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總統已篤定連選下一屆總統,因為民主黨內並無挑戰者。如無意外,他的副手、現任副總統哈裏斯將繼續擔任拜登競選夥伴和副總統候選人(下圖 NBC NEWS)。那麽,哈裏斯副總統的政治前景如何呢?《紐約時報》10月12日的《上午》(The Morning)版刊載一篇短文,以媒體人的身份討論對哈裏斯副總統的印象。在回顧她的從政經曆後,作者提及過往大多數副總統卸任後的歸宿,以及哈裏斯卸任後的可能政治生命。以下為主要內容。
哈裏斯(Kamala Harris)的政治生涯發跡於加州,她最初是作為一名檢察官在加州政壇嶄露頭角,曾連續13年擔任舊金山地區檢察官或州檢察長。競選州長或國會議員時,候選人需要就廣泛的社會問題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但選檢察官或州檢察長的政治性稍弱,競選檢察官的律師往往專注於具體政策,而不必像州長或國會議員候選人那樣與時俱進的反映和塑造時代話題。哈裏斯的前助手西蒙斯(Jamal Simmons)說:“通常在白宮,國家領導人靠直覺、並用情緒化和富於鼓動性的語言進行辯論和引領。而檢察官呢,他們需要的是理性和邏輯。”
必須承認,哈裏斯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檢察官。擔任地區檢察官時,她提高了該辦公室的定罪率。她撰寫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將“聰明應對犯罪”這句話推而廣之。擔任加州檢察長時,她打擊了以贏利為目的的大學、抵押貸款機構和販毒集團。2016年當選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後,她利用自己的問話技巧在聽證會上與川普政府提名的政府部門官員候選人鬥智鬥勇。1980年代在共和黨裏根政府中擔任副總統的喬治·H·W·布什(George H.W.Bush 下圖 npr),曾指出一名合格的副總統需要在重大事務上視野廣泛、具備前瞻性的“願景”。但是,哈裏斯副總統現仍在前瞻性“願景”方麵掙紮。如她經常用泛泛而談的空洞語言來嘲諷有共和黨傾向的福克斯新聞視頻。(證據:“是時候做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了,而這個時候就是現在的每一天。”)當紐約時報記者阿斯特德(Astead)請她談談對美國社會的願景時,她顯得毫無興趣。曾經,哈裏斯副總統這樣回答類似的請求:“我認為你得更具體些,因為我真不喜歡標簽化的空談。”
在某些方麵,哈裏斯備受爭議的表現隻是政治現實的一部分:副總統可能是一份悲慘的工作。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副總統加納(John Nance Garner)表示,副總統職位是“不值得提的一壺熱尿”。擔任肯尼迪政府副總統的約翰遜(Lyndon Johnson)討厭這個角色。其他幾位副總統,-- 包括彭斯(Mike Pence 下圖 POLITIC)、戈爾(Al Gore)、蒙代爾(Walter Mondale)和漢弗萊(Hubert Humphrey) -- 雖然幾乎沒有共同點,卻一致同意(擔任副總統)是職業生涯的死胡同。要不是因為川普總統把事情搞砸了導致混亂,拜登很可能會加入這個名單 -- 副總統職務成為他職業的巔峰。
話雖如此,哈裏斯與曆屆副總統都不同。她並非傳統意義上典型的副總統 -- 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女性、黑人和亞裔美國人(下圖 KLKN-TV)。她與美國最年長的總統並肩作戰,而這位80歲的總統現在正競選連任。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哈裏斯很有可能在四年後成為一名傑出的總統候選人。那些支持她的人指出,對她的批評完全是出於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他們的話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如歐洲裔白人男性政客,就不會像她那樣在網上受到仇恨攻擊。那些以難以相處著稱的男性上師,也不會像哈裏斯那樣被八卦成“尖酸刻薄的老板”。
不過,在麵臨歧視的同時,哈裏斯可能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紐約時報》的阿斯特德(Astead)關於哈裏斯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是,哈裏斯最大的問題是她不願意幫助選民了解她的信仰。2020年總統大選前的民主黨初選時,她因為未能做到這一點,甚至在投票開始前就退出了黨內競選。
哈裏斯接受阿斯特德(Astead)采訪時,對她稱之為“可愛的演講”和“花哨的演講”不屑一顧(下圖 X-Twitter)。她強調自己所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工作”,並將其與那些個“浮誇”演講進行對比。特約撰稿人卡拉布羅(Elaina Plott Calabro)在《大西洋月刊》上談到哈裏斯副總統時寫道,“哈裏斯職業生涯中的一直存在的問題是,她在掙紮著講自己的故事 – 沒能以一種清晰、難忘的方式定義自己和她對選民的政治願景。”其實,哈裏斯有幾種選擇可以努力講好自己的故事。她可以像大多數最終成為總統的政治家那樣,向搖擺選民發出信號,表明她比她的政黨更溫和。例如,哈裏斯作為檢察官的曆史可以讓選民相信她可以解決他們對犯罪和移民的擔憂。但在政治實踐中,她卻寧願與自己檢察官的記錄保持距離,同時也拒絕接受一個堅定的進步派形象。
她是誰,她信仰什麽?即使是想要喜歡她的民主黨人也常常搞不定。哈裏斯認為這些問題膚淺,與嚴肅的政府治理風馬牛不相及。但對大多數選民來說,他們不關心政治和政策的細微末節。他們尋找的是能夠表達一係列價值觀和優先事項的領導者 -- 是的,有時也通過“可愛的演講” 尋找這些價值觀和優先事項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產生共鳴。
雖然哈裏斯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她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她還沒有提出讓選民共情的“願景”。但如果她能思選民所思,說選民想說,爭選民想要,她登頂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正如《紐約時報》的阿斯特德(Astead)所寫,“距大選還有一年之長,離總統任期僅一心跳之距。哈裏斯是自我代表理念的化身,她的職業生涯將揭示其所能及的最高政治權力。”
參考資料
Leonhardt, D. (2023). Kamala Harris’s Biggest Challenge. The New York Times. 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3/10/12/briefing/kamala-harr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