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韻

打算把自己寫的一些東西收集在此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洛神傳》65後序,曹植,宓妃,大羿,伏羲

(2019-06-15 23:02:30) 下一個

《洛神傳》第六十五章,後序,

說到洛神,自然就會想起東漢末年(公元後200年左右)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才高八鬥”的曹植曹子建所著之《洛神賦》。

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宓妃的確是我們這個故事裏的洛神宓妃的原型。不過此書的洛神宓妃卻不是後世流傳的許多文學作品或者民間故事裏的那個大美人甄宓。“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這個甄宓,傳說是東漢末年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當時曹操打敗袁紹,並攻下袁紹的幕府之地鄴城以後,擄了袁紹的兒媳,就是那個美麗的甄宓。最後是曹操的一個兒子曹丕娶了她,曹丕後來繼承帝位稱為魏文帝,他的妻子之一甄宓,在死後被追封為文昭皇後。據說曹丕的兄弟,大才子曹植也暗戀傾情於這個大美人甄宓,以至於寫下名揚後世的《洛神賦》。

關於曹植,他最為後人所熟知的是他寫的一首“七步詩“。曹操死後,曹丕上位為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曆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後,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誌向的兄弟曹植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著法子要除掉他。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嚐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有一次曹丕命曹植七步以內作詩,作不出來詩就要殺他,曹植於是寫下流傳千古的這首“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自小就聰慧過人,文思敏捷,後人對他的評價頗高。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了一個比喻叫“才高八鬥”。他說:“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後來人們便用“才高八鬥”形容人文才高超。

那“曹衝稱象”裏的那個聰明的曹衝呢?其實曹操最願意把帝位傳給曹衝,可惜曹衝13歲就逝世夭折了。

再說回這本書裏的故事。

本書裏的故事所發生的年代遠在東漢和三國之前,稱上古時代。洛神宓妃的故事在我們的這本書裏主要發生在上古的三皇五帝之五帝的時代,本書裏的五帝特指位於,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五位帝王:帝嚳(高辛帝),炎帝(神農帝),白帝(少暤帝),玄帝(顓頊帝),黃帝(軒轅帝)。

三皇五帝的五帝時代是大約公元前3000到2000年左右,按現代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觀點,上古的五帝時代大約是人類的新石器時代,或者說是人類的原始社會的末期,遠遠早於甄宓和三曹,即曹操,曹丕和曹植,所在的東漢末年(公元後200年左右)。這其中隔了有: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和秦朝漢朝,甄宓所處的年代已經是中古時代。

在我們的這個故事裏,宓妃是上古河洛地區,散居在洛水以南的有洛族的一位美麗的民間女子。她的父親伏羲是有洛族的族長。宓妃與黃河河伯結為夫妻之後,才成為洛水之神。而洛水之神,是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所以洛神乃黃河河伯之妻。黃河河伯是黃河之神,司掌整個黃河河川。洛河,又稱洛水,是黃河主幹流之南的一條比較重要的支流。河洛,是說黃河和洛水,正如洛水女神和黃河河伯婚配合體一樣,洛水和黃河主幹道匯合的地方,那一帶叫作河洛地區。在現代的中國,是以河南的洛陽為中心,並包括了陝西東南部和山西南部的廣大地帶。河洛地區在古代雄踞於中原,《史記·周本記》裏稱之為“天下之中”,即所謂“中國”。河洛地區在上古產生的河洛文化,是黃河文明的核心,也就是說,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河伯在成為黃河之神以前也是一個民間凡人,叫作“馮夷”。倒不是說他姓馮名夷,要知道上古時代的大部分時候,相當於距今約300萬到一萬年的舊石器時代 Paleolithic 和距今約一萬年到5000-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neolithic,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脫離母係社會,也就是說人類的交配還具有比較大的任意性和隨機性,孩子由母親撫養長大,並不太清楚自己的父親是誰。所以那時的姓,名,氏,和現當代十分不同。

(寫作此書最初的靈感來源於夜讀屈原的《楚辭》,發現《離騷》裏提及宓妃,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騫修以為理

所以想寫一個關於宓妃的故事)

比如說屈原,他其實並不姓屈名原,他是“羋”姓(是的,有個國劇叫《羋月傳》,雖然我沒看過,但知道就是這個姓),名”平”,字“原”,而屈是指他所隸屬的宗族“屈氏”,還有春秋戰國時期那個主持編撰《呂氏春秋》的呂不韋,也是“薑”姓,“呂”氏。然而先秦和先秦以前的男子在自己的名字中用“氏”而不用“姓”,因為“氏”是由王族冊封的封號,隻有地位尊貴的家族才有封號“氏”,先秦以後“氏”和“姓”逐漸合為一體了。

古代的人一般以稱呼人的字或號為尊敬,所以稱他的“氏”和“字”,為“屈原”而不是姓和名,那就要稱作“羋平”了。還有前文提到過的東漢末年那個寫作《洛神賦》的大才子曹子建,“子建”也是曹植的字。

再說起洛神宓妃,這個“宓”字可以讀兩個音,一為“fu 2,伏”,又為“mi 4,蜜”。為“伏”之音是說她是伏羲的女兒。而“宓妃”裏的“妃”字,等同於現代的“女”字,也就是說,宓妃之“妃”字並不是說她是某個皇族王侯的老婆,所謂的妃子,而是說她是“宓女”:伏羲家的女兒。就如現代我們說“李家的閨女”,“劉家的女娃子”,“吳家的女伢兒”。隻不過這個“妃”字右邊的“己”,經久流傳而沒有了,到了現代隻剩下一個“女”字。所以你可以選擇,想要稱她作“伏妃”,可以。想要喚她作“蜜妃”,也行。

但是鍵盤打字時,若是用全拚音的輸入法,“宓”字還是歸為“mi,4”,之“蜜”音。

我們這個故事裏的男主之一:大羿,他和宓妃一樣,也是在人間長大,後來才被天帝封神的(宓妃也是在人間的有洛族長大,嫁於河伯為妻之後才被封神的)。大羿在人間的山林裏長大後,隻因他射擊技藝精湛,又為天帝在三海五荒降魔伏怪有功,被封為天上的“箭神”。這個大羿一開始是嫦娥的丈夫,後來與嫦娥一起下到凡間後又成為人間的凡人,他與嫦娥的一夫一妻的婚姻一直持續到嫦娥奔月。

我們這個故事裏的大羿與傳說中的後羿是不同的兩個人。大羿生活的年代比後羿的要早。大羿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而後羿是堯舜禹之後,夏朝時代的人物。雖然二人都以射擊見長,都喚做“羿”,而且還都出身於東夷(我們這個故事中的大羿成長於三皇五帝時期東夷的山林,後羿則成長於夏朝時期東夷的有窮國),但是我們這個故事裏的大羿是射下天上九日的那個大羿。而後羿則是當過夏朝有窮國國君的後羿。

之所以稱射日的這個羿為“大羿”,“大”表示尊敬,是說他射擊技藝高超,驍勇善戰,勇射九日拯救人間,是個受人間大眾敬拜的大英雄。而稱夏朝的這個羿為“後羿”,“後”是夏朝對國君的尊稱,是說他當過夏朝有窮國的國君。

最後要說一下宓妃的老爹伏羲。伏羲何許人也?他的來頭有點大。

宓妃的父親伏羲,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之首。三皇五帝裏麵的炎帝,黃帝,就是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的來由。

當然中國人也稱自己作為“黎民百姓”。據說是根據當時和炎黃二帝同一時代的蚩尤所領導的九黎部族而來,取其九黎部族之“黎”字。九黎部族盤踞在以河洛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之東。不過,蚩尤雖然驍勇善戰,稱作“兵主”或“戰神”,他所率領的九黎部族在逐鹿之戰中,卻被黃帝和炎帝率領的聯軍打敗。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中國的曆史大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而蚩尤在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裏,名氣不如黃炎二人那麽大。而且根據九黎部族的“黎”字而來的黎民百姓,也因九黎部族是戰敗者,所以有隻能當個普通老百姓的意思。

而伏羲為三皇五帝之首。1942年在長沙出土的楚帛書,記載伏羲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這麽說吧,伏羲是和開天辟地的盤古,造人補天的女媧,同一級別的。橫向比較一下,是和基督教裏耶穌基督的爸爸,那位上帝一個級別的。這個爹爹實在是厲害。

那再說一下洛神宓妃的爹爹伏羲,他的德行和長相如何呢?

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的各個部落,定都陳地,封禪泰山。至於長相嘛,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

是不是聽起來非常嚇人,但細細思量,這是不是就是一條“龍”啊!是中國的龍,過中國年玩龍燈那樣的龍,不是好萊塢動作大片裏的那些dragon啊...

想想過中國年正月十五玩龍燈的那條龍多漂亮,又酷又有氣勢,好萊塢大片裏的那些dragon們大都是妖怪邪魔的代表,通常都是些黑不溜秋的,在暗無天日的背景下的醜八怪。

所以洛神宓妃的爹爹伏羲創立了華夏民族的龍騰圖,中國人也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但是蛇身鱷頭,還是太嚇人,長相不好看。可是他的女兒洛神宓妃卻是一個美麗無邊的絕色女子。女神啊,這個說法都沿襲到了現代,更是成為數字時代的網絡語言之一,專門用來指美女的。

那麽醜爸爸怎會生出美女兒呢?答案是隔代遺傳。據說生出伏羲的那位女子擁有絕世容顏。

伏羲還創造了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織網捕魚,比如製定人類的婚嫁製度。他還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後為道家所用,衍生出《易經》。佛釋道,那可是中國的像西方的宗教一樣的文化傳統。

 

--- 連載小說《洛神傳》 第六十五章,後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