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氣候變暖與領土擴張

(2025-07-21 13:38:06) 下一個

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到川普總統公開表示有興趣收購格陵蘭島,國際土地掠奪問題又回到了談判桌上。領土征服的威脅再次成為地緣政治的核心部分,這是由大國競爭的新階段、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技術的轉變,以及氣候變化所驅動的(下圖 facebook/THE U.S.Sun)。曾經幾乎全為冰雪覆蓋的格陵蘭島,由於氣候變化而致島上冰川融解,破天荒地天降雨水的現象,從而引來了部分國家的覬覦,成為全球土地爭奪戰的一部分。川普在就職前夕首次提出了美國吞並格陵蘭島這個丹麥領土的前景,上任後他重申了這一願望,並拒絕排除使用武力將其變為現實的可能性。丹麥對出售格陵蘭島不感興趣,該地區大部分土著居民也對外部勢力持謹慎態度。但這並沒有阻止川普要獲取該島的提議或威脅。表麵上,川普希望將該領土作為美國與大國對手之間緩衝區。“這與世界的自由有關,”川普在1月份表示。但隨著地球變暖,冰蓋退縮和海冰變薄使得格陵蘭島變得重要,其曾經荒涼的大片土地及其下麵蘊藏的豐富資源對外來者來說變得更加誘人。

自然資源、適合人居、可進行農業生產和靠近貿易路線等品質會使一片土地變得更有價值。隨著全球的氣候變化,各國,尤其是世界大國急於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過程中獲得重要的領土和資源,從而讓人類進入一個公然掠奪土地的時代。可以預期,華盛頓對格陵蘭島的念想可能隻是新的全球領土競爭的開端。

氣候變暖下的加、俄、美、中 

隨著政策製定者努力應對全球變暖的後果,一些現在看起來厚顏無恥和荒誕不經的事情在未來幾十年可能會變得屢見不鮮且習以為常。對於一個希望在氣候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大國來說,得到格陵蘭島有很多的好處。隨著北極冰層的融化,這座巨大的島嶼可能會成為北方新航線的重要航點。氣候變暖使人們可以勘探格陵蘭島地下的礦床 - 科學家們認為,格陵蘭島可能擁有大量的鐵礦石、鉛、金、稀土元素、鈾、石油和其他寶貴資源,包括清潔能源轉型所需的礦物(下圖 reddit/ResearchGate)。

氣候變暖將迫使人們逃離因海平麵上升、難以忍受的高溫和極端天氣而變得不適合居住的地方,使格陵蘭島變得更具吸引力 - 冬天不再那麽嚴寒,夏天氣溫變暖。近年來,格陵蘭島的平均氣溫創下了過去1000年來的最高紀錄,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出約1.5攝氏度。進一步的氣溫上升將促進新的植被甚至農業的發展。氣候預測顯示,到2100年,凍土帶低地植被覆蓋的地區可能會變成森林。氣候變化在給一些國家帶來棘手的問題同時,也給諸如格陵蘭島這樣的地區帶來新的機遇,以及其他國家的覬覦,甚至爭搶掠奪。全球變暖引發的生產力和宜居性變化將為經濟產出和移民開辟新的軌跡。例如,隨著北非、撒哈拉地區和中東地區氣溫上升和農業生產力下降,這些地區的居民將會往其他地區/國家遷移。人們也會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和佛羅裏達州沿海的低窪和洪水易發地區遷移。

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口中的大部分,將會在北方氣候和海拔較高的地區安頓下來。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溫度升高使較冷氣候地區的經濟生產力加速,如果氣候條件偏熱,經濟生產力則會減緩 - 溫帶氣候可以提高農業產量,增強人口健康,改善工作條件;氣溫過高會導致更多與熱有關的死亡、更高的能源成本、水資源短缺和更低的作物產量。加拿大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北方國家,地理位置特別優越。由於生長季節延長、氣溫升高和永久凍土融化,這兩個地區的農業都可能大幅擴張(下圖 Britannica/BBC/REALNOE VREMYA)。最近的一個氣候模型顯示,到2080年,加拿大將獲得160萬平方英裏的可耕地,適合種植小麥、玉米和土豆等作物,是目前可耕地麵積的四倍。未來幾十年,俄羅斯也將獲得數量相當可觀的新耕地。盡管這些土地上的土壤不會都是高產的,但這種變化的規模將使這兩個國家在未來主導全球糧食市場。加拿大和俄羅斯也將很快發現自己國土坐落在主要的國際航線上 - 冰川融化正在打開北極的海上通道,該地區的航運量已經在上升,且會進一步增加。主要經濟體都在關注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條航線:沿加拿大北部經過格陵蘭島的西北航道和沿俄羅斯北部邊緣的北海航線。加拿大和俄羅斯在這些航線上的地位將促進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並使它們能夠控製海上交通流量。

更溫和氣候的到來也將推動人口增長,促進整體經濟活動。至少在加拿大,關於如何利用這些趨勢的想法已經在流傳。有影響力和人脈廣泛的加拿大商界和政界領袖組成了一個名為“世紀倡議”的組織,該組織主張到2100年將該國人口從今天的約4000萬增加到1億,主要是通過增加移民和建立區域發展中心。該倡議的創始人之一曾擔任總理賈斯汀·特魯多的經濟顧問,其平台得到了保守黨和自由黨著名成員和顧問的支持。

俄羅斯的前景更加複雜。其大片苔原和北方森林的變暖無疑具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但隨著世界轉向可再生能源,俄羅斯對碳氫化合物生產的依賴使其經濟變得脆弱,特別是如果農業、航運和其他新的可行經濟活動形式無法填補化石燃料出口下降留下的空白。盡管加拿大通過相對開放的移民政策抵消了其低出生率,但俄羅斯對移民的歡迎程度要低得多。除非這種情況發生變化,否則到2100年,俄羅斯人口可能會下降25%。其他北方地區可能會經曆與加拿大和俄羅斯類似的變化:芬蘭、挪威、瑞典和美國阿拉斯加州在未來幾十年都將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耕地。相比之下,美國大陸和中國將麵臨作物產量下降、從最熱、最易發生災害的地區遷出人口增加以及生產力下降的問題。除非他們能夠通過投資廉價的可再生能源來平衡這些劣勢,並計劃最終將弱勢群體重新安置到更宜居的地方,否則他們的力量和影響力都可能減弱。

不僅是格陵蘭島 

世界上有幾十個地區與格陵蘭島的情況相似,如法羅群島、福克蘭群島(下圖 Britannica/Quark Expedition)、法屬圭亞那或新喀裏多尼亞等:人口稀少,在未來幾十年內可能會變得更適合居住或擁有寶貴資源,主權薄弱、模糊或過渡性。作為丹麥的自治領土,格陵蘭島的外交事務由哥本哈根管理,但其領導人表示希望完全獨立,並起草了一部有前景的憲法。盡管大多數格陵蘭人最初對川普加入美國的提議表示不屑,但該領土在未來獲得獨立並接受這樣的提議並非不可能。其他曾經存在爭議、且可能再次出現爭議的非主權領土,如法羅群島、福克蘭群島、法屬圭亞那或新喀裏多尼亞,也可能進入大國或機會主義鄰國的視野。

南極洲是另一個爆發點。冷戰期間,大國簽署了《南極條約》,擱置了對該大陸的領土主張,並承諾將其作為國際科學探索與合作的場所。這種安排現在開始放鬆。中國大陸和俄羅斯最近將南極洲的利益納入了他們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國投資了一支破冰船隊,並在該大陸建設了衛星地麵站,這些衛星地麵站需要時也可重用於軍事目的。這兩個國家都擴大了在南極洲周圍水域的磷蝦捕撈,並拒絕了由26個國家組成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對現有海洋保護措施的更新和增加保護措施的提議。阿根廷和智利的回應是重申其對南極大陸的長期領土主張。隨著氣候變化,人們可以在南極開采寶貴資源、加大對擴大中的南極航線的控製、以及建立(軍事化的)南極監測站和研究基地,南極合作也可能因此而完全破裂。

擁有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國家也將成為競爭的場所。對鈷、鈳鉭鐵礦石、鋰和鉭等稀土礦物的需求正在推動人們努力在任何地方尋找和保護這些資源。在某些情況下,領土主權在這一過程中受到損害。盧旺達支持的M23反叛組織最近入侵礦產豐富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就是盧旺達及M23組織為了獲得剛果東部用於生產電動汽車和手機電池的寶貴礦產。

確保獲得糧食的競爭也將加劇。一些國家將需要找到新的農產品來源,在變暖的世界中能夠繼續生產和出口糧食的國家將獲得影響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通過農業優勢發揮政治影響力。幾十年來,蘇聯和俄羅斯一直進口糧食,但現在,俄羅斯不僅不再依賴進口,而且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通過奪取烏克蘭的主要農業用地,俄羅斯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糧食市場的統治地位。這一立場賦予了它巨大的權力:如果莫斯科禁止向一個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出口糧食,它可能會破壞該國的政治穩定,導致饑餓甚至移民。

即將到來的戰鬥 

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將以複雜的方式塑造國家間的關係,但這些變化的大致輪廓已經顯現。隨著強大的國家奪取關鍵資源和新的航線開通,貿易和大宗商品市場也在發生轉變。氣候變化使地球上的一些地區不太適合居住,而另一些地區則更適合居住,人口遷移已經開始在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發生(下圖 the financial express/statista)。隨著這些趨勢的加速,它們將推動大國獲取新領土的努力。

盡管不可能確定地預測各國何時何地準備為土地而戰,但當今的環境趨勢表明,未來有許多侵略的可能性。中國大陸將麵臨氣候變化嚴重威脅:從海平麵上升、沿海地區的極端天氣、主要河流沿岸的洪水、及北部領土荒漠化。中國大陸可能因此會入侵東南亞、聲索南海島嶼海礁,甚至奪取俄羅斯東部或北朝鮮的部分領土,以確保生存所需的自然資源、宜居土地和地緣戰略優勢。到本世紀末,尼日利亞可能挑起爭端,使中非成為火藥桶< - 其人口將超過中國,氣候變化帶來的幹旱、洪水和熱浪,使尼日利亞需要從別處(多半是鄰國)獲得更多的資源來維持其快速增長的人口。與此同時,俄羅斯可能擴大其在波羅的海國家和挪威等國家的足跡,以確保北部航線的安全並擴大其海上通道。它可能會在南極洲做同樣的事情,為與活躍在那裏的其他大國的衝突埋下伏筆。美國在佛羅裏達州沿海、野火多發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幹旱的西南部等地麵臨氣候破壞,可能會在包括格陵蘭島甚至加拿大部分地區在內的北部地區實現其領土野心。

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國際協議和聯盟已經難以遏製這些鬥爭。在一個強權即公理的世界裏,那些發現自己正在尋求新領土的國家可能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來獲得它。隨著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它也對人類的生存影響也越來越大,土地爭奪戰已然開啟且正戰方興未艾。

* 本文作者阿爾伯提斯(Michael Albertus)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著有《Land Power: Who Has It, Who Doesn’t, and How That Determines the Fate of Societies》一書。

參考資料

Albertus, M. (2025).The Coming age of territorial expansion.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climate-change-coming-age-territorial-expansio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某種程度上,為俄侵烏等找了個借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