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夢書當枕

從上海到西雅圖,從新聞采訪到中文教育,唯一不變的是對文學的熱愛。愛讀中英文好書,愛聽古典音樂,愛看驚心動魄的影視劇,愛美食,愛烹飪,這一切都融入筆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暖人心脾豆腐花

(2019-10-31 20:43:47) 下一個

中國的特色食物,非豆腐莫屬。

 

我生長在山溫水暖的江南小城無錫,最愛各式各樣本地產的豆製品。在遭到汙染以前,太湖水是甜的,而無錫人的口味也偏甜。記得那時早餐桌上的豆漿是用小鋁鍋盛回來的。倒在碗裏還是燙,隻好小口小口啜。豆香濃鬱的漿汁從口腔流入腸胃,真是“渾身三百六十個毛孔無一不舒坦”。細品之下,還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甜,回味無窮。到上海讀書後,再也沒有喝到過這麽醇厚的豆漿。

豆腐腦也是無錫人的心頭好,江南一帶把它叫做“豆腐花”,而無錫出品的叫做“惠山豆腐花”。如果你去遊覽位於錫惠山山麓的惠山寺和惠山直街,一定要找一家飄著“惠山豆腐花”小旗子的店鋪嚐上一碗。從木桶裏盛出來的大塊大塊雪白的嫩豆花特別柔嫩潤滑。佐以自選的配料如蝦皮,紫菜,香菜,榨菜是歇腳時上好的小吃。有意思的是,無錫的豆腐花還分葷湯和素湯兩種。前者在外地很少見到--用雞湯或者其他高湯做豆腐花的底汁,豆腐有一股特殊的鮮味,特別受口味重的小孩子和青年男子喜愛。

無錫有句老話:“撐船打鐵磨豆腐”--都是苦活。最早做豆腐,是用石磨一圈圈研磨泡軟的黃豆,直至有豆沫出來。再用紗布過濾,分開豆漿和豆渣,這是個體力活。豆漿燒開後凝結成豆花或者豆腐需要點鹵。現在的豆腐大多數都是用石膏點了,但是在以前,用的是鹽鹵,略帶毒性。我前幾年回鄉,吃到了改良後安全的鹽鹵豆腐。它質地比較實在,略帶一點點苦味,讓我想到了小時候吃的,放在一格一格的木屜裏用紗布包著的“小箱豆腐”,很有懷舊感。

常常聽到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無錫的特色劇種錫劇裏最有名的一段折子戲《雙推磨》就是發源於磨豆腐的過程。大年節下某長工一年辛苦錢分文未得,在風雪中避於一小寡婦家。做豆腐的小寡婦非常辛苦,為了一大早去賣豆腐,得徹夜磨豆腐,得到庇護的長工感激萬分,賣力相助。兩個失意人在一夜的辛勤勞作後相互憐惜,走到了一起。

就像在劇中豆花需要用鹽鹵點成豆腐,傳統戲曲也需要藝術加工提煉成精品。《雙推磨》在《磨豆腐》和《小寡婦米》兩出舊戲的基礎上改寫,刪去了原來比較低俗的內容,加上了精彩的唱段--

“推呀拉呀轉又轉,

磨兒轉得圓又圓。

一人牽磨像牛車水,

 

兩人牽磨像扯蓬船。

。。。

 

上爿好像龍吞珠,

 

下爿好像白浪卷。”

當初碼頭田頭的“野戲”,也登上了舞台。每當我聽到熟悉的錫劇旋律,我就會想起媽媽尊敬的一對師長,老友--老徐和老梅。我也從小跟他們相熟,稱呼他們老徐伯伯和梅老師。

老梅是位著名錫劇藝術家,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唱腔。提到錫劇,無錫人就會想到她。她出身於社會底層,經曆過很多磨難,曾經有無限的榮光,也曾被命運推到穀底。老徐小時家境優渥,是上海戲劇學院第一屆畢業的高材生。到了錫劇團,迷上了這個他不熟悉的地方小劇種。對老梅的聰慧、靈氣更是仰慕不已。他自學作曲,改編、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他們兩個人的愛情在那個年代經受過世人的冷眼,遭遇過政治的坎坷,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在晚年成為一對神仙眷侶,長相廝守。在最最苦難的時候,他們失去了唯一的愛子。老徐貼身的錢包裏,一直夾著一張那個五官肖似他的娃娃的小照片。

老徐和老梅是因為誌同道合走到了一起,但是在生活上截然不同。老梅飲食習慣還是那麽樸素,和她以前吃苦的時候一模一樣。最喜歡吃的是無錫人所謂“麵癩團(癩團是蛤蟆的無錫方言)”,就是麵疙瘩,不同的是,不下在湯裏,而是下在光泡飯裏。這樣粗糙的吃食,是她的日常飲食。老徐則是食不厭精,燴不厭細。不僅燒得一手好菜,還騎著他那輛英國自行車四城門尋覓好吃的食物。說起哪個小攤的豆漿最香,油條最脆,他如數家珍。平時穿著打扮也講究,冬天穿呢大衣,帶貝雷帽,充滿了藝術家的氣質。而老梅乍一看就是一鄉下老太太。但老徐對老梅是說不出地佩服,覺得她在唱腔和表演上有那麽多創新,能吸取其他劇種的長處,是個天才。

現在老徐和老梅都告別了我們,我每次想起他們一起在桌邊吃飯,絮絮叨叨說著陳年舊事,就想起《雙推磨》中的一個小高潮。長工磨豆腐累了停下,寡婦體貼地遞上一碗熱豆漿:“叔叔,吃碗豆漿暖暖身體。”就在此時,愛意在二人心中萌生。而媽媽說過老徐和老梅的一樁往事,老徐在文革下放農村,趁著上城想去看看無法結合的老梅。他生怕被人看見惹出事端,天快黑了才在後門探頭,心中惴惴不安。沒想到老梅正思念他入骨,兩人見麵自然是無限感慨,心生憐惜。他們下定了決心不管怎樣死活都要在一起。人世間的溫暖滋味,莫過於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hu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謝謝小溪姐姐。我此文和朋友共享時,發現很多同鄉都和老徐在蘇北響水縣一起下放過。他人特別熱心。一位我在美國結識的長輩說他當年在文工團突發肝病住院,老徐每天給他燒一個菜送到醫院,味道極佳。
小溪姐姐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聞到無錫豆腐花的香味了。那個時代裏,老徐和老梅的患難與共的愛情感人至深。我下鄉插隊的鄉村很盛行錫劇,所以也很熟悉喜歡錫劇的調門和旋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