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約】今晚,我第一次談“退休”這個話題, 經常看到投壇熱烈討論,我想談的角度和方向,可能和大家常論的內容有所不同。一直覺得退休無聊。畢竟入美12年,沒有上過班,一直專心做自己喜歡的投房事業,另外主持地主群8年,算是物質精神雙豐收吧。
1)當大家把退休目的地的衡量集中於房價,地稅,醫療保險等方麵,隻能說,當你沒有實現財富自由的時候,任何金錢的支出,量入為出等要素就會變成卡你脖子的關鍵點。當然,我說的不考慮,並非是說豪宅豪車隨便買的概念,切莫極端化理解。
2)當你把與子女居住地當成退休地,那麽你還是被家庭角色所牽絆。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是讓子女早日自立更生,自己早日脫離“家長”陪護角色。當然,人老了,需求會反過來,家長對子女有陪伴的感情需求。
我們一生的存在價值可簡單分為三大類:
1)家庭職責(角色)價值;2)社會需要(慈善,利人)價值;3)自我價值實現。
人到退休後,#1和#2 價值功能會逐漸降低,你會從資源價值的貢獻者逐漸演變成資源價值的消耗者。這是因你的各種能力的衰退而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你能不斷提升“自我”認知價值,它是可以讓你延緩1和2,尤其在2和3上麵有更多功用發揮。為什麽很多老人忙碌了一生,退休沒幾年就去了。實際上,在忙碌的職業生涯中,尚且可以填滿人生各種片段。退休後的空白與無用感反而會讓身體和精神因空虛而無處安放與支撐。
因此,我的觀點是:退休,選擇一個喜歡的地方,讓你的精神世界更豐富,不要追求吃喝玩樂的肉欲享受,(老人的新陳代謝能力早已減弱,多食多玩,損耗元氣過多無益)多關注於精神世界的建,多做些利人利己的慈善與公益,參觀藝術展,盡可能減緩自己的腦神經,記憶力,語言力的退化。保持安心與平常心。等到身體零部件已無法大修時,如果美國還不能合法執行安樂死,那麽移居瑞士等待謝幕排期吧,至少可以無痛幸福體麵地離世。減少對自己和家人的負擔和壓力是我們最後對他們的愛與付出。
如果生命隻是輪回,如果我們大多數人終究跳不出“人道”的輪回,那麽不如把靈魂修得更豐富些,更有趣些,來生隻是換一個肉身,繼續修行而已。這是我對退休生活的理解和安排。謝謝關注!
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博文,一起討論這個半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