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夢書當枕

從上海到西雅圖,從新聞采訪到中文教育,唯一不變的是對文學的熱愛。愛讀中英文好書,愛聽古典音樂,愛看驚心動魄的影視劇,愛美食,愛烹飪,這一切都融入筆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無窮靈動的宇宙--上海無界美術館探幽

(2020-02-21 12:54:58) 下一個

大名鼎鼎的無界美術館終於在去年11月份正式落戶上海,早鳥票很快售罄。我因為機緣湊巧,在它開放的第二個月就先睹為快,在這個數字光息的藝術世界裏得到了全方位浸入式體驗,感覺它真的是名至實歸。

在美術館門口,一道黑黑的簾幕隱藏著無窮秘密。進入第一個展廳,像是到了一個幽暗的密室。室內有一道道斜柱,藍色的光線在柱子上和幾麵鏡子組成的牆壁上流動,感覺身處一個個棱鏡的內部。我無意中把手擱在了柱子上,驚奇地發現光線如水花四濺。原來這不僅是個流動的藝術展,而且是個互動的展覽!

接著我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來到樓上最大的一個展室,它凸顯了“無界”的主題,就像一個萬花筒一般的迷宮,色彩鮮豔,令人目不暇接。從頂到牆到地,圖形、顏色、光線時時變幻不斷,其中還包含著一個個小展覽,伴著音樂,有具象的動物畫,如蝴蝶飛舞、孔雀開屏、猛虎擺尾、金龍狂舞,有日本傳說中的兔子和蟾蜍推車,而更多的是五彩的花卉,如蓮花、雛菊和菊花。這些圖案慢慢聚齊,又在一瞬間散開,特別是花瓣的飄零,讓人感覺到聚散的無常。我走來走去,移步換景,每一個圖案似乎都是新的。這時我才明白了為什麽這個展覽叫做“無界”--雖然展廳可能並不是最大,可是由於展覽瞬息萬變,我簡直可以忘記時間,永遠沉浸在這個世界中。


在“小宇宙”裏,參觀者在一個小室內席地而坐,在暗藍色的世界裏目睹宇宙的形成、衍化和靜寂。而在“水晶世界”中,一道道光線如流星雨一般傾瀉,周圍的人都屏息驚歎這美麗的絢爛和易逝。

我們又回到樓下,探索奇妙的世界。作為招牌藝術的“呼應燈森林”,在四麵是鏡子的屋子裏掛了許多燈,色彩不斷變幻,在層層反光之中,極目四望,都是無窮無盡的彩燈。我最愛的是在無數溫暖的同樣黃色燈光中在你走過時為你亮起一盞紅燈,如“驀然回首處”的佳人。

在上海的無界博物館,有一個廳最具新意,據說連最有名的東京無界美術館都沒有,那就是展覽“水晶球”。遠看是一個個水晶球在懸空而行,近看才發現是一個個裝著燈的玻璃球在軌道上滑動。這讓我想到了天體的運行--看似天馬行空,實則遵循著嚴格的宇宙律,不知這是不是設計者的匠心所在。

無界美術館的參觀者都會帶著一個問題回家:這麽美輪美奐的藝術是通過什麽媒介創造出來的呢?原來它是高科技的結晶,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投影儀和攝像頭。最初的創始人是以豬子壽為主的日本東京大學的幾位高材生,他們個個是理科學霸,玩起藝術來也是絕對在行。上海的這個展館占地6,600平方米,有50多件展品。在網頁的介紹中說:“作品之間沒有界線,時而混合,時而互相影響。這些相互交融的作品,組成了一個沒有邊界互相連續的世界。。。。(請你)將身體沉浸在無界的藝術之中,彷徨,用自己有意識的身體去探索,與他人共同創造出新的世界,並不斷去發現。”

所以無數觀眾和展覽互動、自拍,也成為了展覽的一部分,然後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這也是自媒體流行時代的特色吧!

(照片均為本人拍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