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裏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個人資料
正文

【他鄉明月|生活】第131期 朝聖“搖滾名人堂”

(2024-04-13 14:12:48) 下一個

【他鄉明月|生活】第131期 朝聖“搖滾名人堂”

嗨,聽到我聲音的親人和朋友,你好嗎?我是三小姐曉鸝。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我孩子歎了口氣,問我:“媽媽你敢相信嗎?今年已經過了1/4啦!”可不是嗎?好像剛剛還在慶祝春節,這一轉眼就到了四月。去年春假還在帶孩子去看大學,今年春假她就已經拿到了錄取。說到春假,也就是在這個春假的時候,我出去了一趟,回了一趟克利夫蘭。我說回,是因為那個城市是我們到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我們在那裏生活了三年多,我老公是在那裏讀的博士,我家老大也是在那個地方出生的,我們在美國最好的朋友都是在那裏認識的,有很多令人懷念的美好時光。今年,是我們離開那裏的第20年。20年啊!想起來是多麽漫長的時間,但實際上也是轉瞬即逝。現在回頭看一看,我自己這2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養大了兩個孩子!這次回去,我們專程去看了當時住過的房子,吃過的飯館,又拍了照片發到群裏給大家看。想想這20年的變化,還真的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克利夫蘭是俄亥俄州的第二大城市,就在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的南邊。是著名的鋼鐵工業城市,在上個世紀初是美國排名前五的城市。不過,後來因為經濟大蕭條,再加上很多的大工廠關閉,就越來越沒落了。但到目前為止,它還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醫療中心之一,克利夫蘭醫院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它是世界第一的心髒科的醫療中心,我記得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心髒就是在那兒完成的。還有,第一次換臉也是在那兒完成的。我家老大就是在那家號稱“全美第一的兒童醫院”出生的。

 

我們去了克利夫蘭之後,孩子就去找她的朋友玩了。我和我老公就逛了兩家博物館,一個是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那個藝術博物館擴建了,比當年大了很多,藏品也是意料之外的豐富。別的不說,光是有關中國的收藏,從新石期時代的良渚玉璧,到清朝的字畫都有。不過,我今兒要說的是另外一家博物館,那就是著名的“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搖滾名人堂”簡稱“搖滾堂”,是一個記錄搖滾音樂的曆史,以及影響其發展的最傑出的藝術家、製作人、和其他相關名人的一個地方。它的基金會是83 年的時候,由大西洋唱片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艾哈邁德·厄特根 (Ahmet Ertegun) 成立的。86年,第一批搖滾名人就已經進入了名人堂。說到這兒,你猜猜第一個被刻上牆的名人是誰?我的第一反應是邁克爾-傑克遜。可是我猜錯了。雖然,他以樂隊、獨立音樂人、和詞曲作者的身份三次被刻上名人堂的牆,但他並不是第一個入選的人。不過我老公猜對了,他猜的是貓王Elvis Presley。你猜對了嗎?

 

知道答案後想一想也不奇怪。在西方,邁克爾-傑克遜是被譽為“King of the pop”,就是流行樂之王。貓王才是被譽為“King of the Rock & Roll 搖滾樂之王”。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直接叫他“the King王”。他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把搖滾樂漸漸從鄉村、福音等形式裏分離出來,單獨成為一種音樂形式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也是西方20世紀最重要的文化標誌性人物之一。你看,他是史上最暢銷的單人音樂藝術家,全球專輯的總銷量超過六億張。六個億!他曾獲過三次葛萊美獎,而且在36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葛萊美的終身成就獎。1998年,他得了“世紀藝人”特別紀念獎,2004年,在《滾石》雜誌評選出的“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中排名第三。18年,還被追授總統自由勳章。他的音樂是不僅僅在搖滾樂,在其他領域也影響深遠的。所以,除了搖滾名人堂和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他還進了其他17個名人堂,比如鄉村音樂名人堂,福音音樂名人堂,流行歌曲名人堂什麽的。我看到在搖滾名人堂裏麵,很多人隻有一張照片和一些簡單的介紹,可是他一個人就占了整整兩麵牆的地方。可見他的地位是非同一般。他的歌說起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給自己主演的電影《鐵血柔情》寫的那首主題曲,就是《Love me tender溫柔的愛我》。我放幾句給你聽:“Love me tender love me sweet, never let me go……”,看,“溫柔的愛我,甜蜜的愛我, 永遠不要分開!”多麽深情又質樸的歌詞啊!他的聲音真的是有一種穿越時光的美。可惜,1977年他因心髒病突發去世的時候才42歲。那一年,我才六歲,還在很偏僻的小山村裏讀小學,完全不知道搖滾樂是什麽。當然,那個時候,就是在全中國也還沒幾個人知道搖滾樂是什麽。畢竟,搖滾樂被介紹到中國的時候已經到了八十年代。崔健唱《一無所有》的時候,我記得應該是1986年。對吧?

 

說到中國的搖滾樂,我多說一句。八十年代的時候,我正好讀中學。所以,算起來我的成長和中國搖滾樂的發展基本是同步的。所以印象就特別深。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崔健《一無所有》的時候,那種沙啞的、滄桑的、滿嗓子吼的歌聲帶來的震撼。它是那麽的與眾不同,深深地印在記憶裏,到現在還能張口就來。不過,還是聽聽崔健唱的吧:“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你聽,是不是特別熟?後來,除了他的歌,什麽《花房姑娘》《假行僧》《不是我不明白》等等,還出現了更多的搖滾歌聲和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比如Beyond的《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黑豹的《Don’t Break My Heart和》《無地自容》,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還有鄭鈞的《回到拉薩》和《灰姑娘》,許巍的《故鄉》和《藍蓮花》,一直到後來汪峰的《春天裏》《北京北京》等等等等,都我是非常熟悉的旋律,歌詞也曾經是倒背如流的。對了,這也是為什麽我對邁克爾-傑克遜的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因為八九十年代也正是他如日中天的時候啊!

 

剛才扯了一點閑話,那我們現在又說回到搖滾名人堂。雖然1986年第一批明星已經入選了搖滾堂,但它的建築到1995年才正式落成。它是坐落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中心緊靠大湖的岸邊,是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跟他設計的著名的羅浮宮入口的那個建築很相似,名人堂的入口處也是一個高達近50米的玻璃金字塔,背靠著一個圓柱加圓形加正方形的建築,建築前麵橫著巨大的紅色標語:“ Long Live Rock搖滾萬歲!” 好玩兒的是,2010年這個搖滾堂被評為“世界十大最醜建築”之一。我其實看著還好,沒那麽醜。這期節目的封麵就是那棟樓的正麵,你覺得呢?

 

那棟樓一共有七層,展出了搖滾樂最偉大的藝術家們的文物。裏麵有各式各樣的吉他、鍵盤和鼓,五顏六色的、五花八門的、非常誇張的演出服,還有很多手寫的歌詞、曲譜、和信件,當然還有很多老照片、用過的書、原版的唱片等等等等。它的入口是一樓,是一家咖啡館和一個舞台。主展廳是在樓下。在那兒,展出了整個搖滾樂的曆史,從搖滾樂的根源,什麽福音、布魯斯、民謠、鄉村等等,到對搖滾樂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城市:什麽孟菲斯、底特律、倫敦、利物浦、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和西雅圖。還有一些主題展覽,比如靈魂音樂、五十年代、太陽唱片公司、嘻哈音樂、克利夫蘭搖滾遺產、中西部音樂等等,很多都是我完全不知道的。當然,那裏也有以單個藝術家為主題的展覽,包括甲殼蟲樂隊、滾石樂隊、U2、 吉米·亨德裏克斯等等。對了,那兒還有很多小小的包廂,可以通過查人名、歌名、樂隊的名字,然後去選擇任意你想聽的歌曲聽原唱,特別方便。還有一個不大的隻有二三十個座位的小劇院,放映各種主題的與搖滾相關的電影和視頻。我們那天看了一會兒名人堂加冕儀式上的演出,音響效果特別好,跟看現場似的。

 

名人堂最上麵兩層也是展廳,包括貓王、邁克爾-傑克遜、嘻哈、至尊樂隊、誰人樂隊、搖滾女性等等主題的展品。哎呀,當我看到邁克爾-傑克遜經典的紅皮夾克,那種華麗的帶著金色繡花的衣服,和金屬腰帶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去拍了照的。不過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皇後樂隊和老鷹樂隊的展台,不知道是錯過了還是真沒有,有點遺憾。

 

名人堂的三樓也有一個劇院,比地下那個要大,能坐五六十個人,它每半個小時播放一次喬納森·戴米(就是《沉默的羔羊》的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就是一部分名人堂大廳入職典禮上的經典場景。裏麵有幾十個人的演出畫麵,音樂和演唱是各不相同的,長的一兩分鍾短的隻有十幾秒,但是它每一個人和另一個之間的銜接特別好特別順暢,一氣嗬成。太厲害了!那個劇院是3D效果,有現場的燈光,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屁股底下的座位都會跟著抖!雖然那隻是十幾分鍾的電影,而且我對國外搖滾樂不熟,除了幾個最有名的人和樂隊,大部分我都是叫不上名字的。但還是聽得人熱血沸騰,真的恨不得也跟他們吼兩嗓子。

 

名人堂還有現場教學或演出的工作室,那天正好有一個樂隊在表演。我們聽了幾分鍾,還不錯。要說搖滾樂還是得聽現場,現場的效果最好。但它的名人堂寫名字的那個部分,實際上挺普通的,就是在牆上用金色的框子裏寫著他們的名字和親筆簽名而已。沒有什麽特別的。

 

我查了一下,從86年開始到去年23年,已經有378個進入了名人堂。那,這些人是怎麽進去的呢?首先,他/她的第一張唱片發行 25 年之後,他才有資格入選。然後,由搖滾樂曆史學家組成的提名委員會選出候選人的名單。入選的標準包括藝術家對搖滾樂的發展和延續所做貢獻和它的影響和意義。最後,這些候選人由世界各地 500 名左右的專家(那這些專家包括學者、記者、製作人和其他具有音樂行業經驗的人)然後投票,獲得最多選票的提名人就有一半的機會入選,每年選出的人數都不一樣。我看了一下,第一批是86年,有16個。最新的一批是去年23年,是13個。我這兒說的16和13其實並不是說正正好就有這麽多人,因為有的是以樂隊形式入選的,那人就要多幾個,對吧?

 

在名人堂逛的時候,我就問我老公,為什麽搖滾樂叫“Rock & Roll”,而不是什麽別的詞?他說可能是來源於音樂的節奏吧?我就很好奇,回到旅館就查了一下,還真是。“搖滾”這個詞其實就是字麵的“搖擺和滾動”,rocking是搖擺,rolling是滾動。這個詞本來是 17 世紀水手用來描述船漂在海上那個狀態的詞。到了 1920 年代,這個詞成為了一個很流行的詞,指帶著強烈節奏的舞蹈或者是跟性有關的一些隱喻。1942年,美國《Billboard》就是《告示牌》雜誌的專欄作家,在介紹一些風格活潑、歡快的音樂唱片的時候,開始用到"rock and roll"這個詞。到了50年代,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的電台一個DJ,叫 Alan Freed艾倫-弗裏德在廣播裏專門把它作為一個類型來播放。從那個時候起,"rock and roll"這個詞就開始廣為傳播,到現在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種類繁雜的音樂形式了。

 

你知道,搖滾是有很多類型和變種的。不過,不管是慢搖滾、布魯斯還是重金屬或者死亡搖滾,都少不了吉他。以前,我就知道吉他是搖滾樂不可或缺的一個樂器,但是真的直到那天我逛了搖滾名人堂,才真真切切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哎呀,那兒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名人們用過的吉他,各種造型各種設計都有,看得人眼花繚亂,我拍都拍不過來。文稿裏有一些吉他的照片,你去看。是不是很特別。而且,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有兩個頭的吉他!還不止一把!在博物館逛的時候,你每走到一個人的展台,小電視裏都會放那個人的表演,你就會聽到不同的吉他演奏,雖然我不太懂,但還是可以感受到那種高超的演奏技巧。從地下到頂樓,一路走一路都能聽到吉他的聲音。你知道搖滾樂的聲音又都很大,轟隆轟隆的,吵得腦子嗡嗡直響。但是盡管如此,去名人堂看看還是值得的。在那兒真的能感受到從人內心最最深的處迸發出來的呐喊,又直接又真實。就像那兒的牆上標的一句話,那是一種超越了性別、年齡、和時間的精神!如果你是一個搖滾迷,那就更要去那裏朝聖了。就像我,我算不上搖滾迷,但我老公是大搖滾迷。所以,他那天就看得特別仔細。出來的時候,還特意挑了件套頭衫,我也忍不住買了同款吉他的一個開酒瓶的起子和一個小小的鑰匙扣當紀念。

 

我們去的那天是個星期五,天氣非常好,人也很多。不說摩肩接踵吧,絡繹不絕是肯定的。那兒是從早上10點開到下午5點左右,夏天可能會長一點到八點左右。成人票是35塊美金,是克利夫蘭最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如果你有機會去克利夫蘭,一定要去看一看呀!真的。

 

好,說到這兒,這期有關搖滾名人堂的節目就簡單地介紹這麽多。你喜歡搖滾樂嗎?你最喜歡的搖滾歌手是誰?希望在評論區看到你的留言呀!最後,還是謝謝你的聆聽、陪伴、和支持。生活的音符永遠都在變化,咱們下期節目再見。拜拜。

 

圖一:名人牆

圖二:尋根
圖三:吉他
圖四:還是吉他
圖五:服裝隨拍
圖六:邁克爾-傑克遜文物
圖七:貓王+甲殼蟲+滾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