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行車, 手表

(2021-04-10 06:44:25) 下一個

        家住農村,文革結束前雖然不是家徒四壁,但可以稱得上高檔的財產也就一輛永久自行車。那自行車28吋載重的,打我記事起家裏就有了。嶄新的時候借給人家新郎新娘結婚時用,冬季我父親騎著它和隊裏幾個壯勞力去給人家打魚,蓋房子時買建築材料,去挖河工地施工,去農場割草堆肥,總之大部分時間離不開自行車。我父親還特地請電焊工做了一個超大型的後座,方方正正,可以坐人,更可以載物。
        那時候沒有收音機,更不用說電視。廣播也隻有一天三次播送,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新聞加八部樣板戲,聲音小得像老式電影裏的配音,顫顫巍巍聽起來很不舒服。 農村鼓勵家庭副業前,農閑或者下雨天,母親做針線活,父親就搗鼓自行車。首先用一塊破布把泥擦幹淨,一直擦到每一個鋼絲帽(鋼絲與鋼圈連接處)邊角都顯出不鏽鋼的棱角。然後塗點自行車蠟在一塊幹淨的布上,慢慢抹遍車輛表麵,直到錚亮如新。花半天的時間,父親的微笑地心滿意足地欣賞自己的傑作。這情景至今還非常親切。擦車的習慣我年輕時也繼承下來過,可是後來卻終究沒有這個耐心,現在連汽車也懶得擦。父親沒有看到我自己買汽車的那一天,不然肯定會心疼我的車沒被好好保養。
        文革後期,允許搞家庭副業了,首先是搓繩接麻絲織麻包,手頭稍微活絡一點了。我父親好歹也是個鄉村芝麻官,還是技術型的植保兼水利施工農技員,羨慕有人戴手表。記得也許是75年冬天吧,我們全家去南通最大的人民商場,準備給我父親買一塊鑽石牌17鑽的手表,那時候算不便宜又質量可靠的名表。可惜物質短缺的年代這些東西不是總能供應。我叔叔的丈人在商場工作,谘詢了櫃台工作人員,認為天津產的東風手表也不錯,還“19鑽”的。可是外表看上去就像北方粗曠的漢子,不像南方鑽石做工精細。買吧,反正那天鐵了心要買一塊手表回家的。還配了不鏽鋼表帶。
        全家歡天喜地的回到家,我們每個人都試戴了一下,看到那秒針頂端那紅寶石一樣的圓點繞著轉圈,煞是喜歡。最後讓我父親過上了有手表一族的日子。第二天一早醒來,看到父親把手表貼在耳朵上聽,我也趕緊湊上去,覺得那清脆的嚓嚓聲是多麽讓人心曠神怡。
        有了手表,我父親他人就像時鍾,比原來更準確地每天起來給我們做飯,晚上催我及時睡覺。記得沒有手表時他上街賣菜秧曾經半夜剛過就去鎮上,到那裏等了一兩個小時才有人趕集。有了手表就可以不用緊趕慢趕了。後來他去上海賣床上用品時那手表確實幫了他大忙,大清早去南通港趕輪船就不誤點。
        等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已經不稀罕這塊難看的手表了,我有了自己的新手表,得來不費吹灰之力,比我父親買手表時的那種滿足感少了十倍。隻有父親對那塊手表情有獨鍾,永不離腕。
        92年夏天父親就是騎著那輛自行車,戴著那塊手表被卡車撞了,沒搶救過來。手表不翼而飛,自行車也有點變形。我媽媽把自行車修了一下,又騎了幾年。
       此文本應在清明節完成,可是心猶疼痛,難以寫到最後一個句號。謹以此文懷念父親
寫於2021年4月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