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書筆記

(2024-06-29 09:39:22) 下一個

書讀到清,總能看到感覺到一重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的日子本份。在和民國間長大的人接觸,多少還能看到些許舊時的影子。進了歐美,又見到了它們。

 

魯迅說,革命是為了讓人活的。這便是舊時日子留下的影子。民國裏,還能聽到這樣的話。

 

文化大革命,還有個名字叫大變局,或者說,文化大革命是這大變局中的一鬧。它使這裏的人一個不剩地被洗腦。革命,改良,進步,民主,自由,創新,open ai ….. 輪番轟炸,全現代化了。

 

隨手翻,崔伯寒的書法中的濃濃舊意,看得覺得好新鮮,好到位。再看看那些個醜書,像在趕現代化的集。抬頭,怎麽全這樣。

 

陳勝吳廣起義,黃巢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光盯著政治看,能看出個啥名堂。換湯不換藥才是其本質。換湯就是改朝換代,不換的藥則是本份地過日子的態度。它就是靚仔路過浣溪紗的女人,女人們圍過來捏捏捏他,逗逗他,像女球童摸一下C羅;它就是“心憂碳賤願天寒”;它就是”家庭重要的是經濟,不是愛情”,等等。

 

另外,它們也是刀耕火種,犁田,四大發明,明末清初吳江同裏的織布作坊,江南織造,洋釘,洋火,電腦,手機……..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清以前是。大變局來了,這兒的人隻信“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有時也會有反作用”了。“厲害了,我的國”“舉國體製”“民主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紛至遝來。總之,不安心過日子了,整天盡整些沒用的。

 

回首“大變局”以來,吃的用的,代步的車,代想的電腦,一波一波的。全亂了。這個民族的那重在四大發明來到時曾有的淡定的素質到哪裏去了?到處鬧哄哄的。

 

摔進文言,人就安靜下來。讀二十四史,讀《世說新語》讀《曲洧舊聞》,真清爽。自問,落入保守陳腐啦?不怕。安靜就行。

 

有個帖子說,辛亥革命,把君主立憲給攪了。其實是把安靜給攪得隻剩下《邊城》那旮旯才有。這旮旯人,就認皇親,習慣了。鬥啊鬥,到頭來,到今天,還不是終身製回來了,官二代當家,安靜卻沒有了,滿網又在巴望著再次“打倒四人幫,人民心歡暢”,再唱次《祝酒歌》,接著哄。

 

清中葉,中國被撕開一口子。好傢夥,一發鬧騰開。百十年間,分得清生產力在哪?生產關係在哪兒?它們的關係在哪兒?上層建築成了廣場舞台,經濟基礎壓縮成捧飯碗。別說戰國亂,三國亂,五胡亂華,軍閥割據亂,和“大變局”比,就是個小case。而且,不但亂,還吵,比川普吵得多了。

 

這場哄和鬧,天知道什麽時候是個盡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