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泛議微信大逃亡

(2020-07-31 22:37:02) 下一個

美華們以前是在微信裏麵忙乎,最近又多了一件事情,為了“微信”忙乎 -- 為之喜、為之愁、為之吵架、為之“割袍斷義” ... 反正是不亦樂乎。

為什麽呢?“據說”美帝要取締Tiktok (抖音)和微信。

幾家歡喜幾家愁!不管是喜是愁, 大家都開始忙起來了!

有“微信錢包”的,開始考慮怎麽轉移“零錢”, 防止經濟損失;

為防失聯,大家開始在 Telegram (電報群), Line,  WhatsApp 等社交平台上建立備份群。電報群最近突然有大量海外華人湧入,一點不奇怪。Telegram 有一個有趣的功能,如果你的朋友圈裏有人加入了,它會告訴你。鄙人的朋友圈這周加入Telegram 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

加入 Telegram 或者其它海外社交平台,頂多解決海外通信問題。跟(中國)國內的聯係怎麽辦呢?沒有了微信,確實會有一些不便。鄙人給一些親朋發了預警,提醒他們保留電子郵件和電話。跟在其它國家的同學,通過 WhatsApp 等軟件進行聯係。如果將來有一天,“中美”的通信需要通過第三方進行,那一定是“黑色幽默”的一天,但絕不是值得慶祝的一天。

我們生活在“微信”裏麵太久了,以至於認為“微信”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 有的人可能潛意識裏麵認為“微信”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某天不刷屏,不刷朋友圈,那天一定是有遺憾的。所以,有的美華開始向白宮請願不要取締“微信”...

“微信”在給我們提供方便和娛樂之餘,讓我們忘記了時間,所以時間悄悄地溜走了,而自己仍然一事無成;讓我們忘記了危險,除了手機這巴掌大的地方,這個世界是一片巨大的黑暗,危險或許正在一步步逼近而我們毫無知覺;讓我們忘記了隱私安全,你點評某個人、某個黨、某個政府的某一句可能與“主旋律”、“正能量”不符,你上了“黑名單”而不自知...

“微信”讓人又愛又恨,到底是該禁還是不該?

先說美帝為什麽要“禁“微信?

“There are a number of …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who are looking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risk as it relates to TikTok, WeChat and other app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for national security exposure, specifically as it relates to the gathering of information on American citizens by a foreign adversary,” 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 Mark Meadows told reporters en route to Washington from Georgia.

美國政府認為微信(和抖音等APP)作為外國對手, 在收集美國公民的信息,所以“微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但是很多美華卻偏偏不信這個!

有人說

中國限製臉書、推特,穀歌等自由信息交流的通訊產品進入中國,所以美國也要相應對等限製,不準微信在美國繼續工作。

有人說

真正的偷聽者,還一會兒說這個不安全,那個有泄露個人隱私隱患。其實,微信和抖音,也就咱華人用得歡。而海外華人群呢,要麽專業不涉政治,要麽就是中國黨和政府(以及民眾)的批鬥場,站在美國安全和宣傳角度看,都沒有封殺的動因。

有人說

Tiktok 如果火了、壯大了,成了大公司, 會對美國其它公司構成威脅

雖然都是生活在美國,大家顯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裏麵。

穀歌 2010年就被迫離開中國大陸,臉書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美帝反應太慢了,居然等了這麽多年才想起來報複?難道是學會了中華文化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美帝說“微信”構成國家安全威脅,比某國認為穀歌構成國家安全威脅,你更信哪一個?竊以為,你的答案取決於你的屁股在哪裏 --- 人身安全比答案正確更重要。

美華中對國家安全擔心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微信限製了言論自由,封貼、封號、屏蔽,什麽招數都能使得出來。熱愛自由的人們,早就對微信不滿了。已經有一些組織和個人在微信裏麵宣傳對微信檢舉和起訴。這點其實滿有意思。

所有熱愛言論自由的人們,應該非常歡迎美帝的措施。但是,先也別高興得太早。”取締微信“真的符合”言論自由“的精神嗎?開了這個頭,以後還會發生什麽?法治社會是不是應該以法律,代替行政命令?雖然封殺“對言論自由的封殺”極有必要,怎麽操作很有學問。在保護國家安全和言論自由之間,如何取舍,這個需要考驗決策者的智慧。

除了言論自由被限製外,那些在微信裏麵談論政治的或者國事的,應該會時常感到一種憂慮,甚至危險。國內的,“妄議中央”的帽子或許突然從哪個角落裏飛過來;國外的,“反華”的帽子,那不是白給的。為什麽會發生這些事情?因為”微信“佩有生殺與奪的“尚方寶劍”,她決定你說的是對還是錯,決定該對你采取什麽懲罰措施。她還發動群眾,鼓勵互相揭發。她是一個充滿優越感的法官、至高無上的君王。

可是,華人在微信群裏麵生活的有滋有味。太多的人隻看見了眼前的方便, 太多的人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或者助紂為虐 ... 弱弱地問一句,這是一種文化基因嗎?

那些認為美華們隻是在微信群裏麵批評一下中國政府,所以美國沒有道理取締微信的人們,估計是既不相信,也不在乎,自己和別人的隱私和安全。如果一個人,即使身在海外,也永遠跟著“主旋律”, 永遠充滿“正能量”,那祝賀你,你是安全的,將來說不定還能獲獎。

現在微信太流行,如果你不用微信,你早就Out 了。美帝如果真的取締“微信”,那些對隱私和安全關心的人們,將可以有一個自慰式的理由離開微信。

從取締微信看中美關係

如果有人說美帝很久以前就認為微信、抖音構成國家安全威脅,那一點不奇怪。為什麽等到現在?因為中美關係到了近40年的最低點。

從中興,到華為,到抖音,到微信,每個事件都有自己背景,但是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中美關係好的時候,那些在中美兩地做生意的,可能獲益良多,對大多說美華來說,不過是平靜無憂的生活罷了;可是,中美關係的惡化,大多數美華們都將受到負麵影響。

有人說

中國“厲害了”,所以美國“害怕了”

是不是再加半句:

美華們“夾著尾巴了“

美華們在取締微信這件事上,大概應該“夾著尾巴”,要不卑不亢,順其自然。

你能反對嗎?背後有”國家安全“、”言論自由“、”個人隱私“的考量,你能因為使用方便,省電話費而反對?

你該讚成嗎?如果沒有一個穩妥的、合法的“取締”方法,“取締”微信對美國的言論自由會有什麽傷害?

最好的辦法,不是改變自由世界,而是改變微信本身。

一個人、一個機構、一個政黨、一個政府,需要不自信到什麽程度,才會不讓別人說話?才會要求統一思想和言行?

解鈴還須係鈴人!微信,誰是你的“解鈴人“?!

 

(原載於 海外華人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