水罵聲一片,往腦子裏注水千恩萬謝。

 

 

議:“往豬肉裏注水”,這事,不稀奇;“罵成一片”,應該。這是人世常態,“美國也有”。

 

洗腦,其實就是一首最響亮的改編《東方紅》。關懷人民的工作做到腦子保潔程度的,妥妥的“人民大救星。”“往腦子裏注水”,這不是紅歌又是什麽?黨事先就預備好了“水”,並有了腦機接口的技術。這黨當然應該歌唱它“偉大光榮正確。”人民“千恩萬謝”,是知好歹,有道德。

 

灌輸,是霸淩,不被灌,就戧死你,淹死你。文革之前一直都這麽幹。之後,則變成了洗腦,時勢比人強所致。當年被灌時,很多很多的人,被灌著灌著,就把灌了當衝涼了,當下的五零後六零後老粉紅們就是其活化石。改開後的“洗腦”、也是這樣的。腦機接口地注水,一派注水的精心,被注的開心的景象。

 

總議:這類批發的金句,就是腦子進水的例子。明明是瞎講,但就是講得像個真的。

 

 

 

 

 

 

 

好帖精選(四)

 

 

民眾應當爭取的是權益,而不是福利。有了權.利,自然就有了福利。沒有權.利,擁有再多的福利,也會一點一點的喪失殆盡 ..    

 

若沒有製度的根本性變革,處在滾滾曆史洪流中的卑微個體,無論怎麽努力,都隻不過是重複一次痛苦的輪回罷了!……

 

2024 年經濟學諾獎得主說:“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不是科技,而是製度。”

 

 

議:  用這些話說民國,差不多。用來說簡中圈,就會有“很不搭”的感受。

 

民國,從頭到尾,爭取,抗爭向事情不斷。簡中圈則是偶爾一下,很偶爾一下,偶偶爾一下,從頭到尾的是忍,再忍一忍,漸漸適應了。典型的表現是這些話“管這些有什麽用?”“國家太大,不好管”“你在那個位子上,一個樣。哪兒都是”“不煩嘞”“你比上麵知道得多?”“美國也有”。

 

戴晴說過,在民國,自由是有多有少的問題;在簡中圈,是有和無的問題。覺得戴晴說簡中圈沒說準,簡中圈的沒自由,和民國的有多有少的自由,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民國,是個大體正常的社會,正常社會的自由屬性時弱時強,有多有少,“美國也是”;簡中圈,不正常,在根本上沒有自由的屬性。

 

可,簡中圈裏的人,大多沒這個數,一開口“我們和美國”“第三隻眼看美國”“越中國,越世界”“中國可以說不”,不識數。

 

“民眾應當爭取的是權益,而不是福利。有了權.利,自然就有了福利。沒有權.利,擁有再多的福利,也會一點一點的喪失殆盡 .

 

若沒有製度的根本性變革,處在滾滾曆史洪流中的卑微個體,無論怎麽努力,都隻不過是重複一次痛苦的輪回罷了!……

 

2024 年經濟學諾獎得主說:“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不是科技,而是製度。”

 

這些個話,對簡中圈,就是個“你怎埋汰我都成,為什麽要問我“今年掙到錢了嗎?”用老話說向著城牆哈氣,對著哈巴狗說理嗎?

 

胡蘭成門兒清:“這是秦,不是漢”,溜了。張愛玲留下一封信給姨媽:“以後別聯係,對你不好。有事,我會聯係你。”轉身,潤了。這是自己見識到的對簡中圈最為簡明的態度和行動。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